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华,齐 莹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00)
建筑遗产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类型。著名的历史建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和文明最重要的象征,比如埃及的金字塔,英国的伦敦塔桥和大本钟,法国的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提起中国,全世界人民也自然会想到万里长城,故宫、天坛等著名古代建筑形象。因此,各个国家都格外重视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而建筑遗产教育作为培育遗产保护人才、传播遗产保护知识、弘扬国家文化的重要工作,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欧美发达国家在遗产教育方面起步较早,体系也比较成熟。20世纪60年代英国IRBA组织设立建筑保护训练会,1978年美国成立国家保护教育委员会。英国目前有近30所大学开设遗产保护教育课程;美国从1964年至2010年共有24所高校成立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研究生专业[1]。
我国的建筑遗产教育刚刚起步,2003年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成立首家“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以来,2012年北京建筑大学获批成立全国第二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后,国内高校在遗产教育方面出现明显的迅猛发展的态势,不仅仅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原先建筑“老八校”成员先后开始设立历史建筑保护专业,而且苏州大学、南阳理工大学等也积极开设本科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培育。
虽然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古代建筑研究和遗产保护的相关课程,目前普遍处于探索阶段。同济大学由于最早设立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起到了先行先试的带头作用。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建筑学专业训练为基础,穿插历史保护课程内容的完整教学体系和培养计划。由于上海位于江南地区,历史建筑教育关注的对象除了上海大量的近现代文物建筑的形制、历史和保护之外,更多是南方地区大量分布的地域性民居建筑,尤其是关注于地方民间匠作传统的发掘和记录,成为同济大学建筑遗产专业重要的教育成果。而北京建筑大学依托北京古都以及大量明清皇家建筑研究的教育传统基础上,它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培养更多关注北方地区明清古建筑的制度研究,特别是官式古建筑的保护传承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同济大学采用“蛋”型课程体系。第一类“蛋壳”是保护理论课程(以建筑、城市与景观理论及历史为基础),第二类“蛋清”是保护设计课程,这一类课时量最多,也是主要老师带领学生训练的内容。包括历史建筑(古建筑)、历史城市、历史景观等方面的保护设计及其理论;第三类“蛋黄”是最深入一层的保护技术与科学,包括历史建筑的结构及其演变;历史建筑材料、现代保护技术等方面。共同构成了同济大学建筑遗产教育的基本框架。北京建筑大学的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则不同于同济大学,其最初的教师构成主要脱胎于原有建筑学系的中外建筑史论教研组。因此2012年设立此专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各种历史建筑史论,如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遗产保护史论为主要讲授课程,占课时最多的保护设计课方面也延续了建筑学教育的传统,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北京传统四合院、北京历史街区改造为主要教学内容。2016年以后陆续开设了历史建筑修缮专题、保护规划。历史建筑材料与修复、同时加强了古建筑构造、遗产法规文献等讲授课程,整个体系架构日趋完善。其后苏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阳理工大学等高校陆续开始了本科生“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专业招生。并且这几所高校之间也相互开展了建筑遗产教学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个高校在架构完备的建筑遗产教育体系的建设。
然而,在实践当中,现行的建筑遗产教育依然没有和我国古建筑保护实践需求有效结合。我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与国际遗产保护界充分结合,以《威尼斯宪章》为基石的国际保护理论文件在我国保护实践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在建筑遗产教育领域,理论课程基本上都是引用西方体系,重视文物定义后不能再进行过多干预,强调物质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的永续保存,任何后期改动、添加都是不被允许,不被支持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我国政府投入专项资金第一次开展故宫建筑群的大修工程,响应全国百姓对于首都第一次举办奥运盛事的喜悦心情。然而,工程实施过程中却遭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保护专家的质疑,甚至引发了北京故宫的世界遗产称号要亮黄牌的警告。这个事件突出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砖石质建筑保存在保护思想、保护认识和手段上的差异,也促使了我们在建筑遗产教育领域,应该如何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既要做到与世界保持理论实践上的接轨,又要做到我国千百年来修缮修复古代建筑的工匠传统,保持和传承历久弥新的古代技艺,使得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仅仅能看到历史久远、信息真实的古迹文物,同时又能够传承发展优秀的古代技艺和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建筑遗产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总体上说,由于缺少相关经验,我国建筑遗产保护高等教育整体上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拿来主义现象比较普遍。建筑遗产保护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遗产对象从关注单个的优秀建筑逐渐发展成历史城镇的保护,甚至各国的文化多样性、包括非物质遗产,保护认识不断提高[2]。西方建筑遗产教育体系发展相对成熟,方便国内高等院校直接拿来借鉴和参考。拿来主义虽然方便国内高校迅速建立教育体系,但更多体现为西方文明高人一等的强势姿态,不适用中国遗产保护实际需要。
(2)建筑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目前大部分开设遗产保护课程的高等院校都是建筑学院,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也隶属于建筑学科。在教学设置上,学生大部分时间仍然在设计创作。忽略了遗产保护教育在历史知识、传统工艺、修缮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培训。导致学生仍未摆脱用建筑创作的思维来解决遗产保护问题。
(3)建筑遗产教育学科地位仍有待明确。2003年同济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学生,十多年来建筑遗产教育体系仍在摸索。比如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学科地位不明确;研究生教育也不够规范;师资与专业教材仍然欠缺等等问题[3]。
