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党领导的妇女爱国运动

2023-04-05 03:03:49李一鸣
西部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抗日抗战妇女

李一鸣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为挽救国家危亡,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各种形式爱国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毛泽东所说:“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1]149回顾和总结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爱国运动,对进一步宏扬中国妇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妇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创建妇女抗日组织,建立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颁布《妇女工作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提到妇女组织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如“妇女救国会、妇女慰劳会、抗敌妇女会、各界妇女联合会、抗战将士家属协会、战地服务团等”[1]5。在《大纲》的指引下,各抗日根据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成立了有关妇女抗日组织。1937年9月13日,陕甘宁边区党委发布《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的新决定》,提出要建立包括城乡妇女代表会和妇女救国会等妇女联合会的基本组织,妇女群众组织的形式或者名称不局限于妇女救国会,例如抗敌后援会、女学生会都可。1938年3月8日,在延安召开了陕甘宁边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之后,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地的妇女抗日联合会等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在日伪统治的沦陷区,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妇女抗日救国会、绣花组,海燕社、游击之友等地下组织把广大妇女团结起来,宣传抗日救国,秘密组织她们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在国统区建立妇女抗日组织,是开展妇女爱国运动的重要步骤。1937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成立了长江局及其妇女委员会,在国统区开展工作。妇委成员一方面在各种集会上演讲,在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文章,积极倡导妇女界的联合统一和团结抗日。另一方面她们经常召开妇女核心座谈会,与史良、刘清扬等妇女领袖讨论妇女运动的有关问题。1938年3月10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正式成立,它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最早建立的具有全国性质的妇女统一战线组织,在壮大抗日救国的新生力量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日后建立妇女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8年4月,邓颖超和孟庆树赴庐山参加战时妇女工作座谈会,她们在会上作了一系列报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时期妇女运动具体工作的意见,提出改组扩充新生活妇女指导委员会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妇女代表的支持。改组之前的妇女指导委员会是为蒋介石提倡“新生活运动”服务的妇女组织,会后正式改组扩充后转变成“包括各党各派妇女代表人物参加的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加入了邓颖超、孟庆树、康克清、曹孟君等共产党人,促进了全国妇女的工作,增加了抗战建国的力量。

随着抗日组织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妇女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具有了空前的广泛性。为了加强对妇女抗日爱国运动的领导,1938年1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成立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使得有关发动妇女的工作更加受到重视。中央妇委和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的建立,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妇女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妇女抗日救国的积极性,开启了党领导妇女爱国运动的新篇章。

二、积极培养妇女干部,更好地开展妇女工作

培养妇女干部能更好地起到组织、动员妇女抗日的作用,是动员组织妇女的必要条件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枢纽”,也是妇女工作的中心一环。为弥补党员妇女干部人数上的空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和江西等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创办学校培养女干部,如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和1939年在延安创建的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用四年的时间,培养了“抗日干部7000余名,其中包括近1000名女干部”[2];中国女子大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培养了1000余名妇女干部,为妇女爱国运动的发展做了干部上的准备。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妇女爱国运动

各种妇女抗日组织特别是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广大妇女团结在一起,爆发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巨大力量,从而使各阶层妇女的抗日爱国运动日渐活跃,尤其是在宣传、支前、参战、生产等方面。

(一)积极开展抗日宣传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共中央的组织和动员下,各地妇女同仇敌忾,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妇女们纷纷组建战地服务团,如著名女作家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利用戏剧表演、教唱歌曲、刷标语、喊口号等多种形式,向前线的抗日将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持续、大规模的抗日宣传。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达西安后,便与当地救亡团体一起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张贴鼓舞人心的抗日标语。

歌曲和戏剧是抗日宣传的有力武器,中国的大江南北传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一些有条件的民间妇女团体,还常常组织戏剧演出,如在河南省偃师县由多名中共地下党员在1938年成立的“老太婆剧团”,每当演员们的演出快结束时,她们便高呼:“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台下的观众们也深受鼓舞。

