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炜 许海建
(1.南京审计大学 经济学院;2.上海航天精密器械研究所)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将其作为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全面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不仅从总体上对全国研究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也从方向上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引。
2010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要建立起以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努力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1]。
然而,研究生群体数量增长的同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道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落实协同育人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难题。寻找解决方法促使双方通过有效路径和机制更好地培养人,成为迫切需求。本文基于导师责任制下的育人现状及研究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特点,分析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育人及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难点,探讨促进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协同育人双向合作方面的有效机制和路径。
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主要采取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形式,即导师对学生的学业和品德负首要责任,研究生导师需在学术和道德方面给予学生正面指导和引导。但由于研究生科研论文、课程要求及培养方案中学位论文要求的明文规定,使得研究生导师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方面有章可循,从而造成了部分导师主要重视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思想政治方面育人的重要性,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重科研、轻德育”的倾向。部分导师更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属于自己管辖的范围。
尽管近几年在多方的共同推动下,对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提出了基本条件,但对于导师师德师风的评价、是否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评价标准,该指标未对导师增列、导师评聘以及职称晋升做出明确的约束和规范。这必然会导致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德育的缺失,不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我们也能看到,近年来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多与研究生导师所给的过大压力及在生活方面关心不够挂钩,导师对于研究生的人文关怀不够,没有关心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此外,学生的学术诚信和道德问题也侧面反映出研究生导师在立德树人方面工作的缺失、部分体现出社会责任感不强。大部分导师还是抱着固有的思想,认为导师的作用是去指导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以学术课题为主,把研究生的做人和做学问分离开来。而研究生导师不仅要能育智育才,还要能育心育德,要在培养学术及实践创新能力、规范学生学术道德、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过程中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2]。
研究生辅导员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另一大主体,承担着思政育人的主要工作,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班级建设、党团组织建设、学生的日常管理、班风、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3],是学生育人工作的主要抓手。但研究生招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客观上增加了思政育人的难度;另外,研究生来源广泛,思想价值观念复杂,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够重视,参与度不高等因素给辅导员的育人工作带来了难度[4]。
研究生群体心智较为成熟,对于自身读研也有明确的规划,主要是以学业科研为主,做好毕业论文,达到毕业条件,对于辅导员要求参加的思想政治活动存在走形式、轻实效的心理。另外,辅导员与研究生的专业不对口,对于研究生的学术困惑不能提供较为专业的分析,除了运用通用的教育管理知识进行宏观引导外,很难深入理解、解决学生的学术困惑,较难切入到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课程学习等过程中去,对于研究生的学术压力产生的焦虑问题,只能从面上予以开解不能深入到关键点。研究生辅导员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也表现为辅导员自身缺乏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积淀,很多思政育人方法也是慢慢摸索,使得辅导员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一些思政育人活动不能深入展开。
由于研究生主要是以导师负责制为主,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起着非常大的影响,研究生们也对导师交代的学术任务和论文要求都存在敬畏心理,都会尽力保质保量完成;但对辅导员组织的学生活动参与感不强,积极性不够,有时候活动开展的时间和导师组会时间冲突或者研究生因忙于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对这些活动存在走形式或者不参加的现象,使育人方案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辅导员的工作离不开导师的支持和配合,导师对于思政工作的不重视让学生关注学术论文使得学生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不够配合,思政工作不能有效推进。另有部分辅导员认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即育人的责任也在研究生导师一方,导致对自身育人工作的要求不高,职业认同感低。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是研究生育人工作的主体,虽然有着各自的责任,但是相当部分工作是既属于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职责,又是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存在着共同领域。双方协同育人格局难以形成的主要几点原因如下:
一是合力育人意识不强。从研究生辅导员角度来看,一方面,部分研究生辅导员单一地认为自己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而忽略了导师应发挥的作用,这就产生了思政工作完全由辅导员负责的狭隘意识。另一方面,部分研究生辅导员认为育人的责任主要在研究生导师一方,完全由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这两种心理一是忽略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职责,一是把研究生导师的职责看得过重,都是比较片面的。从导师角度来看,大部分导师认为只要把学生的智育抓好,德育方面完全由辅导员负责,该意识也是比较片面的。
二是职责划分不清。划定职责范围,进行合理的合作和分工是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干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一方面,双方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包括研究生导师只把学生科研、学习抓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关注不够;辅导员只做好思政工作,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感上进行帮扶,但由于权威不够,且因工作任务多而复杂,往往学生配合度不高。另一方面,部分职责重叠,不少高校设置专业班主任,将导师的职责等同于班主任,导师需要评选班委、向家长汇报研究生的思想状况等,这就把原本属于辅导员工作的职责范畴进行了交叉。同时也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范畴,如在塑造研究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方面难以具象化,这些“软性”职责缺乏相对明晰的职责划分体系和考评体系,使得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双方都认为应该由对方主导,自己只起辅助作用[5],如此合力育人无法产生效果,更容易造成职责分布不明、互相推卸和多头管理。
