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俊卿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旧城区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居民居住条件、公共绿化已逐步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在“城市双修”的背景下城市更新应运而生。我国传统上将“城市更新”称之为“旧城改造”或“旧城改建”。旧城改造往往多为政府行为,采用传统的大拆大建或立面“穿衣戴帽”改造进行,注重物质空间形态的改造,忽略文化的传承与居民生活习惯的延续,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遭到破坏,当地居民外迁与外来人员入住,使传统社区文化逐渐消失。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除了物质空间形态的保护更新,更应注重文化及社区生活的保护与传承。
李彦伯在《城市“微更新”刍议——兼及公共政策、建筑学反思与城市原真性》一文中指出,城市发展需要更加贴近人群、更加精细化和赋予内涵,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新建或者表面的、形式化的操作层面上;同时他还认为政府应该扩大城市更新所需资金的来源,应该将角色转向城市经营者和城市服务者,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政策,并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各方力量合作,引导和吸引各方关注与投入[1]。本文结合实际条件提出如下的创新点,从优化交通系统、优化功能服务配套设施、城市微更新、城市经营理念应用、实践共谋共建共享理念几方面提出创新点,旨在为历史文化遗产的良好保护提供借鉴与参考。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不可脱离一方而独立存在。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发挥了一定的推进作用,首先,它能够为城市的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使城市的历史韵味得到显著提升;其次,还能为城市增添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使历史文化遗产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吸引外来游客,从而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得以体现,促进文化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基于以上两种关系,在城市的更新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动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1]。
1.2.1 整体出发原则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进行城市更新设计时,不仅要保护当地实物的各种元素历史特性,还要探索历史文化片区内在的人文精神,为其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以加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活力。在进行片区城市更新设计时,对于城市意象的营造,设计师应该注重意象要素之间的整体性。意象要素经过整体的组合,相互交织,城市的特色和独特的地域风貌才得以完整地展示出来。
1.2.2 以人为本原则
同过去相比,城市发展的理念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可持续发展”这一城市建设目标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成为老城区更新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交通规划,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城市宜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开展广泛的公众参与,获取居民、管理者、技术工人、弱势群体等的意见,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规划工作中,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1.2.3 文脉导向性原则
城市中的文脉对城市更新改造和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个城市只有在遵循自身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打造提升,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城市风貌。因此在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体现,充分考虑并沿用城市历史脉络中的文化特色与地域特点,准确把握城市的文脉沿革,充分保护城市传统文脉的继承性和历史遗迹留存的多样性。以历史文脉为指导,整体保护城市形态、城市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和延续城市文脉,使城市意象具有自身的历史韵味。
1.2.4 层次性与多元性原则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改造中,应充分考虑空间中的主从关系,在打造城市的整体形象的同时,应重点围绕城市的一个或几个形象要素进行重点设计,形成一定尺度上的空间独立性,烘托城市的中心主体,营造城市的空间层次感。在把握城市层次感的同时,也要考虑城市的多元性,充分考虑城市中各个形态的多样性和各种设计形态的可能性,防止城市形态单一化和简单化。从城市的街道层面,区域层面等方面进行多样化的城市设计,营造城市的多样化和空间的层次感[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对国内外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更新中的典型保护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行之有效的保护策略。
新加坡河码头历史保护区的更新以市场为中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设施且制定明确的私人部门参与指导准则。明确码头业主三年内遵守保护的准则,即保护外部建筑的轮廓高度等,谨慎修复自己的店屋。历史景观及建筑片区自下而上进行改造保护,其余新建高层建筑远离此片区进行建设。对改造后的码头,政府鼓励以服务导向混合发展(如20% 的居住用途和80% 的商业用途),同时,制定多样性的节日以及日常活动发展策略,激发片区的活力,政府的管治,公众参与,和谐的保护方案,为新加坡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文化片区。
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山场村的北帝城隍庙历史悠久,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为了解决改造后高容积率的建筑布局与北帝城隍庙的保护矛盾,开发企业与主管部门进行多种方案对比后,最后采取原址保护且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交通分离的保护方案,庙宇周边退让12m 的保护范围,同时在该范围内设置架空回廊,可作为村民日常休憩和祭拜的场所,且保证了祭拜活动的私密性。该方案“包容性”的设计手法,使历史和现代两种风格实现协同共生,且充分考虑历史建筑的实用性、私密性和独立性,为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提供良好的学习思路。
日本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也同样有学习价值,以东京川越市的一番街为例,采用“市民为主体,行政作参与”的保护模式,以街区内的居民为主体进行街区保护,真正延续了历史文脉,保留了地域特色。同时,从动态调整的角度,对历史元素进行差异性处理,采取多元的设计方案,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此外,民众保护意识的增强也逐步形成了许多民间团体介入街区保护,成为历史保护的重要社会力量。日本在鼓励居民参与、民间团体介入、设计方案引导的保护体系值得许多地方在城市更新中借鉴运用[3]。
