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芳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杭州 311300)
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1]和《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2],提示“一流学科建设”将是当前及今后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高校学报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产生并依附于高校存在的学术期刊[3],在培养人才、开展学术研究、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均起着积极作用。学科建设与学报发展以论文为桥梁,以学术为己任,目的一致,方向一致,天然存在协同发展的共生。
该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学报与一流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以《浙江农林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例,分析近年来《学报》的选题、组稿、栏目组成,跟踪论文及其资助项目的后续成果,提出高校学报在当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为明确高校学报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推动高校学术期刊向一流期刊迈进提供参考。
总体来说,“全、散、弱、小”是高校学报的普遍现状[4-5],与高校学科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近年来,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涌现,催生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和先进技术。但遗憾的是,大量学术论文外流[6],相比大幅度提升的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以及高校学报影响力有限,学术成果承载力不强,国内高校学报与学科专业匹配度不高。高校学报发展速度滞后于高校学科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发展与学报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有研究发现[7],大多数高校将学报定位为直(附)属部门,作为教学科研服务/辅助机构;相比学科建设,高校对学报的人才、资金、资源等投入远远不够,重视程度不高,甚至边缘化。
高校学报还存在自身建设的缺陷。在数字化、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报必须要经历由传统“纸媒”改向现代“融媒”的行业跨转[8],但其编辑、出版、传播环节的数字化变革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受历史沿袭、制度制约,高校学报尤其是综合性学报学科边界、问题边界不清晰,优质稿源稀缺,非名校(院)学报生存危机四伏,想要高质量、高水平办刊越来越难;内容同质化严重,独立性不强,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和问题研究意识,栏目没有特色。高校学报队伍建设困难重重[9],优质作者不多,优质稿件不足,对一些非名校(院),甚至该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投稿也很难争取到;大多数学报的编辑队伍缺失专业、高水平人才[10-11],“专家、教授办刊”热情有余、实干不够。
“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科是运动员,是成果产出部门,学报是陪练员,是成果展示部门;学科发展体现了高校科技实力,学报发展体现了文化软实力。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12],融入学科发展进程,高校学报必将迎来自身的跨越式进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由浙江农林大学主办,连续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入选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学术期刊等。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奖项30 余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报》依托本校优势学科,立足区域特色,跟踪学科前沿,通过创新办刊思路、进一步开放办刊,学术影响和传播力逐年扩大。
该校人才和项目的优势是《学报》高质量稿源的坚强后盾。浙江农林大学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科研队伍逐步壮大,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学报》每年组织学校优势学科刊发的论文数占总发文量的30%以上。组织刊发的《紫楠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响应》《2种叶型桢楠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等论文,支撑了“楠木等5种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组织刊发的《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采伐限额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户木材采伐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等论文,支撑了“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碳汇供给潜力及政策工具研究”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实现了《学报》与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共赢。
为提高学术影响,《学报》始终坚持开放办刊。近年来,《学报》刊发的校外论文超过了50%,稿件地区已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2018 年国家6部门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做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决策,《学报》借此契机组织到了《滇东南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河南省淅川县岩溶区不同恢复年限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特征》等多篇论文,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提供了成果展示平台,也进一步扩大了《学报》在全国的影响。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从浙北竹海到浙南山林,从浙东海岸到浙西深谷,林业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一头担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多年来,《学报》一直坚持报道浙江省特色林种的研究成果,为地方经济服务。通过深入校内校外科研团队,《学报》对接了“浙江特色经济林土壤质量精准调控技术及应用”项目组,及时跟进团队在诊断土壤退化、改善特色林地土壤生态等方向的科研工作,组织刊发了《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炭对雷竹林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等论文,有力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果的推广应用。