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3-04-05 02:30张志元亓雅楠
山东工会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育人

张志元,亓雅楠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我国劳动模范孕育成长于革命战争时期、发展壮大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时俱进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砥砺奋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劳模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独特的育人价值。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在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我国要以弘扬劳模精神为主要抓手,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新模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必然性

劳动模范,是开展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和标兵榜样,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2]。“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是对劳模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凝练。劳模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形成,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充实,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得以升华,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与时代升华。

(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重要前提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引擎,是我国创造辉煌成就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劳动光荣、勇于创造为主要内容,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阐释,更是一股融入中华文明的精神洪流。爱岗敬业是劳模精神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要素,是劳动者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生动体现,争创一流是广大劳动者不懈追求的实践样态。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丰富和发展,劳模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劳模精神的底色从未改变,勤劳是劳模精神的价值内核,是支撑劳模精神永不过时的本质所在。广大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拼搏与奋斗,坚守与热爱,履职尽责,勤勉奉献,凭借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出优质劳动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奋斗铸就新时代的辉煌业绩。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创新群体中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应积极接受劳动教育,践行劳模精神,奋勇争先,增强干事创业的使命担当。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以积极主动、饱满热情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坚守平凡岗位,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将人生理想与国家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不畏艰难、勇毅前行,用干劲、闯劲、钻劲激励更多劳动者,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培养大学生优秀劳动品格的本质要求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应有的气节。伟大事业的创造之路充满荆棘和挑战,需要人人艰苦奋斗、人人开拓创新。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深刻地意识到坐享其成最终会一无所有,要想获得幸福必须奋斗。例如我国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沈阳市劳动模范肩负起“比学赶帮超”的重任,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懈奋斗,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为我国工业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主要工业产品由供应短缺到丰富充裕,再到今天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靠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们以劳模精神为支撑,永葆艰苦奋斗本色,勇于奋斗、顽强拼搏,最终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实现蓬勃发展。生逢盛世的新时代大学生,要勇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清醒认识到在新的长征路上仍有许多亟待跨越的“雪山”和“草地”,还有许多需要攻克的“娄山关”和“腊子口”,要不怕吃苦、敢于吃苦,在攻坚克难中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书写精彩的人生华章。

勇于创新是广大劳动模范具备的优秀品格。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劳动者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锐意进取,不断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创造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使我国一些领域已进入并跑甚至领跑阶段。我国科技工作逐渐由追求量的增加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升至世界第11位,近十年来名次一直稳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3]。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卡脖子”技术难题有待突破,实现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敢于创新、勇于创造仍然是破解难题的关键动力。因此,新时代必须继续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劳动模范勇于创新的优良品格,在全社会营造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革新的良好风尚,提高劳动者创新意识,激发劳动者创新潜能,鼓励劳动者追求卓越、创造新技艺、生产新产品,从而提升各行业各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青年群体,蕴含着无限的创新创造活力,我们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传承劳动模范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自身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本领,勇于成为开拓创新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大学生厚植劳动情怀的真实写照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体现了劳动模范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广大劳动者崇高人格的生动写照。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群体的价值选择,彰显了劳动模范的人民情怀,不求声名和个人私利[4]。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劳动模范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刻苦钻研,不求名利得失,心甘情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因此,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品德是劳动者坚守信念、坚守初心,对工作始终怀有饱满的热情,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动力,是劳动模范高尚境界的彰显和爱国情怀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我国成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奇迹的创造,离不开坚守在基层工作岗位上的扶贫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默默付出和不懈奋斗,他们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他们从未有过丝毫懈怠,而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重点关注薄弱环节,有效预防返贫,他们是新时代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作为时代新人的大学生,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提高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重任,将青春之花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

二、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旨归

劳模精神具有示范导向作用、价值观引领作用及道德规范作用,劳动模范的爱国情怀及其模范行为为立德树人提供了鲜活教材,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之中,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丰富教学资源,构建以劳模精神为引领的高校育人新模式,落实“五育”并举,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

(一)助力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涵养劳动情怀

“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为我国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必须以加强劳动教育作为必要途径,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提高其劳动素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从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综合型后备人才支持。目前,部分高校劳动价值观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呈渐行渐远之势,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劳动情怀比较淡薄,劳动价值观也存在一定偏差[6]。劳动模范爱岗敬业、热爱劳动、无私奉献等崇高品格是劳模精神的生动体现,具有榜样示范、正确价值观引领、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让大学生群体能够感悟劳动模范崇高品质、聆听劳模故事、学习观摩劳动技艺,从而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感召力,促进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和优良品质,加强大学生对劳模精神科学内涵的理解,引导大学生自觉增强劳动意识,纠正错误就业观念,克服骄奢懒散、不劳而获的不端劳动行为,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发掘其创造潜能。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品格,做新时代奋斗者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创造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滋养的良好作风和高尚品格,也是新时代鼓舞我们不畏艰难、不惧挑战的精神伟力。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无数劳动模范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闪耀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光芒,推动劳模精神内涵在新时代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丰富和发展。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和挑战。当代大学生是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的新一代青年,必须要接好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断增强意志力、坚韧力、自制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当先、顽强拼搏,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品格,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正确价值观和健康生活方式,自觉抵制奢侈和享乐主义;有助于磨炼大学生斗争意志,激励大学生争做敢于直面挫折和挑战的新时代奋斗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三)提升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凸显育人成效

