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红 鄢忠平
(1.恩施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湖北 恩施,445000;2.恩施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湖北 恩施,445000)
脓毒症是指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寒战、气促、心慌以及精神状态改变等,严重时可发展成脓毒症休克以及严重脓毒症,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及循环障碍,致死率高。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年全球患脓毒症的患者人数超1 900万,病死率超30%,患病后存活的患者约300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有多种原因可引起脓毒症,常见的原因有创伤以及严重感染,比如胆管炎、腹膜炎、重症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多发伤等。当机体受到感染后,细菌毒素等进入患者身体,导致全身或局部炎症反应[3]。然而,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来说,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会加重患者病情,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威胁其生命。所以,重症脓毒症休克治疗需以抑制感染进程为主要原则,进一步减少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脏器功能[4]。因此,为了提升重症脓毒症休克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对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回顾性选取恩施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症休克(脓毒血症合并休克、肝功能异常、血肌酐>2 mg/dL、急性肺损伤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恩施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s)]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平均年龄(岁) APACHEII 评分(分) 发病原因重症胰腺炎 中枢神经严重感染 多发伤 重症肺炎 其他观察组 47 27/20 41.57±6.16 22.35±6.25 16 6 11 13 1对照组 53 31/22 41.94±6.26 22.89±5.26 21 7 7 16 2 χ2/t 0.011 0.297 0.469 1.930 P 0.916 0.767 0.640 0.748
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脓毒症诊断标准[5];②合并休克[心率 >100次/min,血压下降,收缩压 <90 mm Hg或脉压<2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原有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超过基线水平30%以上;感染主要细菌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患者会出现意识改变,初期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兴奋性症状,随后出现虚弱、意识障碍、模糊,最终昏迷]。
排除标准:①患者无耐药菌群;②合并免疫缺陷类疾病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合并严重营养不良者。
所有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美罗培南,具体方法为:将1 g美罗培南(生产企业: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50,规格:0.5 g/瓶)溶解在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8小时给药1次,2次/d,连续治疗7 d。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具体方法为:美罗培南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并将0.3 g左氧氟沙星(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026,规格:2 mL∶0.2 g/支)溶解在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7 d。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1周,患者休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病情稳定,意识清醒,尿量>30 mL/h,脉压差 >30 mm Hg,收缩压 >90 mm Hg,心率60~100次/min,体温恢复36~37℃为显效;患者休克临床症状缓解,意识有所恢复,尿量增加,收缩压 >90 mm Hg,但依然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来维持血压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或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离心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表达水平。③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乳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相关生化指标表达水平。④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应用流式细胞仪[生产企业: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型号:Attune NxT]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CD4+、CD3+、CD8+比例,并计算CD4+/ CD8+比值。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的4例患者和对照组15例患者治疗后无明显改善,且由于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针对此类患者调整治疗方案,展开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均改善了患者休克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n(%)]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PCT、白细胞计数等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PCT、白细胞计数等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s)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s)
组别 例数 CRP(mg/mL) t P PCT(μg/L) t P 白细胞计数(×109/L)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127.45±18.55 72.15±9.36 18.246 <0.001 34.83±8.68 12.28±2.53 37.092 <0.001 12.42±2.34 8.25±2.11 9.073 <0.001对照组 53 125.46±21.53 97.65±8.24 8.782 <0.001 34.95±7.61 15.01±3.19 24.054 <0.001 12.52±3.11 10.26±2.73 3.976 <0.001 t 0.492 14.490 0.930 15.558 0.180 4.080 P 0.624 <0.001 0.355 <0.001 0.858 <0.001
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ALT、AST、乳酸、CK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ALT、AST、乳酸、CK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s)
