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正处于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趋于低龄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超过6成的中小学生拥有个人专属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小学为50.7%。电子产品的使用一方面为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为家庭教育以及班级管理带来诸多的困难与挑战。特别是近几年,中小学生电子产品依赖问题频频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那么,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究竟应当被禁止还是鼓励呢?作为班主任,我们又如何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地使用电子产品呢?本研究以F同学为例,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探究目前以F同学为代表的小学生群体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及特点,并从班级管理、亲子互动等方面提出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对策和建议。
一、案例叙述
F是班上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特别喜欢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们相处也十分愉快。但是,这学期开学后,我发现F像变了一个人,沉默寡言,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上课经常走神、发呆,课间和休息时不再像以前一样和好朋友游戏、活动。不仅如此,在对F进行额外关注后,我发现F的双眼出现无意识的频繁眨动现象。
在与F的父母及时进行沟通后,我了解到F的父母在这个假期工作十分繁忙,家中老人帮忙照看F。F在整个假期与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为伴,不仅视力下降,而且有了电子产品的依赖心理,每天总想着玩电子产品。在了解情况后,我与F进行了一次对话(对话过程中F多次出现眯眼、揉眼睛、挤弄眼睛的行为,这使我更加担心)。F对我说:“老师,我也知道不应该总玩手机和平板电脑,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二、问题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电子产品是其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为何以F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小学生会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他们的电子产品使用现状究竟如何?他们能否理性自控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与频次?电子产品到底是其学习帮手还是将其引入“电子围城”?这些问题及其原因需要我们进一步探析。
1.无人陪伴催生孤独感
F的父母工作繁忙,将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帮忙照看,老人通常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仅能满足其物质需求,而在心理上无力陪伴,所以F时常感到孤独。与此同时,最近经常进行网课学习、居家学习,当现实生活中缺少父母、同伴的陪伴时,以F为代表的小学生群体孤独感愈加强烈。这时,电子产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微信、钉钉、QQ等社交软件,点赞、游戏、DING等社交方式可以弥补他们的线下社交缺口。所以,F从电子产品中获取陪伴,寻找乐趣和寄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排解个体孤独。
2.从众心理引发盲目行为
“大家都玩。”这是我在与F进行沟通时F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我在与班里其他同学就电子产品的使用进行沟通时听到较多的一句话。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儿童也有自己的社交需求,一方面是与家长、教师等成人进行交往,另一方面是与同伴的交往。同伴可以使儿童拥有归属感,感受到爱与尊重,是儿童特殊的学习渠道和参照框架,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是儿童完成社会化的必然过程。小学生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为了满足同伴社交需求,也为了与同伴拥有共同语言。
3.视觉、听觉刺激形成惯性依赖
儿童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天性使然。在与F及班級其他同学进行沟通时,我发现一部分同学刚开始接触电子产品是出于好奇心理。可以说,电子产品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可以沉浸体验的虚拟王国。在大数据的匹配下,在智能算法的推选下,这个虚拟王国完全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为电子世界里的一切都好似是为其量身定做的。画面、音效等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动画、游戏、短视频等碎片化机制同样带来愉悦感与成就感。而要想维持这种愉悦感与成就感,学生就要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其中,逐渐难以走出“电子围城”。
4.学生心理防御体系尚未成熟
小学生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低,缺乏自控意识,自我约束力弱,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使用频次等缺乏强有力的认知,如果没有有效引导,则极易成瘾而不自知。就像F所说:“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听课的时候、写作业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无论干什么我心里都想着游戏里的画面。有时候我和自己说,就玩一小会儿,但是玩起来我就停不下来。”从F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不当使用电子产品使F深陷其中,常常忘记了时间和空间。F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在生活中也会一直想着游戏里的内容。这种对待电子产品的态度,已经可以称之为沉迷,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5.家庭教养方式有待转型
“我爸爸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游戏,我也跟着玩。”这是班级里的一名同学在与好友聊天时所说的话。这句话的背后折射出家长对待电子产品的态度,而家长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一部分家长采取放任式态度,认为电子产品可以充当家庭中的“电子保姆”。当学生拿到电子产品,家长就可以倍感轻松,不用再去照看孩子。这种不当监督,必将导致学生出现沉迷问题。此时,部分家长则会采取另一种极端的做法——“一刀切”。在与F家长沟通时,F家长就表示打算没收F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所有电子产品。殊不知这样的“一刀切”做法反而适得其反,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情感上缺乏沟通,亲子关系弱化。
三、具体措施
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适度、适当地使用电子产品对学生的学习和社交都是有益的。可以说,真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往往不是电子产品, 而是沉迷其间、难以自拔所产生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充分发挥班主任优势,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发挥电子产品本应有的价值。
