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阅读训练

2023-04-05 02:41邱建农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军歌木兰儿子

邱建农

【原作】

抉择

林语堂

战争开始之时,木兰正和全家在牯岭避暑。牯岭是长江沿岸的名胜。

阿眉现在已经是十七岁的少女,在南京一所教会中学念书。阿通已经大学毕业,正在上海附近政府电信局的无线电台做事。他请了六个礼拜的假,随家到牯岭。

时局越来越紧张,中国将来的命运如何?或沦为日本的保护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或抗战建国,使中国成为一个自由团结独立的国家。

在七月十七日,政府终于向全国广播抗战到底的国策。阿通说:“我愿去前线。”

木兰喊道:“什么?”她的脸突然沉下来。

“妈,怎么?您不恨日本吗?”

木兰看着荪亚,不做声,苏荪亚也一言不发。

阿通又问:“您不赞成?现在国家需要人人奋斗啊!”

但是木兰却走开了,依然没说话。又经过一个钟头,她也一句话没说。她失去了心情的平静。她突然的感觉,犹如战争来临时普天下的父母的感觉一样。战争已经来到门前。为什么过去她没想到呢?中国现在向她来有所索取,索取她的儿子。

她和丈夫商量这件事。一个钟头之后,她和荪亚把阿通叫去,有话和他说。

她问:“你已经决定去打仗了吗?”

阿通回答说:“我若不去,我受教育有什么用?妈,我不了解您的意思。”

“你不能了解……我只是问你是不是已经决定。”

阿通说:“是,我已经决定。”

木兰心里在挣扎交战,她眼中流出泪来。她说:“阿通,我就只你这么一个儿子……”说着哭起来。

荪亚说:“儿子,你现在年轻,你不懂父母的心……”木兰喊道:“我宁愿自己死,不愿看见你们死。我受不了。”他父亲又说:“阿通,听着。你妈和我已经商量过。国家若需要你,你必须要去。可你要知道,在我和你妈这方面,忍受的牺牲比你的牺牲要大。我并不是阻拦你。你也要为家里想一想。”

阿通说:“国若亡了,家还有什么用?”

阿通两手很紧张地攥住椅子的两臂。他说:“爸爸,妈,我知道两位老人家难……可是我不得不去。”

木兰的脸上流着眼泪,她抬头看了看儿子,说:“好,去吧!我命里注定是要伤心,是要受罪的。”

九月一日,情势十分危急,苏荪亚和木兰决定把阿眉接回杭州,若情势再坏,就欲归不得了。

他们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接到阿通的一封信:

父母大人尊前,敬禀者,儿已从军。念及国若不存,家有何用?若为人子者皆念父母儿女之私情,中国将如何与日本作战?祈勿悬念。不驱倭寇于东海,誓不归来。

儿阿通

木兰看完信愣住了,儿子已经从军,她内心有种震动。但是,在何处从军?为何不先告知父母?一丝担忧迫使她越发急于往上海一行,也许阿通正在上海某处作战,亦未可知。他们到了上海,但是那些日子上海并不太平。轰炸机天天在头上飞。空中机关枪的扫射常常打在街上和屋顶上。爆炸之声,昼夜可闻。最坏的是,逃难的男女、孩子,由闸北涌来,在大街上踟躇犹豫而无所归。

前途如何,茫然不可知。她现在已经觉得自己是个无儿之母,也开始了解陈三的母亲等儿子回家的心情,望子归来似乎永远是母亲生活之中的一部分。

现在木兰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秋季,她也清清楚楚感觉到生活的意义,也感觉到青春的力量正在阿通身上勃然兴起。

荪亚发现她的面容已经改变,虽然有点儿伤感,有点儿衰老,却显得慈爱多了。她已经不再对死亡恐惧,也不再担心自己的遭遇,不再担心自己的利害。

不久,他们看到军队的卡车,上面载的是中国兵,高举着手向这些难民欢呼。如洪波巨浪起伏相续的欢呼声,向他们涌近,又由巨大的峭壁将声音传回。他们是开赴前线的部队。

军队的卡车近了。士兵戴着钢盔在车上站得威风凛凛,向老百姓招手。士兵得到民众的欢迎。开始唱出军歌,那军歌的重复句子是:

上战场

为家为国去打仗

山河不重光

誓不回家乡

木兰的眼泪开始往下掉。这时她四周每个人都参加了震耳欲聋的欢呼。歌声渐渐在远处变小,站在道旁的群众的欢呼声也渐渐淹没了那远处的歌声。靠近木兰的难民站着往后看,很多人还在欢呼,有些人在流泪。

木兰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情绪,是一种快乐感、一种光荣感,她想那是必然无疑的。她的激动为从前所未有。这种激动,只有个人融进伟大的运动中,才会感觉得到。她感觉到自己的国家,以前从来没有感觉得这么清楚、这么真实;她感觉到一个民族,由于一个共同的爱国的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她更感觉到一个民族,其耐心,其力量,其深厚的耐心,其雄伟的力量,就如同万里长城一样,也像万里长城之经历千年万载而不朽。

木兰所见的外在的光景改变了,她的内心也改变了。因为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是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在他们深爱的中国土壤里。她也迈步加入了群众,站在群众里她的位子上。

(节选自《京华烟云》,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和荪亚之所以一开始不同意阿通从军打仗,是因为他们首先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考虑孩子的生命安全,这是人之常情。

B.文章插入阿通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的具体内容,将阿通忠勇爱国、牺牲自我、勇于斗争的精神展现出来,真实感非常强。

C.木兰看完阿通的信“愣住了”,这一方面表现出她得知儿子参军消息的震撼,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犹豫、担心和痛苦。

D.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写,描述了一个小家庭在大背景之下的抉择与成长,展现了国难当头的时刻国人的团结与爱国精神。

2.文中画线部分在小说结构上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承木兰对阿通去当兵的担忧,下启木兰对阿通参军融进伟大运动的理解。

B.通过写军歌,凸显抗日军人誓死保卫国家的精神,使小说的层次更加丰富。

C.由点到面,由写木兰一家的状况到写所有的抗战军民,增强了小说的张力。

D.通过写战士唱着军歌奔赴抗日战场,写出木兰思想转变的内因,情节合理。

3.衬托是小说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它既可以用相类似的事物来做正衬,也可用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来做反衬。请从文本中各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节选文本以“抉择”为标题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暗示了她内心的犹豫、担心和痛苦”不准确,阿通已经参军,木兰有担心、痛苦,但此时的她已不再犹豫。)

2.D(战士们唱着军歌奔赴抗日战场,应是木兰思想转变的“外因”,而不是“内因”。)

3.示例:(1)描写街头抗日军民同仇敌忾、誓死抵抗外侮的激情场面,对于凸显木兰的思想转变,是一种正衬。

(2)作为父母,木兰和荪亚对儿子上前线的牵挂与不舍,对于表现阿通一心要上前线的决绝无畏来说,是一种反衬。

4.(1)“抉择”既指政府在民族存亡的时刻做出的抗战决定,也指以阿通为代表的有志青年面对国家危亡时做出的毅然参战的决定,还暗指木兰在经历内心种种矛盾之后所做出的理解、支持儿子的决定。

(2)“抉择”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国难当头之际,从每个人到每个家庭,再到全国人民都做出了同一个抉择:大家同仇敌忾,决心浴血奋战、抵御外侮,展现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猜你喜欢
军歌木兰儿子
木兰剧片段展示
打儿子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军歌嘹亮
若是木兰能网购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