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宁
(西安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目前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乡村振兴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依托,是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则依赖于广大的乡村地区。乡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输血”,更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广大农村大学生作为从乡村地区走出来的重要建设群体,对乡村建设的意义毋庸置疑。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做好产业振兴,又要做好文化振兴和教育振兴。农村大学生是实施产业振兴的重要生力军,也是文化振兴和教育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农村大学生的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而心理健康问题则是困扰其成长的重要问题。据调查,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比例较低。同时,大多数的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不断增多,成长中无法得到满足,缺少亲情,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于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思想,这些不良思想由于平时具有隐蔽性且不被重视,往往在酿成事故的时候才会被发现。做好农村大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抓好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培养,更要抓好他们的思想建设。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根本。
通过相关网络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心理事件的背后出现了一个重要群体,即农村生源大学生占有相当比例。这是个值得警醒和深思的问题。在对这些心理案例的简要思考后可以得出,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不容忽视;不同于城市籍大学生的是,农村大学生囿于成长环境和思想意识,其在思想教育方面并不具备足够的教育资源,农村大学生的思想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的重要中坚力量,不仅需要在才能方面加以培养,更要重视其思想修养;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一些大学生悲剧事件的发生,才能把广大农村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第一,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在各项奖助贷评比和发放的过程中,不少农村贫困大学生有矛盾心理,比如农村贫困学生既渴望得到支持,又不愿成为被同情、被怜悯的对象。不愿意也不甘心成为只会受人资助而对社会没有贡献的弱势群体。这表明,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在农村贫困大学生身上,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时候,他们是城市生活中的弱势人群,其中不少人甚至还在为每日的衣食而忧,经济重负下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会出现苦闷感、焦虑感和边缘感,情绪易波动,有时候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有时又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理重压和情绪波动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加之年轻易冲动、控制情绪能力差、生活阅历少等原因,极易成为校园不安定因素和隐患。
第二,农村贫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呈现多面性特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既受到他们实际生活处境、生活条件的影响,也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来自生活的重压和社会上的各种道德观念纠结在他们身上,他们既表现出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表现出自我自私的一面。大多数同学对自己获得资助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成为激励他们顽强面对人生逆境的精神动力,但也有极个别的同学以为自己贫困就应该受到资助,既没有感恩的心态又缺少奋进的勇气、目标和动力,对周围同学的谦让和帮助毫不领情、一意孤行,甚至不顾及同学情谊和集体大局,在评选奖助学金的过程中排挤倾轧其他同学,对原本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活动提出种种无理的猜忌和质疑,严重影响集体团结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这表明,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是参差不齐的,他们极易受到社会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高校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影响农村大学生思想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农村圈子文化的影响、家庭经济和文化支撑的影响、以及社会诸多元素的影响;但主要以家庭父辈思维和无效指导,以及自我身份的割裂为主。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生长在传统的乡村家庭中,“严父慈母”的形象对农村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父辈的思维,往往直接传递给儿女,并且成为他们的思想指南,甚至无意识的思维记忆。农村大学生在接触社会、甚至进入大学之前,会长时间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村分散的生产条件和交往方式,使得大学生在孩童时期、少年时期等塑造人生思想、三观的重要时期,接受的是来自交往小天地中的父辈教育;接受方式通常有两种: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被动接受常常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苛、粗暴的教育哲学。棍棒教育带来的往往的是顺从、老实、甚至怯懦,他们在生活中不敢发表意见、不敢质疑权威,甚至于在人群中不敢高声说话;张扬个性、具有反抗意识都与这类教育的孩子无关。
父辈思维的传承,还表现在农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囿于以往家庭交往的小环境和父辈权威;往往不具主动意识,比如:成为组织者或是羞于主动与人攀谈,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迫交际的改革处境。同时,在接受了一些“枪打出头鸟”“自扫门前雪”的朴素农村处世哲学,在思想上有时会偏向消极的状态,这是农村大学生难以在短时间融入社会的原因之一。在校园生活中,也有父辈思维、家庭思维的痕迹,盲目服从师长、班干部以及一些看起来有权威的人,以及看重来自体制、“红头文件”等的绝对权威。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农村大学生在物质上相对贫乏,在思想上有时会更加缺“粮”,即缺乏有效支持。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的话语: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咱家穷,你不能如何如何……这即是缺乏有效支持。农村大学生在物质上的相对匮乏,表现在思想上常常会犹疑不决,赢得起输不起;思想上缺乏有效支持,表现在行为举止上可以概括为“恰到好处”。“恰到好处”束缚了农村大学生创造的可能性,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戴着思想的枷锁在现实的泥潭中“舞蹈”的人群。
在升学还是就业问题上,农村大学生群体由于缺乏有效的物质或者思想支持,常常持差不多就得了的思想,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生、研究生,都受到“恰到好处”思想的制约;尽管有少数家长在经济上、思想上表示愿意提供有效支持,但大学生本人则往往会担忧家庭有效支持背后的代价,产生“打退堂鼓”的思想。在职业生涯的选择上,往往倾向于稳定、体制内、离家近,这往往来自家庭抗风险的能力差,用以对抗诸多不可抗风险。于是,首选的是稳定、方便顾家而非工作环境与未来的发展预期好坏与否。
思想上的“恰到好处”准则在生活上也制约了农村大学生,成为其思维惯性。一旦思维形成惯性,就会在无意识中控制思想,进而指引行动。“恰到好处”的心态事实上是无法承担风险,输不起的现实条件的反映;被“恰到好处”原则“绑架”的农村大学生因为缺乏有效支持,无法对抗风险,比较容易陷入“囚徒”困境,难以走出。
城乡二元割裂是影响农村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客观因素。城乡二元割裂的根源在于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差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一切积极因素都涌进了城市,包括了大量的资金,人口和发展条件。乡村与城市的鸿沟则显得不可逾越,成为了老迈、无生气、一潭死水的代名词。年老的走不了,年轻人走光了。农村似乎已经不再是传统、热闹的乡下,而只能寄的下一弯家乡的明月和浅浅的乡愁了。
