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婉婧,姚博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太原 03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回顾我国乡村建设,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1],并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十一五”规划纲要重点任务,这是我国对于农村环境问题的里程碑式的开端。2008 年,我国出台了“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 年,中央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和综合治理等工作。[2]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使美丽乡村建设变得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考。2016 年,《“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村庄设计全覆盖”,对农村建设数量到质量上均提出了新要求。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要求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全面发展。自此,我国乡村开启“乡村振兴”发展之路。2020 年,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发展要“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社会安、百姓富”,同年“十四五”规划提出乡村建设开创新局面、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乡村治理谱写新篇章等一系列要求,对我国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研究样本为甘肃省临潭县县域范围内的43 个自然村,基本体现出临潭县乡村景观的发展特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次乡村景观调查包括现场调查记录及村民访谈调查两部分内容,共涉及8 大类乡村景观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村民住宅、园林绿化、河流水系、道路铺装、环境卫生、历史文化、工程管线、小品设施。从所调查的43 个乡村中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乡村条件不同,各景观要素的具体形态与呈现方式有一定差异,但是基本反映了改革开放至今以来的乡村建设成果。总体来说,乡村景观呈现出以下问题。
乡村和周边环境是共生共存的,但是往往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乡村内存改造,忽视了与外围环境的共生性。大概在20 世纪70 年代末,中国城市化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没有顾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各地乡村地方特色逐渐消失,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乡村景观的自然、半自然景观的退化,生态平衡失调,呈现出“脏、乱、差”的景象,如图1 所示[3]。更有一些乡村建设是在毁草、毁林、毁山、封河、填湖的基础上开展的;一些乡村为了模仿城市景观,大量使用硬质铺装代替原草地、泥地,使原本渗透极好的下垫面变得密不透风。现代乡村逐渐失去了集环境效益、美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特征。
图1 洮滨乡洛藏村贺家庄社与周边环境照片
在乡村建设的进程中,随着村民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和调整,许多村民走进城市离开乡村。在城市的长期生活中,思想逐步被同化,尤其是新一代年轻的村民大多会对城市现代景观过度向往与追求,愿意保护、传承、发扬乡土技艺、乡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4]加之自上而下的管理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对乡土审美都缺乏归属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起到宣传作用。因此,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乡村模仿城市的发展之路开启,空间演进更加随心所欲,乡村原有的空间格局与文化习俗被严重破坏,甚至出现大量异质化、不和谐的人工景观。如此数十年,乡村难免落入“千村一面”的怪圈。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不断在更新,但缺乏完整系统的设计方法,许多乡村盲目追求“洋、大、美、图案式”,直接运用城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来解决乡村建设问题,造成乡村的破碎化现象严重。吴良镛先生用“大建设”加“大破坏”来形容这种“混乱的城市化”[5]。
另外,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催生出过剩的“旅游村”,盲目追随旅游市场,不但破坏了乡村原本的景观环境,更忽略了绝大多数乡村仅仅是承载乡村生活的地方,乡村景观的服务主体依然是村民这一事实。
最后,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至今,对村庄的关注点始终是“缺点与不足”,总认为乡村是一个充满问题的空间,需要外来专业人士帮助解决,村民逐渐主体客体化,一旦外界帮助减少或消失,乡村发展将难以维持。同理,在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想要使乡村景观提升并保持就需要村民自觉自发参与到环境建设中,还村于民,从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改善乡村环境。
每一个乡村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完整个体,有着自己的运营逻辑和经营方式,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乡村往往有着和谐、稳定的人与自然、人与村庄、人与人的存在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的生活设施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变得尖锐,于是对乡村轰轰烈烈的帮助、改造活动映入人们眼帘。然而,乡村是否真正得到了“帮助”呢?乡村基础设施的确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这些“帮助”下乡村周边的林木面临着被征做建设用地的窘境,河流廊道变得笔直且水体无法下渗,乡土的建造技艺文化面临失传,所有的乡村建筑都变成冰冷的水泥盒子,乡村越来越依赖外界的帮助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难怪梁漱溟先生将百年的近代史比作是一部“乡村的破坏史”。
