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实证研究

2023-03-29 03:15李金羽
齐鲁艺苑 2023年1期
关键词:师范生核心素养

吴 宁,李金羽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随着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国家对音乐教师的入职标准要求更为严格。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怎样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社会认可的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之于音乐师范培养的新义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中首次提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当中不仅包括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还包括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1]《课标》中明确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应包括三部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感知是形成这三种基本音乐素养的出发点,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形式;实践是其发展的路径,让学生欣赏和欣赏音乐的美,形成文化理解就是发展人的个性,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塑造人的主体能力,实现音乐的价值。其中不仅指明了高中音乐教育理念及教学目标,更具有其深层含义:

第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核心素养强调学习音乐时学生本身应该具备的能力及发展能力,而不只是常规性知识技能的获得。核心素养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始终贯穿课程结构、内容、实施及评价的整个过程。总体来说,它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第二,重视学会学习与合作学习。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并非生来就具备,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同;同阶段的学生所展现的发展水平、层次也是不同的”[2]。因此,当前学生以竞争为主的学习环境需要朝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竞合关系发展,即学会学习与合作学习。

第三,通过音乐实践重视素养的综合性养成。音乐课程是一门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音乐、获得音乐审美的课程。因此,加强音乐课程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点。[3]教师应在技能技巧训练的基础上,加强音乐课程的实用性,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终身音乐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增强音乐审美能力,获得音乐美感。

总而言之,《课标》作为指导音乐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必然会对音乐教学实践产生决定性影响。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当前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在高校学习的音乐师范生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师范院校应对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有新的计划,要通过关注基础教育的具体需要来为用人单位提供师资力量。

二、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一)实验设计与研究思路

为充分了解当前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山东省内部分高校音乐师范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查。通过文献分析及相关专家讨论筛选,调查最终确定为学校培养、课堂教学、教育理念3个维度,设计了38道问题(6道基本信息题,30道量表题,2道开放题)。

1.问卷概况

2021年4月14—22日利用问卷星平台对山东省内的本专科高校音乐师范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共收回340份问卷。剔除答案相同的问卷以及相同IP地址的问卷,有效问卷为324份,回收率为95.29%。

2.问卷信效度检验

调查结果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克隆巴赫系数为0.982(>0.8),问卷可信度较高;效度计算使用因子

分析法,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确定效度,测得问卷样本数据KMO(1)KMO检验用于检查变量间的相关性和偏相关性,取值在0~1之间。KMO>0.5且值越接近1,P值<0.05时,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偏相关性越弱,越适合做因子分析。值为0.968,可以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χ2=15306.716,Sig为0.00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表

(二)音乐师范生问卷数据及结果分析

参与调查的324名高校音乐师范生中,本科院校师范生占比98.71%,专科院校师范生占比1.29%,其中,三四年级人数居多,已初步具备成为教师的基本条件。本次调查样本数据平均值约是2.05,小于理论平均值3(2)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将量表按满意程度设置为1—5分,1为“非常满意”,2为“很满意”,3为“满意”,4为“不满意”,5为“非常不满意”。。表明师范生认为自身教学能力水平高于一般水平,但还是没有达到“很满意”的程度。对三个维度调查结果进行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理念:1.91分;课堂教学:2.05分;学校培养:2.19分。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1.学校培养

本维度有10个问题,主要针对高校培养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学校培养对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续表

1、2、3、10题体现了学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师范生认为所在学校培养方案较为成熟,基本满足就业需求。但部分学校对音乐师范生的培养计划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虽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2004)(3)参见: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04〕12号)[EB/OL].(2004-12-29)[2022-12-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0412/t20041229_80349.html。中对音乐师范生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做出详细的规划,但部分学校在培养方案上并未形成相应课程体系,师范生培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亟待做出相应调整。

4—7题主要调查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与就业需求。第6、7题标准差接近1,说明不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计划各有侧重,但师范生对职业目标的确立仍显滞后。8、9题主要调查学校教育实习情况,大部分师范生都能够认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但第9题标准差较大,说明各高校在组织音乐师范生实践方面差异性较大。有的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集中顶岗实习,但部分学校采取学生分散实习,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课堂教学能力

本维度有10个问题,主要调查音乐师范生在课堂中的教学能力,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课堂教学能力对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续表

结果显示,此维度均值普遍超过2,说明音乐师范生对自身课堂教学能力认可度不高。尤其是课程创新、组织教学、教材把握等方面。这反映出师范生在校期间对教材知识掌握程度不高,无法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学校培养忽视了与中小学课堂的联结。这一点也印证了在学校培养维度,高校对音乐师范生培养方案的片面性。

3.教育理念

本维度有10个问题,主要调查师范生所具有的教育理念,如核心素养及教育观点等的认知与态度等。如表4所示:

表4 教育理念对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此维度均值普遍在2分以内,说明音乐师范生对教育理念有较强意识。师范生对教育理想、教学热情、核心素养等具有较高认同感,认为参与教研活动对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但第29题又显示他们对参加音乐微课比赛积极性不高,同样对第25题核心素养的贯彻也体现了犹豫的态度。此维度师范生的认知与实践二者形成了矛盾,也侧面提醒高校应重视协调此维度理论与实践的实际问题。

