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 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有效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对证券公司整体经济结构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证券公司作为金融市场上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都有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1]。其次,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内部金融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也不能忽视,而信息化的助力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数据的泄露。因此公司管理者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提高监督意识和预防意识,进而最大程度上确保公司经营安全。
流动性概念在提出后就受到金融界高度重视和关注。通过流动性波动角度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义,流动性风险作为证券公司中最主要的不确定风险,若不能对其进行预测,则会使证券公司损失惨重。因而它具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由于某种必要性资源匮乏,对公司正常的运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伴随巨大风险。在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就将流动性风险定义为证券公司在不能满足合理成本情况下不能及时获取固定资金,只有通过对债务进行偿还、履行相应的义务以及对正常业务进行资金需求的满足。
证券公司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理解就是在流动性资金中无法进行支付,也就是失去应当偿还的资金债务,资源匮乏后不能满足公司的正常运营。更加具体化来讲就是证券公司无法在合理价格的情况下去获取日常经营所需资金,并无法偿还已有债务。
对于流动性风险的成因,不同学者提出相应的模型。分析后得出流动性风险成因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挤兑而形成,在过度的挤兑后将流动性风险加剧。流动性成因第一视角就是挤兑。但是Rose 后来对金融市场中流动性风险成因又总结出三点,利率变化、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市场和投资者对金融的依赖性。紧接着对于流动性风险成因众说芸芸,又出现更加系统化的外生流动性风险和内生流动性风险。针对于外生流动性风险而言,是属于系统性风险无法规避;而内生流动性风险则可以通过对交易模式或者交易规模进行改变,当交易规模表现越大可能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概率就会越大,内生流动性风险会将外生流动性风险带动引发。
在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最难以规避的问题,证券公司在正常运营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当遭遇到资金不足时就会一触即发。而深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流动性供给与需求之间无法达到正比,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处于均衡状态所导致。而二者不均衡的起因则分为内部和外部,具体总结整理为资产负债或者结构不合理等;证券公司在经营方面潜在的风险,这是属于内部成因;而受到宏观经济和货币调控,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面临突发性事件等,这些都是外部成因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对于流动性风险证券公司通常是无法提前预防或者对其进行整改地避免,只有被动接受后及时进行风险管理解决。因此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对证券公司而言尤为重要。
在信息化推广过程中,发现大多证券公司对于信息化与公司的日常管理都会进行有机结合,并且为确保源头一致公司还会将信息接收中心放到公司政策部门,从而能够确保各个部门都能对管理制度有信息技术的支撑。此外在证券公司使用有效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各个部门接收信息的速度,而公司领导则可以将数据信息统一界定,员工也可以更系统化地接受数据信息,进而强化员工对于公司流动风险的管理意识。
信息化能够促进证券公司建设更有利的管理信息系统。在证券公司中经常会进行大额交易,且数据信息量较大,而通常使用人力对数据进行统计核算后会容易出现误差。而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证券公司的工作效率,为公司最大限度地规避数据错误风险,助力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在上述已经进行简要阐述,基于此,对于流动性风险证券公司通常是无法进行规避和预防的,因此只有在发生流动性风险后及时进行解决并制定合理方案应对才是上策。为此,借助于信息化建设,员工能够及时对资产债务情况进行了解,并通过大量数据对比后进行风险分析整理,从而制定如何应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案。
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够覆盖整个公司的各个部门以及分支机构,其包含所有业务往来,包括业务中的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等。
证券公司需要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各个环节部分采取严谨、谨慎的判断,从而确保公司的流动性安全。而对于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其判断,并审时度势地提出相应的方案,从而确保公司账户安全。
证券公司要对资金来源进行相应的明确,对于资金的运用和规模以及结构都能够提前进行预测分析规划,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见,从而协调公司业务的综合发展。证券公司的业务一般金额较大,因而对于信息的管理需要增强意识,要及时地对经济规模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提出预见性方案,避免影响公司整体发展。
第一,在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中明确表明并进行阐述有关证券公司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归属权。同时要求需要与其他部门管理者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中能够有具体化责任划分。与此同时,证券公司以及专属下层管理群体中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要对公司内部整体组织管理成员以及融资规模等事宜形成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代表方[2]。但就目前状况来分析,在整个过程中仍然缺乏具体化的责任方,在发生流动性风险后容易出现责任模糊情况,对共同推动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形成负面作用。
第二,一般来说证券公司为了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够整体性的稳定,会在公司内部设置专门监督的管理人员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监督,主要包括具有自有资金的管理部门和资金信息管理部门以及财务信息部门和风险导向管理部门等。而这些部门所拥有的职能需要进一步地整合管理,进而使得在面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施协调工作和推动作用,从而保证证券公司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整体的有效性。