现阶段,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内容乏味化、教学资源匮乏化等问题,缺乏生动鲜活的典型事例,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劳模精神为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劳动模范具有良好的榜样示范和教育引导作用,推动劳动模范典型事迹进教材、进课堂,能够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更加鲜活的教学素材,从而激发大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教育,增强对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带领学生参观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劳动模范的工作氛围,体验劳动模范的工作环境,真正感受到劳动模范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情怀,从而使劳模精神真正植入学生的心灵。把劳模精神的育人资源内化成一股塑造正确价值观的洪流,外化为一种积极的劳动实践活动,努力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有效的育人途径和丰富的育人资源。

三、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选择

劳模精神蕴含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育资源。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推进劳动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改革,构建劳模育人教育实践平台,建立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从而破解各类高校加强劳动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创新劳动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一是推动劳模精神进教材。劳模精神具有以全面发展的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指向,与劳动教育课程目标高度契合[7]。要把劳动模范所蕴含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从劳动模范故事中提炼鲜活案例,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针对不同层次、年龄和专业的大学生,完善劳动课程与评价体系,创设劳动教育空间,建立家校共育模式乃至建设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教材作为教育的主要中介,是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利用劳动模范中的鲜活案例和典型事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对劳动模范的认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劳动教育,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对劳模精神的内涵加以理解和把握。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因此,要积极推进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鼓励引导高校积极开展劳模精神专题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从而推动劳动教育取得实效,推动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为堪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推动劳模精神进课堂。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推动劳动模范走进课堂是实现劳模精神与高校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最直接方式。首先,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教书育人、敢于担当的师资队伍是关键[8]。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劳动理论知识讲解和正确价值观引导,将劳模故事讲述生动、将劳模精神内涵阐释准确、将劳模精神品质充分展现,使大学生对劳模精神的理解更深刻、学习更主动、传承更自觉,实现大学生对劳模精神认知的升华。其次,要建立劳动模范进课堂常态化机制。高校党委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加强教育模式的顶层设计,邀请全国劳动模范现身说法,以辉煌业绩展示高超的劳动技能、分享劳动成就、传承劳模精神。借助开展劳模交流会、劳模沙龙等多种活动形式,生动阐述劳模精神,形成劳动模范和高校教师同为教育主体的“劳模+教师”双师型队伍,在劳动教育、职业教育、道德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构建“劳模+教师”品牌效应,并努力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保障机制。邀请劳动模范讲授劳动教育课,增强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让大学生在与劳动模范的近距离接触中领悟和感知劳动的光荣与伟大。除此之外,劳动模范将劳模精神具象化,有助于增强劳动教育的说服力和渗透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劳动教育效果。

(二)构建劳模育人教育实践平台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我国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创新的重要遵循。开展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将劳动知识有效转化为劳动技能,以劳动实践促进劳动知识的吸收和掌握的重要渠道。因此,为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创新性,凸显劳动教育教学成效,增强大学生劳动技能水平,要积极搭建劳模育人教育实践平台。高校要大力整合教学科研力量,借助企业相对灵活的运行机制和雄厚的资金力量,建立劳模精神研究基地,为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和校企双方的有效合作提供广阔平台。除此之外,应充分发挥工会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联合各行业协会、社区、街道等多方力量,为大学生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将劳动教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劳动素质,提高劳动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劳模工作室”等实践基地为载体,开设“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性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劳动模范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为传承劳模精神,感悟劳模故事,推动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创造条件,从而打造特色教育教学新平台,使劳模精神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的永恒魅力,增强大学生对劳动模范以及劳模精神的认同感,充分体现劳动教育教学的实践导向,实现对大学生开展的劳动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作用。将“劳模工作室”打造为高校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旨在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劳模精神对大学生的感召力,让更多大学生走近劳模、尊重劳模,充分领悟劳模精神的重要价值。

(三)建立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劳模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育人资源优势,加强高校、企业、家庭等育人主体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等方面的多元协同性,努力营造尊重劳动是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社会氛围,从而实现劳动教育育人机制的科学化和多元化。

一是实现高校与劳模所在企业的深度合作。校企合作是新时代高校育人新模式,高校通过与企业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在坚持资源共享、有效合作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为目标,为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注入新活力。为更好地发挥劳模精神的育人作用,为社会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和杰出大国工匠,实现劳模进校园、教师进企业双向互动的常态化。推进校企深层合作必须要打破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壁垒,既要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也要让教师进企业、进园区,不断开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新模式,共同探索高校劳模精神育人新机制。

二是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家庭则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提高其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家庭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这一育人氛围属于隐性的劳动教育元素,触不到、摸不着,但是具有强大感染力,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会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父母是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主体,要提高自身劳动素质,树立热爱劳动的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模范的优良品质,自觉弘扬劳模精神,塑造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为受教育者提供榜样示范作用,进而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父母要提高对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劳模精神与家庭文化建设相融合,讲述好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劳模精神教育,培养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使得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机制,重点锻炼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父母要积极配合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教学安排,将家庭教育与高校劳动教育相协同,从而实现劳动教育场所的有效延伸。

三是推动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劳模精神元素有效融合,推进劳模精神涵养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文化育人软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学生,是劳模精神融入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把劳模文化符号渗透进校园文化环境,利用主题宣传栏、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劳模典型事迹及其优秀品质,进而引发学生共鸣,在实现劳动文化引领作用的同时,使劳动文化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9]。要建设弘扬劳模精神的校园景观,例如文化墙、雕塑、标语条幅等,打造以“热爱劳动”为底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学生践行劳模精神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将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从而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教育成效。除此之外,可以举办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劳动技能大赛,劳模精神宣讲大赛、演讲比赛,主题团日活动等,对成绩优异的大学生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在全校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推动构建高校全方位劳模精神育人格局。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