三、对用人单位的访谈结果分析

在对音乐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还对济南市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及音乐教研员进行访谈,对近三年新入职教师的工作表现、教学理念、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调研,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进一步了解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需求,从而使调研结果更具客观性。受访者普遍认为新入职音乐教师充满朝气,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也存有不足之处。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对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访谈表

受访者认为新入职教师音乐专业技能普遍较好,但缺少教学实践经验,对课堂教学比较陌生,且教学中缺少与中小学生的有效交流。结合访谈结果,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音乐师范生培养缺乏“产出导向”理念指引

产出导向教育(简称OBE)是一种依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设计实施教学的课程教育理念,即教育实施应从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反向设计课程,以提升实施体系的适切性,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不单纯是教师想教什么,而是要考虑达成最终目标需要什么。与此相应,目前高校对“产出导向”理念认识不足,与用人单位缺乏沟通,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不够,音乐师范生培养目标存有盲目性,难以适应用人单位需求。在访谈中,有教师指出:新入职音乐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初入课堂,能明显感到她们对音乐课堂、音乐教学是陌生的”。这些不仅反映了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目标的偏离,同时也反映出高校与中小学缺乏必要的沟通合作与交流。

(二)由“一专多能”向“全能型教师”培养观念有待转变

长期以来,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一直以“一专多能”为指导思想,提倡音乐师范生在具有一项突出技能(声乐或器乐)的基础上,再加入一或多个副项技能,直到1999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开展“五项全能比赛”,将“钢琴演奏、歌唱与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综合音乐知识”五项作为比赛内容,使“一专多能”的概念更加清晰化、稳定化。

在访谈中,一位小学教师提出当前新入职教师普遍存在“会唱不会弹”“会弹不会唱”“会唱不会教”的现象。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前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片面性,同时也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长期以来,从“一专多能”到“五项全能”,再到“全能型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4)参见:孙晨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07,(10),P89—90。音乐师范生将自身音乐技能融入教学能力,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套连贯、系统的培养体系,提升学生音乐教学能力。高校需要转变观念,切实将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培养既具有深厚学科素养,又有师范教学实践智慧,能够胜任学科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三)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培养体系亟待构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尤其是《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了音乐课对学生个人发展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某济南市音乐教研员在访谈中表示,新入职教师普遍对音乐核心素养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即使他们在音乐技能方面有良好的表现,但由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缺乏,工作中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音乐教师更需要深刻领会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关系,融合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但从目前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来看,均缺少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必要关注。如前所述,高校在“一专多能”和“五项全能”观念的指引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均围绕学习音乐理论、教育理论与音乐技能等方面展开,但与音乐核心素养的融合不足,难以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效对接。

四、核心素养下音乐师范生的培养路径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对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音乐师范生毕业后将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培养新路径是当前高校师范培养的关键。

(一)立足产出导向,强调教学实践

在产出导向理念中,要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单位联动,对接人才培养。高校的课程应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求对接,课程设置中不仅有中小学音乐学习认知理论,还应有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班级管理、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乐团排练方法等。同时,高校应与用人单位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完善双向机制,定期举行会谈,便于各校教师集中交流、沟通。高校还可以聘请一线教师或教研员对音乐师范生传经送宝,指导音乐师范生模拟课堂,分析他们教学育人的综合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小学也可以聘请高校教师深入一线了解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优化课程设置。

音乐课是一门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音乐,获得音乐审美的课程。高校应为音乐师范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教学实践机会,在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有方向,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在实践中理解、认识、思考教育教学问题。音乐师范生还可以通过参与中小学艺术社团排练,获得更多实践经验。

(二)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全能型教师

关注学生发展,就是要注重“以生为本”的学生发展理念,为学生规划多样化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参与,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5)参见:李北群,姜宁,张永宏.关注学生发展:斯坦福大学“学习与教学中心”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高教,2014,(3),P90—92。高校必须不断地提高和创新……办学理念、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综合水平。[4]关注学生发展,制定切实、系统的培养计划,在突出师范特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升级。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基础,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离不开高质量教师教育。培养“全能型教师”的关键是科学完善教师培训课程,针对此,可考虑模块化课程以推进学生个体发展,增加实践课程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引入一线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学名师担任实践导师,为高校音乐师范生培养把脉开方,提出更具可行性的建议。

(三)围绕核心素养,完善培养机制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在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引下深入推进,高校作为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基地,肩负重任。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不只是单纯的音乐课程教学的施教者,同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理解能力。[5]这些都需要高校在音乐师范生培养中围绕核心素养,完善培养机制。

首先,高校要重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深化音乐教师培养目标,引导高校师生进行职业认同教育,坚定职业理想与教育情怀。在教学活动中,将各项规划与教学活动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有效衔接。其次,加强课程整合,提升音乐师范生文化素养。新课标要求掌握的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内容范围较广,学科融合对音乐师范生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更是提出新的要求。今后的音乐课不仅仅是简单的欣赏课、歌唱课,而是需要将音乐文化、人文价值、文化理解、创意实践都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因此,加强课程整合,优化教学结构,完善培养机制,是各学科课程共同作用、相互联系,从艺术综合、文化综合、学科综合等各方面与中小学核心素养形成链接,达到新课标要求,多路径促成未来音乐教师的培养。

结语

高校担负着培养未来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将核心素养落实到音乐师范生的培养中,学生才能胜任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高校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让音乐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在这期间,音乐师范生要学以致用,躬身实践,在思考感悟中,为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而努力。

猜你喜欢
师范生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