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3-04-05 14:02:13陈子超黎斐文吴仕筠
人人健康 2023年5期
关键词:摘除术孔镜后路

陈子超 黎斐文 吴仕筠

(1 湘西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2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吉首 416000;3 吉首大学 湖南花垣 416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近年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因椎体挤压髓核,导致纤维盘溢出,损伤了纤维环并对两侧侧隐窝神经和椎管神经产生压迫,造成神经根水肿,发生腰腿痛、慢性腰痛等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长时间承受疼痛,因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需遵循及早确诊、及时治疗的原则[2]。为此,本文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叙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 手术治疗

1.1 传统手术

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传统术式包含前路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此疾病的经典术式则为后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国内外在实施后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多采用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摘除突出髓核。此术式拥有清晰的视野,直接把所需切除的椎间盘髓核暴露在外,并对神经根有理想的减压作用。

有关前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最早问世于1950年,有90%的患者经此手术治疗后,症状消除。此术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可彻底切除椎间盘,可控制操作,且不会干扰到脊柱稳定性,并实施植骨融合。

1.2 微创手术

近年医疗技术逐步的提升,微创手术也在各种疾病治疗中得到了认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主要微创术式包含射频靶点热凝治疗术、后路椎间盘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等。

1.2.1 射频靶点热凝治疗术。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主要优势体现在可切除坏死组织和病变组织,且此方式治疗疗效能达90%以上。射频热凝靶点属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性手术,我国于2000 年7 月则批准用此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经调控温度对病变椎间盘产生作用,用射频电极产生射频电场,让局部分子发生热效应,髓核出现部分凝固和变性改变,降低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的力量。此外,热效应能降低附近炎性反应。再者此手术对靶点部位感觉神经纤维有毁损效果,进而缓解疼痛,直至疼痛消失。国外有学者报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和治疗疗效两者之间无直接性关联,但疗效受纤维环完整性的干扰。另有学者曾通过分析97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现CT 引导射频能量成形术治疗此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并对下肢疼痛的缓解作用更理想。此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非常理想。但此方式在椎间盘脱出、椎间盘巨大突出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2.2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

有关此项手术技术的治疗状况,由Foley、Smith学者在1997 年则做出了报告。最早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多根据单一阶段突出,如李智勇学者[1]曾分析72 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开放手术治疗和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结果显示,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者优良率达97.2%,明显高出开放手术19.4%,术后JOA 评分也更高,并发症发生率(5.6%vs33.3%)上也更具优势,P<0.05。他认为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腰椎功能、疗效、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优势性。另有团队在分析内镜切除椎间盘术治疗复发腰椎病变,并具备可行技术说明和标准,进而降低并发症。林昱[2]在报告中分析了48 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分析接受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ED 组)和开放手术(OD 组)治疗后,MED 组围术期指标、JOA 评分、ODI 评分、VAS 评分等方面均更理想,P<0.05,认为MED 组采用的手术方式具备更小创伤性,术后恢复速度快,可确保手术安全性和疗效。其次,此方式治疗优势也在王帅[3]、丁俊峰[4]等学者的报告中得到了证实。

1.2.3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最早由Kambin 学者将其用于临床,1993 年此学者报告称,PELD 手术能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复发率,手术具备可视化优势。此后在1999 年,有学者则改进了手术术式,即第三代经皮椎间孔镜系统,从安全三角部位入路,把工作套管放在椎间盘中,手术操作者在直视状况下摘除椎间盘髓核。但是,此技术无法将游离或脱出到椎管中的髓核摘除。此后Hoogland 等人在2003 年将手术做出了进一步改良,即脊柱内镜系统(TESSYS),利用骨钻系统实施椎间孔成形术,手术在突出髓核中置入脊柱内镜,进而摘除髓核。这两类技术为常用的YESS、PELD,目的在于椎间盘内减压,用于治疗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其疗效理想。而TESSYS 为直接减压术,对椎管中病变有直接性解除效果。PELD 为脊柱微创术式,具备并发症少、出血量低、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等。随着各项器械改进和发展,手术操作技术明显提升,PELD 手术已发展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技术,经逐步完善,此技术各项适应症也明显扩大。

椎间孔镜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也非常理想。此术式经特殊设计椎间孔镜配合脊柱术式进行实施。一般来说,椎间孔镜术后3 个月内患者需禁烟酒、禁辛辣饮食,并禁羊肉、海鲜等肉类食物。术后6 个月内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打牌、上网、坐办公室等。

2 非手术治疗

2.1 西药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逐步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要求更高,同时对西药治疗所获得的疗效要求也更高。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抗焦虑、镇静、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李文超[5]认为甲钴胺片治疗效果理想;汪昌林[6]认为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效果理想。针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采用类固醇药物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此外,维生素B12、维生素B1等药物,达到调理辅助的作用,但单一使用,其疗效也不理想。如曾巧[7]将维生素B12与腕踝针联合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ODI 指数、JOA 评分、VAS 评分均更理想,认为此方式能更好的改善疼痛和下肢麻木症状。

2.2 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医理论上来看,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为机体肾气亏虚、年迈体弱,针对此类患者来看,湿寒邪气浸入机体的概率更高,中医将其分湿寒证和血瘀证。在治疗时,需按照其症候选择对症治疗方式,如外用或内服药物等,以确保疗效理想。

目前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秉持着改善内部微循环的理念,而推拿和针灸则各有优势。

在使用针灸治疗时,往往会选用环跳穴、大肠俞等穴位作为主穴,再根据实际状况选择配穴,其中也包含温针灸疗法。苏毅[8]报告称,温针灸能更好的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腰部功能、生活质量等。林明琴[9]认为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患者疼痛、腰部功能、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效果。

推拿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具有明显疗效。推拿中医外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疗法,其疗效主要为能快速缓解其疼痛症状和肌肉紧张度,进而避免发生肌肉痉挛。同时,缓解髓核压迫神经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恢复和减轻水肿。

从中医上来看,推拿具备消肿止痛、调气活血、顺骨理筋、舒经通络的效果,经点穴法、抖腰拍击法、侧卧位定点斜扳法、理筋放松法等,可纠正脊柱小关节紊乱,减缓神经受压症状,缓解肌肉痉挛,消化患处组织粘连,让腰背肌肉放松,并改善神经根水肿,促进改善病变位置血液循环,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发挥强筋壮骨的作用。

3 小结

经叙述后发现,虽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也均在临床得到了普遍地应用,但是其疗效有明显的差异,现在还没有一中让患者完全满意的治疗方法。所以,临床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根据患者实际症状和治疗意愿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摘除术孔镜后路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医学概论(2021年18期)2021-01-21 22:46:45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蚕宝宝流浪记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