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昕
(内蒙古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距今已经有十余年,正在全社会方方面面践行。通过实践发现,当把大学生党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相互融合时,能有力地促进党风、学风建设,反过来,党建、学风工作的提高,又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因此,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教育作用对我们党建、学风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水平不仅要从大学生党建的自身建设入手,做好党建规划和育人模式;还要对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强管理、严要求,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让支部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各方面的优势,通过大学生党员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二十岁上下年纪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就目前来说,我国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都是在大学阶段完成,因此,大学不仅为国家培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为党组织输送着青年中的最优秀者,已经成为培养吸收青年党员的主要平台。为此,大学生党建工作不仅是要在高校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功能是要吸引优秀的青年人才加入我们的组织,为我们的组织补充新鲜血液,让我们的党组织能发展壮大,永葆先进性[3]。
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风、校风的基础,是高校培养学生的立足之本。能从中体现高校的形象定位,也是保证高校人才质量的基础,学风建设就是要学生能刻苦学习,诚信考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努力上进,自觉将个人理想、前途命运和国家复兴、人民幸福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使学生明白马列主义,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并且学以致用,体现于日常生活中。因此,以大学生党建工作推进学风建设不仅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党建,党建促学风,反过来学风良好又能增强学生党建,实现良性互动、相辅相成,达到良好的局面,以利于我们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党建,可以作为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对普通学生来说,可以提高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对积分子来说,可以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对我们的大学生党员来说,可以提高党性修养、政治站位,对党的各项纲领政策学习应用理解近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实践性可以让学生们积极践行,达到知行合一,辐射周边,带动更多的人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建,能够提升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立场观点,及其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将来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担当起国家复兴的大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并且,高校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不断增强我们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党员之间的凝聚力[4]。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风建设中可以成为抓手,引导学生行为,让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树立诚信、友善的内在品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日常行为特别是考试中能内化于心,按照要求做到诚实做人、诚信考试,最终以点带面,从个体到全体提升学校整体的学习风气,最终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指引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严峻的挑战,对我国的各项政策拥护赞成,理解我们对外主张,提升个人素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由此可见,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工作整体提升的重要方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在不论在高校党建方面还是学风方面都存在问题,只有准确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积极应对。
(1)部分学生缺乏奋斗目标。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00后,往往都是独生子女,经受挫折较少,在成长的过程中由父母包办,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奋斗目标较迷茫,缺乏主见与自我管理能力,当从高中按部就班的生活切换到大学后,并没有从他人管理很快的过渡到良好的自我管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就是实现了人生理想,可以躺在理想上睡觉,没有对未来的奋斗之志,学习动力不足,不会合理有效的安排时间,学习效果较差,考试中又心存侥幸,妄图通过作弊蒙混过关,这样一步步带来的不仅是学生个人学风下滑,甚至严重到带动整个班级、学校学习风气下降[5]。
(2)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在父母师长的催促监督下完成,进入大学后,管理模式、教育方式发生转变,不能很快适应,还是把高中的学习模式运用到大学,不知道大量的知识是在课堂外的自主学习获得的,不会进行合理有效的学业规划,自学习力较差,随着年级的增长、周围环境的转变,出现课堂听不懂,课后不学习,一步跟不上,步步都落后的局面,甚至有学生因为缺乏自制能力,沉溺在电子游戏,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荒废了学业,沦为班级垫底,甚至走到被退学地步。
(3)学校本身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任务繁重,不仅有课堂的教学讲授,还要大量的科研任务,尽管在当今职称评聘中力求破五唯,但是大多高校在实际操作中,科研成果的影响还是要大于课堂教学成果,这就导致了部分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效果欠佳,教育管理疏忽,课堂上只满足于完成任务,没有花心思在怎么让学生学懂弄通;而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辅导员群体又日常事务繁杂,更多的是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指导,甚至把工作要求放低到满足于不出事就行,结果导致学生学习能力没有根本的改善和提高[6]。
(1)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高校虽然积极吸纳学生入党,但是由于学生数量庞大,入党名额有限,从写入党申请书到成为正式党员需要时间积累,因此,能发展入党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为此,很多学生积极表现,带有较为功利的价值取向,并非是政治觉悟达到了党员标准,只是为了评奖评优,就业时候考选调生、考公务员中带来好处,甚至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在同学中炫耀、攀比,没有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不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入党动机不纯。