中国共产党还利用报纸杂志等进行抗日宣传,如在晋绥抗日根据地创办了《新妇女》和《绥远妇女》等专刊,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山东妇女》《胶东妇女》等报刊。此外,妇女们通过散发传单、张贴漫画,以及召开群众大会、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抗战救国宣传动员。

(二)动员妇女参军参战

全民族抗战时期,广大妇女直接投奔八路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同男子一道杀敌报国。如东北抗日联军中的女战士,她们侦察敌情,递送情报,在林海雪原中战斗,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在严酷的东北抗日战争中,有着“八女投江”的壮举:1938年10月,八名抗日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主动开枪吸引敌人注意,在弹尽粮绝之后,她们毅然挽臂前行,投进乌斯浑河,壮烈殉国。各抗日根据地的妇女们纷纷加入妇女自卫军或民兵等组织,担负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和警戒放哨、锄奸、巩固后方等工作。到1940年,各地都有大批的妇女参加妇女自卫军、民兵等组织,如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晋察鲁豫和山东根据地的部分地区,已有女自卫队员158万多人[3]。

除自己上前线外,有些妇女还无私地送自己的亲人上前线。“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这一句歌词体现了当时的情景。如在一次扩兵运动中,“山东省10个县和冀中7个县就有5200多名妇女亲自把儿子、丈夫送上前线。”[4]

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号召和有力领导下,广大妇女不分年龄,不分职业阶层,聚集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抗日力量,涌现出了许多的巾帼英雄,如“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雁北游击队队长李林。1940年4月,日寇发起了对晋西北边区的第九次扫荡,为掩护部队转移,李林主动要求加入突击队。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李林仍坚持战斗,最后身负重伤不能行走,她从容不迫地把仅剩的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牺牲。还有“孤岛”抗战女杰——茅丽瑛,她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接到党中央的指示,为奋战在前线的新四军募集棉衣。茅丽瑛通过电台进行宣传,掀起群众的募捐热潮,短短几天内便募集到款项2000余元。她的爱国行为受到敌人的仇视,在一次义卖活动中惨遭汪伪特务暗杀,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在抗战中,还有许多无名的女战士,她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的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激励着所有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三)努力生产,拥军支前

全民族抗战期间,广大妇女扩大生产、捐资捐物、救助军队,表现十分积极,是抗日军队的好后勤。

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广大妇女在大批男子上前线的情况下,奋力挑起了后方生产的重担。她们纺纱织布,发展养鸡、养猪等畜牧业,种植粮食和麻、油料、蔬菜等作物。除此之外,根据地的妇女们还承担起开荒种地、造林植树等艰辛的劳动。后方妇女的努力生产发展了经济,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促进了妇女解放,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为鼓励先进,促进工作,中国共产党表彰了詹淑英、黑玉祥、郭凤英、马杏儿等一批在大生产运动中表现优秀的妇女劳动英雄。

广大妇女还以为国捐献为荣,有钱出钱,有物捐物。如“1938年9月,山东胶东妇女掀起了献金热潮,妇救会干部带头把自己的镯子、戒指等金银首饰捐献出来作抗日经费”[5]。各根据地的拥军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广大妇女成立了慰劳队、洗衣队、救护队、看护队等,涌现出无数个“子弟兵的母亲”和“红嫂”,如“英雄母亲”郝爱、“伤病母亲”李桂英、“沂蒙红嫂”明德英等。