本文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存在历史价值的文物,其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历史遗产在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部分城市更新项目为拆除重建的类型,由于地方对文物的认定存在缺口,导致历史建筑损毁严重,甚至失修销毁。此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历史文化普及率极低,人们普遍对历史保护的观念淡薄,导致许多历史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殆尽。
作为承载人类灿烂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城市更新中的历史保护方案过于单一,保护方式并没有结合现状风水格局及周边场所,对其文化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深,一味“修旧如旧”或者照搬其他城市开发模式,没有可识别性,甚至不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更新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达不到可持续发展;另外,由于旧改的模式需要平衡融资资金,导致更新后历史文化建筑被许多高层建筑围绕,破坏了历史文化格局和肌理,甚至有一些历史街区内穿插多层或高层建筑,影响了整个街区的历史风貌。
历史文化保护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过程复杂且特殊。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加持城市更新也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综合动态过程,所以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从地方性法规到部门责任分工、社会机构、公众参与,都需要全面探索转型,构建科学合理长效的保护机制[4]。
以保护、更新、发展三结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遗存,尽可能发掘城市历史环境要素和城市记忆,对遗址遗迹进行景点、微景点打造;对消失的历史物质空间,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空间,采用标识标牌解说,也可通过扫码配以视频演示及解说,同时可通过AR 虚拟合影技术等数字技术进行展示利用;保护历史街巷格局,优化街巷交通组织,明确历史街区内街巷两侧建筑及周边环境的风貌及高度控制,强化街巷路面传统材料。以街巷交通为骨架,结合历史遗产遗存及消失历史物质空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手段,布置全域城市印记体系,构建历史人文步行地图,丰富和凸显历史街区所在的城市的文化价值与特色[5]。
城市更新单元内按标准配建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消防站、医疗卫生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等。社区物业管理和社区居委会办公场地建设达到规定面积标准,因地制宜配建社区服务设施,构建多个十五分钟生活圈。特别是通过城市更新弥补以往城市建设对适老性的欠缺。结合老年人的生活空间,需要结合社区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方面考虑适老性,增设老年人“日托中心”、老年服务站等。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城市功能区。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核心延展、街区充实”为总体思路,通过城市微更新手法,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公共空间等内容进行提升改造。城市微更新,即从细微处入手,在不破坏城市基础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拆旧补新、修复再生的城市更新规划方式,营造宜人环境。城市微更新在不打破整体格局、风貌特征的前提下,以文化元素为底蕴,置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家具、景观小品、标识标牌、城市照明系统等景观元素。
老旧小区更新:老旧小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集聚生活的区域,容纳了城市居民大部分日常生活,对其进行微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大多数住户要求,特别是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理、生活需求。对老旧小区进行分类,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对不同的类型老旧小区通过微更新的方式完善房屋建筑本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实施、公共环境四大板块的不同内容。同时,挖掘小区历史文化、社区环境要素、自然资源等内容,以“一区一景”为目标,在完成老旧小区生活环境提升的情况下,进一步打造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小区风貌。
背街小巷更新:对历史文化街区内街巷进行功能分类,包括综合型街巷、商业型街巷、生活型街巷、游览型巷道。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街巷进行提质改造,进行道路设施改造、环卫设施改造、门头牌匾改造、绿化景观改造等4 项基础改造和道路路面、道路通行条件、人文景观、街道建筑色彩景观等4 项改造提质,打造节点式口袋景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有观感,更有质感。
公共空间更新:利用历史街区街巷两侧公共空间增加道路附属绿地,对街区内公共绿地,进行景观提升。注重本土植物运用,降低绿地建设与管养成本。注重植物色彩季相变化,加强彩色植物运用。利用闲置地、废弃地、边角地等建设“袖珍公园”“口袋公园”“街角公园”等休闲场地[6-7]。
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内现有公共资产等存量建筑,通过活化现有公产使用功能,可改造提升为公共服务建筑、新产业服务建筑。通过对存量利用,植入文化元素,逐步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传统老字号等产业,通过建筑实践与文化创意相联系,逐步营造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消费场所。充分利用好历史街区内传统商业街巷的特色餐饮、特色商品等资源,对街巷进行业态提升,打造高品质的历史文化街巷和特色商业街巷。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寻求经济推动力,做好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创新;围绕“夜间经济”“步行街经济”,激发老城活力、建设高品位的特色商业文化街区。
实践共谋共建共享理念,依托三变改革、社区参与、系统施治等完善社会体系与治理机制,全面促进社区复兴。
(1)明确发展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社区组织、社会资本等多元发展主体。地方政府起到政策引领、基金引导的职能;平台公司通过示范建设,提供平台服务;社区组织梳理现有资产、组织居民参与城市更新工作;社会资本参投项目、参与合作。
(2)有效组织社区居民。以社区为主体抱团、集中资源资产。项目公司入股,牵头孵化三位一体的社区合作社或社区平台公司,实现社区集体经济联合、整合共同资源资产。
(3)要素有效交易。以项目公司+社区合作社或社区平台公司基础平台,以社区产权交易为核心,构建社区资源资产三级市场开发链条。
(4)多元主体发展融合。项目公司+社区合作社或社区平台公司基础平台,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社区资产、国有资产,构建金融支撑下的全产业链闭环及供应链服务体系;资源资产、建设用地,在金融支撑下发展多元综合产业;城市消费,创建以文旅商业为核心的五大功能的城市综合消费[8]。
城市更新是个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更具有挑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在保护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历史遗存、历史文化等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将历史遗产保护、社区生活与道路交通系统、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物质空间相结合,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生活品质;同时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合理定位,合理引导并更新街区功能,植入文化元素及产业业态,使之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