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核心素养是音乐课程育人价值和综合效能的体现。在核心素养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科任教师要具有主动意识,妥善解决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拓展音乐教学空间,进行有效教学。本文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结合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简单分析了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策略,让核心素养顺利落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115—03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科教学的重中之重。高中音乐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立德树人的重任。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给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此为背景,高中音乐教学要认清现状,积极探索音乐鉴赏有效教学策略,争取通过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品格。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
(一)音乐教学不受重视
音乐是一门试听艺术,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点缀。音乐教学是一门重要的美育课程,在学生创造力发展、审美鉴赏素养培养方面,音乐起着重要作用。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青春期,许多人都喜爱音乐,对音乐情有独钟。但是,对音乐的喜爱并不等同于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音乐素养需要通过系统教学培养和提升。如今,许多高中都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在沉重的高考压力下,许多学校都将精力投入到文化科教学中,关于音乐教学的投入和关注较少。由于不受关注,一些学校的音乐鉴赏教学不仅目标模糊,缺少音乐教学资源和师资,缺少成熟的教学环境和专业的音乐教师。[1]而且音乐教学课时也得不到充分的保证,音乐教学无法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美、人性美。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学也逐渐流于形式。
(二)教学方法单一
贝多芬说过:“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启示作用,谁能参透音乐的意义,就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痛苦。”确实,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智慧的结晶。音乐鉴赏,启示就是将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情感本质,使人受到熏陶和教育,获得美的感受的一个过程。高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关于音乐鉴赏,许多人还无法获得丰富的体验,也不能沉浸其中,切实领悟音乐的情感、意境。在音乐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考虑学生实际,借助合理手段让学生去感知、领悟。但是,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习惯将上课节奏抓在自己手中,毫不关心学生的需求和感受。课堂教学以音乐理论、技巧讲授为主,学生听歌曲,描述所处的情感、环境,模仿演奏,就是教学的全部内容。[2]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感情,学生没有开口的机会,无法参与其中,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限制了音乐课堂的发挥和功能。
(三)缺乏实践探究,学生情感体验不足
音乐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启发、互动,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有学习和创造的热情。从某一方面来讲,音乐教学应该是学生自发、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教师“告诉”“灌输”的过程。实践是锻炼学生,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发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可靠途径。在教学中,开展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音乐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梳理艺术表现知识,领悟音乐的文化内涵,极具必要性。但是,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教学都以教师讲授为主,许多教学内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理论教学备受偏重,实践教学缺失。很少有教师会根据教学规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让学生展示自我,实践创新。这是音乐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的表现,这不仅使音乐教学缺少趣味性,也影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利于核心素养落地和教学目标达成。
二、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大都是按照教学大纲,以教材为主构建教学内容的。[3]这种教学模式,看似能够有效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但是却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不利于学生思想感情与音乐的沟通,也起不到培养音乐素养的作用。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重新建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清晰,科学,确保教学内容丰富、实用,确保学生能通过学习充盈头脑,滋养心灵。这就需要高中音乐科任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吃透教材编写精神,把握《新课程标准》,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充分了解音乐背景知识、思想感情,以引发学生对音乐、人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在学习“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一课时,由课本内容可知,本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同体裁歌曲的欣赏,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而课文选用的歌曲,除了蒙古族民歌《赞歌》和哈萨克民歌《玛依拉》外,提及的民歌并不多。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提议“教师预设恰当的教学内容,呈现不一样的课堂生成”,教师要对课程进行预设,以促进课堂生成。在预设中,首先要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其中,教学目标为:欣赏同一国家不同民族的民歌,感受民族音乐的风貌、特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理解音乐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音乐的价值做出正确评判。结合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典民歌,如壮族民歌《山歌》,回族民歌《伊玛尼歌》等,将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并把握机会,简单介绍音乐的时代背景、地理特色。再让学生讨论歌曲所传达的感情,歌曲的区别。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让学生乐学,好学。
(二)提高教师素养,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直接负责人。在核心素养下,传统的知识性教学正逐渐朝着素养性教学转变。在教学整体转变过程中,教师扮演著重要角色。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教学的转变,需要教师摈弃传统的“以成绩论成败”的教学观念,根据教学要求,提高个人素养,为教学实践做好准备。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教学规律,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确保核心素养教学落到实处。提高教师的素养,不仅需要学校健全管理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定期举办专业讲座、培训,引进高素质教师,构建学习型团队,为教师交流、学习、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还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提高认识,认真学习音乐教学知识和技巧,重视个人修为和素养,深化对音乐教学的了解,并在教学中精益求精,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去设计教学,以凸显音乐教学的学科特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
