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户外开放空间儿童友好性景观策略研究

2023-03-30 05:50彭银雪
关键词:景观社区空间

彭银雪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 201101

社区公共空间如何通过系统、便捷的评价方式,从儿童视角审视和观察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性问题并提出对应性景观策略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话题之一。

1 研究理论

儿童友好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CFC)[]理念提出对儿童在玩耍、休闲和娱乐活动等相关权利的保障。

詹姆斯·吉布森在1966年提出可供性理论(affordance theory)的概念[1],从整体的角度提供了一套环境——行为过程的理论框架,是广泛应用于儿童友好空间研究的重要依据。

本文主要研究3-12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

注:儿童友好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简称 CFC)的概念最早提出于1996年。以《公约》四项基本权利(生存权、参与权、受保护权、参与权)为基础,CFC 在其官方主页上提出9项权利目标。

2 儿童友好性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2.1 可供性理论的应用

哈里·赫夫特(Heft H.) 开发了儿童与环境互动的行为量表[2],屈泰等(Marketta Kyttä et al.)则在其基础上增加了社会社交功能[3],拉克索哈尤等(Laaksoharju et al. )研究了游戏类型[4],珍妮特·戴蒙等(Janet Dyment E. et al.)关注了儿童体育活动[5],贝茨·卡罗琳等 (Bates Carolyn R. et al.) 研究自然元素增加对儿童的影响[6]。学者们开发应用的可供性量表,将抽象的儿童体验或感受的生态心理学概念具象量化,为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2.2 儿童友好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可供性理论,从活动供给、环境品质、便民设施、空间安全四个维度研究儿童行为可供性量化测度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公共开放空间质量审计工具(Quality of Public Open Space Tool ,POST)[7]的基础框架构建公共开放空间儿童审计工具(Children’s Quality of Public Open Space Tool ,C-POST)[8]。如图1所示。

图1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3 儿童友好性景观策略基本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户外空间应发挥户外优势,与室内形成互补。针对空间及儿童的特殊性,从儿童环境友好性出发,结合空间区域特色有针对性的营造。

3.2 功能性原则

社区公共空间具有全龄化及开放性。首先,空间功能叠加,满足儿童户外游戏的延展性,更好的利用资源。其次,除了自由空间,具备条件的公共空间应设置专业设施,有效引导儿童体育锻炼。最后,与儿童相应的基础设施应配备充足。另外,需关注到季节与特殊天气对户外环境的影响以及儿童出行时间的限制性。

3.3 舒适性及趣味性原则

生态性的环境主要是构筑稳定、丰富、美观的植物群落、选用环保材料以及空间场地通风、采光等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

依据儿童的天性,环境应具有趣味性,不仅美观还应具特色。社区文化在美学载体上能呈现出富于感染力的形象,使儿童更好的感知和解读社区蕴涵的文化精神,增强归属感。同时儿童不应被设定,而是给予充足的空间让儿童发挥发散性思维,多方位、多层面的形式能激发儿童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3.4 安全性原则

关注儿童行为心理特点,加强对安全的认知,对安全隐患的预判具有重要作用。使儿童对植物有正确的认知,需考虑到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重,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特性,排除儿童因意外触摸或误食带毒性、尖刺等带有安全隐患的植物,尽量避免易使人过敏及对环境污染的植物。

4 新华社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

评估分析实例现状,获取具体详细的数据,为景观策略提供可行性依据。

上海长宁区新华社区隶属上海长宁区,总面积220hm2。2010年,六普数据统计,辖区总人口7.32万人,14岁以下有4782人,占比为6.53%。实证案例选取新华社区15分钟可达圈层的公共空间,其中包含有五个类型,空间20个。每个类型的空间资源不同,具有共性,又因具体功能产生差异性,应在各类型特点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分类型、分维度的多因子评估的主旨也在于此。详见表1。

表1 各公共空间主要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从整体性的角度总结归纳相应的优化策略作为指导方向进行后续具体细节的建议。

1)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类型的优势,使空间资源利用更大化。

如I、II型空间大,满足儿童运动、游戏等交大场地需求;III型服务范围较小,空间可达便捷,建议设置较小型的活动设施,如智慧互动型游戏设施、动植物的科普互动等;IV、V型则因为类型属性具有举办各类社会性活动的优势,使社区空间儿童可供性多样化。

2)场地资源组合,形成互补的搭配形式。如可采用一拖二、一拖三等小组形式,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儿童友好性氛围。

3)注意取舍,有的空间由于地理位置紧临在城市交通干道,机动车流较密集,面积太小不能规避这种风险不建议设置吸引儿童逗留和玩耍,而应设置提醒儿童的警示标识。

本文研究的景观策略是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应用。通过对环境的儿童友好性的评价方式,对现状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对应性的提出景观策略。社区公共空间友好性的优化设计不是单指某一项指标,它们既存在差异化,又具有一致性,也就是空间整体性将它们都涵盖在内。每个儿童都应独具个性,儿童环境可供性也是需要多样化、多质化。社区中儿童不是在所有公共空间中获得一种体验,而是在同一社区中获得各式各样不同的体验,儿童将更好的获得环境的友好性。

5 结语

总体而论,社区公共户外开放空间儿童友好性景观策略是一个围绕儿童成长环境需求展开研究的结果。本文基于可供性理论,聚焦儿童的年龄、行为、游戏等特征,将儿童的主观体验与客观特征结合起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公共空间质量审计工具,量化分析物质环境对于儿童的友好性。这种对比较抽象的不易分析变量的现象进行定性、定量的数据化评测,使景观策略能更具对应性、客观性以及全面性,从而促进实证研究的开展。

猜你喜欢
景观社区空间
景观别墅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