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深化问题探析

2023-04-05 04:21周艳玲宋晓明齐黎丽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2期
关键词:金融管理信托黑龙江

周艳玲 宋晓明 齐黎丽

(作者单位:1.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黑河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自贸区的建立,不仅对黑龙江省贸易发展、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而且能够辐射周边其他地区,意义重大[1]。但目前,黑龙江省金融环境不够完善,商业发展基础也较薄弱,制约了自贸区作用的发挥。在这一背景下,分析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深化的问题和对策,有助于充分发挥自贸区的作用,进而助推区域发展。

一、黑龙江自贸区的基本情况和金融需要

(一)黑龙江自贸区基本情况

黑龙江自贸区揭牌于2019 年8 月2 日,涵盖哈尔滨片区、黑河片区、绥芬河片区,总面积119.85 平方千米。自贸区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营造便于商业发展、高端产业聚集的综合性服务区,并提升安全管理、市场监督能力[2]。其中,哈尔滨片区强调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相关产业,以中俄贸易为中心,辐射东北亚和欧洲。黑河片区强调商贸、食品和能源产业合作,以中俄贸易交流为关注中心。绥芬河片区也关注中俄交流,以粮食、木材等农业资源和洁净能源为核心产业,偏重于构建物流枢纽,关注海路和陆路两个方面的渠道。

(二)黑龙江自贸区金融需要

任何贸易活动均对金融活动、服务有迫切需求,黑龙江自贸区亦然。在自贸区作用范围方面,黑龙江自贸区重视中俄、中欧贸易,也辐射东北亚区域;在业务方面,黑龙江自贸区业务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和能源、粮食、木材产业等多个类别;在自贸区企业方面,黑龙江自贸区内的企业超过11 400 家,各企业之间的签约总额超过2000 亿元,2020 年、2021 年自贸区涉外贸易总额分别达到205 亿元、228 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0%。这表明自贸区经贸活跃,对金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和多样,主要涉及结算服务、存贷服务、管理服务等[3]。

二、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深化的必要性

(一)提升贸易效率

黑龙江自贸区的金融深化可以提升贸易效率,对各方获取经济回报具有积极作用。如结算方式统一后,原本需要折算、兑换并考虑汇率变化才能完成的交易行为,现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可以帮助各方快速衡量货物、服务的价值,并快速完成支付,进而改善了贸易活动的效率。

(二)保证贸易管理水平

贸易管理是黑龙江自贸区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涉及市场秩序维持、各方利益保护等,借助金融深化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自贸区的贸易管理工作水平。如金融服务方面,以金融深化工作为支持,可以快速了解各方青睐的金融服务类别,作为管理重点,大量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同类、类似服务,有效促进了金融业在自贸区内的发展,直接改善了贸易管理水平。

(三)提供足够资金

资金是贸易发展的基本前提,足量的资金可以帮助黑龙江自贸区内的企业扩大生产、加强宣传、提高影响力,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借助高质量的金融深化管理工作,自贸区各类主体能够获取的资金进一步增加。如对民间资本的调用,可提升自贸区资金来源和总量,加快其流动,不同企业、不同主体均可无差别获益。而资金流通速率的提升,有助于刺激自贸区内的消费活动,使消费产生的经济效应反哺生产活动,让更多资金反复流入市场,持续改善自贸区流动资金的积极效应。

(四)促进区域综合发展

黑龙江自贸区的建设,并不单一强调服务黑龙江省发展建设,其辐射范围较大,涵盖东北亚,以及中亚和欧洲部分地区,尽管后者并不作为自贸区贸易辐射的重点,但吸引力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同样存在。以高质量的金融深化活动作为依托,可帮助自贸区获取服务、资金方面的帮助,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建设,吸引更多投资、组织更多经贸交流,形成良性循环,为区域综合发展提供更多的、更长久的经济帮助。

三、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深化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不健全

