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思考

2023-04-05 04:59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200438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课外深度初中语文

肖 晓(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200438)

语文学习不仅是单纯地背诵与记忆知识,还应做到活学活用。传统的语文教学多以单篇课文的教学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建立各篇课文之间的联系,不易提高教学效率。单元整体教学则可以使学生联系各篇文章,通过比较、联想进行学习,效率更高,且能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一、立足深度学习视角开展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1.深度学习的概念

深度学习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76年瑞典哥德堡大学马飞龙教授《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教育部于2014年成立“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组,并将深度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在主动加工、深度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并将其融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经过思考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在深度学习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态度更加专注,学习效率更高。为了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依托单元整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

2.研究深度学习的意义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一般是以“师说生听”的形式进行,作业设计往往采取摘抄背诵、习题演练等形式,尽管这些形式可以通过强化记忆、大量的“刷题”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长此以往,学生不但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甚至会因学习模式单调、枯燥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能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通过趣味化、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并优化作业设计,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与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教师立足深度学习视角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通过概括文章内容或即兴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单元复习中口语交际环节提供的口语素材,可为学生提供练习口语的机会。例如,在学习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皇帝的新装》等文章后,教师可采取分角色朗读文章或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体会作者如何采取荒诞的手法讽刺人性的丑恶。

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中外名家的作品,但学生还不能做到活学活用,不能熟练地把作者的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较为粗放,未有意识地吸收作者的写作技巧;另一原因是未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而教师立足深度学习视角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可以确保学生的写作练习具有针对性与延续性。例如,在学过《济南的冬天》《春》等写景文章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几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并组织学生试着仿写,帮助学生成体系地归纳文章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后的拓展阅读,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本,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文章深度理解能力、情感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单篇教学的形式不能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而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写作思路、创作背景近似的文章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与内容,让学生独立分析文章,并自己设计阅读题目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二、深度学习视角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1.提炼单元主题

教师一般根据教材顺序进行单篇教学,每篇文章相对独立,都有其独立的主题与中心思想,并且表达的情感也相对独立。学生如果在学习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便容易受到影响,在学习下一篇文章时还要重新调整情绪,单篇教学耗时长、效率低。单元整体教学涉及的文章有不同的类型,单元整体教学并非简单地把单篇教学相累加,而是将其作为一个主题循序渐进地教学。单篇教学所学的知识点是零散、不成体系的,而单元整体教学是把零散的知识整合成体系,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有层次、更明确,而非停留在表面。教师可以将多篇基调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展教学,使教学目标更明确,让学生快速提炼文章的主题,提高阅读效率,由浅入深地分层次体会单元文章表达的主题,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济南的冬天》《春》《雨的四季》等文章尽管都是写景,但它们所描述的季节不同,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独立提炼本单元的主题。通过深度阅读,学生得出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的美景”。然后教师围绕四季美景这一主题,通过合理的课前导入使学生尽快进入到学习状态,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四季美景并配上音乐等,使学生在沉浸式的氛围中对单元主题有深入的理解。

2.连贯知识结构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时间紧、任务重,教材中同一单元的各篇课文内容联系不密切,不利于组建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打破教材原有的课文顺序,在一定时期内围绕同一主题开展教学,使知识体系更连续,协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其深度学习,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分配课时。教师可以就同一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层层递进的讲授,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而学生对同一内容集中学习,不仅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拓展,更透彻地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还能促进深度学习。

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单元包括《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寓言四则》等文章,都属于寓言或神话故事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重点讲述寓言故事与神话故事的知识,进行知识整合,使学生构建起完善的故事知识体系。这一单元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的联想,教师在学生系统学习故事结构的同时,帮助其理解故事蕴含的寓意,进行深度学习,并将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中。

3.构建生活情境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素材创新教学模式,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现象相结合,以降低学习难度,并使课后作业更有深度。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视角讲授课文,借助多媒体投影仪等信息化设备辅助教学,首先在课前播放和济南冬天有关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以图片的形式展现济南冬天的真实生活场景,并围绕这些场景进行讲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又如,在教学《一滴水经过丽江》《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这类写景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景色,从而凸显文章“自然景色”的主旨,再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总结文章写作特点,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课后作业设计也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入手,例如,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以绘画或拍照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美景,或让学生回忆本地的景色,并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仿写一篇小短文。通过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对课后作业更感兴趣,进而以更深入的状态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分组学习探究

分组学习探究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学”的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把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员的配合,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深度学习。

例如,在学习《雨的四季》《观沧海》《次北固山下》这类描写季节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座次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并将教学过程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全文导读阶段,在该阶段教师要重点解读文章蕴含的情感及运用的写作手法,使学生对文章梗概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分组探究阶段,在该阶段教师要把学习主导权交由学生,使其通过分组合作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探究题目,如一组的任务是通读全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字词等。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要围绕课堂分组情况,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后复习,如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并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气候特点,以风、雨等为题写出“风的四季”等主题作文。通过分组学习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而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实施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交流合作意识,使其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5.实施课外拓展

教师一般围绕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设计与备课活动,但初中语文的学习与课外拓展密切相关,而教材的承载量有限,能表现的内容相对片面,教师要想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就要从拓展课外内容的角度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师可以根据现行教材进行拓展,收集与单元主旨近似的课外优秀文章,将其安排在课堂教学中或作为课后作业呈现,使学生在探究课外素材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并对单元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天涯芳草》《瓦尔登湖》等作品作为课外拓展的素材,这些书籍都是围绕自然景色展开叙述,在描述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分别抒发作者不同的情感;也可以从课外视频的视角,选择《航拍中国》《长江之歌》等纪录片作为课外拓展的素材,这类视频围绕着自然景色展开叙述,体现中国各地的秀美景色,给学生播放这些视频,可以使其对祖国的秀丽山川有深入的了解,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三、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按文章的顺序进行单篇教学导致学生难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也不能把课堂所学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应用于生活中。教师应从深度学习的视角深度挖掘课文结构与行文思路之间的联系,通过提炼单元主题、构建生活情境、实施课外拓展等形式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从而优化教学氛围,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深度学习与高效学习状态。

猜你喜欢
课外深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小满课外班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