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的通感现象研究

2023-04-05 14:37郭甜甜长安大学人文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期
关键词:联觉通感触觉

郭甜甜(长安大学人文学院)

“通感”这一术语被确定的时间较晚,但通感理论自东周开始就已经在诗词中运用了,历史十分悠久。苏轼诗词中大量出现通感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感觉的移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些外在感觉的相互融合互通;另一种是五官联觉与思维、情感等精神感觉的融合,这一深层次的通感的实现,往往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塑造意象,感知意境。想象和联想是苏轼诗词通感艺术实现的心理基础。

一、通感理论诠释

通感既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这些外在感觉的相互移借,即我们常说的“联觉”,也包括喜、怒、哀、乐等精神感觉的融合,这种精神感觉也被称为“心觉”,即人的感受、情感、意志等,“联觉”和“心觉”彼此融通形成通感。

“通感”这个术语能被确定下来,贡献最大的是钱钟书,1962 年他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通感》一文,曾提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确定了“通感”这一术语,之后才被普遍使用。

“通感”这一术语出现的时间较晚,但自东周开始,通感就已经在诗词中运用了,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有“目眇眇兮愁予”,“目”和“愁”即是视觉和心觉相结合形成通感的表现,望着湘夫人降落的那片北洲之地,心生惆怅之感。“秋风” “洞庭波”和“木叶下”把通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风本来是无形的,看不到的,而在这句诗中以洞庭起波和秋叶飘落的视觉画面凸显出了风的存在,形容风的姿态用的词语是“嫋嫋”,意思是绵长不绝的样子,风以视觉的形态从而被人所看到。《列子·仲尼》中也有关于通感的描述,“以耳视而目听” “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无不同。心凝形释,骨肉都融”这些描述均体现出感官间的相互挪移。南北朝时期诗人庾肩吾诗中写道:“已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也是用了通感的手法,用触觉写视觉,形容视觉看到的红花,没有用常见的形容词花香、花繁等,而是用了表示触觉的“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的繁茂以及颜色的鲜艳。通感发展到唐宋代愈发成熟,很多诗词中都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如李贺的“柳边深院,燕语明如翦。”以视觉写听觉,燕子呢喃欢快的叫声就像剪刀一样,把叫声具体化,声音仿佛能够被看见。

苏轼很多诗词都涉及了身体感官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有些诗词只用了一种感官,如描写处身于境的视觉:“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流丽圆转的听觉:“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时抑扬。”清寒雄丽的触觉:“风露舒凉”(《题〈西湖诗卷〉》其三)、“气凛冽而秋凄”(《酒子赋》)。清丽典雅的味觉:“味盎盎其春融兮”“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桔半甜时。”幽微深远的嗅觉:“草木含幽香”(《西斋》)、“疏影微香”(《减字木兰花》)有些诗词使用了通感的手法,如以视觉写听觉、以听觉写视觉、以味觉写视觉等,详细内容在下文中阐述。相比于单个感官的使用,苏轼诗词中运用较多的是通感,往往一句诗里同时运用了多种感官,丰富了诗词的意蕴。苏轼通感艺术心理得以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六根互用”思想的影响,即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心觉可以相互为用,六根功能互不相分,从而达到所追求的“圆通悟道”的境地,苏轼践行了这一思想,通感在其诗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苏轼诗词中通感的表现形式

(一)感觉的移借

1.以视觉写听觉

苏轼常常运用通感的手法,把内心的情思经由联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无形的声音化作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呈现出来,声音仿佛能被“看见”,这方面体现最明显的要属他的诗歌《水调歌头》了,“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这是苏轼写的描写音乐的诗歌,无形的音乐很难描写,诗人以视觉的生动形象来写音乐节奏的抑扬起伏。乐曲开头轻柔缓和,诗人以一对男女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亲密地窃窃私语这样的画面来表现。随着曲调变得高亢,画面由恋爱中的男女转为在战场上驰骋的英勇战士,慷慨激昂。紧接着又以远方的暮云和飞扬的柳絮来写悠远的音乐,百鸟和鸣的画面浮现于脑海中。乐曲中的高音就像攀登峭壁一般,十分耗体力;乐曲由高音转为低音,如同从悬崖跌落。音乐曲调是无形的,而作者把乐曲的流转变化以视觉形象来表现,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除此之外,《老饕赋》中也运用了这一巧思,以实写虚,“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也是以视觉写听觉,歌声如同掉落的珠子一般清脆,如同抽丝一样悠远绵长,将没有空间的歌声以视觉画面展示,唤起了类比的联想。

