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素丽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451152)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农民工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其技能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1]。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复苏较为缓慢,农民工外出务工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迫在眉睫。技能培训是国家明文要求,是提升乡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工技能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农民工职业发展,使其有一技之长,同时可以使其在结构性失业背景下迅速转换角色,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截至2021 年底,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为3 134.33 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仅20.23 万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河南省农民工仍占乡村人口较大比重,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基数较大,数量庞大。如何让农民工留在家乡就近就业,提升该群体的技术技能水平,是相关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1 年6—9 月,调研组调研河南省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情况,本次调研选取河南省封丘县6 个管辖乡镇作为调研地区,调研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数据,共发放调查问卷230 份,回收218 份,有效问卷212 份,有效回收率92.17%,达到抽样率要求。通过问卷收集和整理,分析封丘县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遇到的问题,具体如下。
1.1.1 配套政策的协调性、目的性和精确性不足
当前,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不健全,存在协调性、目的性和精确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已有的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有关政策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但无法使返乡农民工获得较大利益,缺少对农民工终身成长的支撑,致使有关政策无法满足农民工发展需要。从目的性和精确性来看,基层对于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过度依赖省级政策和方案,缺乏地方特色和适用政策[3]。
1.1.2 法律保障不到位
目前,我国欠缺专门的返乡农民工法律法规,影响了返乡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和品质。该现象使返乡农民工培训机构难以有效协调权、责、利,易导致权、责、利失衡,从而严重影响返乡农民工培训成效。需要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及有效规范性制约返乡农民工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保障培训质量及成效。此外,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不仅是认定返乡农民工的前期工作,还包括后期扶持政策体系的有效实施[4]。
1.2.1 培训内容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关注度不足
据调查,封丘县主要培训面包师、电焊、电工等,缺乏县域内特色农业培训。培训内容是培训的核心,要注重培训内容中涉及的生产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等,将本地区农业生产特色与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相结合,将本地区农业发展经验成果传授给更多农民工,保障地区农业生产特色的传承性[5]。
1.2.2 培训方式及安排与返乡农民工需求不匹配
从培训时间来看,农民工参加的职业培训以3~7 d 为主,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工作时间较长,不愿意耽误赚钱时间,可用于参加职业培训的时间较短。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大多是初高中学历,文化水平不高,对理论知识理解困难,在教学方式上应注重理论讲授与现场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农民工希望培训形式以现场实习为主,目前的培训形式有待改善,需贴合实际合理安排[6]。
1.2.3 培训主体单一,缺乏多元性
从返乡农民工培训主体来看,主要培训机构为河南省封丘县中等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由此看出,县级返乡农民工培训主体由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组成,核心是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参与较少。可见,培训主体层面尚未形成多元化的参与格局,影响了县域内返乡农民工培训的活力。
1.3.1 培训资金来源单一,供给有限
返乡农民工的培训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供给额度有限,难以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及参训、实训场地,影响了培训师资供给水平。同时,基层政府提供的培训发展平台较为狭窄,封丘县的返乡农民工培训资源主要聚集在县域内的政府部门与中等职业院校,仅能满足初级水平的返乡农民工培训需求[7]。
1.3.2 培训效果考核机制有待健全
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考核标准更多体现在培训数量方面,较为注重培训过程中学员的打卡考勤、培训学员的数量、考试合格学员的数量等,较少关注培训效果。同时,在培训质量保障层面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与制度,导致县级返乡农民工培训成果的考核仅依照省级较大范围的培训政策,缺乏适应县域的培训考核标准与实施计划。
1.4.1 返乡农民工培训意识淡薄
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会影响农民培训积极性。目前,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学员平均每年有1 000 多名,均为短期培训,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知识,需要农民工具备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培训封丘县返乡农民工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员能够紧跟培训进度,但欠缺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掌握。此外,农民工在培训过程中不免出现学习障碍,影响农民工学习的积极性[8]。
1.4.2 农民工素质能力差异明显
