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凌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1400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高效开展需要教师了解当前的市场趋势、行情以及对从业人才的要求,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更新完善自身的知识技能,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设计课程教学,将“岗课赛证”融入育人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有很多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就业。所以为了推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和改革,以及促进学生的就业,本文将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最常见的实践教学的缺失问题。很多“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枯燥无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光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不能只是教师单方面输出,而需要学生动手练习,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家具的设计与制作”课程,需要让学生运用家具设计的知识去动手设计家具,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制作;“软装陈设与搭配”课程需要学生运用陈设的知识,动手陈设布置不同空间的软装物品,更直观地学习室内陈设与搭配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专业教师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从而无法真正把所学知识转为技能,这样的教育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更无法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教学手段落后也是当前“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育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比如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单调的理论讲述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一些教师会要求学生采用背诵的方式记忆所学的知识,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无法真正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
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也影响着“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创新和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会让一些学生误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无法真实地考核评价学生的所学。统一的评价标准也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推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最终影响教师不能真正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效果,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都会有很大变化,好的教学设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育人理念为主线,确立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所学更贴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好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学习进度因材施教,让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与节奏,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到主动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积极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互联网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星教学平台等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知识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专业课程更加重视岗位、课程、比赛、证书融通,重视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因此,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岗位的需求,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教学创新和改革贯彻落实“岗”“课”“赛”“证”融通,使“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符合社会的要求。教学创新和改革在推动教学创新的同时,使“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体现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作用和价值,作为专业的教师应该重视课程的设计与创新,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探索教学改革。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超星学习平台的应用等。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技术让课堂更生动有活力,让教师更好把握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每一个环节,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掌控课程节奏。在教学中能更生动、灵活地展示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深入探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参与,实时监测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软件技术展示空间的陈设搭配,利用VR技术和设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设计探索和方案修改,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任务、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等,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课堂更有趣、更高效。
“建筑室内设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在理论知识输出的同时加强技能实践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地把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对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有全面地了解,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因此,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真实项目的工地进行实地学习,让学生在真实项目的设计制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获取更多的学习乐趣,同时感受专业知识的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校企共育,邀请企业教师加入课堂,在课中采用老带新的方式开展项目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实际工作,为学生日后工作打好基础。
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真实的项目为导向,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思路,遵循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技能学习特点。将学习内容设计为不同的项目,由简单到复杂,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中,形成“巩固—提升—创新”的循环上升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项目教学的有效应用,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从居住空间设计到公共空间设计的学习。在每个项目的学习中,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锻炼和提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之后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的同时实现“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在小组外互相对比、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与团队意识。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创新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应用,为构建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提供有利条件。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小组划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项目的承接,工作计划的制订、工作任务的分工等。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在小组中碰撞交流、协作共进、相互督促,共同去完成任务。翻转课堂,教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学生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课程改革和创新为之后开展分层教学打好基础,也为后期的课堂调整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提前让学生体验团队工作的感悟,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团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取长补短,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
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上采用多元化评价,摆脱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让学生不再为应试而学习。在课程教学中,实施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在课程结束时实施成果评价;邀请企业教师完成三方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多维度的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全面地评估,从考核评价上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打好基础,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的学习,比如通过网络学习、主动参加一些专业讲座和行业座谈会,多和其他教师探讨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虚心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方法,积极参加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最新的行业要求。完善理论知识、更新技能知识、参加教学能力比赛等,通过多样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探索与实施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在课堂上更加灵活的开展教学,为构建高效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除此之外,学校也应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比如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和下企业锻炼,定期组织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在校内营造出浓厚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与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一支高技能的教师团队,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创新不仅要将“岗课赛证”融入育人模式,还要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理实一体化课堂。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使“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开展更加科学合理,促进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因此,作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应重视教学改革,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室内设计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