强降雨天气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探究

2023-04-05 15:47张鑫明杨智媛刘子奇
种子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强降雨田间管理

张鑫明,杨智媛,孙 乐,刘子奇

(1.镇赉县气象局,吉林白城 137300;2.大安市气象局,吉林白城 131300;3.汪清县气象局,吉林延边 133200)

玉米不仅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生产家畜饲料等的原材料。优秀的玉米品种具备耐旱、耐贫瘠以及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是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产品。在玉米选种、种植、生长、采摘等阶段,科学灵活开展玉米田间栽培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可以直接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

1 强降雨过后及时培土排水

强降雨之后,种植人员应及时查看玉米田地的积水情况,以免因强降雨导致田间积水过多,从而影响玉米正常生长。若发现玉米田间积水较为严重,应及时开展排水工作,以免因大面积内涝导致玉米减产。强风、强降雨等天气会致使玉米倒伏,种植人员应及时做好培土扶直工作。

强降雨天气过后,玉米根部和茎部比较脆弱,扶直玉米时应格外注意,以免操作不当导致玉米损伤,从而影响玉米生长。玉米倒伏情况可分为玉米根倒、玉米茎倒、玉米茎折3 种。

玉米茎部弯曲一般无需采用补救措施,随着时间推移可自行长好,重新恢复直立状态。当玉米根部弯曲倒塌时,要立即将玉米根部扶直,以免时间推移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扶直期间,应对玉米根部及时培土,适当踩实泥土。

2 选择优良玉米品种

种植玉米之前,针对性选择优良品种是玉米田间管理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玉米种子。可以选择国家级或省级种子单位审定的优质杂交品种,也可以根据当地土壤情况选择具有抗旱、抗病、稳定、丰产等特点的品种。选择玉米种子时,尽量去具备相应资质的网点购买经过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减少晒种、晾种环节,提升玉米种植整体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根据玉米发芽率、含有水分程度等相关指标选择合适的种子[1]。

玉米质量和生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玉米种子品质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玉米种子时,不能盲目追求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率品种,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选择抗倒伏能力与抗病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2]。播种时,应选择土壤翻耕完毕的土地,降低后续病虫害发生概率。

3 做好准备工作

玉米具有适应能力较强、根系较为发达等特点,对土壤的要求较低。但是为保证玉米品质和质量,应选择质地适中、肥力较好、不易形成内涝、富含多种有机物的土壤,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有效提高玉米的营养吸收能力。选择种植土地后,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3],尽量选择深耕机器以及深松机器开展疏松、挖掘土壤工作,将土壤挖掘深度控制在25 cm 左右。若处于降水较少、较为干旱的年份,可适当增加耕地次数,有效保持土壤的水分含量和肥力,使土壤达到上松下实的状态,方便玉米田间管理期间的除草、灭茬工作,有效提升玉米种植质量和效益。

整地工作完成后,可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开展施肥工作,补充适量过磷酸钙、尿素,提高土壤肥力[4]。同时,可覆盖有机可降解伏地膜,使用先进的垄沟种植、膜面集雨、覆盖抑蒸等融合技术进行覆盖,满足玉米正常生长的温度需求。在一些较为干旱的地区种植玉米时,覆盖地膜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玉米地土壤情况,还能在强降雨时及时排除积水,降低发生内涝灾害的概率,有效提升玉米种植质量和效益[5]。

绝大多数情况下,玉米种子在温度为7 ℃左右的环境下即可生根发芽,但是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容易受到病菌侵害。在温度为11 ℃左右的环境下即可正常发芽,在温度为27 ℃左右的环境下玉米种子生长速度最快。因此,当温度在10 ℃以上时可以正常播种,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4 月中下旬至5 月上旬。

播种玉米时,应适时趁墒播种,工作人员要以保墒为主。种植期间墒情不好会直接影响玉米出苗效果。玉米种子播种量控制在15~20 kg/hm2,玉米播种深度在4 cm 左右,将地垄之间距离控制在50 cm 左右,玉米植株株距最好为23~25 cm。播种时可使用统一滚筒播种器播种。

