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诗中的灯意象

2023-04-05 05:54:55段文琦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文化产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杜甫佛教意象

段文琦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灯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意象类型。杜甫运用感事写意、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使灯意象在不同的情境下承载着不同的情感意蕴,即:凄清孤寂的象征,衬托友情的器物,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杜诗中各式各样的灯意象既对当时真实的情景进行了渲染烘托,也展现了诗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在《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1]“镫”即后来的“灯”,可见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照明用的灯烛。发展至唐代,灯更是家家户户常备的照明用具,经过历代诗人的不懈努力,灯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道独特风景。除了照明的实用功能外,灯意象以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寄托了文人志士的巧妙情思,反映了他们的人生际遇与仕海浮沉,从而折射出他们丰富而真实的精神世界。

天宝末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将唐王朝推向崩溃的边缘,之后便是藩镇割据、朋党相争、连年战乱,社会政治经济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而“士子们常直接间接地卷入各种事变,迫使他们不得不密切关注社会时世,发为歌吟,由一般的‘感物’转向特殊的‘感事’,自属顺理成章。而为了挽救危亡、扭转国运,文人群体在‘感事’之余,亦常要对天下兴亡的大局进行一定的反思,形成种种思想见解或意向心理,表达在诗歌作品里,就是‘写意’了”[2]。自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杜甫生逢其时,上悯国难,下痛民穷,在目睹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灾难后,写下许多不朽篇章记叙这些事件并传达出他内心的特殊感受。在杜甫的诗歌中,灯意象一共出现了24次,不同的场景蕴含的意义、情感均有所不同。

凄清孤寂的象征

荧荧的灯火在黑夜中忽明忽暗,最容易勾起孤独寂寥之感。而诗歌中的孤灯、寒灯、疏灯意象,尤其是孤灯意象,更能够将诗人内心的孑然孤寂之情巧妙地凸显出来。杜甫一生胸怀山河、心系黎民、奔波劳碌,或求取功名,或客居他乡,在夜深人静之时,难免产生孤独的情绪。

如《夜》:“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3]1467露水凝结,天高水清,夜晚的山格外空寂,诗人夜宿小舟,独自一人在萧瑟的晚上“疏灯自照”,顾影自怜。新月悬挂天空,远处传来阵阵捣衣声,鸿雁无情,音书不寄,令流落异乡、卧病不起的诗人异常愁苦。仰观新月星斗,从银河想到长安,思乡之情甚浓。

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寓居夔州西阁,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各种矛盾异常尖锐,昂扬向上、繁荣昌盛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内部党争激烈,外部藩镇蠢蠢欲动,战乱频仍,又逢好友相继离世,对时局的感慨、对战乱的悲痛、对亲友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等种种情感交织,使杜甫倍感孤独和伤怀。在“空山”“疏灯”“孤帆”“南菊”“雁”“银汉”等意象的衬托下,诗歌中景色萧条、色彩黯淡,疏灯意象对表达诗人的孤独情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如《日暮》:“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3]1754这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秋。前三联描绘了日暮时分杜甫的所见所闻:牛群羊群纷纷归家,柴门紧闭,石壁中流出的潺潺清泉,滴落草根的颗颗露珠,夜晚清风霁月如诗如画令人沉醉,但这里不是自己的故乡。尾联描写花白的头发和闪烁的灯光交相辉映,感叹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灯烛燃尽,才能结成斑斓繁茂、预示吉兆的灯花呢?灯花,灯芯余烬而生,民间以灯花为吉兆。末句以灯烛喻人生,用反诘手法,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老弱多病,无法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理想的辛酸伤感。晚年杜甫挑灯独坐,禁不住思念故乡,眼看着头发花白、病痛缠身,垂垂老矣,而自己的济世抱负却远远没有实现,看着燃燃灯烛和即将结成的灯花,国事家愁涌上心头,感叹何时才能有令人喜悦的事情发生呢。

再如《夜闻觱篥》:“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3]1941觱篥是一种以竹做管,以芦苇做嘴的管乐器,其声悲切。大历三年(768)冬,杜甫赴岳阳,舟行途中偶闻邻舟正吹奏觱篥,感伤的乐声触及心弦,诗人感慨万千,遂赋诗以抒己愁。积雪、飞霜、寒夜、孤灯、冷风、急切的管乐声,描绘出一幅凄清严寒的景象。这样萧瑟寒冷的景象、悲壮感伤的乐声和杜甫落寞孤寂的心绪紧密融合在一起。杜甫目睹了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情状后,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当这寒夜中的觱篥声响起,杜甫不禁陷入深深的愁绪中,不仅为自己悲伤,也为广大百姓深深忧愁。

