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贤兵
據我国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每年的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04%,而且,溺水死亡的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每年夏天,尤其是暑假期间,广东多地都报告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由此可见,在预防溺水时,除了教育部门及学生、家长在此方面加强宣传与教育外,社会中普及救生知识、展水上救生项目教学、培养水上救生人才是具有较高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行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走访等方法,对广东省高校游泳选修课开展的现状进行系统的资料收集。结合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游泳公共选修课课程的现状,分析了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游泳选修课开展水上救生技能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水中救生课程的可行性方案。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娱乐、旅游休闲需求不断增加,参与到游泳运动的人越来越多,由此而引发的溺水事故也不断发生。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水温、降雨都较高,广东因海而兴、因海而富,濒临南海,大陆海岸线长4114.3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所以水上安全不容忽视。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集中的特殊群体,是高校游泳普修课中开展水上救生技能的教学是很好的突破口。提高大学生安全救助意识、学会并掌握有效水中自救及互救的基本技术是游泳课堂中十分有必要的一课。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从生存的角度分析,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的公共体育游泳选修课开展水上救生技能教学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在知网查阅关于高校水上救生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最新政策文件等,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了解水中救生课程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最新现状,明确本文的相关基本理论,为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提供研究基础,找到本研究的切入点。
2.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有序归类整理。其中向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参与游泳普修课学习的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向游泳普修课教师、游泳馆管理人员发放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
2.2.3 访谈法
对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开设游泳普修课高校的相关教师、学生以及管理者进行相关问题的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游泳公共选修课课程现状
游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竞技游泳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第二大项目,它包括蝶泳、仰泳(也称背泳)、蛙泳和捷泳(也称爬泳/自由泳)四种泳姿的竞速项目,以及花样游泳等。随着游泳运动的发展,游泳被分为实用游泳和竞技游泳两大类。实用游泳又分为侧泳、潜泳、反蛙泳、踩水、救护等;竞技游泳分为蛙泳、爬泳、仰泳、蝶泳、自由泳。
目前游泳课在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主要是作为公共体育选修课供学生学习。通过横向比较我校游泳课程及我国设有游泳课程的大专院校,绝大多数高校的公共游泳课,基本以蛙泳教学为主,课程目标主要也是让学生“学会游泳”。
目前我校的游泳课程,每学期设置有36学时的游泳选修课,是大一、大二的公共体育选修课,而大学游泳运动的发展如果仅通过传统的授课内容及形式,是不符合当前高校游泳教学改革的趋势。通过对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游泳公共选修课课程现状的分析,主要有出以下待改进的地方。
3.1.1 教学目标长期不变
学校游泳课程教学目标及选修课学生在毕业考核时的标准,主要以蛙泳泳姿连续游25米为主,而实用游泳教学及水中救生技能的传授基本上还处于空白。在体育学院的学生普修课中,针对少部分已有游泳的学员中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在学习及训练中,能较好完成训练目标的学生仅占总人数30%左右。
3.1.2 课程内容较为单一
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广东省的普通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的设置及内容安排上较为单一。这种情况在游泳课程的开设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当前我校的游泳公共选修课,也主要教授蛙泳,在上课内容及形式上与广东省其他高等院校大同小异,距实用化要求还较远,特别是较为实用的潜泳、踩水、水中拖带、心肺复苏等内容均涉及较少。只有少部分老师进行过简单救生技能教学,并未普及到所有参加游泳选修课学生。
3.1.3 救生器材较为缺乏
学校目前共有2所50米标准游泳池,这在广东省高校中都是屈指可数的,但救生用品除开泳池标配常规救生器材外,但用于开展大规模救生教学的器材却不多,为数不多的救生绳、救生担架及用于心肺复苏的假人仍然不能满足常规教学的需要,部分救生器材都较老旧,或者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些客观因素也是阻碍救生课程开展的重要原因。
3.1.4 师资投入不够
目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共有6名,本科学历的为2人,硕士学位及以上的为4人,其中游泳专业的硕士为1人,拥有初级救生员证的为4人,拥有中级救生员证的为1人,另外在教师的年龄构成中,在25~35岁左右的有6人占100%,从教龄分析,游泳执教年限4年以下的为5人占83%,由此可见我校游泳教师普遍较为年轻,大部分的游泳老师的教学时间太短,经验较为缺乏,且对专业游泳救生知识的了解及接触较少,同时,国家教育局委员会对高校师资的标准规定是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所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的游泳老师的整体学历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现有的师资力量在开设实用游泳课上可谓是捉襟见肘。
3.2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游泳选修课开展水中救生技能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3.2.1 高校践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崭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国家在充分参考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推行教育改革。高校游泳课不仅应教会学生游泳运动技能,进行身体锻炼,也应让学生学会在水中自救和救人的方法,水上救生项目纳入本科高校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和谐的保障,而且是高校践行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育的重要表现。高校必须在教学中不断优化自身的办学宗旨与教育理念,对学科以及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发展,才能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立足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取得更高的教育成就。
3.2.2 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
