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
【摘 要】长篇小说《血液科医生》是女作家肖勤以切身陪护体验和实地采访调研为基础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家将“医患”故事和志愿“抗疫”事迹置于精巧的叙事框架当中,用文字为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著书立传,借以弘扬他们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品格,内蕴独特而深远。本文从医学专业的叙事题材、双线并置的叙事结构、多维聚焦的叙事视角等三个维度来剖析《血液科医生》,其叙事艺术具有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血液科医生》 作家肖勤 叙事艺术 长篇小说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24-0177-06
贵州作家肖勤是贵州70后作家中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近年来创作成果丰硕、题材丰富、特色鲜明,多次获得各类文艺创作奖项,因此备受文艺界的关注。多年来,作家聚焦黔北地域文化、乡村留守儿童、脱贫攻坚、底层女性生存等题材,深入探寻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真实地呈现了底层社会的特征。
作为一位极具人道主义和温情主义的现实主义作家,肖勤最新长篇小说《血液科醫生》一改往日的书写题材,以医院血液科作为主要叙事空间,将“医患”这一社会群体作为主要书写对象,讲述了血液科主任夏曦和医生黄栀子两人并肩作战,帮助病人抗击病魔的感人故事,在叙述中深情演绎了一首对生命的赞歌,传达了作家对生命的敬畏意识。该作品一经出版便广受专家、学者及读者的关注,评论家也从小说的科普性、人道主义、载道精神、人物形象等多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例如,评论家潘凯雄关注了作家对人性与善意的弘扬:“肖勤一面是将人性中的种种不堪与丑陋无情地暴露于阳光之下,另一方面更是在大力张扬人性中的温暖与善意”;评论家李云雷肯定了小说是“一部观照人世,更观照人心的悲悯之作”;作家冉小江评论小说“正向传递社会价值观念,不失为一部充溢着温暖与人间真情的大爱之作”,等等。
基于此,我们借助前人研究的成果,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以肖勤小说的叙事艺术作为整体关照,立足叙事题材、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多个研究维度,解读作家独特的叙事艺术魅力。
一、新鲜而独特的医学叙事题材
综观肖勤的小说创作,其叙事题材颇为广泛,从乡村到城市、从官场到女性、从地域文化到民族文化,均体现出作家对创作题材的不断开拓和创新。如《暖》描写了留守儿童的遭遇和苦难;《我叫玛丽莲》关注了社会底层女性的悲惨人生;《云上》揭露了基层官场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寻找丹砂》表达了作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关注和担忧。肖勤在这一系列的叙事题材中,既高度浓缩了社会人生,又向读者传达了关于社会、民族、人性等方面的哲理性思考。最引人注目的是作家在2018年发表的医疗题材中篇小说《去巴林找一棵树》。小说围绕主人公黄栀子的生活经历展开,展现了该人物从医生到病人角色转变过程中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书写了黄栀子勇敢战胜病魔实现重生的感人故事。小说《去巴林找一棵树》虽然涉及医疗题材,但主要还是以书写医生黄栀子的个人命运为主;而小说《血液科医生》在叙事题材上涉及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医疗领域,它以长篇的篇幅容纳了血液科、医生、护士、病人及病人家属等众多人物故事,呈现的社会面貌更加广阔。小说已经从对黄栀子个人命运的书写上升到对社会现实、社会热点、人类命运的关注。因此可以说,肖勤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血液科医生》在题材上实现了对她以往创作主题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对老百姓看病、治病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以医护人员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其中医疗纪录片从真实性、宣传性、代表性等方面为社会带来了正能量。例如《生命缘》《中国医生》《生门》《人世间》等一系列医疗纪录片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医疗等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医生的敬爱之情与日俱增。
