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平(光明中医医院脑病科)
“中风”实为中医术语,中医中将脑梗、脑出血和其他脑血管病称为中风病,属于中医学中一种非常常见且具有较高致死率、致残率的疾病。多因正气亏虚及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致人气血逆乱,引起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以外的基本病机,患者出现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口齿不清、偏身麻木的临床表现。中风又名卒中、厥逆,俗称抽风、歪嘴风。
脑卒中发病原因复杂,种类繁多,流行病学研究已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为常见危险因素之一。此外,心脏疾病、肥胖、年龄、抽烟、嗜酒等均可增加脑卒中发病率。
第一,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以后,就可以说出现脑血管病了,并且这种情况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最终发展成脑卒中。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大脑动脉发生病变,这种病变可以引起脑缺血或者中风。第二,心脏掉栓子也会引起脑卒中。目前最多见的仍是脑血管疾病因素,血管中以动脉硬化最为多见,其他如血管炎、血管瘤、血管畸形。动脉硬化后,血管弹性渐渐地减弱,一旦有一次高血压异常高危,血管就会破裂,引起出血性脑卒中。
第一,日调摄情志,避免过度的兴奋,比如生气、焦虑、激动,警惕跌仆跌倒。注意情绪变化,保持乐观开朗态度,避免悲伤抑郁。平时用力不要太大(如大便、剧咳)和劳累过度,慎食,主动戒烟、酒和其它非健康因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比如中医太极拳、气功、五禽戏。同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和生活规律,防止精神紧张、疲劳或其它原因引起脑血管意外。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中风高危的因素进行监控。第二,忽然感到单侧面部或者手脚发麻,出现非自主抽动、暂时性吐字不清,四肢乏力或不能动、和往常不一样的头疼,不知名的突然摔倒或昏倒、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双眼突感一时间看不清楚眼前发生了什么,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并尽早干预。
首先是中药,因不同时期服药不一样而分为恢复期、后遗期,大多采用某些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较有名的方子,如补阳还五汤、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也有华佗再造丸、解语丹之类。还有些药物可以治中风后的认知障碍,使用一些益精填髓之药。其次就是食疗,包括食物和药食同源的东西。再次是针灸,对于某些脑卒中有良好的疗效,不管是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期均能使用,尤其适用于急性期,疗效甚佳。此外,还有一些外治和内治法。除上述外,还包括推拿、按摩、拔罐、艾灸等中医康复方法,晚期患者痊愈后,也可打五禽戏、太极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