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宁
学校五彩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遍布于校园建设的各个角落,融附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思想素质、能力提升、创新实践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音乐文化是学校开展五彩文化建设,推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重要手段,能将理性的思维模式转化为感性的直观感受,音乐文化教育能有效地解决德育教育问题。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五彩文化建设的重要创造者、组织者、实施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以音乐文化为“调味剂”,不仅能提高立德树人的工作成效,也能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高职校园五彩文化是立足学校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学校特色、科技元素等各类文化因子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五彩文化”育人模式。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双重角色,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行为举止、思想观念、言行作风、工作方式等对大学生有着示范引领的作用。辅导员深入挖掘音乐文化资源,增强校园五彩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辅导员在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时,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创新性地加入音乐元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营造和谐、有序、现代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有利条件。
古人云:“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乐也。”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易受外界影响。互联网高速发展为大学生学习带来诸多便利,但也传播着不良思想,例如“躺平”“摆烂”等网络亚文化,导致大学生逐渐产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的德育问题形势紧迫,刻不容缓地解决该问题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任务。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时,将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传播音乐艺术知识,指导音乐欣赏,组织文艺活动,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在高品质校园音乐文化影响下,能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德育和美育教育的效果。
新形势下,学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必然导致辅导员工作举步维艰。而音乐文化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将广大学生喜爱的音乐文化融入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中,能激发课堂活力,增强学生工作的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优秀音乐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其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可促使辅导员和大学生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用科学的知识观武装头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1.覆盖面较窄。辅导员工作分工不明确,师生配备比例较高,大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导致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效率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细致,未能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抽象,教育内容过于笼统,导致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2.吸引力不足。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虽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思想政治工作普及面较窄,工作成效不明显。有一些是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工作方式方法的吸引力还有待加强。
1.解决方式单一。高职学生学习压力大,易造成焦虑、迷茫的心理;家庭贫困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易产生自闭心理;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易产生挫败感与失落感,形成懒就业的心态。辅导员面对以上问题,总是采用传统的谈心谈话方式,但其成效并不是很明显。
2.形势要求创新。后疫情时代,大部分学生的校园生活为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食堂,没有朝气,如此长期以往,对学生身心发展都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学生新增的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辅导员探求新的工作方式方法解决。
1.交流不畅。辅导员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实际大范围接触、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较少。辅导员与学生的网络沟通,多数是层层下发通知或回复学生问题,减少了很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导致师生关系比较冷漠。
2.互不理解。辅导员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方法,使得思政教育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思想行为相背而驰,其工作方式与学生需求不相匹配,大学生失去对辅导员工作的信任,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误解。
1.用红色音乐文化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在《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思想教育不能干巴巴地说教,必须像春风那样‘随风潜入夜’,通过渐进方式进行。”在全面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后,筛选红色音乐作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等具体问题。带领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小故事,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在红色音乐的熏陶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中国梦的实践活动中。
2.用音乐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古人已将音乐作为对人们思想教育的有利工具。现如今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区域文化,注重突出学校品牌效应,以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区域特点等开展实践活动,才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例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处于南京六合区,六合则是民歌《茉莉花》的源头,用民歌《茉莉花》作为引线,以国家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带领学生领略国家高速发展过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3.用音乐文化优化学生行为规范。当代大学生性格极具个性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定要打开思路,以音乐为载体,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变为有趣的实践行为知识。辅导员根据时政热点,找到传统理念与时代内容的交叉点,在音乐作品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榜样的力量,学会理性思考问题,规范自身行为。例如当下热门的《灯火里的中国》《万疆》《孤勇者》等歌曲,呈现出当今时代特点,其作品中的历史背景故事和人物事迹,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德国音乐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乐音,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音乐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感,保持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理想不懈的追求。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工作时,融入音乐文化,更易于让大学生接受,更能快速走入学生内心。音乐治疗可以给大学生创造一种非语言的情绪表达和交流方式,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1.团体性音乐治疗。辅导员组织小批量学生共同聆听音乐,促进学生多巴胺的分泌,并激活大脑中与情绪管理相关联的区域,从而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缓解学生压力。也可以用改编歌曲进行音乐治疗,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原唱歌曲写作、歌词填空、音乐拼接等,通过作品无形中表达学生内心真实情感,能够干预大学生因压力产生的焦虑心理以及不自信产生的自卑、自负心理。歌曲写作不需要学生具备任何音乐学习基础,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创作,创作过程中没有对与错,辅导员老师只根据最终作品,一步一步帮助学生解开心结即可。
2.针对性音乐治疗。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性格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治疗。例如因失恋想轻生的学生,首先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了解心情低落原因,用舒缓的旋律让学生放松戒备,达到信任辅导者的程度;其次用不良情绪引流的方式,让学生敢于正面面对问题,鼓励学生抒发出不良情绪;接着辅导员老师进行适当的人文关怀;最后采取积极正面的旋律加上正能量的言语鼓励学生重新面对生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恢复对生活的向往,摒弃轻生念头,找寻自身存在的意义。针对患有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辅导员老师可组织开展音乐游戏,用无声的音乐语言带动内向学生与他人互动,消除抵触心理,打开封闭之门,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状态。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促进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辅导员应以音乐为媒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不断丰富与学生交流互动方式。辅导员应适当降低管理者身份,多维度切入工作,听从学生建议,改进管理方式,用服务和咨询代替说教。辅导员应与学生平等对话,从内心深处肯定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坚持“以生为本”,充分聆听来自学生的声音,才能赢得大学生的信任,让师生之间沟通具有实效性。
1.用音乐活动搭建桥梁。辅导员与班级同学共同选定歌曲并改编,最终确定专属班歌,在班歌改编中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辅导员与大学生共同参与音乐情景剧排练、合唱比赛等集体实践活动,在一次次活动中,走近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能不断增加师生默契值。通过声乐、舞蹈、器乐等活动形式,锻炼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师生交流,活跃校园文化,用音乐作品搭建起师生沟通桥梁。
2.建立互联网交流平台。在互联网上,辅导员可实现与学生随时随地跨越时空交流,提高办公效率。辅导员可利用小红书、抖音、B 站等新媒体平台,开发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专属的音乐电台、音乐树洞等功能。在新媒体平台上,辅导员固定时间直播,不定时录制音频上传发布。在音乐交流中,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喜好,疏通学生烦恼,用音乐连接师生心声,让师生沟通交流方式由传统媒体的“单向灌输”转为网络媒体的“多向交流。”
“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必须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综合素养,才能在开展网络教育工作时有自信、有底气。辅导员要不断探索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学习网络信息技术,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定期更新平台内容,及时与学生互动,回应学生诉求,努力建成具有持续吸引力的互动平台。
辅导员在校园五彩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校园五彩文化也为辅导员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平台与路径。辅导员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时,应不断探索新方法,巧妙运用多种手段开辟工作新路径,创新工作新方法,拓展活动阵地,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交流载体,提高工作成效,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