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程程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大地,导致上万人感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即使现代人类文明与科技已经发展得非常强大,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还是十分无助。人们都希望可以生活在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中。美丽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有高素质的生态人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的生态专业人才。本文探究从思政教育视域下研究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首先,高校要转变生态文明教育观念,优化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在高校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系统且庞大的工程,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学校方面,要从顶层机制着手,从上到下贯彻生态文明观教育理念,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生态型转变,能够优化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机制[1]。第一,高校管理者要重视生态文明观教育。将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当作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高校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更好地贯彻党的生态理论政策,进而在学校管理中也贯彻生态文明理论。第二,在高校中思想政治理念要向生态性转变。社会需要技能强、素质高的全面型人才,生态素养是重要的部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推进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其次,教师做好示范,提升生态文明综合素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中生态文明观教育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需要教师身体力行,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推动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2]。教师自身要夯实生态理论知识,在钻研专业理论知识之余,钻研生态法与生态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增加多媒体技术手段、实践教学等手段,构建生态文明观教育新模式,唤醒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学习的热情。教师还要以身示范,为学生做好榜样,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大学生做好榜样。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良好生态行为感染学生,如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下课主动关闭教室内的电源等。
最后,优化课程改革,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作用。大学生的脑海中是不会自觉生成生态文明观的,需要教师通过课程教学为学生培育。但是在校园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还不能开展专门的生态文明有关课程。在此需要有效开展课程改革与优化,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观。如在社会学专业课程中,为学生展示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例,适时为学生讲解现在的生态现状,开展生态危机教育。另外还要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作用,在其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科学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己的行为。详细来说,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为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中,为大学生讲解生态法治观念、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行为的教育等。通过对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契合点的挖掘,为学生提供更多生态文明观的教育。
首先,在课堂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在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还要开展生态实践活动。在课堂中完成理论知识教学后,再在课后设置自主阅读或者观看视频的作业,下节课让学生说一说读(观)后感。或者是在课中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有关的小品表演、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辩论赛等。类似的实践活动形式有很多,需要师生一同讨论与创新。相信经过课堂中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巩固生态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快速形成生态意识。
其次,在校园中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的活动。校园中文化活动,作为学校中的第二课堂主要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态观、人生观。所以,高校内要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快速形成生态行为。具体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第一,在高校内开展文化活动时,注重生态倾向导向。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到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中,如在提报文化活动项目的时候,可多申报生态保护理念的活动。第二,在校园内,增加对生态文化活动的宣传,借助宣传栏、校园官网、展板等途径,宣传生态文明观,加强大学生的认识。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到高校,为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讲座,提升生态理论教育质量。第三,发挥学校党组织、团组织与学生社团的带头作用,鼓励学生多参与到生态文明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对文明观的理解[3]。
最后,走进社会,开展生态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有正确的生态观念,进而提升行动力。开展社会生态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将来走进社会时,实现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可从下面两点开展活动:第一,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参观与考察活动,需要企业与政府给予支持,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打造社会生态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有地点进行参观。如到自然景区进行参观时,不但能够体会自然风光,还增强对自然的热爱情怀。还可到污染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环境污染的产生与危害。第二,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可以利用假期,开展“下乡”活动、环保公益活动等,进行社会生态实践。如“下乡”时为当地居民宣传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与法规,教授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开展街道清扫活动。
首先,在高校内建设优美的自然环境。绿化好、布局好的校园环境,不但能够让大学生有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还能直接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能够唤醒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所以,优美校园环境的塑造,可以帮助学生在校园环境的熏陶下,树立良好的生态品德。对于学校内自然环境的塑造,可从下面两点做起:第一,加强对校园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基础设施作为改善环境的基础,作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物质保证。所以学校要在校园环境设施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第二,在校内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包括道路、建筑与绿化等布局的设计,都要融入生态文明观念,让大学生在出入学校的时候,就种下生态文明的种子。如以生态文明有关的词汇,为校园内的道路或者建筑命名,使用更美观与实用的垃圾桶等。以校园生态自然环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促使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意识的形成。
其次,在高校内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4]。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外界物质环境与内在精神层次的文化整合,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也是如此,在校园内建设良好的生态物质环境之外,还要有浓厚的精神文化环境。学校中生态文化氛围的建设不能忽视,让校园中的每一个地点都弥漫良好的生态文明气息,在化作一个个艺术分子,传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是学校加强对学生宣传生态文明内容,可以使用榜样示范法,为学生讲述先进人物的事迹,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树立标杆。还可借助广播、新媒体平台等宣传先进人物事迹,让大学生产生认同,主动产生生态实践的意识。第二是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平台,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助学生快速引入生态文明观念。
最后,为大学生塑造健康的生态网络环境。互联网中包含大量的信息资源,且因为其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平时生活与学习的必备品。网络也变为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载体,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文明观的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提升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效果。构建完善与健康的生态网络环境势在必行。学校要提升生态网络建设的意识,更加重视其管理工作。如在校园网站开设生态文明相关的板块,及时更新生态文明信息,或者共享国家制定的生态文明政策法规。在网站上增加生态文明研究相关网站的链接,吸引大学生多阅读生态文明的信息。另外,还要利用当代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设置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公众号或者微博等,及时上传讨论的话题,引导大学生思考,参与互动,提升其生态文明的意识。还需要高校中的网络监督部门,加强对校园中生态网络环境建设的指导与监督,真正为大学生创建一个绿色、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
一方面,为大学生构建自我生态文明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为大学生开展的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要有效创建校园文化环境,让大学生有良好的自我生态文明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头脑风暴与思想矛盾活动中,领悟到建立生态文明观的意义。在校园内大学生自我生态文明的学习,需要依托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提供大的环境。另外,还可通过大学生社团,以组织的形式让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学习,在集体的作用下,建立学生之间互相影响、鼓励与互相促进的学习环境。所以多组织大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进行集体生态文明的教育活动,以此形成自我生态文明学习的良好氛围。如学生集体观看灾难片影视,书写观后感;社团内举办节能环保竞赛活动,促使大学生在互相竞争中学习,进一步提升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提升生态行为践行能力。
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形成自我生态文明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只是教师一方面的事情,还要教师与学生互相促进、互相联系。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需要大学生自身方面加强对生态文明观的学习[5]。然后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对建立生态文明观产生认同,进而才能主动参加到践行活动中。只有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参与到自我学习活动中,完成自我学习,顺利完成教育目标。大学阶段,还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巩固与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其自控能力与自学能力有待提升。所以在高校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大学生自我生态文明学习的能力,提升其理论学习能力,并对生态文明进行反思,以此达到生态自控,减少违反生态文明的行动产生。详细来说,教师要多激发大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的动机,可以向学生推荐生态保护主题的影视,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学习,更深入地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另外,高校还要多激励学生参加生态文明主题的课题研究,让其在参与学术研究中,不只提升科研能力,还增强自我生态文明学习的能力。
综上,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感,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响应国家政策,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另外还能促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生态文明观也是当代大学生要具备的基础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