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嵊州市马寅初中学 杜简宁(锐角网ID:jianshu2003) 图/枕头_zhentou
新来的科学老师注重培养实践精神和团队意识,首堂课上,第二小学五(4)班的36名学生就在他的引导下自由组成了九个小组,以便开展后续活动。自由组合期间,学号为18的胡敏意外落单,顺位进入没满员的第七小组。科学老师将这些细节通通记入课堂观察笔记,他发现,实验还未开始,状况已经很多。
本次实验计划做一个生态球。同学们被允许尽可能发挥想象力,于是在海陆空之间,第七小组成员选择了“掉”到水里。组长韩让的指关节轻轻叩在实验记录簿上:“我们做一个鱼缸。”
她的两个好朋友立即点头表示赞成,而胡敏还在想着把两只仓鼠关在一起继而发生搏斗流血事件的可能,那样就可以同时看到生态和不用解剖的死态。她的点头来得迟缓,韩让轻飘飘地瞥她一眼,继续说道:“科学老师说,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到活动中,且需要写下自己对任务的理解,最后提交总结报告。我们每个人从容器、动物、植物、非生物里选一样做自己的任务。”
“韩让,什么是容器?”胡敏问。
“就是鱼缸。还有金鱼、水草、沙子、石头。”
这回胡敏头点得很快。
韩让又一一给她们分配任务,最后她说:“我们要把这个鱼缸做得很漂亮。”
韩让在自己的簿子上写下一行字:“Part1鱼缸。”
周六早晨,韩让从家里搜罗出她以前养小金鱼用的鱼缸,呈小花篮形,自带提手,很适合用来完成科学作业。韩让把它拎出来洗净,再用消毒液细细擦过一遍。她正咬着笔躺到床上想如何写那篇活动感受的时候,一个组员打来电话:“韩让,你家有鱼吗?能带几条不?我在花鸟市场找不到好看的。”
“好。”韩让答应得爽快,往簿子上添了几笔,变成“鱼缸和金鱼”。
“谢啦。我会带些花螺来,它们很漂亮。”
韩让挂掉电话,忽而想到了什么,从床上一个鲤鱼打挺起身去够架子上的书,那本书里写道:“金鱼在鱼缸中看到的世界永远是扭曲变形的,当人们用手指隔着玻璃去触碰金鱼的时候,它们实际上看到的是巨型肉色长棍。所以你可以想象它们有多害怕,下次别再这样去调戏它们了!”
韩让放下书走进客厅。最左边的柜上摆着一个大大的水族箱。她向它靠近,然后将手指像施法那样缓缓点向玻璃壁,直到指腹贴实。从侧面看便可见那团带着树轮纹的肉色印子如被水晕开,韩让若有所思。随后她看到一尾小红鲤朝她慢慢游过来。
于是活动感想的第一句话落成:“从鱼缸里的金鱼到缸中之脑。”
“鱼缸里的金鱼只能看到扭曲变形的世界,缸中之脑接收到变形的信息。我的红鲤鱼向我游过来,它一点都不害怕,所以我把它放进生态球。然后我选择了它的两个朋友,准备为它们组成新家——一个全新的小世界,我期待它们的反应。花篮鱼缸是我小时候用过的,我很想念以前住在这里面的两条小金鱼。我也在思考我们是不是和鱼缸里的金鱼一样,这是个很深刻的问题。”
这是个很深刻的问题,韩让目前在国外留学的哥哥跟她讲过缸中之脑的事,现在她已记不太清楚了,但这不妨碍她借用这个词组。韩让认为自己的笔记写得很出色,是别的五年级小学生难以比拟的。从来都是如此,她看了很多书,她的学识高出同龄人一截。所以她还打算继续写,将这篇简单的活动感想延长且拔高,那么这个科学活动就有了超凡的意义。但有很多内容她还得仔细斟酌,于是她在这里停笔了。
她翻了页,又写下Part 2和Part 3的题头。到Part 4的部分她忽然感觉丧气,胡敏本来不该是她的小组成员,彼此缺乏默契不说,胡敏看上去总是很游离。她不敢想象胡敏会为她们的小组作业写个怎样的结尾,她希望代替胡敏完成这份任务。沙子和石头的意义很好写,它们是生命的基底、沉默的养分。动与静的矛盾冲突富有永恒魅力,这很容易阐释。可她的通信录里没有胡敏的联系方式。她的脑海里浮现出胡敏那张苍白平板的脸,是灰色的,头顶飘着两个字——“失联”。
“Part4沙子和石头。”胡敏将小组目标牢记于心,她决定要做得很漂亮。她去老家的河滩上找彩沙,细细的,柔软的。有些碎晶体夹杂其中,胡敏在阳光下寻找它们最闪亮的角度。但是一旦脱离河水,沙子的颜色就暗淡了。一装进塑料袋,光芒也消失了。
外婆见胡敏提着一袋沙子回家,问她要干什么。胡敏提着塑料袋的手转啊转,提手处拧成一股麻花。她仰着脸:“科学课要用的啦。”刚走进屋没几步,她兴奋地转回来:“外婆,阿姨以前送来的雨花石放在哪儿?”