目前,黑龙江自贸区提供的金融产品较少,信托业务有待发展,各方对金融服务的了解也不够充分,致使金融服务不健全。产品方面,由于黑龙江当地的金融产业并不十分发达,此前涉外贸易也较少,设计的产品类型多针对国内、省内客户,能够满足国外客户需求的产品不多,尤其是一些收益较高的风险类产品,在各商业银行中占比多不足10%,而农村金融机构中收益较高的风险类产品比例甚至低于5%,金融产品的可选择性不高。信托方面,我国信托业务起步较晚,加上黑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情况并不理想,进一步限制了信托业务的扩展,与俄罗斯、韩国和日本重视信托服务的情况相矛盾,能够提供的服务也比较有限。另外,虽然黑龙江自贸区每年新增企业的数目均超过3000家,但由于自贸区成立时间较短,这些新加入自贸区的主体往往对自贸区金融准入、准出机制和管理方式不够了解,整体上存在金融服务不健全的问题。

(二)资金来源单一

对黑龙江自贸区各类资金的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渠道有3 个:一是外资,即直接面向自贸区进行的投资;二是中方政府部门的直接投资,如各类国企、央企,这些企业规模大,可起到引导自贸区经贸发展的作用;三是中方民间资本,这部分资本的数额相对不大,来源分散,且由于黑龙江投资回报比相对不高,民间资本投入自贸区的比例较低,如与同期开设的江苏自贸区、山东自贸区、河北自贸区2021 年的贸易额分别为5 914.9 亿元、4 191.3 亿元、679.3 亿元,黑龙江自贸区则为238 亿元,与上述三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民间资本的低投入使得黑龙江自贸区过于依赖国外企业直接投资和国内政府部门组织投资,主要金融资金来源单一,金融活力并不高[4]。

(三)结算方式不完善

东北地区的经贸活动并不局限于中俄,整个东北亚地区乃至东欧和中亚部分国家,均在黑龙江自贸区的辐射范围内,这意味着自贸区内的经贸和交流活动较频繁,但各方对结算方式的看法并不相同。我国一般主张以人民币或美元结算,但作为黑龙江自贸区的核心投资人、受益人之一的俄罗斯,对此存在异议。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明确表示不在国际结算业务中使用美元,选择以卢布甚至贵重金属结算,但由于战争的爆发,卢布存在币值波动,自贸区其他主体对其认同性并不高,而美元是用于国际结算的通用货币,得到了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认同。这就使得结算方式呈现出混乱、不完善的情况,直接影响自贸区的金融活动。

(四)国际间金融管理差异较大

中国、欧美国家、俄罗斯、日本、韩国等的金融管理方式各有不同。与我国相似,俄罗斯强调依靠国家力量开展金融管理,但俄乌冲突使其对金融管理的效果有所下降,金融业出现波动,资本也存在外逃风险。日本、韩国则青睐以欧美模式为参考,发挥市场作用进行金融业自我管理,政府部门的干预度较低。这导致黑龙江自贸区内各国家、企业在金融管理方面存在分歧,业务合作的难度因此增加,包括信托服务、金融产品的购买等。如何制定能够让各方均认同的合作方式,是影响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深化的关键一环。

四、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深化对策

(一)健全金融服务

对黑龙江自贸区的金融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其金融服务不健全的问题,应优先加以解决,提供更多产品、激活信托业务,并规范准入准出机制。一是产品方面,各金融机构应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高风险、高收益产品的比例,给予客户更多的选择,如股票、有价证券以及区域内其他的投资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推出这些产品前应写报告,经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核准后,才可在自贸区内推出。二是信托业务方面,信托业务的开展应重点强调涉外性。黑龙江自贸区拥有较多外资企业和混合制企业,这些企业对中国金融市场了解有限,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信托服务。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可以对自贸区的金融机构进行引导,鼓励其针对涉外企业提供专门的信托服务,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外资企业对信托服务的态度,比如,若其关注回报安全性和稳定性,金融机构可选取稳定性较高的项目提供给外资企业,逐步打开信托市场。三是准入和准出机制方面,主要强调金融服务企业和个人的准出、准入,我国对此规定明确,但外资企业、其他国家可能对此不够了解,应在金融管理工作中对上述信息进行全面整理,以规范文件的形式提供给合作者,同时对本地市场进行管理,使能够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个人了解管理法规,了解准入和准出机制的具体规定,提供规范的金融服务[5]。

