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问题研究

2023-04-01 09:10詹克钰刘竞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专精特新

詹克钰 刘竞博

[摘 要]吉林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总体部署,全面启动“专精特新”培育工作,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以“专精特新”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文章从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基本情况入手,掌握其上市情况,通过与发达省份相比,发现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存在上市数量少、周期长、路径不优等问题,与发达省份还有不小差距。基于此,通过借鉴外省经验,本文结合吉林省实际深入分析,给出强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培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培育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3.00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3-0004-03

[收稿日期]2023-05-28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上市培育机制研究”(20230601067FG)。

[作者简介]詹克钰(1983— ),女,满族,吉林梅河口人,

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刘竞博(1989— ),女,吉林洮南人,硕士,中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融资。

0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绝大多数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服务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产业分布集中,虽然规模不大,但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创新能力很强,成为突破关键技术环节的重要力量。作为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利器,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下,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然成为各地大力扶持、培育、招引的对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企业中的佼佼者,现已有852家企业上市,吉林省仅占7家。下一步,吉林省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助力市场主体提信心、增活力、育良种,坚定不移走好“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之路。

1     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基本情况

工信部自201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五批12 0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吉林省入选总数为68家,总体看,具有入选企业少、区域分布不均、产业过度集中、外观设计授权有效率低、平均企龄长等特点。

1.1   企业数量较少,全国排名倒数第9位

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有68家,所占比重为0.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大省,数量均超过了1 000 家。广东以入选企业1 535家的数量优势在全国排名第一;江苏紧随其后,1 505家;位列第三的是浙江,为

1 457家;山东为1 064家。前十个省市的小巨人企业所占份额已超过全国数量的60%。东北三省的辽吉黑分别是328家、68家和72家。

1.2   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吉林省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省会长春,数量占全省的68%,拥有46家企业。吉林、通化各6家,四平4家,辽源、白山各2家,延边、白城各1家。

1.3   產业分布过度集中,近一半企业从事汽车和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领域

吉林省68家小巨人企业中,汽车和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领域有30家,占比44%;研究与试验开发各占10%;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的占比为8%;仪器仪表制造业所占比重为6%;通用设备制造业与制造业各占约4%的比重;非金属矿、化学制品、计算机通信、农副产品、橡胶、医药等行业所占比重分别约为3%。

1.4   专利量少,主要集中于少数企业

从总量上看,全国共有1.2万家小巨人企业,平均每家提交专利申请量为115件,而吉林省从企均申请量上看仅42件,与全国平均水平115件相比有较大差距。吉林省企均拥有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为航空航天产业,共286项专利,均为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一家所有;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89项专利全部为中机试验装备有限公司所有;光学仪器制造行业企业均拥有58.5项发明专利;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平均34项;其余工业企业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不足20件。

1.5   企龄较长,专业化程度较高

截至2023年,吉林省68家企业平均企业年龄为17年。其中,成立企业年龄20年以上(含20年)的有12家,企业年龄10年至20年之间(含10年)的有22家。68家企业全部在特定细分市场经营3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均超过70%,主导产品占有率位居省内前3名,在国内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情况及主要问题

截至2023年,全国上市的小巨人企业达到 852家,北交所的小巨人企业数量在A股所有板块中大幅攀升,目前所占比例约为46.2%。吉林省共有7家企业上市,其中2家企业在北交所。另外,吉林省之前有3家小巨人企业已成功上市,但最多持续6年,现已停牌。部分企业申报流程较长,挂牌周期长达15年。其主要问题在于后备力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覆盖重点扶持领域面较小、上市路径选择不优等。

2.1   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较少,后备力量不足

截至2022年底,吉林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定入库企业数为4 550家,在全国排名第24位;小巨人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26位。广东省拥有45 08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国第2位;小巨人企业总数领跑全国[1]。可见,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越多,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就越多,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少,后备力量不足,很难培育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优秀企业[2]。

2.2   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的均值在7%浮动。广东省小巨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均在8%以上,拥有专利共

38 240件,其中有效授权专利数量15 189件,户均拥有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32件,外观设计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13件。而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平均仅为1.5%,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 056件,无论是在研发经费投入还是创新能力方面,吉林省与全国及发达省份相比劣势明显。

2.3   产业领域多数集中于传统制造,覆盖国家重点扶持领域面较小

吉林省68家小巨人企业中,较多集中于汽车和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在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中势单力薄,难以形成产业和创新的集聚效应。根据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已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有852家,多数是以国家重点推进的“制造强国”“补短板、补链条”等领域为重点。从行业来看,15个细分行业中,小巨人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机械设备行业,多数集中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先进装备制造与机器人相关,而吉林省仅有1家高档数控与机器人企业上市。全国小巨人企业中,医药生物、新材料化工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第二,而吉林省6家医疗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处于停牌状态。

