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江龙
近日读到一首唐代诗人钱珝的《未展芭蕉》,读完心生欢喜,极其愉悦,完全出乎了自己对这一首小诗的意料。想起自家阳台上日日摆放的大盆天堂鸟,也属于芭蕉科,在读到这首诗之前,它的色泽、身姿从未变成我的“审美对象”,它的“灵韵”也从未俘获过我,我和它之间并不构成美学意义上的相遇。但当这四句进入我的视线,发生一系列反应之后,我家阳台上的天堂鸟作为物和意象同时也印入我的想象的世界。
我想这首诗产生魅力的根本就在于诗人注视眼前的芭蕉叶时,他“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态度悠然,祛除了功利,完全带着审美的眼光在享受这自然的赋予。庭院里的芭蕉如同一只桨,拨动着丰饶的感官之舟和想象之海。看看这精妙的比喻:“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初春天寒,芭蕉叶还向中心卷曲着自己,她的色泽是如此清丽,如同无烟之冷烛和干绿蜡,卷起的叶子就像少女娇羞的芳心,在春寒料峭之时和衣怯寒;这还不够,要继续给予联想:这蜷曲的枝叶不正像一缄写得密密麻麻的书札吗,而东风此时又是这般多情,拂动未展开的芭蕉叶,就像要窥探藏在这封绿书札里用笔墨点染的秘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自然的深情需要人的深情去发现和创造,同样地,语文教育的品格也需要语文教师秉持庄子无用之用的理念,用审美的姿态和眼光,拥有类似于诗人对未展芭蕉精微的观察、释迦牟尼与迦叶对一朵花微笑的心心相印去实现。语文课需要更多的美,语文活动也需要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今天的语文人面临怎样的挑战呢?信息多元化、学生主体人格觉醒、消费主义的深度浸透、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的社会氛围……这些挑战大部分来源于时代土壤发生的变化,在知识霸权向着知识平权发展的过程中,知识犹如涨潮后的贝壳,变得俯拾即是,教师若仍焦灼于知识的占有和知识的广播,势必被时代之潮拍在沙滩上。而语文人在变动不居中应当做的大概也就是守住语文的根柢:审美中的感性和建立在感性之上的理性。无可否认,现代人对于外在世界的感知和触摸的能力在退化,在纷繁的感官刺激中,其实并未收获多少持久而深刻的美感体验。对此,语文课有责任以审美的眼光去培育缺失的耐心、精神生长的信心,在一个个高度概括的分数背后灌注一股面对生活的勇气、热爱生活的意识以及学会过好生活的能力。
语文课要具有美感,要带领学生追寻美、体验美,教师首先得拥有美的素养。素养形成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个有审美自觉的主体,面对文本这一情感、思想的固体形态,能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进而融汇个人的生命经验达成内在精神的对话。
学习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时,朱光潜先生对待自己读到的诸多语料都是“锱铢必较”。体味文字和情感的关系,本身就是审美的,作为学习者,我们读这篇文章无疑是进行二次审美。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那么,何不在写作练习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呢?因此设计了当堂练笔,用“暖阳”“落叶”“我”三个词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形成一种语言氛围,表达统一。一生写道:橘红的暖阳溶于远空/微醺的落叶悠然飘舞/庭院盛满了阳光/温暖的空间缓缓地/流动。在他的笔下,落叶带来的不是伤感,而是美妙的瞬间;似乎不是光线的偏移转动而是空间的流动,读罢让人有了一种日光流动而盛放于我们的庭院的轻柔飘动的感觉。这是对暖阳悉心观察,也是对自我生存空间的诗性表达。一生写了一首名为《边界》的小诗:暖阳站在左边/绚烂的光充满我左边的世界/是希望之巅/落叶站在右边/昏黄之色霸占我右边的世界/是暮色深渊/而我站在中间/左不能达/右不能入/这里/是属于我自己的世界。这首诗里充满了智性的思考:在极灿烂和极昏暗的两端对立中,人能处于中间地带,也算是一种坚守吧。
