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湖 杨涛 江蓝楠 岳贺龙 张朝丽
1.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2.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7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社会逐渐进入万物互联时代,线上教学新模式的诞生,“互联网+教育”也成为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思路。伴随着线上教育技术、模式等进一步改变与发展,学生日常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学习逐渐转变为自主探究型学习。但是,就目前调查情况而言,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值得探究的重要社会问题:让学生积极适应线上教学线下自学的新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探索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下:刘景福等探索了“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1],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在美国普遍应用于中小学学生的一种研讨性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探究新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徐梅丹等探索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2],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加倍提高了学习效率;周红春探索了“基于黑板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3]”,利用案例教学、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模式的混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习兴趣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调查显示,大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完成率低于5%,数据表明了大多数学生经常忽视自主学习,没有达到学习所要求的基本学时。此外,学校当前广泛使用的“互联网+教育”在线教学为主的学习新方式与线下教学环境比较,线上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却在减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按时进入学校安排的网络课程后,基本上不会在课后进行自主复习。根据调查发现,64.4%的大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环境较差,78%的大学生更喜欢线下学习,85%的学生认为线下学习效果较好[5]。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地分析、探索、质疑、进步等来达到学习目的学习新方式。
当前,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迅速发展给学习者的学习生活、方式等都带来巨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学习者还可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学习资料、教学课程等数据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说过:“在大学,最明显的是需要停止对传授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强调培养学生不断自己获取知识并理解知识的能力。”[5]。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4]。
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共享相互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学到更广泛的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反思。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们可能会遇到学习材料不足、不准确、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共享互学可以向其他学习者求助、讨论、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吸收他们的学习经验,避免思维误区。共享互学中的学习效率不仅得到了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而在彼此的交流中,学习者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收获快乐。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相互肯定,学习者可以进入更长期的自主学习状态,学习的效率会更高。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仅有51%的学生会根据学校课程、教师教学方法与要求进行学习[5]。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在校期间掌握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但也存在着学生不能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学习效率低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 制定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目标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动力。高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共同奋斗目标,在高考之前,每一个学生都会为了考进自己理想的高校而积极自主学习。但进入大学后,高考的目标得到实现,学生对未来开始缺乏规划,学习变得非常盲目,学习目标也不再明确。一方面,大学里丰富多样的课程让学生有了新的认知和经验,在接触到许多未知领域后,兴趣爱好变得更广。另一方面,刚从高考前紧张的学习状态转变为大学轻松的学习状态,使得大学生模糊了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以至于不能准确地去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清晰,学生规划生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随之减弱。调查数据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数据虽然显示60%以上大学生会主动制订自己日常学习计划,但却只有47%的大学生主动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2.1.2 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积极性是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力,但是许多学生认为,只要吸收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这就造成学习者缺乏对自主学习必要性的认知,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甚至部分学生忽视了老师布置的自学任务。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自学课程的完成率低于5%,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基本课时。此外,网络教学缺乏老师、同学监督的情况下,同学们课堂参与度不好把握,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
2.1.3 学习意志力不坚定
学习意志力是指个人不断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通常以学习者每次学习活动的持续时间为标志。意志力是学习者保持学习状态的关键,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获得结果反馈的时间较长。在长时间得不到反馈的过程中,学生会觉得学习过程辛苦、枯燥,渐渐地,学习的意志力就会不坚定,造成学习动力不足,从而达不到学习目的。
基于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环境的影响、学习动机的缺乏和专业认知的缺失。结合外部环境要素和学习者自身调节动机、认知和行为三个特点,可从营造社会化学习环境、共享信息获取、动机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探索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学习环境是指学生进行学习的地点、所需学习资源与各种学习工具等能影响到学习的因素总和。随着互联网、电子书与电子课程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学校增加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了新型的网络学习环境。为促进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积极性和线下自主学习欲望,需要对网络学习环境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一个鼓舞人心、身临其境、社交互助、相互促进的学习环境。
通过分析当代青少年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可以看出,他们热衷于探索、体验新鲜、有趣、有价值的新事物。对于网络自主学习模型,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社区交友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依托于学生的交友兴趣,以增加自主学习的动力。具体来说,“社区互助”在线学习模式即一个学生通过程序发布自己的学习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聊天室讨论帖子内容和类似主题。此模式不仅营造了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带动更多人参与学习。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自主学习欲望不强的原因之一是学习材料的缺乏。则可以在在线辅导学习计划中设置数据共享模式,通过学校、专业、课程内容等不同板块的设置,分享自己的学习资料、做题记录、课堂笔记等与学习相关的文件。分享的方式也必须简单,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上传数据的方式,如上传图片、Word、PDF等文档,通过程序内部的字符识别系统,对数据内容进行自动排序、分类、编成册,并放入程序数据库,让其他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查阅这些学习资料。在程序用户的相互分享下,不仅可以丰富学习资料、解决学习资料匮乏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
设置网络学习的积分奖励制度。设置积分奖励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缩短学习反馈周期,增强他们的学习意志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分享材料。在积分奖励系统中,学生可以通过分享学习材料获得积分,用积分来交换奖品,也可以用来查看其他用户分享的学习资料;在自己的学习资料成功发布后,每个查阅资料的人都可以向资料的主人提供赞赏积分。学习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或学习目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因此,对线上自主学习环境采用合理的积分奖励制度,明确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和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具体情况,解决了学习者难以长期保持自主学习状态和自主学习效率过低的问题。提出共享互鉴模式;共享学习材料,互相鼓励促进学习,学习更多的拓展性知识;利用积分奖励制度提供及时的学习反馈,保持自主学习的状态,促进其主动学习。以此来改善自主学习状态,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情况集中在高等教育环境上,研究的有效样本来自参与研究的当地771名大学生,而不是所有年龄段的研究;研究样本的数量和类型需要进一步扩大,以确保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与准确性。其次,研究所采用的各种制度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契合研究情况,学习环境中各种奖惩制度存在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