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协同机制研究

2023-04-04 08:24:51方娜朱云玲
当代体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民众协同

方娜 朱云玲

长期以来,学校、社区、家庭体育的发展为我国政府密切关注。近几年的新冠疫情,对当前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建设形成了一定的促进,也再次将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重要性突显。基于此,本文从民众健身意识、社会体育健身资源、国家体育健身政策出发,对新时代学校、社区、家庭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三者一体化发展的协同机制。

1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时刻关注着学校、社区、家庭体育的发展,曾多次出台相关文件以推动其进程。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并提出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以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并指出要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

即便如此,我国学校、社区与家庭体育的发展目前仍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2019年,新冠疫情突发,国家号召民众居家战疫,进而再次凸显学校、社区、家庭体育的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结合后疫情时期实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协同机制的可行性策略,以加强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融合,促进三者之间的可持续性发展。

2 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学校、社区以及家庭是民众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场所,三者的体育一体化建设长期以来为广大學者所关注。沈建华(2001)在确立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目标的主要依据时,表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林少娜等(2004)指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发展模式能够改革学校体育,指导家庭体育,联系社区体育,使三者之间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练习通道受阻。社会的广泛宣传、大众的积极参与、线上体育在疫情期间所焕发的产业活力等,都体现了在重大的灾疫面前,民众自主的身体认知和健康启蒙意识觉醒。基于此,本研究从民众、社会、国家三方面,对后疫情时期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总结其现存的发展困境,具体如下。

2.1 民众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参与未能持续

近年来,“治未病”的健康观逐渐为民众所关注,而体育作为其有效手段,却并未得到民众的重视。并且,与医学治疗疾病不同的是,体育除了具有健身功能以外,它还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民众通常担任着体育运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和传播者等一种或多重身份,其体育观念将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甚至周遭民众的体育运动参与度。疫情期间,健康重新并持续成为民众最热议的议题,民众纷纷积极主动寻求健康生活方式和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表现为实时密切关注防疫小贴士、汲取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和进行居家锻炼等。且由于众多媒体对体育运动益处的争相报道,民众开始关注体育运动,并自发组织参与体育运动,出现短期的家庭体育运动热潮。与之相反的是,学校体育开展情况不如人意。居家战疫期间,学校通过开展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存在“挂视频”“找替身”等完成任务式的消极学习现象。尽管家庭体育开展良好的情况下,民众皆居家活动的背景下,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仍存在阻力,可见家庭体育仍未实现助力学校体育的效果,民众的体育参与仅为短期热潮。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民众的体育健身意识不强,缺乏对体育观念的正确认知,体育活动参与自主性以及持久性有待提高。

2.2 社会体育健身资源不均,组织结构单一

随着全民健身政策的推行,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大力支持群众体育建设。后疫情时期以来更是显示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首先,学校作为学生体育教育的重点地区,疫情实时线上教育期间,其体育设施场地基本处于“休养”状态。且仅仅依赖学校体育等方面的努力,青少年健康促进难以奏效,学校体育需要向社区和家庭等场域延伸和拓展,向家庭、社区要人员、要时间、要资源。其次,社区作为民众体育参与的主要场所,为避免疫情期间民众聚集,各个社区的体育设施场地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占用体育设施场地、挪用公共场地等情况频发,使得可供居民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变少,对其参与度有所影响。然后,家庭作为民众体育参与的基本团体,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家庭成员之间的体育互动增多,但由于设施、场地有限,其体育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发展的基础包括学校体育观念的更新,构建一定的组织机构,实施人员的来源,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以及一定的物质保障措施。而后疫情期间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体育一体化建设中体育健身资源不均衡,利用率良莠不齐,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逐渐显露,将对其未来发展有所制约。

2.3 国家体育健身政策不足,相关律法欠缺

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基于我国国情发布了促进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受此次疫情影响,学校、社区和家庭体育之间的协同备受考验,相关政策律法短板逐渐显露。王辉(2017)在对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问责案例进行解析时,提到在法院实际审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类案件过程中,常常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的公平原则判处学校承担主要责任。即为避免纠纷,校方以及体育教师选择性忽略青少年儿童体能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而将学生不受伤作为设置体育课程强度、体育课程内容等的前提条件。而在居家战疫期间,为响应国家号召,中小学课程皆采取线上教学模式,通过统一的线上视频在线学习。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发现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教学进度存在差异,这迫使各个学校教师还需另外开展直播教学。且由于体育课程还需注重学生的身体练习,故而多数体育教师采取学生课后录制练习视频作为反馈的形式,以保障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我国很多与学校、社区和家庭体育协同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往往是宣示性、原则性条款,缺乏奖惩措施与执行程序说明,致使其操作性不强。当前国家虽已有发行体育健身的相关政策,但面临诸如新冠疫情等突发情况时,其实际操作仍存在现实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3 新时代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协同机制

