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黎平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3-04-05 02:25赵勋娇
山西农经 2023年2期
关键词:黎平县黎平生态

□赵勋娇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之一,同时,2022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贵州考察访问时强调,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地区最宝贵的发展优势基础和资源竞争优势,并由此为贵州区域发展建设指明了战略方向,提出要打造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因此,发展林下经济既是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促进农民稳定就业增收、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更是一项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战略性工程[1]。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自身丰富的野生森林资源系统和良好生态环境,以先进科技成果为产业支撑,充分利用原始林区独特自然区位条件,合理选择林下物种,科学开展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林下产品采集与加工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等多元化发展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模式。依托独特的亚热带森林资源条件和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黎平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至今虽有一定的规模,但目前黎平林下经济产业整体发展质量不高,存在定位不高、企业不强、品牌不响等问题。黎平是目前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2]。

1 黎平林下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特点

1.1 森林资源丰富

黎平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是全国重点林区县和国家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也是贵州省十大重点林业县之一,具有“中国杉木之乡”“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的美誉。

黎平县土地总面积约4 441 km2,总人口超过了56 万余人,林业用地面积3 392.87 km2,森林面积达到3 069.47 km2,森林覆盖率占全国总面积72.75%,森林及活立木林的面积蓄积量约3 300 万m3,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1.2 政策扶持到位

自从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停伐政策全面落实后,黎平林下经济的发展已然成为大力建设的重点。

黎平县政府办公厅出台了《黎平县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并且编制了《黎平县森林、林木和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印发了《黎平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3]。

1.3 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黎平是贵州“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是黔东南州三个组团发展的东南核心区,是贵州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先行区。

贵广高铁、厦蓉高速穿境而过,南接厦蓉高速、贵广高铁的黎洛高速,北连沪昆高铁的黎三高速相继建成,黎平机场先后开通了贵阳、长沙、上海、昆明、温州、重庆、福州7 个城市航线,正在规划建设玉屏至从江铁路、兴义经黎平至永州铁路、黎平至剑河高速、黎平至靖州高速,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为融入黔中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提供了便捷畅通的交通条件,区位发展优势日益凸显。优越的交通区位,丰富的森林资源,新兴的林下经济将成为黎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4-6]。

2 黎平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黎平县立足于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加快发展林下特色产业。重点是打造一个以营造人工商品林基地为主的生态用材林产业基地,培育以中部乡镇为中心重点积极发展优质茯苓产业种植、以西北部乡镇为核心重点扶持发展优质天麻产业、以中北部乡镇为基础重点推广发展药材种植铁皮石斛产业、以西南部为基础重点开发推广金钩藤种植产业,大力引进发展优质林药、林禽、林菌、林蜂等林下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发展果木竹材、食用与药用生态林产品开发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产业,并积极扶持推动黎平县森林生态乡村旅游、森林全民运动及健身事业和生态森林生态康养示范产业建设的快速发展[7-8]。

目前,黎平县有58 个发展林下经济的产业项目,实现林下经济产值约37.93 亿元。全县有效开发利用各类森林面积达到10 300 hm2,实现林下经济产值高达3.24 亿元。林下资源中药材种植规模6 913 hm2,产值近2.39 亿元以上;林菌累计种植约145 hm2,实现产值约1 354.4 万元;林下散养鸡存栏数量72.47 万羽,实现产值约5 092.53 万元;全县林下规模养蜂28 172 巢,产值为1 338.29 万元。全县先后建成了百亩以上连片农业村级规模示范种养基地项目323 个、千亩以上连片农村乡级综合示范生产基地建设21 个、万亩规模以上的县级林业示范经营基地创建1 个。此外,黎平县共打造12 个规模较大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年共接待各类游客110 万余人次,实现地方旅游业务综合收入已上亿万元。

3 黎平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黎平林下经济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定位不高、企业不强、投入不足、品牌不响、市场不稳等问题,对促进黎平林下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限制。

3.1 定位不高

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一项专业、精准、系统的战略工程。现阶段,部分产业盲目跟风,发展理念单纯,普遍定位不高,没有根据自身优势及产业运行的特点进行科学发展规划和布局。没有挖掘本乡本土文化特色、资源特点、产品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方面,产业发展整体谋划、科学布局不充分,在总体规划及具体行动计划中不够深化、细化。没有建立明确有效的区域整体战略布局,没有正确理清区域产业空间发展次序和重点产业区域聚焦布局的若干关键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缺位,同质化产业多,差异化个性化不强。

