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开展传统体育运动的实践策略

2023-04-04 22:21:10王清华
当代体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舞龙体育运动武术

王清华

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需要从运动项目内容、运动策略等方面进行更新和优化,丰富学生在学校当中的体育运动。在实践中,学校方面需要引入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将传统体育运动与现代体育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对传统体育运动的感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中小学开展传统体育运动的可行性,阐述了传统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从常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出发,探索了中小学开展体育运动的策略。

我国曾经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指导,明确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向和路径。在实践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全方位融合到国民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当中,才能迸发出长久的生命力,全面提高传承效果。中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需要积极引入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将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1 中小学开展传统体育运动的可行性

1.1 传统体育运动器械简单

我国传统体育运动对器械的要求较少,绝大部分的运动项目都比较灵活,能够在不同的场地开展,组织形式可大可小、可华可俭,具有经济实惠、容易操作等特点。在中小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体验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抓住校园运动会、课后服务等机会,带领学生练习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来传播传统文化理念,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运动的兴趣。

1.2 传统体育运动易于接受

在以往的跑步运动中,很多中小学生会感到疲倦,如果运动方式不当、呼吸机能不达标,学生还有可能出现抽筋、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等问题,为此,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传统体育运动具有易于接受的特点,无论是武术、跳绳、舞狮还是传统健身操,传统体育运动的运动强度都比较小,并且运动形式丰富多彩,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引入不同种类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参与喜闻乐见的运动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 传统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

2.1 民族人文价值

传统体育运动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较强的民族人文价值,能够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学习体育运动中包含的价值理念、文化特质。在实践中,很多传统体育项目与民族节日、民族文化有关,是中国所独有的,例如舞龙、舞狮、赛龙舟等,通过引入传统体育运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传统体育运动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自身获得道德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相对于“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精神,传统体育运动以“重在参与”为思想核心,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2.2 精神激励价值

我国传统体育运动源远流长,很多体育运动都具有较强的精神激励价值,能够展现出中华民族根本的精神基因,体现出中华民族执着的精神追求,对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例如舞狮,这项传统体育运动能够展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学生的精神受到激励。除此之外,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还包含了竞争的思想,学生可以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感受竞争的气氛,改变懒散的状态,提高竞争意识。因此,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教育价值,广泛引入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效果。

2.3 文化审美价值

传统体育运动与艺术的联系非常紧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引入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或欣赏不同类型的传统体育运动,例如武术、赛龙舟、拔河等,感受传统体育运动健、力、美的统一。在武术中,学生可以穿上正规的武术服装,展现出美丽而健康的体态,使每一个动作张弛有度,展现出武术运动的独特审美价值。传统体育运动中不但有静态的美,还有动态的美,不但有节奏韵律的美,还有服装造型的美,通过引入多种类型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小学生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获得更多美的感受。

2.4 强身健体价值

强身健体价值是传统体育运动的基本价值,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加倾向于张弛有度、节奏舒缓的运动,激烈对抗、强度较大的运动较少,因此,传统体育运动的强身健体价值更加独特。在开展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时,学生身体的各个器官不会受到过度的刺激,膝、踝、腕等关节受到的损伤较少,学生能够在完成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调节心理,释放压力,获得愉悦的心情。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高度重视传统体育运动的强身健体价值,合理规划学生的运动时间,明确不同体育运动的运动强度,让学生适时训练、适当训练。

3 新课标下适合中小学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3.1 舞龙

舞龙是一项广为人知的传统民俗活动,需要十个以上的表演者相互配合。舞龙运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气息,该运动中包含了“龙的传人”“龙的子孙”等观念,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学生对传统民俗活动的学习兴趣,此外,舞龙运动还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中小学阶段引入舞龙运动,学生可以感受人龙合一、奋发图强、精诚团结的精神,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穿上专业的舞龙服装,在乐曲的伴奏下利用走、跑、跳、翻滚等动作,控制整个舞龙的过程。为进一步加强舞龙运动与中小学生健身运动的适应性,体育教师可以简化舞龙的道具,还可以开创“双人舞龙”“单人舞龙”等新的运动形式,让传统民俗活动真正成为适合中小学生训练的健身项目。

3.2 武术

武术是中华传统体育运动中的佼佼者,这种运动形式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适合中小学生訓练。中国武术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对学生个人成长十分有益。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四肢的协调能力,提高自身的精气神,使动作更加灵敏,增强头脑的反应能力。因此,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当中引入传统武术,让学生在校内获得更多的武术训练,培养学生的武术运动兴趣。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直接引入专业的武术套路,也可以将武术当中的动作提取出来,重新进行编排、组合,降低武术训练的难度,方便低年级的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对中国武术的情感。