新冠疫情以来暴露出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协同机制建设的现实困境,同时,也为其将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处于特殊时期,民众居家时间稍多,在此情况下,通过本研究能够获得切实的实际情况,并针对现实所存在的客观问题,及时改正,以探索适宜后疫情时期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协同机制,为未来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协同机制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基于现阶段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现实困境,本研究对新时代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协同机制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强体育健身知识宣传,夯实一体化基础

体育建设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更新民众的体育认知,以促进民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北京体育大学王安利教授在采访时指出:“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最主要体现在改善了人体的自稳态,就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身体抗造耐折腾,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鼓励人民关注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首先,更新民众对“体育就是休闲运动”的刻板观念。体育健身与医疗卫生是“体医结合”的2个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以大众健康提供服务为根本,但二者过程和方式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点;体育健身侧重前端,涵盖基本身体锻炼、保健、养生等工作;医疗卫生侧重后端,涵盖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工作;二者犹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其次,后疫情时期,民众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以線上为主,故而,以此为切入点,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加大对体育健身知识的宣传,以保障民众能够获取最新的体育健身知识。最后,鼓励民众自主锻炼、坚持锻炼,培养民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五十年”的体育意识。后疫情期间,多数民众的空闲时间较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对民众的体育健身知识的更新,能够更加行之有效地鼓舞民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而为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建设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3.2 丰富体育社会组织形式,增进一体化建设

介于后疫情时期,学校、社区的主要精力大都集中于疫情防护,导致大多数的体育组织近乎“休眠”状态,出现各地鲜有组织体育活动情况。要增进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建设,就应结合疫情实况,充分分配社会体育资源,丰富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形式。处于居家战疫阶段时,为避免人员聚集,学校可以家庭甚至社区为单位,组织线上体育锻炼打卡、线上运动会等,以趣味性较强的组织形式,增进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带动民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另外,还可以通过体育教师录制相关教学视频,以社区或学校为单位,组织线上太极教学、八段锦比拼等运动强度中等、无需人员接触的运动项目,通过参与以上体育活动组织,充分调动民众的体育锻炼热情,逐渐强化民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进而促进其未来继续锻炼。故而,通过丰富体育项目组织形式,有助于改变民众在疫情期间对于体育运动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进而参与体育运动,感受体育运动趣味性,能够有效增进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建设。

3.3 完善体育相关政策律法,保障一体化发展

国家政策调控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建设处于逐步发展时期,在此阶段,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能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尽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布的一些政策文件对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有所提及,但并未对其发展主体、可操作性等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首先,政策应表明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建设的坚定态度,明确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建设的范围,让民众对其能够基本了解。其次,政策应坚定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明确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建设的主体,规范化管理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最后,实施责任具体制度,将各部分单位的职能明确。按照“谁负责,谁治理”“谁失责,谁担责”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明晰的合作清单制度,减少甚至避免责任部门的懒政、怠政现象。由此可见,完善体育相关政策律法的关键在于表明国家对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基于此之上,对其他相关细节进行完善,以保证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全面发展建设,还需建立健全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达成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提升民主水平。

4 结语

近年来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文件多次提及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可见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协同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后疫情时期能够有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可靠指南。除了要做好疫情防护以外,后疫情期间的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应多方面携手共进,绝不能单方面偏向某一方面。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发展模式,其作用在于改革学校体育,指导家庭体育,联系社区体育,改变过去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互相孤立、隔绝的状态[ ]。尽管目前我国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在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以及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未来可期。现阶段应充分利用后疫情时期的机遇,克服现存困境,为未来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基金项目:2020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基金项目“后疫情时期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的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TY04)。

通讯作者:朱云玲

(作者单位:1.南昌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民众协同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环球时报(2022-03-21)2022-03-21 19:14:12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体育运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呆呆和朵朵(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中国民政(2014年1期)2014-06-27 05: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