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娟,樊章梅
(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贵州 凯里 556000)
非洲猪瘟和猪瘟均可引起猪在短时间内发病,两者发病特点有: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不利于养猪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重视非洲猪瘟和猪瘟的鉴别诊断和加强防控工作,可大大降低猪场发生疫情的概率,减少猪群大面积死亡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除发病症状类似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就非洲猪瘟与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区别阐述,让养户及基层兽医人员能区分两种病,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减少养猪户的经济损失。
非洲猪瘟病毒(ASFV)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是一种大型双股线状DNA 病毒,直径175~225 纳米,大小170~190kb,病毒主要分布于病猪体内各器官组织和各种体液中,大量病毒存在于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猪瘟病毒(CSF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是单股RNA 病毒,直径为38~44 纳米,呈圆形球状有囊膜,能在猪源的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上生长,猪瘟病毒与牛腹泻黏膜病病毒在中和试验和免疫扩散中出现交叉反应,存在共同抗原。目前所有的猪瘟病毒只存在一种血清型。
首先,在易感动物上,疣猪、非洲当地的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是可以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传染源。猪瘟和非洲猪瘟都只感染猪,不受品种、日龄和性别限制,猪瘟以幼龄猪最易感,非洲猪瘟侵害群体以育成猪为主,在哺乳和保育阶段的小猪较少发病。
其次,在传播方式上有所区别,猪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传播,经过消化道感染,此外,带毒母猪也可经过胎盘垂直感染胎儿,所产仔猪出现弱猪、死胎等。非洲猪瘟除了通过接触传播(直接、间接传播)病毒外,还可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还有虫媒传播(钝缘软蜱),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在林栖循环、蜱猪循环、家猪循环和野猪-栖息地循环4 个非洲猪瘟的流行方式中[1],对社会经济影响最大的始终是家猪循环,病毒可以通过感染猪可与健康猪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垫草、运输车辆等间接感染病毒。
此外,毒力有强弱之分,非洲猪瘟强力毒株引起超急性型和急性型病猪死亡,本病现在无有效疫苗用来预防;猪瘟病毒在养殖场已按时注射猪瘟疫苗后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也是温和型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不会大流行。1921 年在肯尼亚首次出现非洲猪瘟报道,随后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均有发现,尤其以俄罗斯较为多见,我国是2018 年8 月传入东北,之后一直定殖在我国各地。猪瘟病毒1833 年在美国首次出现,但我国对猪瘟传入没有明确的时间记载。
两者的相同点如下: 均是国家法定报告疫病。临床剖检症状:发热、食欲不振、沉郁、红色至紫色的皮肤病变,呼吸困难,呕吐、腹泻、高死亡率、突然死亡、流产、肾出血、出血性淋巴结、淋巴结肿大、黏膜出血。
两者的区别如下:
1.3.1 非洲猪瘟潜伏期为潜伏期5~9 天 (最长19 天),如果为软蜱叮咬感染,病猪的潜伏期一般少于5 天。而猪瘟潜伏期一般是5~7 天,最短2 天,最长可达21 天[2]。
1.3.2 非洲猪瘟病猪发热时,不表现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已经发热4 天,体温下降时,经过2 天出现死亡[3];而猪瘟在体温升高的同时就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直至死亡。
1.3.3 非洲猪瘟多数为最急性型,病程一般4~7 天。非洲猪瘟病猪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出现紫绀区,耳部紫绀区肿胀,四肢、腹壁等处皮肤紫黑色斑点[4]。猪瘟绝大多数为急性型,病程10天以上,结膜炎,共济失调,仔猪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便秘可能会导致黄灰色腹泻,更长的临床病程。
1.4.1 非洲猪瘟病猪的淋巴结 (腹腔内淋巴结)似血瘤状;猪瘟病猪其淋巴结似大理石状。
1.4.2 非洲猪瘟脾脏肿大至正常的3~6 倍,颜色呈深红色至黑色,且易碎。猪瘟脾脏不肿大但边缘有梗死病变。
1.4.3 猪瘟在胃肠道、会厌和喉部出现坏死或“纽扣状”溃疡,非洲猪瘟多为出血点或出血斑。
1.4.4 非洲猪瘟腹腔、胸腔等体腔和心脏周围有多余的液体,呈黄色或黄红色,大多数脏器出现水肿现象。而猪瘟无此病变。
1.5.1 动物接种试验
首先用可疑病猪的血液、体液、脾脏备用接种,然后用猪瘟疫苗免疫过的猪和未接种猪瘟疫苗的猪作对比试验,如果二者都发病,则可疑猪为非洲猪瘟,仅易感猪发病,则可疑猪为猪瘟。