堆在花坛里的雨花石已经很久没淋雨了。胡敏将被泥土包裹的石头一块块拣出,放到水龙头下冲掉干硬的外壳,露出内里润泽的光彩。雨花石的美丽是持久的,干则凝聚,润则发散。胡敏把它们和野生沙石放在同一只塑料袋里,接着提起塑料袋抖几下,让它们自己熟络起来。
活动感想的构思则依托散步来完成。沿着长长的河滩,胡敏一路走一路踢石头。尽管鞋头早被磨烂了,但她还是改不掉脚上的小动作。生态球挺有意思的,不过她更喜欢捉小鱼,只是来不及说,韩让已经把她们的任务都敲定了。如果不写怎么捉小鱼,她真不知道活动记录要写什么。但是韩让自己写的部分是鱼缸,这该怎么写呢?相比较,还是找石头写起来更轻松。
类似的想法在她脑海里徘徊了几轮,胡敏终于从裤兜里掏出水笔、橡皮和草稿纸,趴在一块有个平整斜面的大石头上开始写:“我们要做一个生态球,它是个鱼缸,我的任务是准备沙子和石头,它们都是彩色的,放在水里更漂亮,雨花石在外面也很好看,我找了很久……”
胡敏在“久”字后面停顿了一会儿,晕出个深深的黑点。她清楚自己其实没有找太久,但为了凸显自己在认真做这件事,她刻意在表述时间时有些夸张。接着,她对此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太阳都下山了,四周暗下来,我仿佛听见野生动物在山谷里吼叫,我差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又差点摔跤,但是那些石头好像在指引我哪里有光,我回到了家,我相信它们到了生态球里也会继续发光,照亮小金鱼的小小世界,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
又停顿了一会儿,胡敏想,意义是什么呢?想了几分钟无果,胡敏的眼神游离了,她望着对面河岸上两只打架的鸟发呆。不然就这样结束好了,她像从线团里抽出线头那样,将笔头从黑点里延出,画成个圆圆的句号。
周一科学课上,各小组轮流展示生态球作业。有人索性搬来一个花盆,带把小铲子,掘出土里又白又肥的爬虫。女生们吓得哇哇乱叫,一个男生捏住虫子追着另一个男生跑。
第七小组的作业无疑是最漂亮的,花篮形鱼缸、悠悠飘动的深绿色水草以及红得发亮的小鱼。但韩让无暇回应好奇地围在她桌旁对鱼的品种提出疑问的同学,她忙着帮组员修改她们的活动笔记。胡敏的问题最大,她的全篇记录居然只用了一个句号,而且写得空泛短小,正如韩让的预料。韩让绞尽脑汁在改她们的活动记录的时候,胡敏正在研究韩让的活动笔记。“缸中之脑”,胡敏在口中喃喃着,这个节奏很好听,也可以是“石上之鱼”。但非常可惜,她带来的零星几块雨花石被密密的水草遮掩住了,不容易看见。她轻轻拍韩让的肩,问:“可不可以用筷子把石头往外拨出来一点?”
“鱼会死的。”韩让有些不耐烦地把耳边的一绺头发往后捋,“你不会用标点符号吗?”