2.4   “专精特新”行动启动较晚,成效尚未显现

各省市结合其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在国家重点明确的重点领域基础上,相继开展了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技术的培育工作,形成了各省市

“专精特新”发展要点。吉林省虽然出台了《吉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计划(2021—2025)》《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优质发展“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工程的意见》《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但均在2021年之后。放眼其他省, 2021年之前,已有26个省市正式启动了省级层面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行动。其中,辽宁、安徽和陕西启动最早(见表1),在2021年之前,山东、重庆、上海的培育数量已突破3 000家,安徽、江西、河北和贵州培育的企业数量超2 000家。

表1 各省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培育行动开展起始年份统计

起始年份 省市

2010年及以前 辽 皖 陕

2011—2015年 沪 苏 浙 鲁 晋 湘 川 宁 甘

2016—2018年 冀 新 闽 津 豫 琼 渝 黔 青

2019—2020年 京 蒙 黑 藏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市政府官网、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5   上市路径选择不优,在北交所上市企业较少

北交所有“中小企业服务创新主阵地”的称号。相比较而言,在北交所上市审核科创板、创业板等难度要小一些。截至目前,已有183家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有70家,占比近四成。今年以来,北交所18家上市企业中就有11家小巨人企业。小巨人企业已然成为北交所的挂牌主力军。而吉林省68家小巨人企业中,在北交所上市的仅有2家。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3     强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培育对策建议

针对吉林省上市企业少、上市难的问题,可以借鉴其他省市经验。例如,山东省实施“泰山登顶”行动,促进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通过组建山东优质中小企业,打造高成长企业板,引导企业高效率确定上市目标,科学谋划制定上市路徑,打造能上、快上的“冲刺核心圈”;浙江省为解决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专门建立新企业的动态培育库,通过梯级培育,形成小巨人企业的种子库[3];北京市为扶持重点领域企业尽快进入资本市场,以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和上市培育基地为依托,大力做好企业上市培训辅导工作。

吉林省可借鉴外省经验,结合本省实际,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吉林省现有产业和技术基础与优势,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机制,紧紧依靠北交所来加快培育吉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工作,创造优质发展环境。

3.1   锚定北交所上市路径

全省上下要抢抓北交所开市这一重要机遇,对于已在新三板基础层的企业,争取加快进入创新层,并直接申请在北交所上市交易;券商可联合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对吉林省“专精特新”企业及省金融监管局后备库内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辅导[4],对省工信厅公布的在北交所上市的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奖励支持。

3.2   大力培育优质“种子企业”

全力开展中小企业“双创”活动,不断孵化创新型中小企业,按照国家、省认定标准,深挖一批符合培育条件的优质“种子企业”。重点关注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已上市(拟上市)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四新企业等,动态建立具有“专精特新”发展特色的企业名录库。强化梯度培育,由优质“种子企业”向省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逐级培植,再向小巨人企业推进。

3.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

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奖励机制,推动现有企业研发平台向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升级,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建设或联合建设,大力推进具有创新能力机构的设立。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龙头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组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支持参与国际研发分工和制定国际技术标准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行业领军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聚集一批技术能手,在关键操作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为企业排忧解难。

3.4   聚焦国家工业强基工程

建立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奖励机制,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联合各类创新主体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揭牌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卡脖子”技术。鼓励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项目研发计划,每年遴选一批项目纳入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项目库,争取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到国家产业强基工程中来。支持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链关键资源整合,实施高端并购与强强联合。

3.5   强化上市培育

成立省级层面的工作领导专班,对全省实施中小企业优质发展“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工程进行统筹规划。在农、工、建、商、文、能等部门内部分别设立省级服务性专班。建立并落实顶层决策、服务秘书、解决问题、定期调度、专项督查等五项工作制度,健全上市服务专员工作体系,形成机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保障制度。建立全省拟上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后备资源库,全程服务企业上市,对拟上市企业实施分类指导、精准培育、投融资对接等措施,增强企业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挂牌成长计划,推动更多企业托管、挂牌、转让股权,在吉林省股权交易所设立“专精特新”板。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江. 培育和扶持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J]. 人民论坛,2021(31):58-63.

[2]石海娥.“专精特新”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光彩,

2021(11):14-22.

[3]林宏伟,王少波. 浙江专精特新成民营经济“主引擎”[N]. 中华工商时报,2021-09-15(008).

[4]杨欣和. 全力推进我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N]. 甘肃日报,2021-11-19(006).

猜你喜欢
专精特新
双循环时代的企业“专精特新”新思维
推动“专精特新”发展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力
推动“专精特新”发展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力
引导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共享经济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路径研究
共享经济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路径研究
河北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对接活动
浅析合肥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实践及建议
新常态下鲤城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突围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