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宝花 |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在知识类型丰富、信息传播渠道多样的现代社会,非正式学习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非正式学习空间也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合作交流的重要场所。学校如何以积极的、开放的心态主动迎接教育变革的挑战,让闲置空间“活”起来,创设更具育人价值的非正式学习空间,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变革应始于课程,为保证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空间中的学习效益,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基于“星辉教育”办学理念,在创设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同时,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有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的形成。
学校践行“星辉”文化内涵 ,将非正式学习物理空间的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这与学校“让每一颗星都熠熠生辉”的星辉教育办学理念不谋而合,学校着力打造“一心五瓣”协同发展课程,开展学习共同体、非正式学习空间、项目式学习等主题研究,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依据“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的校训,规划了“四园四场”,即刚健园、笃实园、辉光园、日新园,星辉广场、数学广场、梦想农场、中草药苗场。其中,星辉广场地上有十颗星,意在评价于诚信、创造、感恩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十星少年。正大门门厅主题墙上的育人目标、结出五瓣花的校树均蕴含着五育并举的寓意。
童年是彩色的,学校以“星辉”元素丰富校园里的每一寸空间,赋予每层楼不同的颜色和教育功能。一层的粉色代表梦想,架空层上标注知识内容的宇宙星河、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国际行星及相应的名人介绍等,让学生从小心怀梦想,树立榜样。二层的绿色代表生命,连廊中呈现人类生命进程和健康养护知识,提醒学生珍惜生命、热爱自然。三层的明黄色代表艺术,这层有由名人名画、可弹奏的各式乐器、涂鸦区等组成的连廊,学生可在观赏、操作中提升艺术素养。四层的柠檬黄象征国家,这一层的空间文化旨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史等重要历史,神舟飞船、航空母舰等大国重器知识等,促使学生从小生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五层的蓝色代表海洋,其连廊文化涉及放眼世界的主题内容,如各国风光、世界知识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成长为有责任、能担当的世界公民。
为建设好非正式学习空间,学校打造了配套课程的研究性生态圈,研发了包括在地文化、非遗文化、伟大祖国等在内的主题课程群,其具体课程内容由师生、家长共研共创。如《幸福的家庭》中有家谱、家训、家风等内容,《和谐的社区》中有志愿者服务、走出社区等内容,《可爱的祖国》中有中国社会、中国科技等内容,等等。
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鼓励学生采用体验、沉浸、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以激发其学习乐趣。如:在学习《我们的家乡》时,鼓励学生观察真实生活,结合校园场景了解自己的家乡——校园中的厦门标志性建筑集锦漆画、郭沫若的诗作《白鹭》墙等,是家乡文化的体现;在相应时节种植厦门市树凤凰树、市花三角梅,欣赏波光粼粼的筼筜湖造型的天花板等,是亲近家乡的方式;在相应楼层描绘家乡美景、弹唱《鼓浪屿之波》、创编木偶剧等,是表达乡情的途径。
非正式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校除了扎扎实实教授国家课程外,有责任充分利用每一处校园空间,积极开发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时时可发生、处处可开展,使其在愉悦宽松的学习中自主成长,提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