三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首先,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只有在学生存在问题时才会有较多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平时交流频次很少;其次,辅导员主动找导师交流频次较多,而导师找辅导员交流频次少,很少就学生培养问题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最后,研究生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的评奖评优和党团推荐时,很少能知道学生在研究生组会、课题进展、日常实验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导师也很少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跟研究生辅导员进行沟通,导致辅导员不能全面了解研究生的学业表现。导师在组织学生的学术活动时,遇到一些不配合或者情绪低落的学生,很少主动找辅导员了解学生情况,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另外辅导员要面对众多的研究生,经常要处理很多繁杂事项,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就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与导师进行沟通,如此一来,双方沟通不能及时有效,导致学生问题积压,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四是协同育人的制度不健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政工作协同制度设计和监督机制的缺失,顶层设计不完善,缺少基础的规章制度;二是激励措施不足,成效不显[6]。针对以上关键问题,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需进一步落实各自的主体责任,将协同育人扎实推进,不仅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更有利于较好地发挥合力育人实效。
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将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理念落到实处,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路径与机制。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绝不是单方面的责任,需要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共同协作才能做好。国家出台的关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文件要求,不是要求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各行其是,而是切实将两者形成合力,在整体上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并将职责划分明确,在部分方面双方各有侧重,而不是将研究生思政方面遇到的问题互相推卸。必须要求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转变各自的育人思路,增强合力育人的意识,将双方互助协作共同培育研究生的观念落实到行动中。
高校管理者必须统筹好各方资源,创造协同育人的大环境,让协同育人制度化、体系化、条理化。要进一步明确导师和辅导员的不同职责和工作分工。通过细化的职能分工,让两个育人主体能在明确的职责范围内更好地发挥作用,减少推诿和逃避现象。每学期召开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大会,将育人职责与研究生管理考核机制挂钩,定期抽查完成情况,对于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对于落实得好的地方形成经验,持续更新。
高校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不再单纯以学生的学术科研和学业成绩作为考核导师培养成果的单一因素,需不断优化考评体系,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比重。将导师的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在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职务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作为重要参考依据[7]。尤其是在研究生导师增列和聘用方面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提高导师对这方面的重视度。对于优秀研究生导师进行表彰,注明立德树人事迹,做好宣传,带动一批研究生导师主动争优创先。对于高校辅导员,以立德树人和思政教育作为优秀辅导员选评、聘期考核和各项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通过结果导向推动过程改进,使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双向重视,双向发力,形成合力。
教育部文件中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导师责任制”,发挥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作用,但是对于导师来说,如何提升思政育人能力,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拓宽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导师的师德教育,如育人工作专题培训、优秀案例经验分享、邀请学生工作专家对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指导等,有针对性地提高导师的育人能力,使导师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及“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谨记在心,并落实在行动中,知道是什么,更知道如何去做。辅导员可结合导师的特点和优势,双方协同,对研究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挥辅导员和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工作中属于平行的工作主体,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8],要充分创造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双向平等交流的空间,避免出现“导师被动、辅导员主动”的局面,使单向沟通变为有效的双向交流。为了保证双方沟通的实效性,可以界定在某些情况下导师必须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在某些情况下辅导员必须主动与导师沟通。通过主动交流,使这一方面的工作成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因哪一方没有主动沟通造成后果,应追究当事人责任。高校应构建和完善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之间的工作衔接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将线上线下平台打通,通过微信、QQ、企业微信等渠道加强交流;同时座谈会、案例分析交流会、工作沟通午餐会等[9]可以使辅导员与导师交流目前研究生的现状和问题,也可了解学生最新的学习和科研状况。双方交流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更好地培养研究生提供多维参考。通过定期的信息交流和对策研讨,有效推动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这两大主体互相参与到对方的工作中,实现1+1>2的效果。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奖惩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双向沟通交流促使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形成双向合力,推动研究生教育培养提质增效,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