在讲《滕王阁序》时,每日生活的城市再次遭遇疫情,那几日从新闻中得知飞机失事,师生情绪低沉压抑。在此期间,每个人都意识到了在阔大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的渺小无常,也因此而对珍惜生命、活好当下有了更加切实的体会。作为语文老师,我想,正是这个难捱的阶段,更需要从精神上给予抚慰,发掘力量,语文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二法门,因此精心备课,利用线上平台交互、共享的优势,设计语文活动,用行动对抗虚无,用美感占领躁动的空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因崔颢的书写而被记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因王勃的咏叹而流光溢彩;“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城因为杜牧四首诗的铺叙,更添风情和浪漫……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文学对于城市来说恰有不灭的记忆功能。随着时间推移,建筑会腐朽坍塌,生活在一个具体时空当中的人会消亡,但吟咏城市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城市的记忆尤其是文化上的记忆就没有切断,它历久弥新,愈老愈醇。而当静默在家,无法以脚步感知自己的城市时,恰好也有了机会拉开距离,用想象重建对自己城市的认知。课堂上创设情境:疫情消散后,学校报社将组织学生进行“探寻古诗文中的名胜”系列游学采风活动,高二的同学承担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游学之文化宣传彩页设计。通过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为了完成这个大任务,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画出王勃笔下的滕王阁的景物,并说明画面安排和色彩选择的依据,线上任务提前布置,课堂上展示分享。等到钉钉提交时,打开作业,着实让人惊喜感动,孩子们以手绘或者画图工具的方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滕王阁,没有了传统学习文言文的极度枯燥乏味的感受和发自内心的排斥,他们创造力被激发出来,最后我将众多优秀作业汇集到一起,放在公众号上,展示给更多人,孩子们的思考和实践获得了肯定和欣赏。
在本堂课最后,为引导学生在观赏滕王阁之美后,回到现实,用审美的眼光观照自我生长的城市,设计了线上写作任务“兰州黄河楼初建不久,现向全社会征文,学完《滕王阁序》,请你用文言的形式为兰州的黄河楼撰写一篇文章”,学生虽足不出户,但通过网络图片、视频资源,写出了耐人寻味的《黄河楼赋》。一生写道:“版图中央,四通八达;挽手欧亚,五洲共襄。”另一生写道:“听丝路驼铃悠扬,人声鼎沸;望北庭鼓声穿天,马革裹尸。”在文字写作实践中,遣词造句,选材琢磨,历史与现实交织,文学与文化并行。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关注脚下的土地,聆听身边的声音。
在这节课中,文言文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被打碎,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滕王阁序》的精彩,也呵护了自己的对美的感知力,获得审美愉悦。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活动中,学生们的创造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示。美具有隐形的竞争力,蒋勋说:“一个社会里面美的重要性,可能还不止在于它有多少个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戏剧家,而更在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怎样能够把美作为一个向前发展的创造力,或者我们可以把美作为创造力的一个征兆。”学生的创造力不被压抑,我想这是我们教育者的底线。
审美是诉诸情感的活动。康德说“美是无目的的快感”,美需要在无功利的前提下去感受、体验、欣赏,获得情感和精神的快感。对语文课来讲,在这种情感的体验之后,还需要延展至思的层面。《春江花月夜》是唐诗名篇,写景清新朗润:春风骀荡、江水漫漫、花图如锦、月色生情、夜晚阒静,有飘荡天涯的游子和颙望远方的思妇,这些意象的组合确是美不胜收,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但这首诗“孤篇横绝”,除了可以诉诸感官享受和情感愉悦的写景和抒情,还有可贵的思索。一个觉醒的生命个体面对宏阔的宇宙和悠远的时间,发出了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层追问打开了一个孤独又辽阔的宇宙境界,人类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存在,文明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演进?或许张若虚要的不是一个确定的答案,他的叩问本身就是意义,他用叩问撬动着人的站立之地,引发人思索人生存在的种种问题。这种“凝望永恒的初唐时代精神”(欧丽娟语)给予我们许多的感动。