四、全民族抗战时期妇女爱国运动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妇女爱国救亡运动的领导者。全民族抗战时期,妇女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推动。全面抗战之初,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妇女爱国运动是自发形成的,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正如邓颖超所说:“抗战初期……许多地方的妇女运动都是在自发的无领导的状态下萌发和存在。”[1]167从敌强我弱的抗战局势出发,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把中国妇女团结统一起来,放手发动群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有党的妇女干部去组织和领导妇女爱国运动,把党的政策与主张加以落实。同时,有一部分妇女还没有认识到抗战救国的重要性,被拘泥于小家之中,这就需要党的妇女干部深入群众,动员宣传抗日。在全面抗战初期,党的干部十分缺乏,尤其是妇女干部更是少之又少。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要调动广大妇女的抗日积极性,需要培育大量妇女干部。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还深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始终以统一战线为引领,发挥妇女组织的作用。因此,妇女爱国运动的范围不再只拘泥于女知识分子,而是覆盖了更底层的广大劳动妇女,从抗战初期复杂、空洞且狭隘的妇女团体走入了贴合更广泛阶层的妇女大众中,从过去小规模的妇女爱国运动逐渐发展为大规模的妇女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妇女工作大纲》等一系列的文件,积极培育妇女干部,建立各种抗日组织,积极促成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使妇女抗日爱国运动从自发的无领导的状态逐渐转变为有领导、有组织的状态,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一定程度上还领导着国统区和沦陷区的妇女爱国运动。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6]的方针,发展了诸如李德全、史良等进步妇女领袖,争取到了黄佩兰等国民党员的支持,孤立了陈逸云等国民党顽固分子。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同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许多中共党员参加乡村服务队或工厂服务队,动员组织劳动妇女抗日,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国统区妇女爱国运动的发展。即使在危机四伏的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也有中共地下党员领导广大妇女英勇抗争的身影,她们有的舍生忘死打入敌伪机关收集情报,有的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有的为发展党员和组织鞠躬尽瘁,有力地配合了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的妇女爱国运动。

(二)充分发挥妇女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的广大妇女在抗日战争中遭受了有史以来未曾有的痛苦与侮辱,但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与光荣斗争传统的中国妇女,绝不是柔弱、可欺的羔羊,她们有着爱国抗战的主观能动性,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是抗日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妇女大众,相信人民的力量。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坚决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去到哪里,就把发动人民群众,组织并号召妇女抗日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这些都使得党牢牢掌握着妇女爱国运动的领导权,推动着抗日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妇女不再沉默,她们感到革命同自己息息相关,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愿意为民族解放奉献一切。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广大中国妇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铜墙铁壁,她们积极进行抗日宣传,为救国奔走呼号;她们不畏生死,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她们不怕困难,担负起后方生产的重任;她们为了大家牺牲小家,把丈夫、儿子送上战场,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从前线到后方,从城市到乡村,到处活跃着妇女的身影,她们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建立健全各种抗日组织

妇女的力量在于组织。全民族抗战时期,从陕甘宁边区到华北、华南等抗日根据地,由下而上地成立发展了四级妇救会组织,涵盖了村、区、乡、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和各界妇女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广大农村劳动妇女为主体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开展爱国运动的组织,是抗日根据地最普遍的妇女群众组织。中国共产党也建立健全各级妇委组织,进一步加强了对妇女的组织与领导,巩固了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皖南事变”发生前后,一大批中共党员和进步妇女被迫离开皖南,使得新运妇指会失去了统一战线的作用。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筹建了中苏文化协会妇女委员会,成为国统区进行抗日爱国运动的重要阵地。1945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中国妇女联谊会,为动员妇女参战和夺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日伪猖獗的沦陷区,中共地下党建立“妇女反日会”“姊妹团”“妇女识字班”等组织,把广大妇女团结起来,为抗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由此,各级妇委先后建立,妇女群众组织形式多样,策略灵活。各抗日根据地形成统一的妇女组织网络,国统区的妇女组织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妇女组织的程度空前提高,为发挥妇女的伟大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爱国运动团结了全国的多数妇女,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上层的妇女领袖和精英还是下层的工农劳动妇女,她们纷纷抛弃成见,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抗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广大妇女积极反抗日本侵略,促使自己进一步觉醒,推动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猜你喜欢
抗日抗战妇女
抗日小英雄杨杨
彭明治驰骋抗日战场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6
我们家的抗战
湘潮(2018年8期)2018-12-04 18:08:12
抗日英烈马威龙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4
当代妇女的工作
视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忆·抗战
连环画报(2015年10期)2015-12-24 08:52:04
抗战音画
连环画报(2015年8期)2015-12-04 11:27:31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齐鲁周刊(2015年31期)2015-08-19 09:42:18
爷爷的抗日
小说月刊(2015年7期)2015-04-23 08:59:11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