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上海路小学 范 静
生活情境将现实生活与教学活动串联起来,教师在挖掘生活化问题与教学元素的同时提出数学学习任务。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教学本就来源于生活,生活情境的导入实现了教学活动的返璞归真。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建立生活情境与数学教学交互的全新育人模式,以生活反映问题,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教学、交流、应用,只有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才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深度优化。
重视情境与问题之间的有效交流,可以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灌输数学知识点为主,单纯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并没有关注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特点,导致学生难以达成“活学活用”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开发生活情境的过程中,要重视问题的导入,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探究的基本能力,对数学教学任务进行重新加工。感知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与数学理解技能,有助于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五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的教学为例,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来设计问题情境,在情境当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结合教材中提出的“观察物体”这一教学任务,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教学材料展开教学活动,如对黑板擦的观察。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建立绘画、观察等多元协调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你看到了什么?”的基础性互动问题,让学生主动开展数学探究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教学的实用性特点。
结合现实生活开发数学应用情境,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与生活情境之间的交流,在现实生活中为学生创造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强调从学到用的自然过渡,以生活情境为跳板为学生开发数学知识应用的全新空间,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的教学为例,可以结合生活情境为学生创造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在生活情境当中,依靠设计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随后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加工,如下列数学问题所示。
某小学要组织一场元旦晚会,举办了烟花表演活动,有关活动计划如下:
元旦歌曲持续欣赏3(),烟花欣赏持续15(),元旦茶话会持续1.5(),在元旦12点的前10(),进行新年倒计时。
括号内的时间单位被墨水盖住了,应该如何填写数学单位?
在提出数学问题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数学推导活动:时、分、秒三个单位都是用来表示时间的,其中,小时所代表的时间最长,分钟其次,秒钟最短。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围绕着真实情境应用数学知识。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将数学知识带入情境当中,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极为活跃,除了对基础数学知识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之外,还渴望借由生活化情境探究数学知识,将所掌握的数学学习经验分享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交互需求,教师可以建立全新的教学互动模式,为学生创造学习、探究数学知识的机会,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汇总、加工。以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互动素材,对直观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问题进行整合,建立交流、互动的全新教学渠道,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点。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互动,在开发生活情境的同时进行数学交流,实现趣味教学。教师为学生设计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挖掘数学知识,如下列情境所示。
老刘是一个工作多年的木匠,现在要用木头给孩子们制作七巧板,请你思考一下,老王会制作哪些数学图形?
结合生活情境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整合起来,并分享数学知识。在教学环节,教师利用卡纸、塑胶棒等材料开展教学活动: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工出对应的数学图形,说明图形的几何特点。根据图形的边长、角度,对数学图形进行创新设计:选择三条边、四条边、五条边作为对象,在对图形的边长、角度进行调整的同时,应用有关数学知识,说明不同多边形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展开创作,在创作的同时认知数学知识,以生活情境为支撑,分析有关数学问题,从而进行更为高效的数学学习。
数学教育具有实用性、工具性的教学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尝试将完全由理论构成的数学课堂转化为“理论+实践”同步推进的育人课堂,借由实践活动验证数学知识。在生活情境的带动下,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有关数学问题、数学知识进行创新应用,在情境中启发学生的数学创造力。认知、应用、解题,各个教学环节自然过渡,以此来挖掘生活情境的教育价值,在实践中解决学生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二 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教学为例,可以结合数学教学要求设计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以情境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布置数学教学任务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下列生活情境所示。
新年将至,王婆婆家要制作一批窗花进行张贴,请你帮王婆婆设计一下,可以选择哪些窗花?
在提出生活实践问题之后,为学生预留更多的发挥空间,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导入生活情境,锻炼学生的数学观察、数学审美能力。如传统窗花艺术中的“双鹤送喜图”“九鱼图”等,依靠单个图形的轴对称或旋转处理得到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图案。在创作的过程中,以“制作窗花”为切入点,对图案设计中的对称、平移与旋转等数学技巧进行应用。在教学中,对数学中的审美元素进行鉴赏,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
数学文化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教学工具,也是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切入点。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生活情境的趣味应用:以情境推动教学活动实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文化,实现德育、数学技能教育的同步推进。教师应该关注情境中数学文化的展示与创新,让学生在了解数学文化的同时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形成民族自豪感,为数学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以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教学为例,可以结合生活情境为学生设计数学探究任务,在情境中展开互动:在圆没有诞生的年代,人们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学生对数学文化发展史进行探究:圆虽然是成型较晚的数学图形,但在多个国家的数学文化当中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如印度早期的“运输滚木”,便以圆柱形的木头代替车轮进行运输;中国有史记载的轮子出现在夏朝前后,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开发生活情境的过程中,将数学教学转化为数学探究活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展开强化训练。教师对学生提出数学思考问题:除了各种轮子之外,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在设计问题之后,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圆代表“团圆”,在窗花中经常能看见圆形;圆与平面的接触面积更小,摩擦力更低,所以用圆形管道来进行运输。在生活情境的带动下,为学生讲解数学文化的发展史,感受数学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实现有效育人。
综上所述,生活情境的开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实施。在组织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建立围绕着数学应用、数学探究等多元教学要求的情境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活情境呈现出应有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