4 田间管理

种植人员应提高对田间管理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完成整地播种工作以后,玉米种子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即可正常出苗。但出苗后易受到环境温度、种子品质、种植方法、种植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缺苗情况。因此,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应第一时间补种。补苗时,一般在阴天、雨天的早晨选择壮苗补苗。补苗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浇水,有效缩短玉米缓苗时间,保证玉米整体存活率。

一般在4 叶期左右开展间苗工作,根据种植玉米种类和间距灵活间苗,有效保证间苗工作效率,提升玉米苗质量。一般在玉米6 叶期左右开展定苗作业,最好在晴天进行,本着“保留强壮去掉弱小、保留健康去掉疾病、保留整齐去掉杂乱、保留品种良好去掉质量较差”的原则,有效保证玉米植株均匀,没有病虫害。

4.1 除草

在玉米苗生长阶段,应至少完成3 次以上的苗圃除草工作[6]。第一次清除杂草时间为玉米定苗之前,中耕深度最好为4 cm 左右,以免出现挤压玉米苗的情况。第二次与第三次清除杂草最好在拔节前,中耕深度一般为10 cm 左右。中耕玉米田时,可以借助化学药剂辅助的方法除草,例如合理勾兑拉索乳剂与水,将其均匀浇灌在玉米田间,减少玉米田间杂草数量,有效保障玉米所需的养分。

4.2 灌溉

玉米苗生长阶段所需水分较少,若不是处于特别干旱时期,不需要特地灌溉,以免灌溉水分后降水导致玉米苗受到影响。另外,在玉米种植期间应施入适量肥料,确保底肥相对充足,为玉米苗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若是在较为贫瘠的土地种植,可在生长期间适时追加氮肥,从而有效保证玉米苗养分充足,促进玉米苗健康生长[7]。

4.3 去除分穗

玉米拔节之前会出现许多分穗,这些分穗一般不会形成玉米棒。为避免众多分穗在生长期间争夺主穗的营养,影响玉米正常生长,要及时去除分穗,但要注意去除手法,以免在操作过程中对玉米主茎造成影响。一般在玉米小喇叭口时期进行穗期中耕,在大喇叭口与小喇叭口期间中耕1 次,可略微拉大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伤到玉米根系。

4.4 施肥

玉米生长中后期阶段容易受强降雨、阴雨以及干旱等多种天气影响。在玉米田间管理时,种植人员应及时观察天气变化,基于玉米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施肥方式,促进玉米健康生长。玉米苗期出现强降雨天气时,容易出现肥料溶解速度过快的情况,导致肥料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对高产地施肥时,可以在抽雄期到吐丝期补充肥料,但施肥量不可过多,应以氮磷钾肥为主。如果玉米田间有滴灌带,可进行多次滴灌补肥,从而有效提高玉米苗质量[8]。

玉米苗拔节期间应进行第一次施肥,肥料施用量不能超出相关标准,以免导致玉米茎生长速度过快,引发玉米倒伏现象。玉米苗大喇叭口期,吸收营养速度明显加快,可追加尿素150~200 kg/hm2,若追肥之后仍不足,可灵活喷洒叶面肥,有效降低对叶片的影响程度。

4.5 合理使用化控技术

玉米生长发育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对其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种植人员应采取多项技术,提升田间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合理使用化控技术可以避免玉米出现倒伏现象,提高玉米产量。当前,克服玉米倒伏问题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通过育种手段,培育根系发达、茎秆坚韧、植株较矮的抗倒伏品种。二是采用化学调控措施降低株高和穗位高,使玉米植株的重心下降及受风面积减小,增强茎秆的抗倒伏能力。玉米化控抗倒伏剂较为普遍,主要有多效唑类、乙烯利类、缩节胺类、矮壮素类4 类[9]。

玉米苗拔节之后应及时开展培土、开沟工作,深度控制为9~10 cm。有效蓄水保墒,翻压杂草能促进玉米苗根系生长,减少玉米苗倒伏的情况。玉米苗生长到拔节期之后,对水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玉米抽穗期间需要养分、水分较多,该时期出现干旱现象或者土壤中水分较少时,会严重影响玉米生长速度和质量,从而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10]。

