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珂 何龙玲 夏 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已不单单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并改变生活。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开展“童创绿谷”劳动教育实践为学生创造德性发展场域,通过项目化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思考并创造,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智慧的思辨者、快乐的学习者、乐享的创造者、坚毅的实践者。
又到一年油菜种植的季节,各班都开始行动起来,可去年最积极的五(3)班却迟迟没有动静,劳动委员小郑更是整天愁眉苦脸。原来,去年学校种植基地里,各班都获得了大丰收,就五(3)班的油菜几乎没有什么收成。班主任李老师了解大家的烦恼后,引导大家查阅资料,找一找影响油菜苗生长的原因。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发现油菜产量和土质、栽种间距等因素有关。李老师趁机引导:“孩子们,学校里就有擅长用数据解决问题的人哦,我们可以去向他请教啊。”大家茅塞顿开,马上决定寻求数学老师的帮助。就这样,数学浦老师成了五(3)班的种植顾问。浦老师结合学生的困惑,将问题分解为四个可从数学方面研究的子问题:(1)怎样改善土质?——增加优质土的厚度;(2)油菜苗栽种的间距是多少?——油菜苗数量的需求估计;(3)油菜苗壮苗的标准是什么?——壮苗数量的统计分析;(4)菜籽产量多少?——估算油菜的出油率。
学生们组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勇敢挑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思齐小组负责的是数据测量工作,他们要绘制实验田平面图,计算土地的面积。试验田的种植面积和优质土的体积是解决铺多厚优质土的必要条件,为了便于计算试验田面积,思齐小组决定先绘制试验田平面图。首先,他们将试验田的土地标上序号,分工完成试验田所需的数据测量。浦老师和班主任提供试验田平面图,制作活动方案的模板,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接着,学生们进行初次数据的测量,将数据按照适合的比例尺画出每块试验田的平面图,再进行全班剪拼。比例尺不同、数据测量不标准等问题导致无法准确地拼接出试验田的整体样貌,学生们重新设计方案,改进测量方法,确定新的比例尺,最终绘制出较为标准的试验田平面图。最后,他们进行面积的计算与确定。学生逐块计算试验田面积,采用不同的分割法,优化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浦老师汇总求平均值,最终计算出菜地面积。学科融创,智慧的火花在劳动实践中绽放。
“创造性劳动是建立在开放性思维和挑战性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不仅仅是靠激情、靠运气、靠蛮干,而是要以扎实的学识和技能为其逻辑支点的。”学生在实践中惊叹于劳动改变历史、建设新生活、创造未来的价值,学会了利用科学知识改变劳动结果,在劳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提升刻苦钻研的品质。
学校建有种植科技基地和养殖科技基地。学生们在这小小的天地里种植马铃薯、紫心山芋、花生、大豆、小麦等,他们体验着干农活的辛苦,也收获着劳动丰收的喜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成为各家各户餐桌上的“明星产品”。什么是绿色粮食?怎么进行绿色食用油加工呢?绿色食用油加工会运用到哪些科学技术呢?加工出来的食用油味道怎么样呢?学生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为了让学生对生产劳动实践有更直观的体验,学校购买了新一代多功能碾米机和智能榨油机等设备,成立了“小农夫粮油加工坊”。耕种的好时节可不能错过,辅导老师带着学生选种、种植胚芽米,炎炎烈日下,学生在种植基地里干得热火朝天。经过一个暑期的等待,胚芽米收获了。操作前的理论和安全知识学习可不能少,学校将技术娴熟的粮油工人请进小工坊,带着大家体验稻谷脱粒的过程:打开碾米机的控制电箱,找到设置按钮,长按进入机器的设置环节,进入精度调节,数值越大,碾出来的大米的精度越精,反之越粗……轩轩学得最快,很快就成了粮油工人的小助手。实践体验后,轩轩说:“当我们调节完成后,点击‘设置’按钮,碾米机就会自动工作。我们可以在取米口检查碾出来的米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没有,再点击‘向上’或者‘向下’按钮进行调节,重新对米的精度进行加工。”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切身体验农作物从播种到食用的过程,感悟生命的奇妙,体会农民耕种的辛苦,进而形成勤俭节约、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美好品质。
学校还结合乡村地域特征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适时开展种植研究活动,如紫心山芋的种植研究、提高马铃薯产量的研究、黑小麦播种量研究、管道栽培山药研究等。学生不但能体验选种、播种、栽培、收获的整个过程,掌握对比研究的实验方法,还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主动探索创新的好习惯。他们在创造性劳动中体验自然的奥秘,感悟劳动创造力的伟大。
“哇!”3D 打印创客中心传来欢呼声,水车的刮水板终于打印好了!学校有一台老旧的水车,多年风吹日晒,上面的几片刮水板断裂了,这给种植社团灌溉试验田带来了麻烦。因为水车刮水板的材料难找,制作水车的师傅又联系不上,大家都很苦恼。学生小文灵机一动:“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参观过的3D打印作品展吗?我们可以利用3D 打印技术哦。”在科学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再次领略了高新技术的魅力,3D 打印工程师带着大家拆下旧刮水板,进行测量、选材、建模、打印……老水车装上了新刮水板,老农具加上了新科技,学生们纷纷感叹高科技的智能与便利。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学生们开始自主探究和创造。学生小静喜欢养鱼,她经常通过测量鱼的重量来观察鱼儿的生长状态,可是每次把鱼捕上来,再放在秤上称重,鱼很容易受伤。“如果能一次性完成捕鱼、称重两个动作就好了,我要想办法改造一下抄鱼网。”小静一边在心里琢磨着,一边开始把设想画成图纸。她买来抄鱼网和电子秤,想把它们组装在一起。可新的问题不断,“要安全使用抄鱼网,必须能防止漏电,电池盒装在哪里合适呢?”“捞起鱼儿时,要能立刻知道它的重量就好了。”……伟大的发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推翻中产生的。几经调整,小静终于成功地把电子秤安装到了抄鱼网的把手中。新版抄鱼网的使用步骤是:打开开关,按下复位键使电子秤的液晶屏归零,再用抄网抄鱼,电子秤会自动读取读数。
在科学老师的鼓励下,小静参加市中小学生发明大赛并获奖。从简单的养鱼劳动到获得发明金奖,一路走来,小静收获满满。小静爸爸说:“本以为养鱼只是孩子的爱好,没想到她能钻得那么深,看她专注研究的样子,真觉得她长大了。”其实,我们的学生还有很多“小发明”,如环保节水免浇盆、双弹簧减震榔头、直角多功能拖把、农田硬土省力开沟器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劳动中产生的灵感。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思考,在创意改造劳动中磨炼耐心,用双手和巧思给生活增添新美意。
所有的“巧干”都离不开“实干”,学生在劳动中思考、动手、操作、改进,在观察生活、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中知道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学会在生活中解决问题,体会“人人皆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美妙,成长为坚毅的实践者。
“童创绿谷”劳动教育实践行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习惯、生长规律结合,让学生感受生产性劳动的畅快、服务性劳动的幸福、创造性劳动的满足,进而树立“劳动创造幸福”的正确价值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