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体育课是高校必修的公共课程,其本身承载着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蕴含着丰富而又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相融合,对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出即有健康的体魄又有健全的人格的高层次人才,因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独特性,天然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紧密内在联系,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中有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正如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
1.1 教学目标上的互通性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推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体指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有理想信念、有核心价值、有中国精神、有能力素养”为主要内容,全面彰显其时代内涵,体现其时代特点。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分析可见两者在教育目标上存在互通性,有一致的核心目标,都是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实践的发展,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日益紧密,两者之间目标上的互通性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1.2 教学方式上的互动性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它是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将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的教育性因素渗透、融入进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情况下接受老师对课堂预先的安排与设计,最终达到“德育”的目标,教学活动以“静”为常态;高校体育教育因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教学形式上是一门注重体能训练、体育活动、体育竞技的实践性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体育项目的教授给人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它是以线下课堂面授为主,线上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等教学形式为辅而达到“体育”的目标,教学活动以“动”为常态。两者在教学方式上,协调同步、相互渗透,动静结合,互为补充,旨在实现全过程思政教育目标。
1.3 教学内容上的互补性
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思想政治课程有很强的知识性,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一些学科方面的知识。但知识性不是这们课程的根本属性,其本质是“德育”。
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是由体育教师按一定计划和大纲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实现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专业知识、培养体育技术能力、提高体育技能水平,通过体育教育实践使学生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并且培养其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其本质是“体育”。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思想政治教育重“德育”,紧抓其“神”的建设而主“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明其精神”;体育教育重“体育”落实其“形”的打造而主“外”,通过体育教育“野蛮其体魄”。两者在教学内容上互为补充,“神形具备”“内外兼修”。
2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构建“课程思政”格局,形成全过程思政的视野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从出台的相关文件、政策中可见一斑。比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这些文件、政策在推进高校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较长时期内对高校体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定位不足,功能缺失,两者在相互融合推动方面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定位笼统,功能缺位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包含体能锻炼、体育竞技、体育心理三个部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竞技水平和協作精神。但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方面,只强调了体育心理在构筑学生健康人格中的作用,定位笼统,功能缺位,缺乏对教学过程中思政要素作用的发挥。随着对高校体育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入,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要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专业运动员,而是通过锻炼学生体能,锻造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健全人格,推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
2.2 学科壁垒明显,没有形成联动融合
虽然体育教学中蕴含着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目标互通、动静结合、内外互补的优势联系,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但是由于在体育教学的设计上缺乏深入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元素明显不足,一方面作为独立的学科,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没有相互结合形成联动而呈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两者在教学方式上学科壁垒明显,相互剥离、各司其职的情况仍然存在,没有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体系化建设中,没有形成全过程思政格局。
2.3 评价机制不完善,缺少系统性教学评价机制
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德育”与“体育”的培养,在实际体育教学实践中,“德育”的功能并没有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好的体现出来,与中国高校体育教学强调“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还有一定差距。就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以学生的体能、技能水平达标情况和竞技比赛成绩等显性要素为评价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以课堂教学内容、思想课考试成绩为主,两者之间缺乏系统性教学评价机制。当前对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对两者的考核评价机制缺乏整体规划,没有把对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评价放在高校思想政治体系化建设的全局中来,导致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德育”功能。
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之路探究
在传统高校课程中,体育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像两驾马车,并向而行。从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是同向同行的,如同一条梯子的两边,平行而行,没有交叉;而从学科专业发展的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能够起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实际上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隐形要素可以延伸出多条横线,与另一边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交,成为梯梁,探索两者之间的融合之路,就是要找到构建梯梁的骨点,共同搭建成一座助力学生向上攀爬、自由全面发展的成长阶梯。高校体育教育的优势在于“寓教于体”,通过体育教育的实践实现对身体的打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强项在于“寓教于思”,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完成对心灵的塑造,两者的充分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既保留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又可以吸收并借鉴彼此的优点和长处,更有利于培养“身心合一”的全面发展人才,共同为实现高校的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出贡献。
3.1 加强顶层设计,为推进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为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指明了方向,比如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均提到了两者相融合的问题。在实施方案层面,高校要在学校管理层面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体系建设,在顶层设计中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体育教育的意义和地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高校体育教育的考核体系与评价体系中的作用。高校要根据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规划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体育教育课程进行统筹设计,确保体育课程教师切实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思想政治水平和体育专业技能并重的标准,培养出既具有出色的体育专业技能、又具有高水平思想政治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顶层设计和方向指引,从理论和制度上为推进两者融合提供有力保障,为构建大思政格局提供良好的氛围。
3.2 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推进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高校以学生为体,教学以教师为用,教师是高校进行学科建设的主力军,更是课程教学的先锋队,是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中流砥柱。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提高体育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在这方面,高校要加强对体育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从思想上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培养高校体育课程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的意识,探索二者有机融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并逐步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不仅仅承担着体育教学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政治引领的任务,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不仅在“野蛮学生体魄”上发挥作用,也应该在“文明学生精神”上发挥引领。在教师的培养上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推进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能文能武”,为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3.3 以“课程思政”理念统领体育教学改革,健全科学化课程体系
蔡元培指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在“完全人格”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要完善现有课程教学大纲,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维度的目标要求,根据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学校应鼓励教师探索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于教学设计中。要以“课程思政”理念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健全体育课程体系,发掘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选树一批体育和思政相结合的精品课广泛推广,为教师树立模范样板,为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提供借鉴,完成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建设,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内容实起来,形式活起来”,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外联动、动静互补的优势格局。
3.4 完善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传统高校体育教育考核标准以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能等测试为主,考核内容片面、考核方式单一,对于发挥体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激励作用不够,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纳入评教指标,建立常态化评价模式。定期对体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评优树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程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在体育教育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一系列评价制度改革,将极大地调动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完善高校体育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细化标准,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发挥德育作用的评价,树立全过程思政理念,是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4).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Z].2017-02-27.
[4]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Z].2017-12-4.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8-14.
[6]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Z].2020-01-16.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Z].2020-10-15.
[8]董国强.基于“德育为先”理念的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51-53.
[9]李伟,李宏伟.高校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7):128-129.
[10]刘兴平.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論定位与实践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4-108.
[11] 周清华.课程思政理念如何融入学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1-05-14(5).
[12] 宋怡诺.论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品位·经典,2021,(4):86-87.
[13] 谢伟,张矛矛,曹洪军.基于项群理论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探索[J].体育学刊,2021,(4):86-93.
(作者单位:韩国安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