不同于纪录片的镜头,医疗题材的叙事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加工、情节营造、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等引起人们持久、广泛的关注。纵观国外医疗题材的文学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以医学、医生、医院为主题或背景的五部作品尤其引人注目,即《魔山》《鼠疫》《日瓦戈医生》《癌症楼》《霍乱时期的爱情》。小说对医疗题材的书写立足于一种更为宏观的视角,扩展了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对人生的领悟。回看国内该题材的文学创作,作家毕淑敏的医学文学作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红处方》《拯救乳房》《血玲珑》等作品便是她“文学的医心”的艺术贡献。此外,她于2022年出版的《医生的淬炼:毕淑敏医学文学选编》围绕“医患”群体,深度讲述了人世间的生与死的故事。于此,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医疗题材的文学作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肖勤的医疗现实题材长篇小说《血液科医生》便是在作家亲身调研、关注现实、立足当下、洞察人性的基础上诞生的。作品以医护人员为主要书写对象,紧扣社会现实,将“医患”故事和“抗疫”事迹囊括其间,表达了作家对生命的敬畏。将作品放置到同类医疗题材作品中进行横向对比,作家在叙事题材的处理上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专业性和丰富性,令人耳目一新。作家对医疗题材小说的处理表现得十分专业,为读者填补了血液疾病知识方面的空白。
一方面,从文本外部来看作品叙事题材的专业性,这主要源自作家创作前的实地调研经历。为了创作这部小说,作家在繁忙的工作中多次挤出时间乘坐高铁到重庆中国陆军第三军医大血液科、遵义医学院等地开展采风学习、进行跟班查房,甚至和医护人员同吃同住。此外,还对该科室的医生、护士、病人、病人家属等都做了详尽的采访,甚至对医院的周边环境、医院的其他科室均做了深入了解,耗费近两年的时间,最终形成了数百万字有关血液科的研究资料。可以说作家对血液科的相关知识可谓耳熟能详,而小说《血液科医生》的书写便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材料中实现了题材的专业性。
另一方面,从文本内部出发来考察叙事题材的专业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针对血液科医生使用的专业术语,例如:急髓、DIC、MDS等,作家既在文本中对疾病的特点做了介绍,又在章节后面做了详细“注释”,使医学知识得以细致全面的呈现。其二,針对每种疾病的表现症状,作家以医生的口吻给出了专业意见。例如,黄栀子查完房后,提醒护士“M3易出现DIC”。其三,小说对血液科常用医疗器械的介绍采用了行业术语。例如,在描述血液科移植仓时,住在移植仓里的病人被血液科的医护人员简称为“仓+数字”,其中病人祝鼎便是“仓18”。其四,作家对血液科科室的建立和全国各个医院血液科情况的介绍都具有专业水准。例如,小说第九章便详细介绍了血液科从人才技术到医疗设备的建构过程。正如相关学者所言:“《血液科医生》无疑是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学想象与描绘,它极尽忠实地进行医学知识科普。”作家基于实地的调研采访最终形成了自己对血液科的综合了解,再用小说的叙事手法表现出来,使得小说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
此外,小说题材具有丰富性,深度考验了作家对于社会生活素材的处理能力。
其一,表现为作家对血液科所针对疾病进行的选取。众所周知,“疾病”往往带有一定的隐喻的色彩,如丁玲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我去霞村养病、贞贞最后去治病”均带有一定的隐喻色彩;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一书,更是对疾病在社会中的隐喻化进行了批判,并引申到了道德、政治层面。小说中“血液科”也是作家匠心独运的选择,带有一定的隐喻色彩。就科室而言,作家完全可以进行艺术处理,选择较为热门的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但是作家选择了一个较为陌生的“血液科”作为主要的叙述空间,将血液科针对的疾病介绍给读者,将一些特殊科室的医护人员展现给社会,何尝不是作家的用心良苦。这时候的血液科“疾病”就已经带上了作家独有的隐喻色彩——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血液,也是生命重要的一环,它遍布全身,不容小觑。由此可见,“血液科”题材的书写,不仅丰富了疾病种类的书写,同时也填补了读者对冷门医学知识的认知。