此外,林下经济发展形成大量新兴业态,其涉及众多职能部门,在具体工作协调中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再加上集体林权制度下林权分散破碎,林权人产业发展意见不一致,导致整体林地很难实现林下经济规模化。

3.2 企业不强

企业是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在黎平林下经济产业的加快发展战略中,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性不强。比如,黎平青江农业有限公司作为黎平县最大的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知名度不大、品牌实力不强,难以将黎平林下经济产业做大做强。仅靠农村少数专业经济合作社、微型加工企业参与会制约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3.3 投入不足

林下经济是一个综合性强、产业面广、产业态新的多元化产业。目前,产业投资主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接济,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营企业和个人企业投资较少,产业发展没有形成合力。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有专业水平的各类技术、人才力量密不可分,黎平林下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主要任务是必须由上级林业部门统一牵头并负责,现有专业的各类林业技术人员数量还不足,缺乏相应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技术培训,其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经验不能与时俱进。由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黎平县作为县级,财政能力薄弱、吸引力不强、知名度不高、客源范围有限,再加上众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融资投资困难、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引进难度大,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9]。

3.4 品牌不响

品牌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承载着企业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等要素。目前,黎平林下经济产业需要进一步思考,之前只注重发展,忽略了品牌定位、产品与服务质量。

对于品牌名称标志设计以及品牌包装,没有完全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融入地方文化,没有真正突出品牌个性、体现品牌形象,仍需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

3.5 生态保护艰巨

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自然资源一旦损坏就难以恢复,发展林下经济进行林下种植养殖等需要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加上其他不确定因素,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目前,黎平县在林下经济开发过程中已经逐步意识到生态系统的同等重要性,坚决自觉把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底线放在战略首位,走社会主义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道路。

4 促进黎平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多经济地区,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应能合理充分发挥利用其基本经济的要素禀赋资源条件和比较要素禀赋优势,主张把“有效市场”概念与“有为政府”理论实践相结合,因势利导以促进经济产业结构战略性改造升级,推动经济循环健康发展[10-12]。

黎平县培育的林下经济未来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将更加需要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积极引导作用,只有充分注重发挥市场手段,进一步调整林下经济产业内部结构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注重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对引导林下经济产业持续快速稳健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林下经济形成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两者进行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才可以更好地实现林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1 构建有效市场: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生产者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发挥有效市场作用的主力军,对黎平林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以市场为导向,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从黎平林下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良好市场环境的建立需要确保林下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黎平县应切实从森林产品源头质量抓起,建立与完善林下资源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标准体系,加强林下资源产品卫生安全监督日常质量检测,建立完善统一管理的自然资源产品质量和安全质量追溯监测机制,实现林业全生态过程产品电子化的信息质量查询及追溯。

同时,依法做好产品标识的检验认证,推进企业产品质量保障、诚信经营体系规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实行严格的产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建立奖惩分明的奖罚机制。还可以借助线上、线下方式相结合,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拓宽销售产业链条,有效推动“黎货出山”。比如,借助抖音平台直播等活动,不仅能宣传和推广林下产品,也能有效推广黎平县特色旅游和风土人情等情况。

坚持科技先行,提高市场主体管理水平。企业是林下经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下产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主动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经营与管理模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经营。企业要明确发展定位,在充分市场研究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避免无序化竞争、同质化竞争。根据不同的特性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促进企业规范化发展,加强风险意识,将企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充分结合,精准把握不同林下经济产品的市场价格与需求等信息,建立良好的应对机制。同时,发挥企业自身产业优势,整合企业各种行业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团的规模化快速发展,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提高林地的生产效率。

此外,可以因地制宜加大力度培育发展新型现代职业农民,加强发展林下劳务经济及相关技术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推动全县林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和人才专业水平提升。可以在实践中主动尝试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应用推广组织等合作单位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创新平台,培育并壮大骨干人才,为发展林下经济技术的应用集约化、专业化创新提供高层次人才科技支撑[13-14]。

坚持质量为本,不断增强特色品牌建设。质量第一,提高各市场主体的产品价值观念和品牌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等方式,让农户和规模企业深刻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以完善林下特色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为突破口,确保质量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积极打造特色知名品牌产品,塑造绿色品牌形象,进一步打开林下经济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注重利用“互联网+”,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走进市场,全方位、立体化进行林下产品品牌的塑造。

