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斌 陈健一
陈健一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曾跟师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国家级名中医刘沈林教授及省名中医陈德润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学习。为首届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及江苏省中医院名中医,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分会委员,从事中医血液病临床工作32年,临床经验丰富,临床辨治疾病注重复合病机,擅长运用复法合方治疗疑难杂病。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血液病及肿瘤,特别是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白血病等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
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而出现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临床以血小板减少、散在的皮肤出血点为特征,严重者可因颅内出血或内脏出血而危及生命[1,2]。西医治疗ITP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免疫抑制剂、脾切除术等为主[3]。目前治疗中存在疗效维持时间短、病情易反复等问题。ITP归属于中医学“紫瘢、发斑、肌衄”等范畴,以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益气摄血为治疗常法[4]。陈师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部分ITP患者病机不单一,常表现为气阴不足、清阳不升、湿热内蕴的复合病机,以益气升阳化湿法治疗此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有幸从师学习,现将导师治疗脾虚湿蕴型ITP的经验总结如下。
益气升阳法是李东垣以《黄帝内经》中“不足以补之”“下者举之”等相关治则为理论基础[5],针对“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的病机,创立了“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的治法[6],并随症加减创立了许多名方,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等。近代医家张锡纯创“胸中大气”学说,认为气虚造成大气下陷,治疗上继承东垣益气升阳之法,创造出升陷汤等一系列名方。国医大师伍炳彩以东垣益气升阳化湿法治疗临床一系列疾病,如眩晕、心悸[7]、内伤发热、手麻、慢性疲劳综合征[8]、汗证、月经失调[9]等。自此,益气升阳理论得到了系统全面而深入的阐发。
2.1 益气健脾化生气血《素问·脏象别论》记载“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而灌溉一身”。《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景岳全书》云:“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周永明教授通过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认为ITP的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火盛血瘀,以“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10];刘松山教授认为ITP的病程分为急性期与慢性期,急性期以火盛为主,慢性期以脾虚为本,热瘀为标,总属本虚标实之证[11]。李达教授自拟“怡癜饮”加味,从肝脾论治ITP,肝失藏血,脾失统血,血失安和,溢于脉外[12]。从古籍记载和现代医家临床经验中可以看出,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陈师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长期使用激素疗法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皮肤紫癜,面色萎黄,容易出汗,纳呆食少,大便稀溏,舌质淡,齿痕舌,苔薄白,脉细(弱)等症。《温病条辨·治血论》“故善治血者,不求有形之血,而求无形之气”。药物常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当归、鸡血藤、炙甘草等。
2.2 升举清阳化生气血李东垣主张用风药升发阳气,阳气旺则脾土健运,阴火得以消除。《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阳本根于阴,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脾胃之气升降协调,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吸收、转化、运输,促使气血的生成。陈师临床观察发现,部分ITP患者常表现头昏头晕,视力模糊,大便稀溏等症状,治疗时若单纯壅补脾胃,患者服药后常表现不适感,如眼干、口干、鼻干、口腔溃疡、腹胀腹泻加重等症状。陈师认为若脾气亏虚,升举无力,清阳下陷,则水谷输布失常,气血化生原料相对不足,故而影响血液的生成;同时因脾气亏虚,升发乏力,运输失常的水谷精微停留局部,日久形成痰湿或化热,甚至出现东垣笔下的“阴火”,《脾胃论》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从而影响清阳上升;另外脾胃居于中焦,为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升发脾阳有助于胃气下降,恢复脏腑气机与流通秩序,从而恢复各脏腑有序的工作,间接促使血液生成。《脾胃论》还提到:“脾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使行阳道,自脾胃中右迁,少阳行春令,生万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陈师受此启发,临床治疗ITP,不单纯壅补脾胃,常加用少量小剂量的风药升发阳气,如“升麻、柴胡、羌活、独活、蔓荆子、荆芥、葛根”等药物,既可以促使血小板计数恢复,还可以减轻服药后的不适感。
