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翼南 李 宁
(1 济南市急救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1;2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常出现急性代谢紊乱症状,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中最常见的病症。糖尿病患者在出现酮症酸中毒后血糖会出现持续性增高的现象,如果不及时予以治疗,患者将会迅速进入休克状态。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多发病急剧,病情发展较快[2-3]。因此,针对此类患者予以及时、准确的病情评估是后续抢救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关键环节[4]。标准化院前急救流程是指医护人员到达患者现场时,对患者进行的必要急救干预后,将患者送往医院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及时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进行干预,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院前急救流程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5];确诊为急性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用药禁忌者;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因糖尿病意外疾病导致低血糖者;存在原发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流程干预措施,急救中心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对患者所处位置进行询问,随后立即前往现场,到达现场之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身体状及血糖进行观察,根据血糖状况给予患者不同剂量的葡萄糖溶液。在患者入院后保持平卧状态,将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避免出现呼吸道堵塞,同时对患者是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研究组患者实施标准化院前急救流程干预措施,包括电话沟通、院前急救以及安全转运。①电话沟通:在路途中由医师和患者家属进行通话,对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了解,如发病过程及药物过敏史等。②院前急救: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积极采取相关抢救措施,同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抢救操作。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若患者血糖值水平<3.0 mmol/L,则确定为低血糖昏迷。此时需评价患者的昏迷状态:深昏迷患者的血糖值在1.0 mmol/L以下;中度昏迷患者的血糖值在1.1~2.0 mmol/L;轻度昏迷患者的血糖值在2.1~3.0 mmol/L。③安全转运:在急救完毕后,将患者安全转移到救护车上,随后与医院取得联系,并将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告知,在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救治,尽量缩短治疗时间。
1.4 观察指标 ①由医护人员统计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包括院外救治时间、院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②分别于干预前1 d、干预后3 d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在餐后2 h抽取静脉血5 mL,使用京都血糖检测仪(日本京都科学株式会社,规格GT-1640)对血糖、血钠进行检测。将两组患者前臂置于50 ℃温水中浸泡15 min后抽取静脉血,使用渗透压测定仪(天津市精拓仪器科技,型号STY-2AS)对患者的渗透压进行检测。③干预前1 d、干预后3 d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吸附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④由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进行统计。⑤急救有效率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个等级,其中显效为症状消失,有效为症状基本恢复,无效为症状未得到改善且有加重的迹象。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描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比较 研究组院外救治时间、院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比较(min,)
表2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比较(min,)
2.2 两组患者血糖、血钠、渗透压比较 研究组血糖、血钠、渗透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血钠、渗透压比较(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糖、血钠、渗透压比较(mmol/L,)
2.3 两组患者IL-6、IL-12、IL-18比较 研究组IL-6、IL-12、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IL-6、IL-12、IL-18比较()
表4 两组患者IL-6、IL-12、IL-18比较()
2.4 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为(9.56±1.95)min,短于对照组的(29.89±5.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60,P=0.001)。
2.5 两组患者急救有效率比较 两组急救有效率分别为84.38%、9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急救有效率比较[n(%)]
2.6 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比较 两组干预满意度均为81.25%、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比较[n(%)]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多尿、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等症状均是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7-8]。标准化院前急救流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缩短从患者发病到获得求助的时间,达到患者以及家属的最大理解和满意度[9]。既往临床上多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流程,其效果不太明显,甚至会延误救治时间,不利于病情的稳定[10-11]。本研究发现,给予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标准化院前急救流程进行干预,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着较好的干预效果。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直接原因是血糖控制不良,导致酮症酸中毒、乳酸性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甚至会出现像肺炎、泌尿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时间控制不良容易出现神经血管以及其他器官的病变,从而导致慢性并发症。因此,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容易出现冠心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肾病等慢性疾病[12-13]。血钠偏高多见于严重呕吐、脱水、醛固酮增多症以及高油高盐患者。血糖相对较高时会出现稀释性的低钠血症,如使用葡萄糖或甘露醇类药物或者血浆成分增加,会使血液中的钠离子被水稀释,这种情况会造成稀释类的低钠血症,随着血糖的降低,血钠会逐渐上升。渗透压作为对于两侧融水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渗透压与溶液中不能通过半透膜的微粒数目和环境温度有关[14-15]。血浆渗透压增高对糖尿病有着很大的影响,会造成低血容量性的高渗性脱水,甚至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如嗜睡、幻觉以及昏迷等。本研究发现,给予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进行干预,患者的血糖、血钠以及渗透压得到较好的改善,有着较好的干预效果。
IL-6作为目前临床上检测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指标,提示患者存在感染,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炎症的部位和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肾脏的系膜细胞在遭到刺激后会持续分泌IL-6,从而导致肾小球的组织结构异常,说明IL-6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16-17]。IL-12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可激活炎性细胞。有研究指出,IL-12与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18-19]。IL-18作为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属于IL-1家族,由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分泌产生。标准化院前急救流程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急救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出动,且在路途中与患者家属进行电话沟通,了解患者的具体病程情况以及既往过敏史,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急救准备,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意识清醒时间,降低率并发症发生率[20-21]。本研究发现,给予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标准化院前急救流程进行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IL-6、IL-12、IL-18,缩短患者清醒时间,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使用标准化院前急救流程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渗透压,缩短患者清醒时间,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