其二,作家对题材丰富性的处理还表现为日常生活素材的拓展。作品安排了“小郭子在医院门口帮人代为停车”的情节,增添了作品的现实性和生活感;此外,作家还将病人的生活空间延伸到了“康群小区”,增添了小说的人间烟火气。
其三,小说题材的丰富性还集中表现在行业的多样性上。综观整部小说,作家基本用“血液科”囊括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从科室出发来表现医疗行业、从病人出发来窥探各类从职人员、从社会出发来展现与医院相关的服务行业,小说以“血液科”为支点,呈现出丰富的社会面貌。
其四,小说的叙事不仅书写了血液科的故事,而且将笔触指向了医院的其他科室。作家安排了血液病人黄医生因痔疮严重而入院的情节,使得叙事打破了科室之间的界限,将肛肠科引入叙事视野。通过该情节的设定,小说题材已经跳出了血液科范畴,使得叙事表达更加丰富。作品叙事中涉及了冷门血液科、日常生活场景、社会的各行各业、医院的其他科室等多个层面,使得小说产生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它突破传统医护题材对医疗行业的局限性,而是借助类纪录片的手法将人物背后的社会背景展现出来,同时又将它们艺术性地串联在小说叙事当中,形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叙事题材。
《血液科医生》是一部医疗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文本虽然立足于“生命和疾病”的主题书写,但又跳出了传统医疗题材的叙事热点,以血液科这一冷门、小众科室为书写对象,不仅为读者普及了血液科的医学知识,而且也填补了血液科被艺术呈现的书写空白,更实现了作家对以往叙事题材的突破。与同类医疗题材相比,《血液科医生》借助小说创作的艺术加工,突出表现了该叙事题材的专业性和丰富性。此外,作品中双线并置的叙事结构也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二、向双线并置的叙事结构敞开
贵州仡佬族女作家肖勤是一名多面写手,各类文体均有涉猎,但其创作主要以小说为主。自2007年发表中篇小说《潘朵拉》开始,作家便笔耕不辍。经历了十几年的辛勤耕耘,其创作渐入佳境,作品的叙事结构逐渐打磨出自己的特色。如《水土》以一个家庭发生的故事线索来建立叙事结构;又如《守卫者长诗》的叙事结构主要围绕高考考生徐明月被人顶替上大学的故事线索来建构;再如《返魂香》在“历时式”的叙事结构中安置插叙情节,均体现了作家匠心独运的叙事结构安排。到了《血液科医生》,作家便以其双线并置的叙事结构筑起了小说叙事艺术的堤坝。
小说就像一座建筑,它在修建之前就需要做好精心策划和详细布局,既要实用又要美观,还要包罗万象。《血液科医生》正是这样一座建筑。对比肖勤的中篇小说《去巴林找一棵树》,文本以主人公黄栀子的经历为主,形成小说单线的叙事结构。《血液科医生》则在此基础上补充了血液科医生、护士、病人及病人家属的系列故事,形成独具特色的双线结构。曹文轩在《小说门》的结构章节开门见山地提到:“小说的具体布局的大致思路可以分为三种:从故事出发、从人物出发、从心灵出发。”综观《血液科医生》的整体布局,可见小说主要是“从人物、故事出发”来架构小说的叙事结构。作家立足血液科的医患人员和故事,设置了双线并置的情节结构,其一是以血液科医生黄栀子的个人经历为单线,其二是以病人“治病”过程和医护人员的个人经历等环线情节聚合而成,两条线明暗搭配、主次分明,最终构建出循序渐进的叙事结构,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小说中,一条线索由隐到显地推进,以黄栀子的故事贯穿始终,使得小说的叙事结构产生层次感、连续性和丰富性。首先,由隐到显的单线推进体现了小说叙事结构的层次感。全书一共四十二章,主人公黄栀子除了在第一章出镜之外,从第二章到第二十章都是讲述各个病人的故事,这个阶段的黄栀子处于一种隐的状态。直到第二十一章,她的病情显露,其角色也从一名医生转换为一名病人,与她有关的故事线索也从隐性转变为显性。在这一叙事过程中,该人物逐渐从幕后转到了台前,由少到多、由暗到明的叙述增加了小说叙事结构的层次感。其次,以黄栀子的故事贯穿小说叙事结构的始终,增加了文本叙事的连贯性。“结构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延伸、发展,最终形成;而这一切都需要某些动力的推动。”而这部小说叙事结构形成的动因正是黄栀子的一系列经历。该人物形象从“救人”到“被救”的过程,正是危机动因的推动形成的一个连贯始终的线索,它同时也对另外一条线索起到支撑作用。最后,这条单线叙事完成了黄栀子从被动到主动、从他者到自我的角色转变,实现了主人公对生命体悟的升华,增强了小说叙事的丰富性。整条线索的推进都是为她经历生死考验的患病情节做铺垫。在患病之初她消极逃避,科室主任夏曦切断了她所有的退路,使她被迫具有对抗病魔的决心和毅力。黄栀子的“生死场”使她完成了从“医生”到“病人”的角色转换,从根本上改变了她对生命的态度,同时也为读者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另外一条线索是由医护人员的个人经历和患者治病的一系列故事聚合组成,形成并列环形情节。