再如《泊岳阳城下》:“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3]1945这首五言律诗同样作于大历三年(768)冬,杜甫到达岳阳后,望见岳阳千里壮阔宏伟,山城巍峨高达百层,岸边的晚风吹动浪花翻滚起舞,小舟上飞舞的雪花洒在孤寂的灯火周围。诗人身处异地,满腹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机会,身体的病痛和艰难的处境反而使诗人意气倍增。诗人准备南下,虽然世事难料,但有希望能够像鲲鹏一样扶摇直上。首联和颔联由远及近,从大到小,将天地的广阔和自己力量的渺小进行对比,从豪迈转向伤感;颈联和尾联对未来抱有希望,充满斗志,借鲲鹏变化之典故,暗示前路命运尚未可知,仍可期待。这首诗中的灯意象渲染出的凄冷境况与后文诗人的满腔爱国热情形成对比,凸显出诗人即使处境困厄也不忘忠心报国的志向。

这一类单薄萧瑟的灯意象大多出自杜甫晚年的诗作,多为烘托凄清悲凉的气氛,抒发诗人内心的愁苦哀伤。灯火的摇曳明灭和人生的悲欢离合相契合,晚年的杜甫遭受病痛、友人逝去、仕途不顺、独在异乡、国家动荡等折磨,目睹百姓背井离乡和水深火热的生活,让他身心俱疲。漫漫长夜,与寒灯为伴,难言内心的孤独。

衬托友情的器物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王朝,士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爱好交游。他们大都有漫游的经历,朋友遍布大江南北,但由于交通不便,知己友人之间难得相聚,因此他们十分重视重逢的机会。

乾元元年(758),这是安史之乱后的第三年,社会动荡不安,杜甫又逢贬官,举步维艰。次年,杜甫途经奉先县,遇见了昔日好友卫八处士,写下了名篇《赠卫八处士》。这次时隔20年的重逢让杜甫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3]512。

杜甫与卫八是青年时代的好友,但久未相见,宛如参星与商星,此出彼没。上次分别时两人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模样,转眼间已经两鬓霜白,儿孙绕膝,两人在烛光中相谈甚欢。在这和乐融融的时刻,卫八冒雨出门割韭菜,新做黄米饭招待好友,举杯话旧,连饮数杯也没有醉,不是酒量大,而是缘于情谊浓厚。但想到明天又要分别,世事无常,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杜甫在渲染了热闹欢喜的气氛后,在这里戛然而止,将时代的乱离和人生的聚散交织在一起,更加凸显了好友分别的失落不舍和人到中年的沧桑感。点点烛光饱含了相见时的喜悦和离别将近的不舍。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3]413(《彭衙行》)“刘侯叹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馔。”[3]500(《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这两首诗记述了杜甫曾经得到友人孙宰、刘颢招待的事情。前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杜甫路经彭衙之西,忆起一年前携家逃难时友人孙宰雪中送炭的深情厚谊,但又不便枉道相访,故作此诗以表谢意。孙宰在杜甫走投无路的时候伸出援手,开灯启门,烧汤濯足,剪纸招魂,提供住处,热情款待了杜甫一家,如此情谊难能可贵。后诗中刘颢也是催促着家人准备美酒佳肴欢迎朋友。“张灯”不仅为了照明,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光亮的环境下和朋友欢聚。这里的灯意象烘托出一个温馨感人的友人相逢场景,闪闪的烛光带给了杜甫光明和希望,也饱含着友人解囊相助的心意。

这类灯意象将诗人的感情融入其中,承载着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喜悦和对友人雪中送炭的感谢之情,饱含温情。虽然是粗茶淡饭,却异常珍贵。杜甫透过明亮的灯光,向后人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无限情思。

具有佛教色彩

佛教寺院是供奉佛像,供佛教徒持戒安禅、弘扬佛法,并吸引善男信女膜拜神佛的宗教场所。唐朝佛教兴盛,寺庙林立,并且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寺庙多建在山林茂密之处,尽显清幽之雅趣。因此,佛寺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还有着山林清净之美,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至唐代,游居寺院已经成为文人的一种普遍习尚,他们或漫游所至,或专门前往,常在寺院寻幽探胜,与僧人们交往,其思想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佛教影响,留下与佛寺、禅理有关的诗文作品,而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灯意象也经常出现在文人作品的字里行间。