5 病虫害防治工作

防治玉米病虫害时,应秉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将新技术与田间管理办法相结合,对玉米田间多种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玉米苗生长阶段,影响其生长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苗斑病、锈病、蚜虫、玉米螟虫、丝黑穗、粗缩病等[11]。

玉米苗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会影响玉米叶鞘、玉米包叶以及果实等。针对玉米苗斑病,种植人员应选择具有病菌抗性的玉米种子,或者尽早播种,错开患病时间。感染玉米苗斑病后,可以科学配比多菌灵粉剂与水,在发病早期均匀喷洒,每间隔8 d 喷洒1 次。玉米苗丝黑穗病主要为害玉米雌穗和雄穗,若发病严重会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针对该病害,种植人员可以使用立克秀湿拌种剂拌种,或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管理玉米苗,发现病株及时摘除,将患病风险降到最低。

感染粗缩病后,与正常茎相比玉米茎较为矮小,会严重影响玉米质量。种植人员可使用针对性较强的杀虫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有效提升玉米抗病能力。锈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苞叶等,并在其表面形成孢子,从而导致玉米叶片陆续干枯,最终致使玉米植株死亡。锈病发病初期时,种植人员可以喷洒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间隔10 d 喷洒1 次,连续喷洒可有效抑制病菌扩散。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等,会对玉米造成严重危害。种植人员可在玉米播种前对土壤喷洒辛硫酸溶液。

6 玉米开花结果阶段的管理工作

种植人员应在玉米抽穗前后适当施加攻粒肥,在玉米抽穗之后施加肥料可有效提升玉米结实率,从而确保玉米整体质量较好。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需要大量水分,为满足玉米正常生长需要,在玉米田地缺水干旱情况下可适时灌水[12]。

强降雨天气玉米田间可能出现内涝现象,种植人员应做好挖沟排水工作,避免玉米生长受到影响。玉米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收获过晚会导致玉米粒脱落,收获过早玉米没有完全成熟,会导致其产量和质量下降。种植人员应在玉米授粉之后50 d 左右、玉米苞叶枯黄并且松动、玉米植株绿叶逐渐脱落后收获。在此期间玉米颗粒饱满,产量较高,质量较好,经济效益较强,是最佳收获时期。

如果玉米主茎生长正常,但种植密度过大,种植人员可在玉米长到9~11 片叶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中后期出现倒伏、断梗的情况。同时,可使用高地隙喷雾机或飞机开展作业,缩短上穗节长度,保证苗木种植密度合理、玉米株高为70 cm 以上。玉米生长速度过快、主茎过大、穗位过高容易产生倒伏,种植人员需化控防倒伏。

7 饲用玉米栽培要点

饲用玉米种植密度普遍比其他种类间隔紧密,为保证饲用玉米供求时间较长,可以错开高峰期播种,播种时间大概为15 d 左右。饲用玉米种植密度较大,生长期间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种植人员需合理施肥,促进玉米健康生长。种植饲用玉米时,应与其他种类玉米分开,避免其受到普通玉米授粉发生异变,进而降低产量和质量。

8 玉米收获

北方地区玉米10 月上旬即可完全成熟。收获玉米之前,需保证玉米经过长时间晾晒,待玉米果穗彻底风干脱离,以免因收获时间过早损伤玉米果皮。当玉米颗粒水分含量降低到24%以下时,可开展玉米棒脱粒处理工作,当玉米颗粒水分含量在24%以上时,应于立秋后或次年开展玉米棒脱粒工作。当玉米颗粒水分处于11%以下时,应将其放入干燥仓库中贮存,并定期检查,做好防潮、防治老鼠、防治昆虫等工作。

9 结束语

若想从根本上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实现玉米种植经济最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就要提高对玉米田间管理技术的重视程度。在种植玉米过程中,有效使用玉面田间管理技术,能确保玉米种植、生长、采摘过程合理化,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使玉米具备抗倒伏、抗旱等优点,为种植人员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强降雨田间管理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无花果田间管理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生物活性水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浙江经受第五轮强降雨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