各个故事之间呈现出对比关照的艺术效果,进而增加了叙事结构的灵活性和包容度。正如学者胡亚敏在《叙事学》一书中所说:“环形情节的主要特征是缺少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全文由许多小故事组成,其中也包括一些非動作话语。”小说文本这一条线索主要由病人的故事构成,例如祝鼎、小松子、涂金钱等病人的个人经历,每一个人物的故事形成环形情节,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生命的千姿百态。相比病人故事的集中叙事,医护人员的叙事却呈现出一种分散的状态,穿插在病人故事当中。例如作家对科室主任夏曦、老医生陈蕴竹、护士长吴芳、护士陈笑笑等人的故事情节安排大都呈现分散状态,这种分散的叙事结构不仅和病人故事的集中叙述形成强烈对比,而且增加了叙事时间、扩展了叙事容量、丰富了人物形象,使得医护群体形象更加饱满。综上可见,文本独特的并列环形情节不单单形成主角众多的小故事,更是在聚合和分散中增添了叙事结构的魅力。
综观整部小说的叙事结构,双线并置的特点丰富了小说的叙事魅力。作家笔下的叙事线索灵活多变,一条由隐到显,合理地控制着小说的叙事时间和叙事节奏;另一条环形聚合、或环形分散,在聚散之间将人物恰到好处地安排在各自的故事里,或是集中凸显、或是分散丰富,均体现了作家匠心独运的结构布局。此类双线复调式的结构为小说的叙事增加了难度,再加之文本涉及众多人物故事,如果自始至终地采取第三人的全知全能视角,虽然更容易把握,但缺少了灵活性,显得单调、死板。清代袁枚曾言:“文似看山不喜平。”肖勤在小说《血液科医生》的叙事视角上下足了功夫,文本中多维聚焦的叙事视角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三、灵活多变的多维叙事视角
不同的叙事视角形成不同的叙事效果,正如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所言:“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或角度。”作家在描写一个故事的时候,叙事视角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如写《三国演义》中的战场、写《红楼梦》中各个人物的故事等,作家都是通过一个个叙事视角将他体验到的或是想象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述的世界。通过《暖》《金宝》《灯台》等一系列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肖勤对叙事视角的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特别偏爱使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这种全知全能的视角为她的叙事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使她能够更好地驾驭故事,并展现出简约、质朴的文风。而在《血液科医生》中,作家在整体上采用了全知视角,但在局部上采取了限知型叙事视角。文本通过多重叙事视角展现了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
首先,全知叙事视角贯穿小说始终,使得作家方便从各个层面塑造人物形象,并掌握各个故事的发展进程。肖勤在《血液科医生》这部长篇小说中主要采取了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这种叙事视角为作家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其能够自由、灵活地运用生活素材,进行个性化的创作。特别是小说中病人的故事,每个病人背后都有着很多打动人心的事迹,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人物群像。而全知视角有利于将众多人物的故事进行高屋建瓴的合理布局。综观全书,作家通过全知视角游刃有余地安排了祝鼎、小松子、涂金钱、金阿姨、赵倩等病人的故事,同时在故事的空隙或是空白地带插入了医护人员的故事。小说采用全知视角进行叙事,有助于将客观的现实社会和主观的虚构结合起来,使作家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作品的核心。
其次,文本采用限知型叙事视角使得某些片段成为经典,从而丰富了文本的审美质感,使其变得深邃而多彩。这种视角所传达出的情感更加细腻、感人,让人细细品味。在小说中,限知视角的叙述不仅是对全知视角的一个有力补充,更是丰富了故事的延展性,使得“医患”之间的情感更加真实、饱满,同时也增加了故事本身的感人元素。小说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人称这种限知型叙事视角来展开叙述,而“采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的最大优势在于真实感强。小说通过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回顾,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往事经历呈现出来,使得故事更加贴近生活。”