1.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
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电子产品时,与其一味地强调电子产品的缺点,不如客观地说明电子产品和电子世界的优缺点,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信服。作为班主任,一方面,我深入理解学生,抓住与学生谈心的机会,关注其中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我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他们眼中的“电子世界”。当F与我诉说自己控制不住玩电子产品的苦恼时,我敏锐地捕捉到这其中既表达了F控制不住的烦恼,也包含了F想控制的决心。因此,我先关注其中的积极思想,了解F做过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在与F谈话时,我了解到F平时喜欢利用电子产品追星,我便以此为切入点,对F进行正面引导。从F所关注的娱乐内容中挑出正面的内容,挖掘F喜欢的明星的优点,比如努力上进、擅长书法、喜欢踢足球等。
同时,我又对班里的其他同学展开调查。了解他们喜欢玩什么网络游戏、追哪些明星、听什么歌曲,充分走进他们的内心,再从中抓住教育契机。例如,同学们喜欢玩“王者荣耀”游戏,我便引导学生了解游戏人物背后的创作故事,鼓励他们将目光从电子产品转移到现实生活。
2.开展系列主题班会
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总是将自身的认识、理解以及经验介入其中,并在很大程度上完成着自我教育。只有研究学生接触了哪些电子产品、用电子产品做了什么,分析他们对电子产品的认识和态度是什么,才能分析出电子产品对学生身心、学习、同伴交往等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趋利避害。
为此,我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班会,围绕“你经常使用哪些电子产品、如何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使用后有什么感受”等问题,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电子产品使用经历。学生们对这些问题都很感兴趣,畅所欲言。通过此种方式,我也了解到班级几乎所有同学都有微信、抖音、游戏账号。在主题班会中,我适时抛出“小学生到底该不该使用电子产品”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自主寻找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与技巧,并在班上分享。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电子产品的利与弊,讨论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不仅能够强化认知,而且能够自觉践行。
3.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
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主要是在聊天、游戏和网络信息获取三个方面,同伴之间关于电子产品的谈论也大多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我鼓励学生培养多元化的休闲活动与爱好,转移学生们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如在班级中举办主题演讲、诗歌朗诵、棋王争霸等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充分融入与同学的交往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后,我还安排和F家住得比较近的学生组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学习、玩耍、参加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实践证明,与网络和电子产品相比,低龄儿童更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4.携手家长疏堵结合
电子产品因其可能诱发依赖性、成瘾、沉迷等问题,被家长视为洪水猛兽,很多家长喜欢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然而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我们无法也不应该让学生与电子产品完全分离开。“一刀切”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激化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矛盾。我们要看到电子产品的两面性,追溯负面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这就好比古时候人们治理水患,堵不如疏。与其一味地“堵”,不如巧妙地“疏”。一方面,家长要做好榜样,起到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家长要做到有效监督,与孩子共同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为此,我争取F父母的支持,攜手家长共同引导F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帮助其走出“电子围城”。
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结构等几乎不能被改变,但是设置明确、严格的家庭行为规则是简单、有效改善学生行为的方法。F与家长通过开展家庭会议,针对在家中何时可使用电子产品、何时不可使用电子产品以及如何使用电子产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设定家庭“防沉迷”公约。不仅如此,F还主动与家长约定,将手机交给家长保管,但是家长要给F保留适当的使用时间,使F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此外,家长可以通过亲子读书、亲子运动等活动,提升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结合奖惩措施,引导他们学会抵制诱惑,避免游戏成瘾和社交媒体依赖等现象。最后,家长要及时鼓励学生,增加其成就感。在与F父母沟通时,我也强调学生与电子产品脱敏需要一段过程,我们一定要看到F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及时鼓励。
四、案例总结
现在,F已经逐渐又变回原来那个性格活泼的F。和其家长沟通后我了解到,F在家里已经能够自觉控制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与频次,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现实生活中,眼睛的频繁眨动也逐渐消失了。
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电脑、手机、电视、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要想完全让学生与电子产品“绝缘”基本不可能且无必要。我们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上不能因噎废食,既要发挥其优势,又要预防和消除其不利的方面。多方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共同构筑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环境和氛围,以实现电子产品的价值最大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聪.让班级成为学生终身成长的精神家园——学生班级归属感审思[J].班主任,2021(04).
[3]俞国良.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两点一线”[J].人民教育,2021(19).
[4]邬云礼.新时代小学生同伴选择的引导[J].教学与管理,2021(29).
包一鸣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