神秀禅师的《观心论》云:“长明灯者,正觉心也。觉知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盏,信为灯柱,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灯火常燃。如是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悟,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明,终无尽故,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4]“传灯”一词是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佛法能够像明灯一样照亮世界,为世人指引迷途,因此用“传灯”比喻传授佛法,表示佛法的弘扬如同光芒无边无尽,绵延不绝。同时,以灯灯相传、光光互照燃起人们的心灯,使佛法代代相传,光明不尽。

杜甫的五律《望牛头寺》云:“牛头见鹤林,梯迳绕幽深。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3]990此诗是广德元年(763)杜甫游梓州郪县西南牛头寺时所作的。有别于其他杜诗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这首五律展现的是一个谈论禅意的杜甫形象。

杜甫在牛头寺见到鹤林禅师,在寺院幽深超尘的环境中与其交流,渐感禅机奥妙玄深。白日里,远山近景春意盎然,入夜后山高云淡,与天河相接,禅院超凡脱俗,仿佛与天宫无异。传灯不易,但是佛法慈悲,禅师们坚持不辞辛苦、不舍昼夜地传播佛法。诗人自知年事已高,不该再狂歌,下山后情不自禁屡屡回望,表现自己的修禅之心。

其中“布地有黄金”一句运用了佛教“祇树给孤独园”的典故。舍卫国中有一长者,名须达,因其富有且乐善好施,时时接济贫穷孤独之人,所以人称“给孤独”。须达去佛陀居住的竹林精舍拜访佛陀,聆听教诲,深受启发,希望在舍卫国为佛陀也造一座精舍,他看中了舍卫国祇陀太子的花园,但祇陀太子不愿意出售,就故意为难须达,让他用黄金铺满花园作为购买代价。谁知须达很执着,真的运来了家中所有的黄金,祇陀太子很是感动,不仅同意将园子卖给须达,还将另一片树林也贡献出来。由于这个树林和园子是由祇陀太子和须达共同奉献的,其中的树林归属于祗陀太子,园子归属于须达(给孤独),所以佛陀亲自将它命名为“祇树给孤独园”。杜甫引用这一典故,也是认为佛教徒们传灯的心意贵比黄金,是真正的稀世珍宝。

而《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三)中,灯又作为平静清幽的化身,传递着寺庙中的清净无尘:“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3]333大云寺赞公和尚是杜甫的好友,杜甫夜宿寺庙,灯光的影子照在墙上,他毫无睡意,清心寡欲自然能闻到奇妙的香味。这种“心清闻妙香”的独特体验,恬淡而悠然的欢愉,使杜甫感受到了幽居的魅力。

这组诗作于至德二年(757)。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杜甫亲眼见到了战乱中长安的破败萧条和每况愈下,亲身经历了被叛军俘虏、陷贼为官等一系列遭遇,亲身感受到在穷困中挣扎、在战乱中流亡的贫苦百姓生活的艰难与辛酸。国破家亡、陷贼为官、流离失所,都使诗人倍感哀伤与痛楚。在这种苦闷中,佛教思想给予了他一剂药方、一丝聊慰。因此,杜甫虽然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但仍然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与影响。尤其是在国家战乱、民不聊生和个人遭难的社会背景下,在心系家国却无力改变的穷途末路中,杜甫接受佛教思想,以求获得精神世界的解脱。

这一类灯意象恰到好处地映衬出佛理的清净无尘,营造出幽深超尘的意境。杜甫虽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但佛教对他的影响也随着其人生的坎廪不遇、心境失望惨淡而不断加深,愈加明显。

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云:“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5]

杜诗是有生命的诗,是将生命中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现实中的意象巧妙融合起来的产物。杜甫眼中的灯,不只是简单的一种照明工具,还是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不同含义的寄托之物。流落异乡、独自泛舟时的寒灯、疏灯照应了诗人孤寂的内心;落难时,朋友点灯做饭、热情招待包含了友人的深厚情谊;佛寺中灯光长明,寄寓了佛教的传业功德和诗人清净恬淡的心境。正是这种感事写意、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才让杜诗百读不厌,拥有无尽的魅力。

猜你喜欢
杜甫佛教意象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抚远意象等
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佛教艺术
杜甫改诗
绝句
儿童绘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
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14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