3.3 拔河

拔河是双方各执绳的一端进行角力的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和娱乐性,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拔河运动中,学生需要科学、合理用力,掌握拔河的姿势,腿部、踝部、肩部、肘部等共同用力,把握用力的节奏,获得全方位的锻炼。拔河运动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较少,学生可以在校园里随时随地开展拔河运动,形成奋力拼搏、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中小学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拔河比赛,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拔河运动中,体会拔河运动的独特魅力,在拔河中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4 摔跤

摔跤是一种两人徒手较量的传统竞技运动形式,在摔跤中,把对手摔倒的一方胜出。目前,摔跤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的竞技运动之一,中国的摔跤从周代开始就一直盛行于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了中华民族精神中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内核,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在中小学阶段,通过引入摔跤体育运动,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育运动锻炼,感受传统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在运动中找到自信心。在摔跤对抗中,学生能够运用推、拉、抱、绊等方法,将对手摔倒,融合力量和技巧,感受摔跤运动的魅力。在众多传统体育运动中,摔跤是一种对抗激烈的运动,因此,学生在摔跤中不得佩戴金属类的首饰,着装必须要符合摔跤运动规范,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摔跤场地,避免学生受伤。此外,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全面了解摔跤运动,在摔跤过程中禁止使用窒息动作、致痛动作、反关节动作等,规范学生的摔跤运动,确保学生的安全。

4 新课标下中小学开展传统体育运动的策略

4.1 练习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运动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充分发挥传统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体育教师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基础。例如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武术项目。当前,小学生对传统武术的接触较少,很多学生没有武术训练的基础,不懂武术的套路,教师需要从基本功开始教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练习基本的运动技能,从穿掌、扎马步、弓步压腿、弹踢冲拳、插步盖掌等基础动作和基本运动技能入手,为后期的武术训练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渗透武术当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学习“抱拳礼”,让学生了解习武的规范,增强学生对武术思想的认同感。练习基本运动技能是学生学习传统体育运动的基础,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基础、身体机能、武术学习基础等,帮助学生练习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2 发展专项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形式多样、民族特色浓厚等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身体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体育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专项体育运动技能,逐渐加大传统体育运动教学的难度,使学生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找到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特长技能。例如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学习速度较快,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引入长拳,培养学生的专业武术技能,让学生在武术学习方面取得更加卓越的成绩。长拳是传统北派武术当中的一种拳术,这种拳法的特点是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节奏分明、快慢相间,非常适合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习。在国标武术长拳当中,手法、手型、步型、步法、腿法、跳跃等动作得到了规范,其中,手型包括拳、掌、勾,步型包括弓、马、仆、虚、歇,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掌法、肘法等。当前,很多长拳的运动方法被编成拳械套路,体育教师可以在中学阶段带领学生学习长拳的拳械套路,使学生掌握这种拳法内在的特点,在锻炼当中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练习专项体育运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传统体育运动中的乐趣,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表演和训练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4.3 组织传统运动社团,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在中小学体育运动中,一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难以通过体育课堂呈现出来,无法融入到体育课堂的训练当中,针对这种情况,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组织传统体育运动社团,例如花样跳绳社团、放风筝社团、舞龙或者舞狮社团等,让学生通过社团的方式开展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全面感受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传统体育运动技能,学校方面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各个社团派驻专业教师,让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完成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积极性。例如在舞龙和舞狮社团当中,学校可以在当地选取有舞龙舞狮经验的教师,同时还需要向相关机构购买或租用器材设备以及服装,让舞龙舞狮社团拥有更加完备的活动开展条件,全面增强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此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各个社团开展交流表演,举办传统体育项目展示大会,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4.4 组织传统运动竞赛,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能够体现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中小学生,需要树立终身运动意识,在日常生活當中传承传统体育运动,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联合学校的管理人员,开展“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运动会中引入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包括摔跤、太极拳、射箭、跳绳、踢毽子等,通过传统体育运动会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激发中小学生参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在举办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过程中,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结合体育运动会的项目,在日常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锻炼,持续渗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使学生获得运动能力的提高。通过举办传统体育运动会,学生能够从运动会中获得奖杯、奖牌,感受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独特魅力,同时增强自信心,在运动中体验快乐。

5 结束语

传统体育运动中包含了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承载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修身养性、团结协作等宝贵的思想,对中小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以往的中小学体育运动中,学生只能接触跑步、跳高、跳远等运动形式,对武术、舞龙、舞狮、踢毽子、摔跤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接触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极度匮乏,运动形式非常单一,无法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传承,难以实现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借助新课改的东风,中小学需要积极创新,用传统体育运动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在今后的体育教育中,中小学需要积极引入传统体育项目,加强对这类体育运动的宣传,在体育课堂、学校运动会中进行渗透和融合。此外,体育教师还需要对传统体育运动进行适当改造,让传统体育运动更加适合学生训练,广泛组织传统体育运动活动,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猜你喜欢
舞龙体育运动武术
舞龙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体育运动
中秋舞龙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新年到,来舞龙
舞龙表演
幼儿园(2017年4期)2017-04-24 21:25:28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