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认知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关系探微

2023-03-28 13:01贺静李兴军王玉玺
理论观察 2023年11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

贺静 李兴军 王玉玺

摘 要:身份認同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和高校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法获取数据,着重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特征及其与形象认知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呈现差异性与积极姿态,个体认同、角色认同及阶层认同等维度趋于中庸型认同,情感认同维度偏好进取型认同;形象认知与自我认同整体上呈现弱关联,不过,高校和大学生形象认知与个体认同呈现较强关联,中庸式形象认知形塑平凡认同,高阶式形象认知形塑精英认同。这些结果表明,在个体化转向语境下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可能被高估或社会放大,他们认同平凡生命姿态,却也向高阶认同暗自奋进,营造高校和大学生高阶形象是强化积极型身份认同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生;认同危机;自我认同;形象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11 — 0142 — 07

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是他对自己是什么人的一种理解与认知;同时,身份认同还明显具有社会属性。身份认同不仅是个体的心理过程,也是个体对某种社会身份的认知与承认,它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身份认同建立在自我认同感之上。自我认同感是一种认知和熟悉自我的感觉,这种感觉促使人们去思考自己将怎样生活。一般而言,自我认同感包括自我意识、人格发展连续性、自我形象综合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或作为某类社会成员的意愿[3]。身份认同作为自我建构和个体化的过程,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神奇力量,它是人们意义和经验的来源[3]。大学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社会群体,甚至可能决定国家未来命运,其身份认同度颇值得关注与研究。

一、文献回溯与问题提出

近年来,学界关于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阶层认同,以及影响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因素,诸如自媒体、符号消费、家庭出身、所属民族等。政治制度与文化氛围形塑着阶层认同,而阶层认同与大学生家庭出身关系显著,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的阶层认同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在阶层流动中同化型、分离型及整合型并存[4],不过,以“和而不同”之姿从城市文化中寻获生命底气,应是理性且益处颇多的文化认同策略[5]。置身于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崛起与泛化更能影响大学生的

政治与文化认同,且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向均有影

响[6]。互联网时代也是消费主义肆意横流的时代,符号消费在重构大学生文化与阶层认同的同时[7],也使得大学生陷入身份焦虑的深渊,继而引发身份认

同危机[8]。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表现在多个维度,比如归属感的缺失、责任意义的异化及人生价值的迷

茫[9]。不过,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是否为普遍现象,尚待进一步论证。

通过文献回溯发现,学界关于大学生身份认同

的研究甚为丰富,对我们理解大学生这一年轻社会

群体的话语方式、行为特性与生命处境作出了积极

的学术贡献。但是,既有研究很少聚焦于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本文所关注的普通高校指的是未入选“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等国家项目建设重点大学之外的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官网显示,截止2023年6月15日,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275所。其中,入选“双一流”“211工程”或“985工程”的重点大学占比约为10%,余下的均为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录取的大学生数量远远超过重点大学。普通高校大学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潜在力量。他们身上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向上流动的坚定信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他们所蕴涵的巨大力量,足以迸发各种可能。因此,研究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极具现实意义。

本文聚焦的疑问是: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呈现哪些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和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对于上述问题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深度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生命境况,进而适时更新普通高校学生培养的理念、政策、模式与方法。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

吉登斯认为,身份认同有很多类型,其中一个最基础的区分就是初级身份认同和次级身份认同。初级身份形成于生命历程的早期,例如性别及族群身份;次级身份认同则加入了社会角色、职业及社会地位等其他因素。身份认同是复杂多元多变的,会随着人们获得新的社会角色或遗弃旧角色而不断变化。在某个生命历程阶段,行动者同时扮演许多社会角色,每个角色背后都隐含着各种社会期待,人们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就受这些期待的影响[10]。不过,身份认同毕竟是一个抽象概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将其操作化。赵静蓉认为:“认同是多重的,但基于身份的核心是独一无二的‘自我或主体,认同就必然是开始于作为个体的自我或主体的,或者是自我对国家、种族或民族等集体的认同,或者是自我对于社会、他人等人际交往及人类关系的认同,或者是自我对于自身的反观与省察等。”[11]吉登斯和赵静蓉对身份认同的研究都指向了身份认同的自我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且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在探讨普通高校大学身份认同过程中,我们从自我认同和形象认知两个视角切入。自我认同主要探索其基于自我意识的个体身份认同,形象认知旨在探索其在社会互动中的集体身份认同。同时,为了细致入微地探索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我们又将自我认同分解为个体认同、角色认同、阶层认同及情感认同,将形象认知分解为自我形象、同学形象、教师形象、高校形象及大学生形象等维度的认知。

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设:H1: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呈现差异性,且以积极型认同方向为主;H2: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形象认知存在关联性。为了验证研究假设的真伪性,我们采用了问卷调研法进行数据收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总体数量庞大,样本选择有一定难度,不仅需要样本量充足,而且样本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但是,这一社会群体有一个特殊属性:即使在同一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所以,本研究忽略高校所在地域因素,以H省普通高校为准总体,然后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共回收645份有效问卷。