4.2 打造有为政府:发挥政府因势利导积极作用

市场并非万能的,在产业发展环境、政策建议等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保障作用。

4.2.1 坚持因地制宜,优化顶层设计

林下经济的发展涉及各种资源禀赋力量的统筹安排,单纯依靠市场主体的力量难以推动林下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黎平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结合全县各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林下产业;重点区域抓住林下药材天麻产业作为黎平项目基地主导产业项目进行大力集中培育扶持并重点打造,以高产优质林下天然高效生态中药材的标准化规模种植产业建设为主攻方向,大力扶持推进集中培育天麻基地、金钩藤产业基地、石斛示范产业基地、茯苓产业示范区、灵芝示范项目基地等特色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产业项目,并积极因地制宜组织引导和打造国家级中药产业园,推动林药三化产业区域一体化快速集聚式发展进程;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和引进推广林禽、林菌、林蜂等立体种养模式,打造优势林区林下特色养鸡、养牛、养羊、养蜂等优质规模化高效生态标准化养殖产业集群,建设珍稀菌种草药材种植等优质生态特色高附加值产业,推动实现全区特色林下优质生态种养新产业呈现裂变膨胀式健康发展。在黎平县乡镇整体规划项目实施方案定制和流程优化中,尤其要注重不同部门间开展工作活动的协调联动,能更好地整合与集中县域有限资源,实现各企业的综合配套资源发力,从而推动黎平林下经济特色企业加快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发展。

4.2.2 坚持基础先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资金不足仍然是现阶段制约黎平林下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对林下经济特色产业基地在乡村道路、通信、电力、灌溉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投资的配套建设,将其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并优先安排。科学合理布局水利设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将电力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农网供电系统,建设安全配套设施。

加快无线5G、千兆光纤网络等设备在林下特色经济重点林区集中布设,满足林下产业经营的全面数字化信息需求。同时,注重开发利用好大数据资源,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银行保险业等其他金融机构要根据黎平林下特色经济产业迅速发展需要的市场实际,开发创新一些比较适应林业特色发展实际的新型金融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信贷支持或者降低贷款利息。加强林业保险体制建设,提高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4.2.3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

林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切实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的基本生态及其承载经济能力,坚持守住生态和发展同等重要两条制度底线,有效利用并依法严格保护森林资源,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并与经济生态一体化建设形成持续良性互动循环。杜绝各种以推进林下生态经济发展等为目的而实施以破坏野生森林资源、牺牲当地生态承载力为直接代价而以此牟取经济利益回报的行为。主动积极协调统筹好生物环境保护措施与加强林下植物资源保护性资源开发工作的关系,尽量采取措施减少林下生态资源保护开发项目对林业生物多样性、野生保护动植物、自然景观、森林流域水质等相关生态环境的重大影响。

5 结束语

政府直接主导的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脱胎于当时市场体系比较不健全不成熟的时期,是全国很多农村地区在产业培育发展初期较为普遍采用的生产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历史必然性。随着整个市场主体多元竞争程度加深和行业复杂化程度变化的压力不断加剧,在有限理性资本约束驱动下,单一政府主导驱动的行业发展模式或将难以适应当今快速变化下的中国市场环境,造成市场主体活力不强与产业发展效率不高等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新时期经济发展形势下,处理统筹好政府职能和发展市场的关系,推动地方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多种协同作用机制格局,是实现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林下经济市场体系建设,是实现黎平林下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道路的最大必然选择。使原来的无效市场逐渐转变升级为有效市场,同时明确政府职能与作用边界,放松行政对各种市场要素的监督规制,实现市场管理完整性与市场独立性,从而使整个市场活动在资源配置格局中始终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方面应进一步发挥因势利导的积极作用,协调解决各种阻碍制约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突出共性问题,为今后林下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处理统筹好地方政府和产业市场之间的有机关系,才能尽快实现“两只手”的配套联动与利益叠加,进一步形成一股强大的良性发展合力,共同推动黎平林下经济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黎平县黎平生态
酸的思念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黎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平美食
百节之旅 跟着节日游黎平
侗都黎平 颐养胜地
黎平春色
侗族春社节女性盛装服饰考察——以黎平县龙额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