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室对皇子的教育有一整套严密而科学的制度。
乾隆时期曾经在军机处任职的史学家赵翼,在他的笔记《檐曝杂记》中写过皇子上学的情景: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直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人,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内府苏喇数人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就是说,大清皇子读书,要求之严,创了历代之最。说我当初在军机处值早班的时候,早上四点就要入宫,这时其他文武百官还没有到,天还一片漆黑。我也没完全睡醒,一边值班,一边靠着柱子打瞌睡。但是这时候你就会看到,有一盏白纱灯远远地走进隆宗门。这是什么啊?这是太监送皇子们进书房上学。
现在的孩子们每天早上七点上学,家长们一直抱怨说太早了,可是清朝皇子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就上课,下午三点多放学,每天学习将近十小时。
皇子们每天有固定的课程表,上午有两门课,经史和文学课。作为皇子,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所以用不着学写八股文。他们接受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除了孔孟经典外,更多的是读史,要从历史的兴亡得失中学到经验教训。此外是文学课,读读唐宋八大家、诗词歌赋等,学习写作文、写诗歌。下午也有两门课,一门是体育课,一门是语言课。体育课有些什么内容呢?一是学习射箭;二是骑马;三是枪械射击,也就是使用鸟枪;四是武术,就是学习南拳北腿、斧钺钩叉等。清代皇子都有武术功底,出了很多武功高手。后来的道光皇帝,虽然我们都觉得这个人不怎么样,鸦片战争打败了,但其实他武功不错,还曾经自创刀法,共二百式,叫“二百连环刀法”。下午除了体育课,还有语言课,学习满语和蒙古语。满语是清代的“国语”,当然要精通。清代号称满蒙一家,所以做皇帝必须会蒙古语。这些课程安排文武兼备、种类齐全、科学合理。
皇子们的学习日程安排得很紧,十小时内只有两次休息。哪两次呢?辰初二刻,也就是早上七点半,吃早饭。午正,也就是中午十二点,吃午饭。每次吃饭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如果吃饭前老师安排背的书没背下来怎么办?不许吃饭,给我接着背。
我们今天的学生有寒假暑假,此外还有周末,加起来有小半年时间不用上学。而皇子们呢,一年只有六天假期。哪六天?皇帝生日、正月初一、端午、中秋和皇子本人生日。有人说这不五天吗?皇帝生日放两天,加一起六天。除此之外,即使大年三十也要上学。所以清代皇子们读书比今天的学生累多了。
教育抓得這样紧,所以清代皇族虽然是少数民族,却有着极深的传统文化造诣。清代皇帝的平均文化素质要强于汉唐宋明的大部分君主。
乾隆一生能取得那么多成就,与他超人的勤奋是密不可分的。从六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到二十五岁登基,弘历在书房中整整度过了十九年的光阴。他深知自己虽然已经被密定为接班人,但由于是秘密立储,接班人的地位并不是板上钉钉,如果表现不好,随时有可能被雍正秘密换掉。哪一天,父亲写个新名字,叫太监半夜三更爬到“正大光明”匾后面给换了,那不就抓瞎了吗?既然父亲给皇子们的唯一任务就是读书,弘历能做的事就是把书读好。
乾隆自己说:“已乃精研《易》《春秋》、戴氏礼、宋儒性理诸书,旁及《通鉴纲目》、史汉八家之文,莫不穷其旨趣,探其精蕴。”(《乐善堂全集》)就是说,四书五经、程朱理学,以及《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他都熟读了。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很少有皇帝像乾隆这样,在即位前接受了如此长期、严格、系统的教育。这对乾隆的性格也有强大的塑造作用,培养了他超人一样的毅力。乾隆一生生活非常有规律,有严格的计划性,非常勤奋,每一分钟都不浪费。
出众的天资使弘历从康熙九十多名孙子中脱颖而出,被隔代指定为继承人。那么,严格而系统的教育,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摘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张宏杰讲乾隆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