相关数据显示,在危及青少年生命健康的各项意外事故中,除交通事故以外,溺水事故是致死率最高的事故类型。由于广东特殊的水文地理环境,溺水事故频发发生,开展全面的水上救生技能教育培训是从根本上有效降低溺水事故及灾害的重要手段,提升水上救援能力也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教育对于游泳以及水上救生技能的教学意识相对淡薄,学生更加注重对于文化类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各项求必要生技能的习得与培养。就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保障而言,水上救生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必要性。因此学校在普修游泳课中加入水上救生技能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3 维护公共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的需求
在社会集体的发展过程中,个体以集体为依托,社会集体的安定团结需要个体付出努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大学生见义勇为事件时常发生,开展水上救生技能培训,一方面是为提升个体水上灾害的自救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发现他人遇到灾害和危情的情况下及时伸出援手,这也体现了个体有自觉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将水上救生技术课程纳游泳选修课课程教育体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水上救生技能,能够帮助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挽救溺水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目前西方高等教育已有关于水上救生项目教学的充分经验,其课程设置模式值得我校学习借鉴。
3.2.4 提高游泳普修课的安全系数
恐水及怕水心理是游泳技能学习的最大阻碍因素。游泳课中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在水中自救,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其恐水心理,有利于游泳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另一方面,调查发现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的选修游泳课教学班人数在30~50人不等,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教学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让学生学会水中自救和救人的技能,对提高选修课游泳课堂的安全系数也有一定帮助。
3.3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游泳选修课开展水中救生技能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3.3.1 拥有较完善的场馆设施
2019年广东省第九届省运会在肇庆举行,为了保障省运会游泳比赛的顺利举行。在星湖校区新建了一坐室内恒温国际竞赛游泳馆(50m×25m,10赛道)并配套有一座室外50米标准池。其中浅水区为25m×25m,水深1.5m,深水区为25m×25m,最大水深2m,为救生技能的教学提供了比较理想的上课场地。
3.3.2 相关政策的扶持
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十五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按照教育部规划,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将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相比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本科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明确的职业定位。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对于技能的学习及掌握,在就业及今后的发展上将成为自己一份独特的“名片”。因此在游泳选修课中开展水中救生技能教学,一方面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方面也是契合了当下国家全力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的政策。
3.3.3 课时安排情况
当前,学校本科生及专科生教学计划较为紧密,很难有充裕的时间能够让学生单独开展实用游泳课程的学习。但目前学校对于大一大二学生在周末都会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因此也可将水中救生技能作为一部分课程安排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分批次进行教学,按照每周末2天6课时计算,加之游泳选修课每学期36学时计算,如若根据水中救生课程相关内容学时进行合理安排,可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水中技能相关课程。
3.3.4 师资力量
学生对游泳以及水上救生技术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有着密切关系,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也与教师数量及质量有一定关系,目前,师资问题是开展水中救生教学的重要因素,除学校现有教师的基础上,目前肇庆市共有肇庆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等共计10所大学,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可通过聘请外聘教师、客座教授等方式,将游泳类专业的优秀人员引进到学校。通过这些“人才引进”部分解决学校在开设水中救生课程时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
3.4 开展水中救生课程的可行性方案
3.4.1 提升水上救生课程的重视程度
教师应积极宣传游泳的社会及现实意义,让学生通过游泳运动可以建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将培养大学生的水上生存意识、生存技能以及社会责任感融入到游泳选修课教学中去。此外学校加大教学宣传力度,提升学员参与水上救生训练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专题讲座、设立危险水域警示牌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水上救生相关知识,提升人们对于水上救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4.2 增加资金和师资的投入
学校可设立专门的水上救生专项教育资金,增加资金投入,采购和更新水上救生和急救设备供学生上课时使用。同时在资金投入增加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市级及省级的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懂得水上救生专业知识的教师,提升救生师资力量。此外资金投入的增加,可使场馆及救生器材得到及时维护,使学生可以经常开展模拟救生演练。
3.4.3 循序渐进,分阶段开展培训
开展水上救生技能训练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从简单的内容入手,逐渐接触复杂和难度较高的内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向,对重难点进行全面讲解,此外,针对个体的差异性开展符合实际的救生培训计划,实践演练的过程中融合典型救援案例的讲解,始终明确最终的水上救生技能培训并不是为满足考核要求,而是为实践生活中面对险情可以适时采取救援措施,尽可能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最后,循序渐进也是由于水上救生培训项目的特殊性,水上救生培训体力消耗较大,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具体的培训项目,保证足够的休息,提升课堂演练安全性。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水上救生技能培训目前已经成为了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将科学的水上救生技术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可以进一步提升水上救生培训水平和效果,培育更多的专业性人才。通过对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游泳选修课开展水上救生技能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探讨,以期对在肇庆市高校中推广普及实用游泳及水上救生技能提供有益的参考。高校只有进一步强化水上救生技术训练、提升水上救生重视程度、增加资金和师资的投入、坚持循序渐进分阶段的原则,才能不断提升水上救生技术培训效果和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为社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系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2021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规划项目(青年)(GDGSGQ2021016)。
(作者单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