2.以听觉写视觉

苏轼对于外物的感受力是打破常规的,往往能选择独特的视角感知世界,这与他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密不可分。苏轼《夜行观星》中写道:“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这首诗与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诗中“闹若沸”将小星星拟人化,把小星星喧闹到沸腾,活泼可爱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用“闹”字形容无声的星夜景色,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视听结合,别有一番风味。

3.以味觉写视觉

苏轼擅长用通感手法描写事物的形象,这种手法具有惊人的感染力,用味觉来表现视觉,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饱满,仿佛自身已经尝到了味道,沉浸在诗人的形象思维里,妙趣无穷。在《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写道:“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梅花盛开期间多次宴饮,喝酒的目的是给梅花助兴。如今,梅花已经凋零,只剩下枝头的青梅。苏轼在这里没有直接写满枝青梅的样子,而是以青梅的味道“微酸”来写青梅的形象,十分新颖,耐人寻味。《桂酒颂》:“百卉甘辛角芳馨,旃檀沈水乃公卿。”“甘”和“辛”都是描写味觉的,此诗中并没有按照常规写法描述花朵的样子,而是用味觉来描写花卉,别出心裁。

4.味觉和触觉的通感

味觉和视觉的互通表现了诗人对了客观事物独特的感受,他观察感知外物是非常细腻的,丰富诗词的内涵的同时也能调动读者的想象。《与朱康叔二十一之十九》云:“冬深寒涩,尤宜慎护”元丰三年的冬天,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常常担心康叔的身体,虽然不能时常陪伴左右,但是内心时时惦记,贴心地告诉他深冬时节,天气寒冷,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涩”是表示味觉的词语,用在这里,即是以味觉之“涩”突出身体触觉之“冷”,把寒冷写得十分生动。《调笑令·归雁》:“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外春来苦寒。寒苦,寒苦,藻荇欲生且住。”这是苏轼离开黄州前往汝州途中所写,词中多次出现“苦”和“寒”,仔细分析这两个字会发现,“苦”是身体感官中的味觉,“寒”是触觉,当两者在词中连用时,不管“苦寒”还是“寒苦”,“苦”都从味觉转化为触觉,主要突出的是寒冷,包括身体之冷和心理之冷。

5.视觉和触觉的通感

苏轼这一类诗词也很多,较为典型的是《阮郎归·暗香浮动月黄昏》:“雪肌冷,玉荣真。香腮粉未匀。”苏轼这首诗中“雪”是视觉形象,“冷”是身体的触觉,“雪肌冷”连用时,视觉上的“雪”仿佛转化成了触觉之感,体现出感官的融合互通。与此类似的通感还体现在《西江月·梅花》中“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这首词是被贬岭南惠州期间创作的,为了悼念一直陪伴着他的侍妾朝云,实际上是借花喻人,用梅花的高风亮节来写朝云的美丽的容貌和高洁的人品。“玉”和“冰”都是眼睛所能看到的,属于视觉具象,而用在该词中,“玉骨”“冰姿”连用时,“玉”和“冰”转化为了触觉之感,给人以冰凉的感觉。

(二)五官联觉与心觉的融合

通感不仅是感觉的挪移,还包括五官联觉与心觉的融合。这种更深层次的通感,往往需要经由联想与想象塑造意象,创设意境来感知。

1.意象联想

“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渔家傲·送客归来灯火尽》)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西江月·咏梅》)

我们现在所说的味觉包括酸、甜、苦、辣、咸,《荀子·正名》指出味觉包括:“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以上诗词中均出现了“淡”这一味觉,与此相关联的还有“月”视觉意象。这说明了味觉与人的心觉相融通时,往往是把人的思想移挪至意象,借意象表达情思。

诗词中出现的都是朦胧的月色,淡淡的月光,相比明月来说,淡月是富有诗意的,整体渲染了淡雅的氛围,创造出情意绵绵的意境,给人一种清新之美。如第一首词中,借月亮的朦胧美来写美人,朦胧的淡月好似一层柔纱,罩在美人的肌肤上,微风吹来,好似卷起了美人的衣袖。“美人”“花”“月”相互衬映,渲染出柔情素雅之美。

苏轼诗词中的“淡月”意境有时是为了掩藏他内心的郁结,是其愁闷、不满、矛盾心理的掩盖。“淡烟笼月绣帘阴”即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这首词是苏轼离开四川到京师考试时,亲眼看见的宫廷生活,内心的不满借此诗得到抒发。这里的月色依旧是朦胧的,但是一个“阴”字就明显有别于之前的恬淡平和的氛围,整体的环境是阴沉的,灰蒙蒙的月夜里使得绣帘阴暗起来了,衬托出侍妓晦暗的心理。苏轼除了看到淡淡的月,还看到了殿堂深处的黑暗,淡月下的黑暗,其实是作者心灵上的阴影,表达了对艳情风气的不满与厌恶。