胡敏不知道,她只记得自己在结尾画了个句号。于是她不好意思地绞起手,咧开嘴笑:“好像是。”
教室里一片哄闹,科学老师走下讲台一边逐个检查各小组的作业,一边说:“一个生态球,它的各个部分来自不同的小世界,当它们被组合在一起后又自成一个小世界,它相对封闭,还要有可循环的特质。它相当于自然界循环系统的一个微小缩影,具备自运行能力。我现在想知道,有哪些组的作业满足了这个条件。”
全班霎时安静下来,独有一只右臂在肃静中坚定地直起,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韩让。科学老师走向第七小组,胡敏感觉自己的心脏怦怦直跳,尽管她什么也不用说。科学老师审视着桌上的鱼缸,韩让平静地介绍说:“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为鱼提供食物。金鱼的粪便可以为水草提供养分,鱼缸和石头模拟水中环境。”漂亮的鱼缸,韩让边介绍边在心里想,会得到老师认可的。
“很好。”科学老师的笔头在课堂观察笔记上快速移动,“你叫什么名字?”
“韩让。”
“你们组的作业完成得很不错,但要关心一下这几条鱼的状态,它们看上去有点游不动。”科学老师走开了,几个人都看向鱼缸。
“韩让,它们好像缺氧了?”胡敏试探地问。
韩让低下头,凑近鱼缸观察。它们既不朝她游过来也不退缩,无精打采的样子。她的脑门上立刻浮起了一层汗:“那怎么办?”她以为有水草提供的氧气足够了,但习惯了增氧泵的充足供氧,这几条鱼似乎不能坚持下去。她的脸也被憋得通红,几乎要哭出来。
“我们把它们放生吧。”
韩让清晰地记得童年时期第一次养小金鱼,金鱼只活了两天。后来她明白了,养殖观赏鱼是需要精心护理的。清理鱼缸,养水换水,定量喂食。看家中的人忙活这些事,她认为自己已懂了更多,但再没尝试第二次。
胡敏养过许多回金鱼,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妈妈说她纯粹是浪费钱,所以她觉得金鱼根本没有可养性。
学校里有个大水池,一行人提着鱼缸走到池边。胡敏说:“把石头也倒进去吧。”她想只让韩让割爱未免太不公平,自己应该为她分担一点难过的情绪。韩让倾斜鱼缸,两条鱼顺着倾下的水柱流走,一条搁浅在底部,立刻活跃起来,激愤地挣扎蹦跳。韩让匆匆地往池中一倒,鱼缸翻了个底朝天,花螺掺着晶莹的雨花石扑通扑通掉进水池。
胡敏还没看到韩让为她修改的活动笔记,但她此刻突然想到了活动的意义可以怎样写。生命是宝贵的,我们不能圈养它们。石头、鱼、水草都应该回到大自然里去。
倒干净鱼缸,韩让吸吸鼻子,觉得心情好一些了。她的心头也涌上了一种莫名的情绪,她甚至想感谢胡敏。但是胡敏还伸着脖子往水池里瞧,她在看什么呢?韩让调整眼神和她同方向地望进水池,池边几级台阶一点点没入水中,有循循诱导的意味。池边树上挂了一块警示牌,上写:“水深三米,请勿戏水。”
韩让想起来自己还没仔细看过那几块石头,不知道是不是有胡敏形容得那么漂亮。但刚才鱼缸里的东西倒得太急,石头早已胡乱跌进了水深处透不进一点光的地方。雨花石作为装饰用的石头,放在水浅的地方会更合适,留在大水池里肯定是屈才。不过几块石头而已,没了就没了,她可以再送胡敏几块。然而她又看到自己带来的那三条鱼,在第二级石阶上,静静地悬于静水,尾部正以一种固定的频率轻微摆动。那几枚花螺紧紧附着在石阶的边壁,好像略微起伏着。在不远处,几条大鲤鱼偶尔翻出水花,将彩色鱼鳞覆盖的身体局部暴露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鳞光,一切转瞬即逝,但她的小红鲤仿佛永恒地停在了原地。动与静的矛盾冲突,消失不见的生命基底。韩让蜷起手指,她手里徒留着一个漂亮的鱼缸。
刚刚才想到生命之重的胡敏这会儿正用双手扒着栏杆,身子危险地伸出去很长,她问:“它们为什么不游走?”
(本届大赛二等奖作品)
专家点评
何平:为制作生态球而布置的鱼缸自成一个小世界,金鱼、水草、沙石一体和谐。由此,关于自然、科学与生命的思考成为题中之义。参与实验的学生又各有世界,不同或相似的困惑与启发,相互的碰撞与理解,是小说洞开的另一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