同样以“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一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发掘音乐理论知识中的趣味元素,用新颖有趣的手段去展示教学内容,使音乐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如在让学生欣赏蒙古族民歌《赞歌》和哈萨克民歌《玛依拉》时,改变单纯以口述的形式讲述教材内容,利用合理的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 mv,给学生带来直接、强烈的体验。为了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将音乐教学与地理、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展示乐器实物或图片,给学生创造观察少数民族的乐器、了解乐器构造的机会,了解音乐与历史、地理和乐器的关联。如蒙古族民歌《赞歌》在演奏时用到了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这一“马背民族”的最爱,也是草原人民情感、喜好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马头琴的使用,这首歌曲才显得优美、深情。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声像一体的方法,让学生细细欣赏马头琴的图片,了解马头琴的历史构造。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
(三)创新教学方式,创建艺术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基于音乐审美鉴赏去感知音乐,继而促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追寻真善美和人文精神的冲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的需要。高中生已经具有初步审美感知能力,但是,关于音乐的精神、美感,许多人还缺少鉴赏技巧和能力。而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无法给学生以启发和激励,让学生自主探寻作品美感。利用教学工具,创新艺术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热情,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受到音乐感染,使学生真正领悟音乐作品的内在美和精神内涵。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图文影像类教学工具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切实感受音乐的精神、美感,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音乐学习、鉴赏成为学生的自主需要。
如在“音乐与电影电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启发式、讨论式、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构建趣味课堂。首先,在导入环节,沿着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大家都喜欢看什么电影/电视剧?听什么音乐?你最喜爱的影视歌曲是什么?音乐在电影电视中有什么作用?在电影电视中,音乐一般都出现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显得亲切易懂。在总结电影音乐的形式后,教师可以利用声像技术,让学生先欣赏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两个音乐片段,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分析音乐节奏、旋律的变化,讨论音乐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起到的作用。再关闭音乐,让大家欣赏电影画面,使学生对比、体会有无音乐的差别,让学生自己总结电影音乐的作用。如此这般,将听、说结合起来,让学生举一反三,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
(四)开展创作活动,培养艺术创造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还具有表演性质。不论是音乐学习还是音乐鉴赏,参与者都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这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认知能力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规范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高中生虽然没有专业创作能力,但是,他们非常喜爱音乐,在小段旋律把握方面,也具备一定的条件。[5]而音乐创作,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如何展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情感、情绪去创作音乐旋律,使学生掌握表达音乐情感、进行艺术创造的方法。
如在“音乐与电影电视”一课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后,教师可以结合大家都喜爱的影视作品进行问题式设想:电视剧《琅琊榜》的最终结局是:梅长苏请命率兵前往北境,对阵大渝,结果身体透支,没能再回到金陵。靖王和郡主得知这个消息后都肝肠寸断,有关的画面都有背景音乐做铺垫。如果梅长苏没有死,他的未来会怎样?他与靖王、郡主见面时,会是怎样的情境?然后,让学生进入电视剧情境,就相关的情节、画面进行想象,并为想象的情节配乐。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荐的形式表演或演奏,并给予学生的表现以点评。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造力得到提升。
(五)鼓励课外实践,促进个性发展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强、与生活关联紧密的学科。所以,许多人都主张在音乐教学中突出学科的生活气息,实践特色。之前,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条件和空间,实践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4]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教学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实践内容,为学生创造自由创作、音乐实践的条件,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学习,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科任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
如在“音乐与造型艺术”一课教学结束后,在学生对音乐展示形象的手段和特点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搜集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表演孔雀舞的视频,以及世界著名芭蕾舞艺术团表演芭蕾舞《天鹅湖》的经典片段,就芭蕾舞与孔雀舞进行对比欣赏。然后,谈谈自己对孔雀的印象,点评舞者所展示的孔雀形象,对比芭蕾舞和孔雀舞所用音乐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异同点,判断两个舞蹈都用了什么样的乐器,点评舞蹈的非语意性造型语言,并让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这样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音乐的美与内涵,使学生获得丰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让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体验。在核心素养受到高度关注的今天,教师面临着教学创新的严峻挑战。因此,音乐科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改进教学策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薄海萍.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學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
[2]陈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A].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22.
[3]张静.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1(35).
[4]车晓燕.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J].学园,2021(29).
[5]季芸.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1(10).
作者简介:周颖(1977—),女,汉族,安徽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为高中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