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龙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 434000)
“灰空间”也称泛空间,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灰空间是介于封闭与开敞之间的过渡空间[1]。扬·盖尔将空间的过渡分为了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4 个部分,彼此之间和缓、流畅地衔接。“灰空间”的营造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社交尺度的需求。广州骑楼采用了底层架空、柱廊、檐廊等公共空间不同的异质要素来营造生成灰空间。
骑楼的街道灰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当地气候的不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广州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沿海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从化地区。气候特点是夏热冬温,雨热同期,季风明显。春季降雨频繁,有回南天,天气潮湿,秋季台风频发。气候对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有所影响,广州骑楼的空间建造方式也适应了广州的气候特点。骑楼的空间为步行购物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广州商业的发展。同时,广州商业发展又带动了骑楼商业街的进一步发展,使骑楼成为广州的一大特色建筑名片。
扬·盖尔提出人们在公共空间的户外活动有3 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而空间作为催化剂加速了人们的交往活动。笔者分了3 个时间段对北京路骑楼灰空间下的人群活动进行观察调研。早上休息玩耍的人占10%,购物的人占70%,行走交通的人占20%。下午休息玩耍的人占20%,购物的人35%,观赏的人占15%,行走交通的人占30%。晚上购物的人占75%,行走交通的人占10%,观赏的人占15%。以上人群活动类型的占比与骑楼空间的作用(优化环境,共享交流)和骑楼的功能属性(居住、商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广州骑楼建筑有单开间、双开间及多开间的平面类型。在北京路骑楼群里有些骑楼仍保留二层以上是居住功能,也有部分骑楼的二层以上改造后是商业功能,也是公共空间。骑楼仍保持着中式的室内平面布局,西式的立面特征。广州骑楼建筑的灰空间有入口空间、天井、雨篷、阳台及露台等。
由于骑楼建筑室内的空间进深较大,在采光方面会受到影响,因此,通过天井的置入可为骑楼内部空间增加采光照射,同时也丰富了骑楼建筑的内部空间感受,营造中国的传统院落空间,形成灰空间。天井的置入模糊了建筑内部的空间边界,在一层平面空间布局中形成了一个小型庭院空间,在二层以上结合了走廊形成了一个边庭空间和院落空间。天井是也是一个冷巷空间,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
北京路的二层阳台,有些是嵌在建筑内部的凹阳台,与立面平齐,也有些阳台是挑出立面,作为雨篷为一层遮风挡雨,形成新的灰空间。起伏的阳台为骑楼立面增添了光影和层次。
在建筑学中“过白”的传统空间序列营造方法中,檐廊空间的适宜尺度是站骑楼檐廊下的人能看到檐廊的天花板界面和对面骑楼屋顶上的天空,合适的檐廊D/H 值影响檐廊灰空间的体验(其中,D 为宽度;H 为高度)。
在街道口和城市的转弯处,通过转折体将两个方向的骑楼建筑群衔接在一起成为过渡灰空间,转折体能延续骑楼建筑的连续性。转折方式分为弧形和折线形。转折体作为骑楼转角的处理手法,在转折体灰空间里能体验新视角和多方向空间的变换,成为城市景观变化的视觉审美焦点。
连接体由骑楼与门洞组成。连接体有楼与楼之间的连接,也有街与巷的连接,也有楼与廊的连接,通过简支结构或者悬挑结构连接两栋骑楼,形成骑楼廊道宽的小型过廊和小型跨巷楼,并成为后院入口或者巷道门洞[2]。高低错落的连接体增添了骑楼的虚实感。
附加体为骑楼本体建筑顶部的附加小品塔楼。这些附属建筑是骑楼或骑楼街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的作为某种公共辅助设施,其影响着骑楼的艺术景观。
骑楼之间的冷巷面积小,太阳直射空间的面积也小,照射时间短,温度较低。另外,风经过冷巷产生狭管效应,风速增大,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
骑楼空间既属于建筑空间,也属于城市空间,既属于私人空间,也属于公共空间,既是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也是交通空间,既是室内空间,也是室外空间,根据综合功能属性,属于过渡空间,称为城市灰空间,属于动态灰空间。骑楼的城市灰空间包括廊道灰空间、街道灰空间和广场灰空间。
