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化视角下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场及其建构研究

2023-03-30 00:48高依晴
高教学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时空现实建构

杨 昆,吕 悠,高依晴

(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知识转化是一个管理学概念,主要用来研究组织中知识的管理、转化及生成。常见的知识转化模型有野中郁次郎等提出的动态知识转化模型(SECI)、霍尔撒普尔和辛格的知识链模型(K-Chain)和托尔曼的认知地图模型(CM)等[1]。在诸多模型中,野中郁次郎等的动态知识转化模型(SECI)较全面地阐释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及其阶段,对组织和个人知识创新活动的解释力较强[1]。正因如此,动态知识转化模型常被移入教学研究领域,用以解释教学中知识的传递、转化和生成。已有研究大多关注知识转化的SECI 过程,却忽视了动态知识转化模型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场(Ba)。场是知识转化与生成的情境。作为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通过将学生带入各种真实或模拟情境,达到知识转化目的的教学活动。所以,将知识转化模型中的“场”引入实践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一 动态知识转化模型和场(Ba)

动态知识转化模型(Model of DynamicKnowledge Creation)是由野中郁次郎(Nonaka)等提出的关于组织知识转化与创新生成的理论框架。Polanyi[2]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其中,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人化、难以被形式化准确描述的知识,比如个人的洞察力、直觉、经验甚至预感。显性知识则是指可以用系统化语言清晰表达并容易分享传递的知识,比如数据、公式、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等。在动态知识转化模型中,野中郁次郎等指出组织的知识创新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交替转化而成,两类知识的转化过程由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构成,即SECI 过程。知识转化除SECI 过程外,还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作为SECI 发生基础和转化产出的知识资产(KA),二是作为SECI 发生情境的场(Ba)。Ikujito 等[3]将场(Ba)称为“知识生成的动态共享环境”。场在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模型中发挥着显著作用,不仅是知识的语境和背景,还为促进知识转化提供平台。信息(Information)在不同的场中被释义成为知识(Knowledge)。场是一种时空联结(Time-space Nexus),互动、关联和动态是场的特性。需要注意的是,场不仅有物质形态,如办公室等物理空间(Physical space),还有虚拟形态(Virtual space),如借助邮件往来实现思维互动空间。依据互动范围(个体或群体Individual/Collective),以及互动手段(面对面或借助媒介Face-to-face/Virtual),场可以被分为四类[3],如图1 所示。

图1 知识转化模型中的场(Ba)

(一)原始场(Originating Ba)

原始场是个体之间面对面互动的情境。个体会在原始场中分享经验、情感或心智模式,完成个体隐性知识的社会化。面对面互动可以很好地捕捉到个体在情境中的感觉或情绪变化。通过原始场互动,个体间将建立共情和信任,这对知识转化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对话场(Dialoguing Ba)

对话场是集体面对面互动的情境。顾名思义,对话场中通过集体成员间的互动,个体可以将自己不易描述的隐性知识转化成易于集体共识的语言和模式,如生成某些术语或概念。这些被表述出的概念又被个体接纳用以不断反思。与原始场不同,对话场的互动更具意识性。

(三)系统场(Systemizing Ba)

系统场是集体通过一定媒介互动的情境。在系统场中,参与互动的集体成员更为广泛。在对话场中汇聚提炼的显性知识将在系统场中被整合起来。借助网络、群组等虚拟空间,集体成员可以不断交换信息或回答彼此提出的疑问,这个过程可以有效搜集或撒布知识。

(四)实践场(Exercising Ba)

实践场也常被称为练习场,是个体与指导手册等媒介进行的知识互动。在实践场中,个体通过行动将指导手册、模拟程序中提出的显性知识内化吸收为自己的经验,完成知识转化。

二 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中的场

场的概念对深入认识和理解旅游实践教学有重要意义。旅游实践教学是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情境,帮助其有效吸收学科知识的教学活动。实践的目的是达到知识的转化、生成甚至创新。但由于受教学目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时长等因素影响,教育教学中的场与企业知识转化中的场并不完全一致。

(一)实践教学场

知识转化模型中的场是知识生成的动态共享环境,是一定的时空联结。其实在社会学领域中,亦有场的概念,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field)。刘生全[4]在布迪厄场域概念基础上衍生出“教育场域”,认为教育场域是“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之间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他同时强调教育场域的概念再生产能力很强,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可以形成不同的教育场域概念。实践教学场就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教育场域,是在特定的实践时空环境下不同主体之间形成的以知识转化与生成为目的的互动构型。