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学员的受教育水平不同,有初中、高中乃至本科,文化素质差异对学员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产生严重影响。不同受教育水平学员之间的生产经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先前的生产经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员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学员不同的经验水平直接影响个体对培训内容的吸收与转化。
2.1.1 制定返乡农民工培训法规
在地方返乡农民工培训法规层面,一方面,各地应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本地区返乡农民工培训特征的法律法规,制约执行层面各主体的偏差行为,特别是对地方培训中追逐利益群体的制约,避免培训过程中出现权利、责任、利益不对等的现象。另一方面,基于具体的培训执行及操作层面,制定相应的法律行为规范,作为培训执行层面的保障。为保障法律的规范性及动态性,地方应注意设立法律实施及反馈机制[9]。
2.1.2 完善技能培训的配套政策支持
在培训返乡农民工的过程中,为避免相关政策的协调性、针对性、精准性不足,需制定健全的返乡农民工培训政策。从返乡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制定来看,各机构应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共同商讨、制定相应的培训政策及返乡农民工发展方案,各政策制定机构之间应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培训政策的交叉及重叠,实现政策效能最大化。
地方性培训政策应关注本地区返乡农民工培训具体实施情况及困难,赋予返乡农民工劳动权益、财产权益等保障。返乡农民工培训政策范围要涉及培训环节,包括培训的跟踪指导服务环节等,精准定位返乡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服务范围,使培训工作得到长效发展[10]。
2.2.1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培训体系
政府在农民工培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培训经费供给层面来看,政府承担着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责任。封丘县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各政府部门组成培训领导团队,以县级人社局为培训主力,封丘县教育局辅助搭建县域返乡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县财政局辅助设立专项返乡农民工发展奖励金。搭建各部门沟通平台,为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与协调资源提供便利。每年设立县级返乡农民工政策讨论会,及时调整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政策,适应培训市场的发展需要。
2.2.2 制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培训内容
封丘县返乡农民工特色培训不仅有利于学员就业,更有利于展现封丘县农业生产特色。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应有意识地加入地区农业生产特色的培训课程,加强培训宣传。依托封丘县“中国金银花之乡”的称号,增加以种植金银花为主的培训班,关注金银花种植技能的培训,建设优质药材生产基地,也可关注封丘县树莓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返乡农民工经济营收[11]。
2.2.3 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未开设网络课程,不利于网络平台打卡、填写调查问卷等,培训仍以传统的现场参观、讲座等形式为主,部分农民工表示对培训效果不满意,需建立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农民工实际需求,依托手机应用开设培训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返乡农民工理论培训,解决农民工没有足够参训时间的问题,使农民利用空余时间参加实训,降低培训场地费用,将空闲资金投入到培训的跟踪服务中。
2.3.1 建立多元投资体系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在坚持合理规划使用政府财政专项投入资金的基础上,拓宽培训资金供给渠道。各级政府部门可以制定有关培训资金投资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培训,健全培训成本合理分摊机制,与企业合作培训技能人才。为了提高培训供给的质量及成效,应逐步缩小免费培训政策的范围,对中、高级返乡农民工培训收取一定的费用[12]。
2.3.2 健全培训效果检验机制
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处于重视培训量化指标的阶段。培训质量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是返乡农民工培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返乡农民工对培训的满意度以及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返乡农民工培训考核管理不应局限于培训过程,需注重培训结果,便于全方位督促返乡农民工学习,取得实效。一方面,要建立农民工培训全程督导机制,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培训目标的落实及培训成效的取得上。另一方面,要建立农民培训跟踪服务机制,明确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跟踪服务任务与责任,建立封丘县返乡农民工个人培训档案,记录个人信息、培训信息、过程监督等信息。及时更新返乡农民工培训个人发展档案,关注农民工就业情况,满足返乡农民工的终身职业发展需求。
2.4.1 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学习主动性
从激励制度来看,应将具体激励制度纳入县级返乡农民工培训纲要计划中。在统筹关注县级返乡农民工培训规划的基础上,关注培训前期、中期、后期的激励制度。从激励主体来看,目前封丘县返乡农民工培训的主要供给主体为政府,需求主体为参加培训的返乡农民工。从激励策略来看,农民工需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学习策略,保障学习顺利进行[13-14]。
2.4.2 支持社会互认,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
建立返乡农民工培训认证系统,实现返乡农民工学习成果的有效认定,打通农民工学历背景与培训经历之间的桥梁。政府需建立返乡农民工学习成长的立交桥,完善农民工培训制度,积极建立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学分银行”,激励返乡农民工终身学习。完善县级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搭建职业院校与返乡农民工培训合作发展的平台,与周边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县级返乡农民工培训。积极聘请院校专家教学,与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培训协议,鼓励学员在参加培训的同时,积极主动申请职业院校的成人继续教育[15-16]。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就业逐渐成为社会趋势,如何有效利用返乡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使之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政府部门要补充完善培训法规及政策服务,不断优化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效果;培训机构要健全运行机制,保障培训质量;返乡农民工要主动提升综合素质,实现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