第三,据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当前金融市场中大多证券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仍然较为落后。大多数情况下仍然使用传统的台账管理模式或者一些更为简单的办公运用软件来掌握公司的财务资产信息和负债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分析数据,进而从中获取与风险管理有关的情况,但是对于流动性指标和风险管理系统信息仍然不能及时获取,从而限制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四,通过对证券公司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证券公司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决策权属于公司高层领导,同时和基层各个经理之间进行有效结合,成立相应的流动性风险委员会,从而确保能够主要应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事宜。并且,该委员会成因主要是由下层管理群体、相关资产负责人以及公司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组成,同时对公司全方面进行管理确定投资、融资项目事宜。
第五,近些年来,证券公司时常会发生风险事件,从而加剧潜在的流动性风险。突发情况主要是考察证券公司的具体运营情况,但是也会影响投资人对证券公司的信誉感,当投资人发生恐慌情绪后就会出现挤兑现象,使得流动性风险逐渐转化为系统性危害。因此,证券公司要积极改善并健全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制度,对日常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做到位并随时预防流动性风险的发生。当流动性风险发生后能够采取应急方案进行解决,有效的针对将风险处理并控制在可控范围进而避免流动性风险不断扩大。
证券公司为保证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更具有整体稳定性,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制定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公司要积极明确风险管理的价值目标和原则。进而能够及时到预测流动性风险的发生,及时的规避流动性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公司领导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过程中,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并制定相应的规章标准。
一般情况下来说,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计量指标主要包括有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反映资产负债结构的指标、反映现金流量匹配的情况指标以及反映资产负集中的指标和反映市场环境的指标。而这些内容中通常使用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以及负债规模指标和净资本等指标。利用信息化系统能够对以上指标进行监测和计量,并完善指标的制定,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目前金融市场上证券公司内部存在的融资受限以及流动性管理方式不科学等问题。
信息化是企业创新的改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让管理进一步的规范化、透明化[3]。而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也应当合理科学地应用到证券公司中,对于公司来说,大多业务都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在信息化推广进行过程中,公司要适当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提高员工对信息数据的敏感性,从而能够及时应对信息数据反馈的内容,进一步规避流动性风险。同时,公司也要提高员工对信息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于操作熟练且理论知识过硬的员工公司领导者要及时对其进行嘉奖,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定激励作用后能够最大限度避免预防流动性风险的发生;而对于学习能力不强且技术操作不熟练员工,领导者则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并制定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考核,从而帮助员工能够迅速建立应对金融风暴的状态。除此之外,公司领导者要提高员工对流动性风险的重视,可以采用发放宣传手册或者定期开员工会议进行宣传,让员工能够意识到流动性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危害,并了解信息化建设能够为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的益处,从而推动促进员工能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为管理流动性风险奠定基础。
在证券公司中,为了规避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公司会提前预留相应的流动性储备资金。而流动性储备资金的比例通常都是与流动性风险成反比。因此为加强流动储备资金的管理,并能及时地对日常运营投资进行预测,从而能够提前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公司可以借助信息化建设在公司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公司整体工作也可以实现动态化,进而避免流动性风险缺口模型和计量逐渐趋于形式化。
流动性风险预案主要是指在可能发生或者即将发生流动性风险后对风险区域的监控、流动性风险等级、应急处理方式以及最终报告等流动性风险管理小组[4]处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案,小组成员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明确划分,确保每个人都对流动性风险预案了解。例如,由于短期市场造成的负债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预案小组就需要对负债集中段进行监控,若负债结构触发到流动性风险处理方案,就需要紧急召开会议对此进行解决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公司各个部门之间也要与小组成员密切配合,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能够一直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能够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有效优化,公司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技术系统,对流动性风险中的估算、计量、监测以及报告等环节都进行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使得数据集中进行存储,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建立的信息技术系统能够通过对流动性风险监督指标报表、计量、现金流管理等报告流动性风险[5],同时也能够以监控指标为依据,对整体资金需求进行分析评估,从而帮助证券公司进行未来规划,并协调公司进行资金运作。此外,通过信息技术系统能够对资产以及负债情况根据存量和期限设立不同数值。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也逐渐在各行各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各个证券公司都能够通过信息化构建,结合公司内部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和规避流动性风险。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辅助选择更为适合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从而建设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计量指标,从而确保证券公司能够长远、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