农村大学生是这样一个群体,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却已经回不到农村生活。作为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他们在家乡被赋予耀眼的光环,往往被视为全村的希望;同时,长期外出的求学生活使得大学生在农村社会关系趋近为“零”,在生产生活上也难以承受繁重单调的体力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他们来说,不再能成为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在见识过贫乏无聊的乡村生活和喧嚣繁闹的都市后,他们再也无法心安理得回到农村,即使暂时地回归,也不过是短暂驻足,客居于此,生出更多“走出去”的思想而已。
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的融入过程却并不顺利。以天选之子自诩的农村大学生,在城市的遭际是断崖式下降的。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普及,都使得原本的精英式教育不再,高校大学生供大于求。来自农村的普通大学生,仅仅凭借一张不错的高考试卷,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具可操作性的;就算勉强立足,思想的根也还是紧紧地扎在农村的乡土里面。
回不去农村,又难以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带给广大农村大学生不仅是困惑和挫败感,还有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怀疑;在心理上表现为既过分自尊,又有些自卑;在工作和社会行为方面,则是对他人的不信任感以及不善团队工作,偏向于单打独斗。若是完全否定自我认同,就可能在思想上出现偏差,在行为上违背社会常理,这是需要注意和警醒的。
1.国家层面
对于农村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心理上、思想上的问题,国家层面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待农村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国家可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加以规划。在物质保障层面,对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给予经济上、政策上的支持,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加快建成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时,在思想文化建设层面,重视乡村村民思想文化建设,将其纳入到乡村建设的考核指标中来;对村民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减少传统家庭固化思想的代际传播。
2.地方政府层面
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具体的,尤其表现在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教育指导思想上面。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农村青年学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集中在文化基础层面,对于农村青年学子的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着忽视甚至忽略。农村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主要形成于青少年时期。囿于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农村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应该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代为牵头。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当地政府要系好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纽扣办好乡村中小学教育。抓好乡村中小学的思想教育,配齐、配好合格的思政教师,使广大农村学子在青少年时期能够得到正确的思想引领,使思想教育在乡村教育中顺利实施,使乡村青少年不仅在文化课方面受到教育,更要在思想认识上受到良好的教育。
除了采取具体的教育措施,配齐相应的思想教育资源,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还要紧抓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本地实情,因地施策,因人施策,在地方社会和家庭环境中加强对思想教育的宣传,形成重视思政教育的教育意识和教育力量。
1.高校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农村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多数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堂”思想政治课。因此,要抓好、抓实高校思想政治课,避免其沦为“过场课”、睡觉课。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方式方法也要进行革新,既要抓好课堂教育,也要抓好日常学习中的思想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既要面向时代、面向社会,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避免照本宣科,又要采取接地气的教学内容,教授对农村学子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避免一味地唱高调和假大空。在时代变迁和社会任务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理论,也要看到农村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因人施策,达到教育目的。
2.自我思想层面
《矛盾论》中提到:唯物辩证法将矛盾归因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外因是条件,内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在研究影响农村青年学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时,除了来自原生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各个影响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农村青年学子自身的心理条件,即自我认知。广大青年学子作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群体,自身在面对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时,要做到及时调整好自我的心理状态;处理影响自我心理健康发展的困难时,可以采取与同学交流沟通、向师长讨教等方法和一些合理的宣泄方式。农村青年学子只有做好自我调适,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锐意进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实现自身全面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家庭层面
家庭是农村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第一站。作为农村大学生的源处和他们在思想上、文化上的根脉,家庭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选择和婚恋择偶观念,也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上,父母不仅要传导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与子女多进行思想、价值层面的交流,还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正面言行在不经意间影响子女。
农村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既是乡村振兴、教育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农村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受到农村环境和父辈教育的影响,同时,因为城乡之间二元的身份对立,在思想上表现出割裂性。对农村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发力,既需要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微观层面上,也要从家庭、学校、个人之间共同合作发力,做好农村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除了社会层面的帮助,农村大学生的思想归根究底是个人的思想建设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已具备了判别是非的基本素质;大学生群体要正视自身存在的思想问题,勇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才是促进自身良性发展的积极、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