广州骑楼的廊道灰空间宽度大概在3.5~5 m。廊道的架空空间,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和连续性[3]。在廊道空间里有看与被看的艺术,廊道空间的柱起到了框景的作用,外面的人能看到空间内购物的人,廊道内的人可以看到街道外的美景。同时,这也是功能上的模糊美,既能购物,也能休息玩耍,也能通行。
6.2.1 街道宽度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在他的《隐匿的尺度》[4]一书中,提出了人们的社会空间距离的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亲密距离(约0.15~0.45 m)。在这个距离上,可以发生爱抚、安慰、保护等行为。第二层是个人距离(约0.45~1.2 m)。在这个距离上,人们可以看清对方的神态等,并接受交流信息。第三层是社交距离(约1.2~3.6 m),在这个距离上,有一种社会互动的意向。第四层是公共距离(约3.6~7.5 m),在这个距离上,人们是陌生的。
在霍尔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在社会空间距离以外的空间活动,人与其空间不会产生关联,当人在社会空间距离以内活动,人会与空间内的事物发生交流互动。因此,在广州骑楼灰空间调研中可知,在广州骑楼街里,当人的社会空间距离大于3.6 m,即人离商铺距离大于3.6 m 时,游客购物的欲望比较低,而距离商铺3.6 m 内的游客,可能会与店家发生交易和联系。因此,当街道宽度大于7.2 m 时,中央就形成一个不与周围空间交流的区域,这样给空间的行为带来了多样性。在骑楼的灰空间中,亲密距离、个人距离以及社会距离都在骑楼公共空间的尺度范围内,因此,在骑楼空间里因为社会空间距离的不同可以看到多种空间行为。
6.2.2 街道长度
传统骑楼街道的尺度多为小尺度街道,适宜步行。北京路步行街长度在600 m 以内。随着长度的增加,北京南路和周边道路的繁荣程度逐渐锐减。
6.2.3 街道D/H
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书中提到街道D/H 的比例可以影响人的心理感受:D/H 等于1 时,建筑与街道给人的感受亲切舒适;D/H 小于1 时,带给人压迫沉闷感;D/H 大于1 时,会有宽阔感[5]。北京路的骑楼街道宽度为14 m,高度为15~20 m,D/H 值在0.8~1.0,空间的感受比较适宜。
6.2.4 骑楼街道灰空间节点形态
广州骑楼的街道空间节点有丁字形、十字形和混合形。因为街道空间节点的多样性,骑楼的街道灰空间也相应形式多样,广场灰空间也因此具有多样性(见图1)。北京路街道有些是马路,步行街里布置了景观小品与树,也布置了商业摊位还有休息空间,北京路的中段街道有千年古道遗址,在街道中央用天窗将遗址保护起来,向游客展示北京路是广州古城发展中轴线的历史文化。
图1 北京路骑楼街道空间节点图
6.2.5 街道灰空间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组合生态灰空间
在北京路骑楼步行街里的街道随处可见街道灰空间与树下灰空间的组合生态灰空间。建筑与自然是个有机共生整体,生态灰空间对人的行为和视线也起到了限定的作用,树为当地植物,空间也具有地域性,在灰空间下设置了游客座椅,游客坐在树下乘凉休息,具有行为支持,这也是城市空间设计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体现,做到了骑楼建筑与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骑楼的底层架空的连续廊道灰空间在广东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中发挥着遮阳挡雨的功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感,也是孩童玩耍的场所,是人们童年的美好回忆。同时,在灰空间下进行商业活动等,展现了岭南市井风情,同时也蕴含着浓厚的广府文化特色,成为城市的集体记忆。
骑楼下段的梁柱或券柱廊道灰空间采用架空和立面掏洞的手法,削弱骑楼建筑的大体量,变成虚实空间,使空间变得通透和富有层次,同时连续整齐的廊道柱子增加了建筑的韵律感,结合自然光照射阳台空间形成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了岭南建筑的氛围。
北京路的现代建筑有些仿照骑楼建筑的风格进行设计,也有些现代建筑(北京路古籍书店)运用现代手法设计,但是运用了底层架空和柱廊的灰空间塑造方式与当地骑楼建筑进行过渡衔接。
广州骑楼灰空间将人、建筑和环境联系起来,使人与建筑与环境之间通过灰空间发生了交流和互动,优化了广州骑楼灰空间,丰富了灰空间形式,传承了骑楼历史文化。
骑楼灰空间的尺度影响着人的活动和心理,不同的骑楼灰空间产生不同的互动和联系,把握好骑楼灰空间的尺度,对城市的经济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路等骑楼街也与城市一起在慢慢发生变化,骑楼街区也在设计改造中更新和变化,但是广州骑楼空间带给我们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情感记忆没有发生变化,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