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满意导向下的高品质学校建设再理解

2023-04-05 02:27崔勇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办学育人学校

■崔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新战略、新理念、新要求。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办好学校,做好教育工作,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就要重新审视教育事业的价值和作用,围绕“人民满意”的总体要求重新理解学校教育的使命任务。

一、人民满意在教育发展中的层次和表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教育作为人民群众美好期盼的重要内容,地位突出,意义重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我党发展教育事业的永恒追求,也是衡量教育改革实效的根本标准[1],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多个层次和多个表征。

(一)面向人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人民是否满意,本质上取决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体现、维护和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之下,教育与发展同向同行是保障人民最普遍、最长远利益的关键[2]。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三方面作为一个部分专门论述,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张志勇教授认为,这体现了“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3]。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需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支撑。

教育能否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引领发展,根本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丝毫不能偏离的政治方向[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5]“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绝不是一句空话,它提示我们,教育事业首先是一项政治事业,党和国家的教育绝不能脱离、不能偏离党和国家的建设。“人民满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的满意,而是增进全民福祉的满意;不是某一时刻的满意,而是以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长远目标的、可持续的、不断发展的满意[6]。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必须服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遵从党的引领。

(二)面向人民破解教育改革主要矛盾

充分尊重人民需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7],人民是否满意,关键在教育的功能是否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是否解决了人民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中观层面来看,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8],存在人民生活方式和发展需求多元化与教育供给单一的矛盾[9]……许多的问题亟待由教育综合改革和学校探索创新来牵引和驱动解决。

“人民满意的教育”旨在兼顾和协调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和需求[10],破解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指向教育公平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孙春兰副总理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作出重要分析,要求我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既体现在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更体现在教育机会、资源配置、制度政策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不是削峰填谷,关键在补齐短板、提高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4]。因而学校一个方面是要做好控辍保学、规范办学等工作,夯实公平的基础;一个方面是要加强交流,名优学校多引领示范,薄弱学校多借鉴学习,推进发展的均衡;另外,学校更要注重校内的公平,营造健康积极的学校文化,面向所有学生,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成长机会。她还要求我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教育质量,指出要“牢固树立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4]。谢维和教授也曾指出,教育质量不仅要符合教育的内在标准,也要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期望;不仅表现在个体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方面,也表现在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方面[11]。因而学校在质量上不仅要把握好教育教学的即时效果,更要具备未来眼光、社会视野,培养好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生未来继续发展和转化实践的能力为重,来理解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三)面向人民提升教育教学主观感受

人民是否满意,重点在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是否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和提升[6]。当下,教育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教育事业加快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最根本、最广泛、最重要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最直接的客体、最基本的承载和最主要的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感受是人民满意的重要方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受教育者期待能够接受灵活的、优质的、个性化的、终身的教育,而目前现实中更多的是基于学校的、标准化的、班级的、供给驱动的教育方式[12];教师则期待着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减少事务性的干扰,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待遇。

党和国家以“五育”并举为总体思路,以“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为重点,以“双减”为突破,综合施策,推进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在更加鲜明体现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同时,以师生为本发展教育。传统的教育教学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忽略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教师的教被考试要求约束,学生在学习中则处于被灌输、被强制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围绕学习展开的教育教学得以实现,师生有条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转变视角,遵循规律,以新理念、新方法推进改革,切实减轻教学以外的负担,为师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

二、人民满意导向下的高品质学校办学指向

人民满意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8]。高品质学校是兼具高品位与高质量的学校,人民满意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应有之义和终极追求,也是评价高品质学校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从人民满意出发,高品质学校办学的四大原则[13],可以作新的理解和认识深化。

(一)顶天立地,树立人民立场

顶天立地是指学校既要准确把握国家大政方针,按照国家对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有的放矢,付诸行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学校实际则应是社会期待和本校师生发展诉求的综合考量,代表了人民群众的直接需要。因而说,顶天立地虽然是为学校改革发展确定了两条标线,但背后的基本逻辑是要求学校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为本”的总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把握人民需求,实现人民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总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7]。

(二)文化浸润,服务人民利益

文化浸润是指学校从文化的高度整体思考学校综合治理和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从“育分”转向“育人”。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的重要职能和时代使命。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自身文化的提炼和表达,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和形象化,文化浸润的前提是从广大人民的文化认同出发,给学生打下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文化烙印。