该项目提出的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山核桃林和雷竹林地微量营养元素精准调控技术以及改良剂修复酸化和退化土壤等创新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项目于2018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浙江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结合浙江省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工作,近几年《学报》组织刊发了20多篇相关论文,报道了美丽乡村复合景观营造、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森林特色小镇建设及影响因素分析等众多理论成果,为“美丽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技术研究与模式应用”“浙江安吉森林特色小镇创建模式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多个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荣誉提供了支撑。《学报》记录的这些浙江案例,吸引了云南、广西、江西等多地的稿件,围绕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部署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体现了《学报》在辐射科研成果上的特殊作用,也使得《学报》带上了鲜明的服务地方发展的学术特色。
一直以来,《学报》把编发各级科研项目资助的论文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保证学科前沿成果及时发表提供支持。来自CNKI的数据显示:2016年,《学报》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达93.59%,比上年提高了2.14%;截至2020年,基金资助比例达到97.44%,为历史最高。
当前,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国内外碳汇研究的热点。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单位之一,浙江农林大学“林业碳汇与计量”团队近20年来专注研究竹林在固碳、测碳、增碳、售碳等方面的科技问题,其项目“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在201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报》近年来一直持续、全方位地跟踪其研究进展,共刊发了该团队10 余篇论文,为建立比较完整的竹林碳汇理论与技术,丰富林学学科知识体系提供了学术展示平台。
2016年,国家提出要全面提升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2018 年,《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对11个生态治理工程提出了具体行动方案和工作目标。《学报》组织力量,编写《生态退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选题报告,深入国内各科研院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生态学、水土保持学、林学、土壤学等学科,了解发展动态,发布征稿启事。截至2020 年底,《学报》共收到来稿约240篇,已有70余篇陆续刊出;大部分论文一经刊出,即有大量下载及引用,有3篇文章的资助项目还获得了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可见,编写紧跟形式、结合实际、针对性强的选题,有助于《学报》发掘学科前沿和热点,为持续报道最新科研成果、扩大影响力提供了借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土壤研究的文献大量涌现,提示土壤学领域研究已成为热点。2016年以来,《学报》共刊发“土壤品质” “土壤修复” “土壤与植物” “土壤生态”等相关论文164 篇,累计被引超过840次,刊发的《温州鳌江流域表层底泥及河岸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等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体现了《学报》在跟踪热点、报道学术前沿上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一方面,高校学报要主动出击,了解和领悟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分析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中长期发展纲要和一流学科发展计划,参与学科建设专家论证和学科发展制度制定。围绕学科特色和优势,理清并对接重点关注的研究热点,明确自身办刊思路,及时提炼当前及今后选题。
另一方面,高校学报要及时调整对特色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点,从传播特色和经典科研成果、定点培养学术领军人才和促进学术梯队建设、定向培养优秀研究生促进学科的建设、优先发表由一流学科孵化出的交叉学科研究热点论文等方面着手,为一流学科成果留下足够展示平台。
分析现有作者群,找出核心作者和潜在核心作者,建立作者信息库,梳理“作者—学报—学科—学报”研究线路。跟踪论文在学术上的反响,收集论文资助项目获得的学术成果,分析作者、团队和学科对论文的反馈,探讨“论文—学科—学报—学科”对两者协同发展的意义。
围绕新时期一流学科建设目标,邀请并吸纳一流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加入学报编者队伍,征求他们对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建议;聘选一流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作为学报的特约审稿专家和供稿人,利用好学报审稿专家库。
采取个别约稿、举办学术会议、赠刊、读者回访等,不定时与一流学科及其团队进行国际期刊论文投稿、同行和学术编辑审稿、期刊组稿和办刊特色等方面的探讨与交流,扩大高校学报社交圈,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
高校学报出版应当立足新媒体环境氛围,不断创新产品内容和出版形式,拓宽互动空间,丰富产品种类,实现新形势下的融媒体发展。一是主动适应出版业发展趋势,突破单纯的纸质出版和网络出版界限,结合数字阅读产品的特性,开设“两微一端”,寻求新的发布和交流平台,走出全媒体传播生产运营的新路子。二是从内容上下功夫,制作、生产出可以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的多样化数字阅读产品,提供刊发文章相关的延展内容,如相关学术团队、学科研究工作中的“幕后花絮”、文章背景、作者相关信息等,呈现多维度、立体具象的阅读内容。三是参考《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园林》等在联合办刊实践中的经验,尝试专业期刊集群化发展模式[12]。积极争取高水平科研团队,如国家/地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质量基金资助项目团队的支持,充分利用一流科研机构和学会的学术资源及出版资源优势,扬长避短,进一步规避同质化,推动学报专业、精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和采用先进的服务手段,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延伸服务链,在互联网用户越来越挑剔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13]。开展作者服务体验,进行作者满意度评价体验研究,一方面可减少编辑加工的冗余环节等,提升信息交流便捷程度,另一方面作者投稿体验度的改善可直接增加其对期刊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期刊得以固化原有优质作者资源,开发潜在作者资源。以读者需求为导向,针对研究型、应用型、休闲型等不同特征读者开设分类阅读导航,比如:在纸刊设置不同栏目,在电子刊定制分类信息,尝试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定向推送服务等。
高校学报应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主动参与到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中[14-15],更好地发挥高校学报学术成果孵化器和学科建设助推器的作用,为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软实力、培育创新型的一流大学学术精神和大学学术文化贡献学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