组别例数BUN(mmol/L)tPScr(μmol/L)tPALT(U/L)t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23.46±5.2517.36±3.73 6.494 <0.001365.36±58.36211.25±42.5215.632 <0.001121.53±25.33 67.22±11.73 10.008 <0.001对照组 53 23.68±6.8320.62±2.73 2.942 0.005 363.72±62.74258.25±51.22 9.208 <0.001120.72±31.83 81.63±10.27 11.482 <0.001 t 0.179 5.025 0.135 4.956 0.140 6.498 P 0.858 <0.001 0.893 <0.001 0.889 <0.001
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3+和CD4+/CD8+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3+和CD4+/CD8+数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对比(±s)
表5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例数CD4+(%)tPCD3+(%)tPCD4+/ CD8+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24.94±5.49 33.59±6.24 7.135 <0.001 31.75±5.25 37.58±6.12 4.957 <0.001 1.37±0.25 2.31±0.35 14.983 <0.001对照组 53 24.67±5.41 29.12±7.52 3.497 <0.001 31.27±5.21 33.21±3.21 2.308 0.023 1.24±0.16 1.70±0.28 10.384 <0.001 t 1.426 71.848 0.820 40.005 0.654 16.362 P 0.159 <0.001 0.414 <0.001 0.522 <0.001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采取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美罗培南抗菌谱广,可用于治疗厌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等感染治疗,在重症脓毒症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且美罗培南对于腹部脓毒症具有明显疗效,降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左氧氟沙星抗菌谱较广,能够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生物活性,可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美罗培南是临床常用的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能够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6]。另外,美罗培南对于β-内酰胺酶具有较强稳定性,能够降低感染对神经的二次损伤。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对大多革兰阴性与革兰阳性菌均具有较高抗菌活性,但对于肠球菌和厌氧菌的作用效果较差。二者可发挥协同作用,从不同抗菌机制达到有效抑制细菌的目的,从而控制患者感染性休克现象,提升治疗效果,与肖成伟等[7]研究相符。
续表4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s)
续表4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AST(U/L) t P 乳酸(mmol/L) t P CK(U/L)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84.25±11.25 57.27±6.28 11.351 <0.001 3.46±0.62 1.98±0.21 15.500 <0.001 23.73±3.32 13.26±3.66 14.526 <0.001对照组 53 84.94±10.2763.27±5.83 16.734 <0.001 3.57±0.71 2.35±0.26 11.409 <0.001 23.53±4.11 17.62±2.59 8.857 <0.001 t 0.321 4.931 0.820 7.764 0.265 6.935 P 0.749 <0.001 0.414 <0.001 0.792 <0.001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CRP、PCT、白细胞计数等相关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8]。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9]。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含有的PCT水平极低,影响PCT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程度和免疫反应等[10]。研究发现PCT代谢快、生物活性高,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临床检测容易,而且不依赖肾脏排泄,因此常作为炎症指标之一[11-12]。另外,白细胞计数作为重症脓毒症患者常用指标,其表达水平能够反映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对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采取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ALT、AST、乳酸、CK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BUN、Scr、ALT、AST、乳酸、CK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上BUN多被用来评价肾小球过滤功能,这主要是因为BUN属于常见含氮化合物,从肾小球过滤后排出体外,若机体出现肾功能损伤,BUN水平也随之升高。临床研究发现,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内破坏性病变、肾内占位性病变、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肾炎以及肾小球炎等的发生均会增加血清内BUN表达水平[13]。Scr是了解人体肾功能的一项主要方法,也是肾脏功能表现的重要指标,若血清内肌酐水平升高,那么也代表了机体出现肾损害[14]。血清乳酸形成是因为机体血供不足导致机体组织无氧代谢增加,进而增加乳酸水平,临床多应用血清乳酸表达水平来判定机体缺血缺氧程度,其水平越高,也就代表机体缺血缺氧和休克情况越严重[15]。CK多存在于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另外脑组织中含量也比较高,很少存在肾内、肺内和胃肠道中。它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可用于心肌疾病和骨骼肌疾病的临床诊断[16]。ALT、AST是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其水平升高代表机体出现肝功能损伤。而本研究结果也证明了采取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减轻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肾功能、心功能、肝功能损伤,改善患者休克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3+和CD4+/CD8+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3+和CD4+/CD8+数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重症脓毒症休克能够提升患者免疫功能。虽然具体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但可能是因为两者联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升患者机体抵抗疾病能力,进一步提升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对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采取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休克对患者肾功能、心功能、肝功能带来的损伤,降低休克严重程度,提升患者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