面对“大力帮助”的开始与“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人们不禁思考,是否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对乡村真正重要的东西,是否因为这些“帮助”操之过急,是否对乡村干预的过多反而打乱了原有的秩序?从现状问题研究可以看出,乡村景观所存在的问题集中于生态环境、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3 个层面。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这3 个层面的反思,寻求适宜的乡村景观规划发展方向。
从前文的研究可以看出,稳定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基底,稳定的传统文化决定了特色的乡村聚落空间,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乡村发展的动力,合理的资金利用使乡村景观建设更具有可操作性。而在以往,人们习惯性地、过度地、大包大揽地对乡村进行“帮扶”,破坏了乡村各个层面原有的秩序,而引起了一系列的乡村问题,通过反思,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对乡村的帮扶态度,对乡村景观应展开有限度的有底线的帮扶,即“有限设计”。
2010 年,张勇在 《有限投入下的普通村庄规划研究与实践》一文中较早地将“有限”与村庄规划联系起来,文中以建设资金为切入点,研究如何在投入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展开村庄规划[6]。
2012 年,吕慧、谭茗在《“最小干预”原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中提出,“最小干预”原则是指通过最少的外界干预手段达到最佳促进的效果[7]。
2015 年1 月,吴斐琼、周珂在《最少干预的规划——以村落文化景观的角度来实践村庄规划》 一文中以四川宝兴县大溪乡南部山区灾后重建村为例,提出并阐述了“最少干预的规划”的实施原则[8]。
2015 年5 月,王玮璜在《略论新型城镇化下低干预景观的设计策略》中提出以使用功能为前提探析“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的设计策略,通过协同作用降低景观设计的成本。[9]
2015 年8 月,李超在《从干预到自组织——试论景观低干预“度”的问题》中对自然生态景观提出“低干预”和“高干预”,将人工干预与自组织能力结合,开启和加速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恢复。[10]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从2010 年开始就有学者展开了“干预程度”和规划设计之间关系的思考。前人提出的规划设计“干预”主要围绕资金、村民、设计3 大方面展开讨论,且多以某一具体实践对象展开。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有限设计”的设计内涵体现应为:“乡村景观设计采取低投入、低技术、低影响的设计方法,以取得最适宜的乡村空间建设效果。同时,唤醒村民对乡土文化价值的自省与认识,设计人员、政府担当辅助与服务的角色引导村民自建。”
3.3.1 做好土地“现状与产权”叠合分析,最少扰动村民
在进行乡村环境整治前,对村庄内土地进详细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现状土地使用情况”及“现状土地产权情况”。之后,将两部分调研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乡村环境整治项目布置。
项目布点要尽可能选择村庄弃置土地,优先考虑产权是村内集体用地的区域进行布置,该类用地为村内最适宜建设用地,尽可能用于新建公共服务设施,如果新建项目无法避免与村民土地发生矛盾时,则考虑土地征用流转。对于部分权属为村民的弃置土地,要积极与其沟通,尽可能保持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引导其进行绿化种植的改变或允许设计施工团队进行软质景观设计。
通过对乡村土地的叠合分析与设计,既能减少土地征用成本,又能降低与村民产生利益冲突,减少对村民扰动的同时保证可操作性,加快建设速度。
3.3.2 植物种植要兼备“经济性”与“成景性”
考虑乡村环境整治的经济性,植物种类的选取应与城市公园植物配置有所不同,同时,考虑到乡村环境整治对成景性的速度与品质的要求,应尽可能选取本土树种。
对于公共空间,乔木要尽可能选取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木,地被可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或常见的已被“驯化”的野生地被。考虑对季相景观的设计要求,可局部点缀常绿和冬季观花、观枝的造景植物。植物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的自然形态进行造景,既可以与环境相协调,又能降低后期养护成本。
对于私人空间,不做过多设计。尽量引导村民选取经济类果木、农作物、时令蔬果、乡土花卉进行种植,种植形态整齐整洁即可。
3.3.3 材料选取要贯彻“本土性”与“循环利用”
在乡村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材料的种类不仅影响建成效果,还影响建设成本。
因此,空间整治设计时,要以本土材料为主。但是,本土材料通常品种较少、色彩和质感较为凡俗,因此,需要进行不同材料的搭配使用,或是创新堆叠方法,以达到材料平庸效果不凡的改造目的。此外,经调研,大部分乡村都堆放有大量生活生产废品,经过清理后,部分废品可以创意利用,改造为艺术小品或用于构建筑物装饰,既可回收利用降低成本又体现乡村智慧。
3.3.4 注重“乡土传承”,引导村民“乡土审美”
前文提到,由于受到城市思想的影响,许多村民已经出现对城市景观的过度向往。对于既定事实和现状,设计者不能与之对抗,而是要坦然接受,循序引导,逐步扭转。首先,要将前沿的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用本土材料表达出来,让村民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不仅不矛盾还可以完美融合。其次,对于以往不适合乡村现代生活的改造要予以摒弃或进行改良,让村民真正接受“乡土设计”“乡土审美”,让环境改造真正服务于村民。
“有限设计”规划方法与一般的乡村整治方法不同,不是一味地由政府大包大揽、按指标给每个乡村配套景观环境建设项目,而是根据乡村的现实建设基础,给出乡村切实需要、且有针对性的景观提升方案,而不是一味地主观展开“自认为好的”改造。在“有限设计”规划方法引导下的乡村景观优化方案不仅在生态环境层面保证干扰最低,修复效果更好,在村内建设上更贴近村民实际需求效果更具乡土气息,在成本上比一般做法更经济可行,在实际建设中村民的参与度更高,更有利于村民对村庄的自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