语文课也需要像张若虚一样,师生在合适的机缘代入对人自身生存的思考之中。学习完《逍遥游》之后,师生一起写对“逍遥”的理解。学生写道:“然而,无所欲,无所求,便是自由,便是逍遥吗?庄子早已解答了这个问题。逍遥,是有所欲,超脱欲;是有所求,不强求。鲲,超越了自己,不再拘泥于水中,而是有了大翼,从此天地间任其翱翔,逍遥自在。彭祖以久特闻,可众人匹之,却又悲从中来。人生渺小,就连苏轼那样的大文豪,也会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但是,真正能获得永恒的人,往往不会是强求永恒于世的人,而是那些不在意自己是否能获得长久的人,他们解放了内心,便也因此得到了内心世界的永恒。”在和学生对话中,能够迸现出这样的吉光片羽让人幸福,尽管不是每节课都如此,但这样的对话和写作让师生共同走进了一个之前从未进入的领地,从而避免了单调的重复,建构了对于语文和自身的想象。
除了聚焦、思索自身,语文课需要扩大学生的眼界,不能只见自身不见世界。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时,发现不能只被华美的赋词吸引,而要看到“华丽背后是苍凉,美文根柢在忠心”的特色,从而进入对历史和现实更深的思考隧道。这篇赋体文章铺陈摛文,层层渲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赋体的文体特征,在通过批点法理解文章的内容后,线上布置当堂练笔,“请你试着也用赋的方法总结,阿房宫是什么”,学生写完当即提交。阿房宫不再是僵死的建筑和遥远的文本,在学生笔下,它“是往日繁华在残垣断壁中最后的哀歌”“是暴君给自己修筑的坟墓”“是废墟中最后一点星光的闪烁”“是平凡百姓无法祛除的伤痕”“是历史的残影、是时代的裂痕”“既是国家国力的结晶,也是暴君自缚的蚕茧”“是励精图治后的昏庸自大”“是血泪浸染的一帘残幕”“是在万世期望中划开的一道事与愿违”……在线上共享交流区,大家的思想相互激发、碰撞,学生秉持着帝王的视角、普通人的视角,对《阿房宫赋》这篇文章留给我们的精神矿藏进行了充分发掘,反刍历史,得出经验。
和学生一起研读到文章的末尾,不禁有一种悲哀之感。作为知识分子,杜牧和写《过秦论》的贾谊、写《六国论》的苏洵一样大声疾呼,提出了“各爱其人”“哀之鉴之”的呼唤,可是纵观历史,在封建王朝时期,尽管总有有识之士指出时代的问题,可统治者却最终没有“哀之鉴之”,为什么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将这个呼之欲出的问题抛给学生,作为课后写作小练笔,线上提交,评选优秀。学生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有同学认为“想要跳出怪圈就得得到民心,想要得到民心就得深入群众,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人民,以约束的思想去对待权利。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维持统治与治理的根本途径”;有同学持有更宏阔的视野,认为“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都形单影只,只有所有人的声音汇在一起,才能让统治者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只有让人民的意见成为主导的前进方向,在优秀的思想的指导下,才能永远焕发生机,愈加强盛”;有同学在古今对照中确认了对权力进行制度约束的必要性,“过大的权力,就像一把钝刀,时刻在锯磨那一根根支撑心灵的弦,人终究是不能一个人掌握太大的权利,所以限制皇权也是一个解决的方法,并且要不断反思,分析自身问题和行进路线”;有同学看到了历史深处缺乏深刻反思能力造成的后果,“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对一些关键历史事件的记忆,而非对这些历史事件发生背后的溯源,因而历史上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如果后人只看到秦朝这一高大建筑轰然倒塌的表面,而不深思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恐怕也真的只能跟秦朝一样在流淌的时间中仅仅占据一星半点的地方,最后变为史册上一页泛黄的叹息”。学生的深入思考令线上课堂充满惊喜,虽然隔着屏幕,但我们感受得到,所有人的精神情思都在同一场域互相激荡着,这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思索的美感,一种安心和喜悦。
语文课需要“有用”的知识、范式和方法,但也更加迫切地需要“无用”的追寻和体验,语文老师的内心需要更虚一点,内心虚了,一草一木、万事万物、广阔天地才能涌入,美才能发生,思考方可滚烫,语文的创造力才会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