《景岳全书·血证》指出:“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通过古籍记载可以发现“脾统血”得到众多医家的认识及发挥。脾是否能统摄血液取决于气的固摄作用。中医认为气能生血,亦摄血,若气虚(陷)或脾虚而不能统血,血液失于统摄而溢于脉外[13]。 升举清阳,致使脾胃升降有序,脾气化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加强,血液循脉运行而不溢出脉外,从而加快紫癜消退,缩短病程。
2.3 清化湿热化生气血阳气不升者,浊阴内生,痰湿胶结,进一步阻滞气机,遏制阳气,影响脾胃升降秩序,故清热化湿法旨在通行阳气,恢复脾胃运化与升降,与上述益气健脾、升举清阳互相关联,相辅相成。陈师长期临床实践发现,湿(痰)邪气同样是慢性ITP致病因素之一,大部分ITP患者经过长期激素治疗后,表现为中焦湿(痰)热,常表现为形体肥胖,面赤,口不知味或口黏,怕热,自汗,食欲下降,肢体酸困,舌苔白(黄)厚腻,一派湿热现象。湿为重浊之邪,属阴,易伤阳气,其性弥漫、黏腻、易阻碍气机,使得患者病情缠绵难愈;其次,湿邪有趋下之势,易袭阴位,部分ITP紫癜常表现为双下肢多发;再者湿邪伤人比较缓慢、隐秘,常被患者及医家忽略。故治疗上常加用苍术、白术、茯苓、泽泻、藿香、佩兰、薏苡仁、黄柏等清热化(利)湿药物,佐以少量风药,风能胜湿,有助于湿邪祛除。
综上,陈师临床上治疗脾虚湿蕴型ITP,常以健脾升阳为主,恢复脾的运化水谷、水饮、升清等生理功能,辅以化湿、利湿等物,佐以少量风药,稍加少许清热药,从而达到脾健,清升,湿化,热清,脾气健旺,生化水谷精微有序,气血生化有源,提升血小板计数。
《脾胃论》云:“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宜以清燥之剂治之”。李东垣《脾胃论》中创制了名方清暑益气汤,用于治疗平素气虚,又感受暑湿邪气的外感疾患。陈师通过研读《脾胃论》,学习东垣学术思想,将本方用于治疗血液疾病,如辨证准确,病机契合,常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如陈师曾运用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14],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陈师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ITP患者长期血小板计数低下或波动幅度大,经过长时间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患者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四肢困倦,自汗盗汗、腹胀纳差、或有便溏、心慌失眠等临床表现,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右脉细数无力,形成气阴不足、清阳不升、湿热内蕴的病机。PNH与ITP二者病种虽不同,但病机相似,按照“异病同治”的治则,同样以益气升阳化湿法,运用清暑益气汤化裁治疗ITP,临床疗效显著。
清暑益气汤加减方药如下:黄芪15 g,党参15 g,当归15 g,麦冬15 g,五味子6 g,苍术10 g,白术15 g,升麻6 g,葛根15 g,陈皮10 g,泽泻15 g,黄柏6 g,油松节15 g,仙鹤草15 g,茜草15 g,肿节风15 g,炙甘草6 g。随证加减:皮肤瘀斑瘀点严重者加水牛角、丹皮炭等;表虚自汗明显者,黄芪加量,加浮小麦;兼有阴虚盗汗者加生地黄、龟甲等;食欲不振、腹胀纳差者加用炒麦芽、鸡内金等;心烦失眠者加合欢花、焦栀子、淡竹叶;月经过多加煅龙骨、熟地黄炭、乌贼骨等。
案1 钱某,男。2021年10月1日因“血小板减少1年余”就诊。患者1年前因皮肤散在瘀斑瘀点,外院查血小板:3×109/L,诊断为ITP,运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生成素、利妥昔单抗、艾曲泊帕、阿伐曲泊帕等治疗,血小板虽能短时上升,但维持时间短,病情反复,血小板持续低下,血小板3~18×109/L。四诊概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胸闷气短,双下肢散在瘀斑瘀点、色红紫,口干口渴,口苦纳差,夜间易醒,大便黏腻,日行2~3次,小便色黄,舌暗淡,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濡数。辨证为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湿热内蕴。治以升阳健脾、清热利湿。处方:黄芪15 g,太子参15 g,炒苍术12 g,炒白术15 g,陈皮10 g,当归15 g,升麻6 g,炙甘草6 g,五味子5 g,麦冬15 g,黄柏6 g,泽泻15 g,葛根20 g,茯苓15 g,油松节12 g,仙鹤草15 g,肿节风15 g,生地黄15 g,天冬15 g,玄参15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阿伐曲泊帕40 mg,口服,每日1次。
2021年10月15日二诊:患者双下肢瘀斑减轻,神疲乏力、胸闷气短明显减轻,睡眠改善,大便通畅,日行1~2次,血小板计数:35×109/L。继以前方加减,鸡血藤15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阿伐曲泊帕 40 mg,口服,每日1次。
10月29日三诊:患者大便略稀,每日3次,口干口苦明显改善,双下肢瘀斑、瘀点完全好转,血小板计数:74×109/L,上方加减如下:黄芪30 g,炒苍术15 g,炒薏苡仁30 g,补骨脂15 g,煨葛根20 g,去当归、葛根、玄参。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阿伐曲泊帕减量为20 mg,口服,隔日1次。