淡月意象除了表达素雅朦胧的意境以及掩藏内心愁闷矛盾的郁结外,苏轼诗词中大量的淡月意象都表达的是淡淡的忧愁以及感伤的情绪。“西楼淡月凉生晕”写出了作者借“淡月”意象抒发送客归来后悲伤凄冷的感受,一个“凉”字,一语双关,既表达出月亮的寒意,又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悲凉之感,忧愁涌上心头,衬托出对友人深厚的怀思感情。“送行淡月微云”表达了相同的情感,这首词是苏轼在杭州送别钱穆父而作,淡月萦绕着悲伤的情绪,送别友人时,看到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之景,心生哀怨之情。“惆怅”一词直抒胸臆,知晓友人连夜就扬帆出发时,伤感之情难以隐藏,直接用“惆怅”抒发内心情感。

“渡斜烟淡月笼沙”这首词是东坡为悼念侍妾朝云去世所写,淡月依然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作者很巧妙地用六个景物来烘托梅花的凋零,“斜烟”“淡月”“远路”“微香”等,渡口的淡月与凋谢的梅花相辉映,远方的道路上只剩下梅花残存的一丝丝香气,朝云伴着淡淡月光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悲伤眷恋之情一时涌上了心头。

苏轼诗词中的淡月意象是诗意的、灵性的,他所创造的素雅意境,是他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诗意想象。他内心郁结的忧伤、矛盾通过淡月意象得到释怀,有时淡月并不是诗词内容的主体,但淡月总是可以渲染诗词的感情基调,淡月笼罩的忧伤化作了苏轼诗词的显性符号和情感表达的选择。

2.意境感知

联觉与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心觉的融合,这种通感在诗人创设的意境中得到凸显。意境是情感与意象的融合,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客观事物经由联想与想象,在脑海中形成意象,多个意象与情感的交通即形成意境,为通感体验提供了空间。想象在通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种感觉联想到另一种感觉,抑或现实意象联想到虚幻意象,作者的思绪随想象在意境中实现超越时空的体验。

苏轼的《有美堂暴雨》这首诗即是五官联觉与心觉在意境中得到融合的典型,“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这首诗将听觉、触觉、视觉、嗅觉与心觉相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多处运用想象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渲染其意境。“一声雷”是听觉,凸显出雷霆的迅猛,“顽云”是视觉,可看出云层的浓密,“拨”是动觉,突出力度。诗句开篇直接展示了大暴雨的声势。第三句是想象之景,黑风袭来,可以把海浪掀立半空,风起云涌的气势写得惊心动魄。第四句中的“飞”“过”“来”三个动作,写出了大雨呼啸而来的壮观景象。五六句用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手法生动写出了诗人站在吴山对暴风雨的独特感受,雨中的西湖就像酒满将溢的酒杯,雨点落下的声音就像万鼓齐鸣,铿锵有力。

酒的意象又联想到李白,突发奇想,这场大雨是为了唤醒醉酒的李白,想象十分奇特。这首诗苏轼完全调动了自身的感官,发挥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力,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创设了壮丽雄奇的意境,表达出豪放不羁、起伏激荡的情绪。身处这样的意境中,我们内心也会被深深撼动吧?

苏轼为送别柳子玉所作的《昭君怨·送别》亦是如此,体现了听觉、视觉、触觉和心觉的融合,整体营造出了感伤的意境。如果想象自己身处其境,江天之际弥漫着如烟一般的愁思,柳絮柔弱无力却要追着船送别友人,“愁烟”和“飞絮”轻虚空灵,而我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是漫漫宇宙中漂泊不定的尘埃而已,身处此意境中,忧愁和伤感涌上心头。五官联觉与心觉的融合互通,渲染出强烈的情感氛围,极具艺术感染力。

苏轼具有强烈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思维,客观事物完全按照自己感官体验来感受及描写,再经由联想与想象与自己的审美理想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意境,“通感”是在深入感知苏轼诗词意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苏轼诗词中的通感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既包括感官联觉的转移,即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味觉的相互转移,也包括联觉与心觉的融合,这一深层次的通感的实现,往往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塑造意象,身入其中感知意境。

猜你喜欢
联觉通感触觉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你是联觉人吗
食的触觉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
联觉的发展与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