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昌 龚韶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医院)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腰椎局部关节增生、韧带肥厚等挤占正常椎管容积,导致椎管内脊髓及神经长期受到卡压,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及无力等。患者常表现为不能走较长的路,比如走100~200 米就会出现下肢酸麻,疼痛加剧,需要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影响中老年人行动最常见的腰椎疾病之一,一般轻症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重度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开放手术进行腰椎椎管减压及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但是它对脊柱结构破坏较大,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并可能导致硬膜撕裂、神经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传统的脊柱内镜微创技术,如椎间孔镜及椎间盘镜(单通道内镜)能够解决小部分椎管狭窄的病例,但是在一些比较复杂、需要减压范围比较广的患者当中,就会体现出其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1.UBE 技术采用双通道,手术时做两个小切口,各约1 厘米,一侧下0 度的主镜用于观察,镜下视野360°可见;另一侧下操作器械用于实际操作,提高了手术者操作灵活性。
2.手术操作器械不太受到尺寸的限制,能应用更粗开口的枪钳和髓核钳等器械,更快也更容易摘除增生组织,从而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3.因为操作过程可视性强,学习曲线相对简单一些,学习者能够较快掌握技术要点,尤其是有内镜或者开放手术经验的医生会学习得更快。
4.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一样,可以对椎管狭窄的同侧及对侧进行比较彻底的减压操作,手术疗效显著,创伤更小,康复更快。
椎间孔镜能解决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症的病例,对复杂椎间盘突出和部分椎管狭窄症患者无法处理。相比之下,UBE 技术适应症更广泛。除了常规的各种类型间盘突出病例外,尤其适用于复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神经根性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胸椎管狭窄、脊柱翻修等复杂病例的内镜微创治疗。
UBE 技术是椎间孔镜技术的补充,而且针对部分椎体失稳和轻微滑脱的可以做镜下融合及内固定。如果做镜下融合,由于UBE 技术手术操作过程全程可视,能够在可视下直接处理椎板和置放椎间融合器,并且能够极大地减少术中定位X 线透视次数,减少放射线伤害,且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UBE 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椎管狭窄,二是内镜下椎体间融合和内固定。既拓展了适应症的范围,又能使治疗微创化,患者恢复更快,接受认可度更高。手术中用到的耗材有射频消融电极、磨头、椎间融合器和内固定螺钉等,相比椎间孔镜选择性更广泛,相对开放手术更加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