(三)遵循规律,形成人民意识

遵循规律是指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引领结构性改革,实现系统的、持续的发展。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的艺术,遵循规律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聚焦在“人”的身上。并且,遵循规律不只是遵循教育学的规律,还要遵循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规律,既要尊重师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能动作用,又要深刻把握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了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怀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心态来办教育,从为国家输送人才、为社会贡献力量、为学生搭建平台、为教师扫清障碍的角度推进学校的改革。

(四)全面发展,投身人民行动

全面发展是指学校育人力量全面调动、学校发展生态全面优化,促成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全社会对每个学生的外部期待,也是每个学生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理想愿景。从人民满意的角度重新审视全面发展,必须要依靠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4],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的自主,调动师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面对真实问题的基本素养;要开放办学,吸纳社会力量和家长资源参与学校治理和课程开发, 以学校为纽带撬动教育的社会化、综合化和实践化。

三、人民满意导向下的高品质学校建设策略

教育综合改革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5],高品质学校建设以“1+3+N”结构为典型经验和普遍规律[16],根据新战略、新理念、新目标的要求,也应作新的理解。

(一)着眼于人,重构办学理念

“1 个核心”是指向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教育观、发展观,主导了办学的方向,决定了学校的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改革发展的灵魂,也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核心。学校的改革能否顺应时代的精神, 能否满足人民的需要,能否形成持续的发展态势,首先取决于办学理念是否精准、适切。

当下,教育事业还有很多关键领域在深化改革,发展进程中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教育方针在调整,教育政策在变化,学校要破解问题、推动发展,要把力量集中在改革上,就必须要与时俱进,注意办学理念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把新的要求、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体现到我们的办学理念上;但是另一方面,学校要巩固发展的成果,保持发展的势头,则要注意办学理念的延续性和一致性,不能朝秦暮楚,不能朝令夕改。因而,在高品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要用好办学理念,关键在解读,在于传承历史经验,补充时代精神,不断在提炼精华的基础上丰富其内涵,创新形式,使其历久弥新,保持生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定位,运用了新的表述,但这是回归,不是颠覆,是在引导我们拓宽视野,更全面地认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办学理念就应该补充相应的角度,从而指导我们的工作。

(二)引领发展,转变育人方式

“3 大要素”即课程、教学、评价是落实“五育”并举的关键,是学校育人体系的主线,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新时代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转变育人方式,重构育人体系。要做到“五育”并举,做到“双减”,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基于办学理念整体性地重构育人体系,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把“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的问题统一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来,统一到学生学习成长的视角上来[17]。

育人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一方面是要改变育人体系与其他工作之间的结构,让学校的管理、教研、后勤等工作真正能够支撑教育教学。例如,目前家委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更少,导致课程教学改革忽视家长诉求和学生需要;学校教研机制不完善,教研效率不高的情况还比较常见,导致教学方式转变慢,教学质量提升难。这些都是需要破解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要改变育人体系内部的结构,让课程、教学和评价相互协调匹配,实现课教学评的一体化。例如,不少学校在尝试选课走班,或更多学校开展了“长短课”的改革,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进行调整;又如,要推进“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就要打破课程的分界,转变教学的方式,由分科教授走向综合实践,这也要求学校对课程教学进行统筹考虑。

(三)探索创新,实现关键突破

在“1+3+N”结构中,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民主治理、校本研修、家校共育等“N 个项目”是直接推动改革的抓手,是直接撬动改革的突破点。学校要结合自身发展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切入,带动全局的联动。

在这N 个项目中,党建引领是学校当下的首选项目。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不是领导班子的事情,不是党员干部的事情,是全校所有教职工要同心同德、共谋共建的事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就强调要“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这是学校把握改革方向、做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是贯穿学校工作全局的一条红线。强化党建引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教职工的能动性,办学理念才能落地,育人体系才能落实。

同样的道理,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民主治理提高工作效率,校本研修创新方式方法,家校共育扩大育人时空……这些项目虽然不是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却是我们优化教育教学的手段,是放大育人价值的杠杆。

总的来说,从发挥作用的角度来看,做改革项目要精准研判、锐意创新,是求立竿见影,快速改变学校的精神面貌;优化育人体系则要科学谋划、整体建构,是求切实培育核心素养,改变孩子的一生;而提炼和解读办学理念,要重视传承、慢慢沉淀,是求弘扬学校的文化气韵,奠基学校的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我们不仅要以宏观的社会视角来理解教育,也要用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待学校,才能真正实现高品质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办学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校推介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