继续守上方加减服用。随访至2022年5月20日停用阿伐曲波帕,患者无胸满气短,无口干口苦,双下肢无瘀斑、瘀点,二便正常,病情持续稳定,血小板计数193×109/L。
按:《景岳全书》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本案患者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短,大便黏腻,脉濡均是脾胃虚弱,清阳不升的表现;下肢红紫瘀斑,口干口渴,口苦,大便黏腻,苔黄腻均是一派湿热内蕴的表现。故方中黄芪、太子参、炒白术、苍术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取“阳生阴长”之意,相互资助,使气充足以摄血;升麻、葛根、茯苓、泽泻升清降浊,使中焦枢机畅通,气血循环不息[15],当归养血和血,麦冬、天冬、生地黄、玄参、五味子养阴,反佐黄柏苦寒坚阴,陈皮健脾理气燥湿,仙鹤草补虚、收敛止血;肿节风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风通络;油松节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全方从气治血,从阳引阴,而使阴阳平衡,气血复常,共奏益气升阳化湿之功,同时患者守方持之以恒而取效。
案2 韩某,男,52岁。2019年3月16日初诊。主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8年余,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后行脾切除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余,血小板再次下降,期间使用利妥昔单抗、环孢素等药物治疗,疗效均不显,长期血小板减少。口服甲泼尼松龙8 mg,每日1次。四诊概要:患者形体肥胖,动则气短,心慌胸闷,面色暗红,皮肤可见散在瘀斑,口干口苦,小便短黄,大便稀溏,每日2次,舌质暗紫,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数。血小板计数:5×109/L。辨证为脾肾两虚,湿热瘀滞证。治以补肾养阴,健脾化湿,清热凉血。处方:太子参15 g,麦冬15 g,五味子5 g,生地黄15 g,山萸肉10 g,牡丹皮10 g,水牛角15 g,玄参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茜草15 g,紫草15 g,仙鹤草15 g,红景天、三七各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生薏苡仁30 g,陈皮10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甲泼尼松龙8 mg,口服,每日1次。
2019年4月2日二诊:患者仍感头晕乏力,心慌胸闷气短,面部痤疮减退,口干而黏,小便黄,大便仍溏泄,每日2~3次,舌质暗紫,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血小板计数:3×109/L,改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化裁,健脾益气,升清降浊,清热化湿。处方:黄芪20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苍术10 g,升麻6 g,葛根20 g,当归15 g,麦冬15 g,五味子5 g,泽泻15 g,黄柏10 g,陈皮10 g,肿节风15 g,油松节15 g,炙甘草6 g,仙鹤草15 g,茜草15 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甲泼尼松龙8 mg,口服,每日1次。
4月17日三诊:患者头晕乏力、胸闷气短明显好转,胃纳佳,大便转实,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滑,复查血小板:26×109/L。上方继用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甲泼尼松龙4 mg,口服,每日1次。
继守原方加减,患者病情持续较前改善,随访至2021年7月19日,患者诸症缓解,复查血小板计数168×109/L,血小板计数已恢复正常,现已停用激素10个月余,病情持续稳定。
按:首诊,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诊断脾肾两虚,湿热瘀滞证,脾肾同治,拟用六味地黄汤、二陈汤、犀角地黄汤、二至丸、生脉饮5方化裁,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大便稀溏加重,考虑患者病情长久,经过脾切除及多种西药治疗,加之长期口服激素,药毒伤正,导致中阳不足,气阴两亏,湿浊内蕴,清阳不升,浊气不降,营血失养。《黄帝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二诊调整治疗思路,健脾为主,以益气健脾,甘温补中,升清降浊,清热化湿为治疗方向,使得脾气得健,清升浊降,气机流畅,上中下三路分消湿热之气,气机升降恢复正常,气血得以复生。
ITP为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治疗目标主要是提升血小板计数、防止出血和避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西医一线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 二线治疗有免疫抑制剂、脾切除术、TPO受体激动剂和脾切除术等, 但存在不良作用明显, 部分患者病情复杂,疗效不确定, 血小板计数难以维持,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陈健一教授治疗ITP,以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湿热内蕴为病机,以益气升阳化湿为治法,以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ITP,在改善临床出血症状、提升血小板计数及撤减激素等药物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