(2)部分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理论基础薄弱。平日学生更注重专业课程学习,放松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这从党员发展过程中的接触、谈话中就能体会出来,他们对党的历史、理论和宗旨很多都是一知半解,也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缺乏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觉悟,从而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班级课堂或组织活动中,无法切实有效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不能真正起到引导作用,体现不出我们党组织的先进性。甚至出现了很多大学生入党前努力展现自我,入党后敷衍了事,对自身要求逐渐降低,严重影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序发展。
(3)组织生活存在问题。由于条件所限,我们的组织生活往往内容不具体完备,形式简单,质量不高,比如学习形式单调,基本以读书、看电影、讲党课等室内活动为主,党日活动虽然在室外但基本以考察、娱乐为主,开展的活动对学生党员没有吸引力,不能达到我们的感悟真理、增强党性、提高组织凝聚力的目的,而且,一个党支部往往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组成,党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对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较少,久而久之支部活动变成了应付差事,没有达到实际的功效。
(4)高校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是一些高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学校在党建上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事党建工作的人员又缺乏专业的党建理论知识和党务管理经验,致使党建工作水平不高;第二是现在的部分高校还是沿用以前的传统方法,没有跟上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脚步,没有掌握运用多媒体工具,和学生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难以守住我们的网络阵地,不能及时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学生答疑解惑;第三是部分高校对党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从工作上、措施上积极推进,出现了党建无创新,工作没思路,裹足不前的局面[7]。
(1)在大学中,入党学生不仅要考察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学习成绩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学生党员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党支部成员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可以成为学生中的榜样,引领那些希望进入我们党组织的同学能不懈努力,发奋学习,而且通过班级学生党员的带的动作用,先进带后进,通过学业帮扶,课业讨论等,促进班级整体的学习风气,由小见大,带动学校学风向好更进一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成面指明了我国公民应该遵守的价值取向,以此为基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的立足点,特别是从个人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敬业”教育学生,他们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业,一定要努力学习,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才能,等走上工作岗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用所学报国,实现自身理想,用心“爱国”用本领报国;从“诚信”角度,教育学生诚信做人,爱惜羽毛,无论是考试还是做事,不要弄虚作假,不要投机取巧,在道德层面不要有污点;从“友善”层面,要对周围同学关心爱护,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与人为善。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对我们的支部成员进行教育,从中引领学风建设,让我们的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学生的服务点,从生活、学习各方面帮扶学生,让学生党员不仅可以扶助班级成绩较差学生,还可以向本专业其他班级扩展,冲破年级限制,让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辅导答疑,不仅从学业上,也可以从思想政治理论和职业生涯、就业方向上进行引导,安排支部学生党员从大一年级着手,一届届接力下去,提升整个专业系部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及学习成绩,最终达到良好学风的目的。
(4)广泛利用网络。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实践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开拓创新是我们党取得一切伟大胜利、创造一切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长盛不衰、永葆青春活力的动力源泉,必须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此,学生党支部应该建设成为创新性的学生支部,适应时代要求,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内在要求,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形式创新学风建设,让学习充满乐趣,增强学习的动力[8]。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党建和学风建设,实际上就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广大青年学子的价值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是我们高校思想意识领域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让我们的学生党员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增强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党建和学风建设,可以提升高校整体凝聚力和增强高校党建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深入,可以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学生党建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还有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都能有共同的理想和基础,让学生党员成为共产主义事业坚定的践行者,牢记我们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始终,让普通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能积极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9]。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党建和学风建设,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而言,是确立了立德树人的基本标准,可进一步促进学风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从根本上来讲,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四个自信,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淬炼个人的品德修养的过程,从而也达到了高校德育的要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中,可以有更多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优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涌现出来,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更多的储备人才,而且发展培养这部分学生入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要我们严格遵守党员发展流程,完善培养机制,这些学生加入党组织后都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党员发展和履行党员义务,从中又可以着力提升我们的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发挥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0]。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能极大地促进基层党组织和高校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