(4)建筑遗产教育涉及的现有学科交叉复杂。建筑遗产的对象复杂,包括古建筑、近现代建筑。又可以细分为古村落,官式古建筑,革命建筑、工业建筑、另外还涉及历史名城、历史街区等大尺度的建筑遗产。在教育目标下,又可以分为历史价值研究、古物结构与构造研究、历史环境研究等三个层级,分别对应与本体保护、历史环境改造,当代利用等三类不同的目标。在学科细化方面,由涉及建筑病害分析、结构安全分析与加固、材料检测分析与修复等多个专业领域。
(5)保护理念缺少“文化自信”的支撑。毋庸置疑,文物保护科学自民国时期引入考古学后逐渐受国外欧美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大力吸收西方的先进成果。但是在保护理念上仍固守西方“实物信息真实性的保存”的影响,不敢在遗产保护中大胆延续我国传统的工匠传承系统。害怕只要一实施维修或重建工程就是“文物造假”,“破坏历史信息真实性”,大帽子扣一堆,已经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传统工匠的日常生计和技艺传承。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西方的遗产教育体系基于西方的强势文明意识,国内遗产教育的内容与中国遗产保护实际相脱离。
建筑遗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弘扬本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遗产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教育。克服我国在建筑遗产教育方面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最关键是在高校教师中进一步树立“文化自觉”观念,加强“文化自信”意识的全面指导。
“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重要思想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七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就是总书记所强调的“四个自信”[4]。未来国际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上的竞争,更体现在国家制度上的竞争、发展模式上的竞争,这些最终会归结为文化上的竞争,即西方学者所谓的文明之间的竞争。
在我国目前遗产保护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我国全面融入欧美西方主导的国际遗产保护体系当中,一方面是我国优秀的文物古迹全面融入了国际社会。至2022年我国共有56处重要的文化自然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另一方面也看到,以“原状保护”,“历史信息真实性保护”等国际遗产重要的保护思想也全面占据了我国文物行业,从高等院校到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都认为一旦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古迹,除了进行日常保养和必要的局部修缮之外,都不得进行再改造,更不能扩建、复建了。
但是从我国保护实践中,对于延续千年的古代建筑修缮传统更多也体现出一种匠作工艺的文化传承,正是这种不曾中断的历史传承使得我国文物建筑得以延续至今。在我国大部分古建筑遗产中,许多历史可以溯源至唐汉,但保留下来的文物本体往往是明清时期复建的。这种演变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今天的遗产保护工作来说,怎么从理论上去认识这种文化传统,是需要在“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下亟待开展的中国遗产保护理论总结和探索的。
2001年杭州胡雪岩故居修缮工程中,设计施工单位依据历史图档对缺失的部分进行了复原,此项工程居然遭到了政府文物部分的临时叫停,激起社会反响。大部分群众觉得把历史上完整的胡雪岩故居呈现出来无可厚非,少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从国际遗产保护重要文件《威尼斯宪章》所规定的精神要求看,不能进行任何复建,否则就是破坏了历史遗存的真实性。最后经过激烈的讨论,特别是作为业主单位和工程单位的据理力争,胡雪岩故居得到了全面修复,并且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如何看待这种国外遗产保护的“先进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区别,怎样在国际遗产保护体系中建立兼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体系,是建筑遗产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建立“文化自信”是解决这个理论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建筑遗产教育的目的是继承我国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中国建筑遗产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文化特点,产生理性和强大心理;通过分布广阔、类型多样的中华遗产认识国家的历史,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文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可以激发广大教师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和践行者。以建筑遗产教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抓手,助推大学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5]。
不可否认,从历史角度看,现在“建筑学”专业本来就是从西方引入的学科,教学体系也是参照国外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建筑学从本土发展状况看和中国传统营建体系融合度依然较弱。有学者研究认为,重要原因还是因为西方文化在数百年来都是全球强势文化,导致本土文化弱势、长期缺乏自信所致[6]。
因此,完善我国建筑遗产教育可以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全面贯彻“四个自信”的指导。把建筑遗产教育自觉纳入中华文化全面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第二要大胆吸收西方现代科学发展的优秀成果,积极融入本国文化建设中。比如西方在遗产保护方面建立的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分类。在国内高校积极推动遗产保护学科的全面落地。
第三要紧密结合国家当下的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积极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遗产保护巨大成绩,归纳我国在遗产保护工程方面的制度与管理经验,将国家发展的最新成果与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遗产保护的方向。
第四是抓紧挖掘日渐消失的各地传统工匠体系,让手艺人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传承古代建造和修缮工艺,要把古代技艺传承人和国家文物古迹的保护工程紧密结合起来,走一条全面的综合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第五是要及时把建国至今我国在遗产保护的经验成果尽快归纳总结,在教育部积极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建设的背景下,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遗产教育培养体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工匠技艺的遗产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