(二)实践教学场的建构

时空环境、参与主体及场内互动是实践教学场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时空环境方面。实践教学要将学生带进各类旅游现实情境或模拟现实情境中,在情境(Context)中促使学生练就某种技能或运用、验证某些理论和方法。教学实施中,由于各因素制约,实践在现实环境(即Faceto-face,包括实验室模拟)中往往无法完成知识的传递转化。因此,实践教学场除实践开展当下的现实时空环境外,实践实施前后借由网络等搭建的虚拟时空环境(即Virtual)同样重要。不同主体之间的观点互动、意见交换和问题提出等都需要一定的虚拟时空环境。

其次,实践教学场建构主体方面。任课教师和学生是构成实践场最根本的主体,且由于实践目的在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因此学生主体更为重要。在实践场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为常见。然而根据实践内容和目的,实践教学场也经常会出现第三类主体,如技能实践中的实操指导师、旅游企业管理者或员工及旅游景区中的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等。此类主体并不固定出现在实践场,因此可称为实践场的变动主体。由此可见,旅游实践教学场的建构主体十分复杂,简言之是由师生组成的固定主体和其他人员组成的变动主体构成的。

最后,场内互动方面。促进知识转化生成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知识转化是动态的。知识在主体之间传递转移,需要不同类型的互动。实践中学生与哪些主体互动、互动程度如何等形成实践场的互动构型。实践场内互动充分有效,才能促进知识转化生成,否则实践很可能流于形式。

(三)实践教学场的类型

知识转化模型中的场被分为四类。在理想环境下,四类场会在实践教学中依次发挥功能。以学生主体为例,学生们在原始场了解实践背景和情境、建立共情和信任;在对话场进行个体互动,加深对知识的提炼总结;在系统场跟随集体互动不断反思;在实践场通过操作、执行完成知识内化吸收。但如前所述,实践教学活动与企业管理存在明显不同,上述四类场在实践教学实际执行中,有可能如模型描述依次衔接,但更多情况下则会叠加甚至分离。

因此,知识转化中的场(Ba)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被整合划分为现实场(Practical Ba)、事实场(Virtual Ba)和转换场(Convert Ba)三个类型。现实场最主要对应知识转化模型中的原始场和对话场,是实践发生的真实时空,主体间互动多表现为操作或面对面观察与交流。事实场是退出实践现实环境,但事实上实践参与主体仍可以在教室、研讨室和网络空间等对实践进行总结、反思与对话,基本对应知识转化模型中的系统场。受经费、时空等若干因素制约,很难再次将学生带入实践现实环境,因此知识转化模型中的实践场在教学互动中需要做一定变化。在实践后的常规教学中,通过情景再现、案例研讨和项目分析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这一变相再实践的互动构型被称为转换场。转换场可以是原有情境再现,也可以通过变动要素,增加情境难度或带入新的要素,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并为学生开始新一轮知识转化做好铺垫,如图2 所示。

图2 旅游实践教学场

可见,实践教学中现实场、事实场和转换场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若要在实践中完成知识转化,三者缺一不可。

三 实践教学场建构调查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笔者以职业能力转化为切入点,对所在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展开调查,试图了解实践场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过程

笔者于2021 年5 月通过问卷星平台,向所在高校旅游管理2020 级至2017 级本科在校生及2016 级毕业生发放电子问卷。将2016 级毕业生纳入调查,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规模有限,2016 级学生在调查发生时毕业未满一年,对学习生活尚有较清晰的印象。五个年级共有学生139 名,回收有效问卷114 份,回收有效率为82%。样本基本信息见表1 和表2。

表1 调查样本基本信息表(按性别统计)

表2 调查样本基本信息表(按年级统计)

(二)调查数据

1 旅游实践认知和效果评价

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教学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59.65%的受访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职业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在对已完成的实践教学进行评价时却发现,虽然仍有78.0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职业能力培养有效果,但仅有12.28%的受访学生认为这一效果作用十分显著,如图3 所示。

图3 旅游实践及效果感知

2 实践教学开展形式

有关实践教学开展形式的调查显示如图4 所示,参观(78.95%)、游览(75.44%)及调查(51.75%)是最常见的教学活动形式。教学产出多以撰写调研报告(78.95%)或撰写实践心得(75.44%)的形式呈现。无论从教学活动形式还是教学产出形式来看,旅游实践仍以单向的、学生主位视角为主。75.44%的学生将实践视作游览活动,凸显出旅游实践教学环节的严谨性和深入度不足。