如第48页的“小松子的内心独白”增添了故事的丰富性。这段“内心独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而显得更为感伤,具有强烈的主体抒发性”,使得小松子的内心世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第109页的“涂金钱留给黄栀子的告白信”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使人产生跌宕起伏的阅读感受。再如第333页的“护士长吴芳和护士陈笑笑的抗疫日记”,将医护人员亲身的抗疫感受带给读者,引发读者的共鸣。作家通过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直接让人物发声,除了产生一种“新奇”的叙事艺术以外,还“在读者心中造成一种直接介入感和期待感”,从而在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的发展链条中形成叙事张力,使得叙述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最后,小说多维叙事视角的转换还体现在将叙述者的话语和人物的对话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外在描述和内心透视之间的突然转换。例如:“你嘀咕啥了?”夏曦敏锐地盯着她。“我打嗝。”黄栀子装傻。“你肯定在骂我是猪。”夏曦乜斜着眼,警惕地说。该情节的外在描述体现了全知叙述者的观察视角,但未经铺垫,突然闪现人物内心的想法。小说中这样的叙述片段俯拾皆是。这种将叙述者与人物并置的方式,通过“我和他”的人称并用,拉近了读者与故事的距离,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展现了作家对血液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病人治病全过程的原生态描摹。
《血液科医生》通过全知型叙事视角、限知型叙事视角、叙述者和人物并置的叙事视角等多维度叙事视角之间的无缝切换,立体地刻画了血液科医生、护士和病人等一批真实而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呈现了一个个曲折离奇、精彩动人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文本叙事视角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肖勤的《血液科医生》在新时代长篇小说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家以独特的医学题材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和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弘扬了医护人员爱岗敬业、和谐相处、勤劳奉献的新时代精神,传达了以人为本和生命至上的创作理念。纵观肖勤的小说创作,几乎每一部都有其独特的叙事模式。如《丹砂》以小故事抒发大情怀,《小等》书写留守儿童的世界,《金宝》传达了人性与道德间的冲突,而《隐秘的船》则借“船”这一象征,承载了母女两代人不同的世界观。这些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获得各种荣誉,而《血液科医生》更是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展现了肖勤在艺术形式方面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潘凯雄.沉浸在爱与善的暖流中——看肖勤的长篇小说《血液科医生》[N].文汇报,2023-07-05(10).
[2]李云雷.观照人世、更观照人心的悲悯之作——读肖勤的《血液科医生》[N].贵州日报,2023-08-04(10).
[3]冉小江.《血液科医生》:书写人间大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12-07(12).
[4]肖勤.血液科医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23.
[5]唐艳萍.科学与人学的二重奏——评肖勤新作《血液科医生》[J].山东文学,2024(01).
[6]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7]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杨义.中国叙事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9]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