(二)丰富资金来源

黑龙江自贸区面临资金来源渠道不足、单一的问题,限制了资金的流动性和金融业务全面开展,可采用政府引导、民间筹资并用的方式尝试应对。政府引导,是指由黑龙江当地的政府部门(如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以政府公信力和税收提供隐性担保,组织金融活动;民间筹资则是指拥有投资意愿的个人、组织,向政府提供担保的项目注资,以丰富自贸区的资金来源渠道,向各类主体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例如,中俄针对洁净能源组织了多次合作,但很多项目因资金不足难以开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可由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引导,成立关于此洁净能源项目的企业,启动合作项目,前期投资由中国政府部门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提供,可达到总投资比例的5%左右。项目的细节、前景等均应全程予以公示,使潜在投资人了解其优势和收益前景,积极进行注资。当民间组织和个人投资额达到项目总投资的51%或更高时,政府部门可停止管理,将项目完全移交给投资最高的组织、个人,后者在获取投资回报后,在2~3 年时间内将政府部门的前期投资返还,这一返还行为可不计利息或只收取少许利息。此模式的重点在于选取科学可行的项目,以保证投资人的投资积极性和回报安全。

(三)统一结算方式

目前,黑龙江自贸区的结算方式较为多样,为保证管理效率和效果,应对结算方式进行统一,具体可采用两种形式开展结算工作,一是以各方认同的、币值稳定的中间货币进行结算;二是以电子货币进行结算。中间货币可首选人民币,一方面人民币多年来币值稳定、波动不大,另一方面多个国家的企业均在黑龙江自贸区开展合作,以人民币结算更为便利,各企业均可就近进行人民币兑换,工作管理难度也较低。为避免人民币大量外流导致的通货紧缩问题,可以引入电子货币结算模式进行辅助。电子货币的运用仍强调以中间货币进行商贸物品、服务价值的衡量,可借助人民币进行汇率计算,之后进行结算,也可以欧文、卢布等进行结算,原则上强调计算方式统一,但不必对各主体强行予以限制,依然尊重各类主体的意愿,只在涉及中方企业和人员时采用固定的结算方式。另外,贵重金属结算、美元结算的方式不必完全予以杜绝,可适当淘汰或只在小范围内应用,允许中方之外的主体按照其习惯选取适当的结算方法。

(四)加强国际间金融管理交流

我国与一些境外组织、国家在金融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就信托服务的收费模式而言,由于俄乌冲突发生后俄罗斯信托产业遭受打击,其一般不再预收服务费用,而在信托获取对应的收益后再按照比例(以合同规定为准)收取佣金。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信托业务与此不同,可以预先收取服务费,也可在获得收益后扣除佣金。这种差异影响了黑龙江自贸区的金融活动,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适当加强国际间的金融管理交流,采用一些各方均认同的方式方法开展金融管理。如可由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管理,选取若干中方、韩方、日方、俄方等国家代表组织交流会,共同就信托服务的管理方式进行沟通,结合各国现有的管理模式、自贸区管理实际需要,提出预付费管理制、无预付费管理制、自由决定是否预付管理制三种模式,并形成具体的管理方案,确定预付方式和比例等。然后提交到大会,采用共同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方案确定,如果大部分代表赞同A方案,则推行A方案,以确定信托服务的基本方式和管理方法。其他涉及金融方面的争议,也采用代表交流会的方式确定各方均认同的工作管理方法,为自贸区具体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黑龙江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对金融深化提出了直接要求,应基于其需要和问题,积极寻求发展对策。当前,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服务方式、机构管理情况尚可,从提升贸易效率、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综合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对自贸区金融进行深度分析和优化。针对金融深化中存在的服务不健全、资金来源单一、结算方式不完善、国际间金融管理差异较大等问题,应积极完善金融服务,丰富资金来源,统一结算方式,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国际间金融管理交流,对一些必要环节、管理模式进行统一,促进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深化,使自贸区在黑龙江整体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金融管理信托黑龙江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Write a caption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我国专利信托登记制度之构建
黑龙江弃风博弈
谁来化解债券违约危机与信托兑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