图4 旅游实践教学形式

3 实践教学中的互动

互动是知识转化的重要途径,互动对象和互动深度直接影响互动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最常接触到的是普通一线工作人员(68.42%)和基层管理人员(64.91%),较少有机会接触到具有很强专业能力的一线工作人员(23.68%)或中高层管理人员(15.79%)(图5)。

图5 业界互动对象

实践中的互动也十分有限(图6)。学生与从业人员的互动中,43.86%的学生认为信息是通过讲座等方式由从业人员单相传递过来的,32.46%的学生有机会与从业人员开展互动但并不深入,认为与从业人员互动十分深入的学生仅占7.89%。不仅如此,实践中的师生互动也不尽如人意,能与老师进行双向互动且十分深入的学生只有25.44%,一半以上(57.90%)的学生能与老师简单地交流看法。可见,实践教学中的互动质量不高,所谓互动更多表现为信息传递而非知识转移。

图6 实践教学中的互动

四 实践教学场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作用不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作用发挥不显著。从学生对实践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来看,学生对实践预期较高但实际收获一般。实践教学开展形式简单,甚至导致旅游实践被不少学生当作一项游览活动,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二)实践教学场建构缺失

实践教学中,促进知识转化的实践场构成不完整。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能够进入实践实施情境,退出实践现场后缺少跟进和引导。实践作业形式简单,不利于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三类实践场只有现实场发挥了作用,而用于对话反思、提炼知识的事实场和检验实践效果的转换场功能发挥并不显著。

(三)实践教学中场内互动不足

实践教学缺乏高质量的场内互动。调查中,用以塑造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互动中缺乏行业精英的身影,导致学生无法从从业人员身上接收高质量的经验和行业知识。学生与从业人员和指导老师的互动均缺乏深入性,浮于表面的讨论无法形成有价值的思考,降低了知识转化的效率和效果。

五 实践教学场建构建议

根据培养目标,旅游本科实践教学应关注到实践中的知识转化,建构有利于知识转化实践教学场。

(一)认识到实践场的存在,完善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要帮助学生有效捕捉并吸收转化学科中存在的隐性和显性知识,而知识转化生成不能脱离相应的场。教学设计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本科实践教学的知识转化本质并承认实践场的存在,以及不同类型实践场对知识转化的功能作用。无论是单独的课程还是整个本科培养阶段,教学设计者都应对实践做整体规划布局,保证实践场的完整性和不同实践场之间的良性衔接。

(二)根据实践场功能实施差异化建构

实践行为主要集中在现实场,但事实场和转换场对知识的转化生成起重要作用。学生要在现实场中感受具体经验、捕捉隐性知识,在事实场中将经验提炼成抽象知识,在转换场中对知识进行验证或更新,最终达到知识内化。因此,现实场建构重在形成能使经验、情感外化共享的时空情境。事实场建构旨在激发各互动主体之间思想观点的表达与对话。转换场建构则应在现实场情境基础上变动若干因素,促使学生运用知识。只有充分发挥三类实践场的功能,才能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促进实践场内有效互动

场不仅为知识提供时空情境,更使知识在场内主体间流动。缺乏有效互动,场就形同虚设。提高场内互动有效性,首先,要将合适的主体纳入实践场,如实践目的是掌握某项技能时,场内应该出现技术素质过硬的一线员工;实践目的在于掌握旅游企业管理运营时,资深管理者应当在场。同时,作为互动主体的学生,也必须在进入实践场前做好准备,熟悉实践背景、目的、意义、操作规范和环节构成等内容。其次,有效互动需要互动双方积极调动心智,尤其在事实场和转换场中,思考能力和思维逻辑十分重要,而这些能力素质需要经过专门引导和必要训练。

六 结束语

旅游本科实践教学是本科培养的亮点环节,实践教学是知识向学生转移和转化的活动。本文借助知识转化模型中场(Ba)的概念,分析了实践教学场的含义、类型和功能,提出实践教学中现实场、事实场和转换场的类型划分,有利于深化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理解。作为这一领域的刍议性论述,本文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调查只关注职业能力转化且数据仅停留在描述性统计阶段,尚未提出可供开展量化分析的假设。样本规模和代表性也存在一定局限。旅游教学场的研究对优化旅游培养质量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未来可在实践场建构因子、场内知识转化路径等问题上展开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时空现实建构
跨越时空的相遇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建构游戏玩不够
时空之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