1.5.2 组织学检查
非洲猪瘟淋巴细胞核破裂,采用淋巴组织做触片,染色镜检就可见到单核细胞破碎现象,而猪瘟则无此病变。
1.5.3 血清学试验
非洲猪瘟用巨噬细胞培养病毒作红细胞吸附试验和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巨噬细胞会吸附在猪的红细胞表面,呈现出典型的“玫瑰花环”的形状[5];由于非洲猪瘟没有疫苗,可采用ELISA 技术检测猪体内有无ASFV 抗体即可确诊非洲猪瘟。
1.5.4 血液学检验
主要检验病猪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如果显著减少并伴有猪瘟症状,可以作出猪瘟的诊断。
1.5.5 猪瘟的病毒学诊断(荧光抗体法)
采病猪的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肾脏等组织,触片固定后,用猪瘟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如见细胞中有黄绿色或翠绿色荧光,为猪瘟抗原阳性;黄色或橙红色为阴性[6]。
2.1.1 把控源头
严禁从疫情高发国家进口猪肉及其制品,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机场港口等场所做好检疫工作,避免疫病传入我国,猪场应严禁从外面购买任何肉制品,特别是猪肉。保障猪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严禁搜集饭店剩菜剩饭饲喂猪,应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此外,猪场还应注意杀灭软蜱等虫媒,可采用辛硫磷根据猪群不同采取不同方法和浓度进行灭蜱,定期修理消毒圈舍(石灰乳粉刷墙壁、堵缝等)也能达到降低猪舍内蜱的数量。
2.1.2 切断传播途径
一旦发现病猪,必须立即采取隔离,第一时间上报相关兽医部门,相关部门采取封锁疫区工作,及时对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消毒(氢氧化钠、石灰)等工作。同时,应做好养殖场的消杀工作,用2%~3%的苛性钠溶液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以防病死猪只所携带非洲猪瘟病毒通过空气以及水源等向健康生猪传播。此外,还应对养殖场养殖人员的进出进行限制,非必要情况下不能出养殖场,若必须外出,返回时需要到猪场专门隔离区隔离生活至少1 周,期间做好自身消毒工作,避免将病毒带入猪场生产区。
2.1.3 提高防控意识
当地相关兽医业务部门应做好非洲猪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在乡镇可采取张贴宣传海报、村广播、培训授课等形式,教会基层防疫员及养殖户简单的辨别非洲猪瘟与常见猪病,这样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防控意识,一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使养殖户提高的防范意识,减少经济损失。与此同时,还应做好养殖场科学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等疫病预防意识等宣传工作,对提高猪群自身对病原菌的抵抗力而减少患病有很大的帮助和预防效果。
2.2.1 严格的消毒制度
猪场应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每天对猪场环境进行打扫和消毒,并且消毒药物应交替使用,对进入猪场人员、车辆、物资均应进行隔离和消毒,无论场内哪个区域进入生产区时,均应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避免带入病毒进去。
2.2.2 提高猪群抵抗力
日常饲养管理中,养殖场除接种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还可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和本场实际情况接种其他猪病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结合实验室检测,做到随时根据免疫效果进行调整。此外,提供全面的营养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减少应激,提高猪群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猪群患病的概率。
2.2.3 做好引种工作
猪场应加大对生猪引种的把控,认真做好对引种猪群的检疫工作,确保引进猪来源安全,不是来自疫区的种猪,引种到当地后应将猪放在隔离圈进行饲养观察,确定临床健康无异常后方可混养。对猪场的猪群定期开展猪瘟抗体检测,及时淘汰隐性感染种猪,针对本地猪建议遵守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防控模式,避免引种带菌入场。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和猪瘟作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虽然临床症状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若对两种疫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必须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解变化和实验室的检测来综合判断,才能提出有效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减少猪场经济损失,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