统计分析分三步進行。第一步,借助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呈现,给出了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四个测量变量的分布情况;第二步,借助SPSS软件绘制变量交叉表,分析变量测量值的比例情况;第三步,借助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测量变量之间的统计显著性,并以此推测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三、结果呈现与分析

(一)自我认同呈现差异性和积极姿态

在测量自我认同状况时,我们设了个体认同、角色认同、阶层认同及情感认同等四个变量。个人认同旨在测量普通高校大学生作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赋予个体认同4个值:平凡快乐的人、事业有成的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思想丰盈的人。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选择“平凡快乐的人”占比最高,选择“思想丰盈的人”占比最低,选择“事业有成的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占比居于中间。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推论,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个体认同维度上,更倾向于回归自我的个体化生活,在寻常岁月中做一名“寻常人”。这可能与中国社会正经历的个体化转型有关。在个体化转型过程中,人们经历着去传统化、脱嵌、通过书写自己的人生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12]。当然,也可能与现代化浪潮相关。在现代化浪潮席卷下,年轻人越来越趋于自我独立,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快乐,不愿依附于他者,对传统观念的认同日渐弱化。不过,这种渴求成为“平凡快乐的人”的认同,也携带着世俗元素,于是“思想丰盈的人”被多数普通高校大学生束之高阁。

角色认同旨在测量调研对象对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的认知。我们赋予了角色认同5个测量值: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潜在的社会精英、受过高等教育的平凡青年、忧愁与快乐交织的懵懂青年、随波逐流的乌合之众。调研结果如表2所示,选择“受过高等教育的平凡青年”占比最高,比例达到了43.3%,选择“潜在的社会精英”和“忧愁与快乐交织的懵懂青年”占比基本持平,选择“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占比较低,仅为11%。欣慰的是,选择“随波逐流的乌合之众”占比仅为2.5%。我们发现,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角色认同与个体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即角色认同也趋于“寻常人”,对自我角色的情景定义较为理性平和,既不过分僭越,也不妄自菲薄。为了进一步验证个体认同与角色认同的内在一致性,我们把个体认同与角色认同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在选择大学生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平凡青年”中,选择将来做一名“平凡快乐的人”的调研对象占比最高,达到37.3%。

阶层认同旨在测量普通高校大学生想流动至哪个社会阶层,我们赋予阶层变量5个值:商界名流、政界精英、公益达人、普通职员、自由个体。调研结果如表3所示,占比最高的是“自由个体”,比例为29.9%,几乎占调研对象总数的三分之一,次之是“商界名流”“政界精英”“普通职员”的占比不相上下,占比最低的是“公益达人”。“自由个体”最显著特征是自由和独立,不受正式组织的繁文缛节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所以,经由这些数据可以推论,普通高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自由和个体化,这与个体认同也具有内在一致性。我们将阶层认同与个体认同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在选择“自由个体”“普通职员”的调研对象中,占比最高是选择“平凡快乐的人”。无论是“自由个体”,还是“普通职员”,在社会阶层序列中都处于中间位置,这再次为普通高校大学生将自我定义为“寻常人”提供了证据。有趣的是,选择想成为“公益达人”者,也以做一名“平凡快乐的人”居多。这可能是因为当下公益事业走向大众化,而且趋于满足人们尊重需求,当人们获得尊重后自然会快乐。

情感认同旨在测量普通高校大学生选择朋友的倾向。我们赋予了情感认同5个值,分别是积极进取型、潇洒浪漫型、乐天知命型、冷眼旁观型及消极避世型。调研结果如表4所示,选择“积极进取型”的比例高达66.0%,对于“冷眼旁观型”“消极避世型”几乎没有朋友,选择愿意与其做朋友的比例都不到1%,选择乐于与“潇洒浪漫型”和“乐天知命型”做朋友的比例,接近调研对象总数的三分之一。情感认同的调研数据说明,普通高校大学生虽然可能想做一名“寻常人”,但是他们的生命姿态仍然积极进取。正所谓人以群分,个体倾向与积极进取型的同学做朋友,折射了个体积极进取的自我心态,

即在内心深处认同积极进取的生命之姿。不过,“进取”与“平凡”毕竟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极容易诱发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身份焦虑。尤其是在经历不懈奋斗后,仍然难逃平凡之网时,身份焦虑程度会更加严重。我们在访谈时,很多访谈对象陈述了类似的经历,呈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即是愈演愈烈的“内卷化”。于是,内卷与焦虑成为了普通高校大学生秘而不宣的阴霾。

调研数据证实了我们最初的研究假设,即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个体、角色、阶层及情感等维度的身份认同,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他们的身份认同不拘泥于单一化,每个认同维度都呈现出多元化认同趋势,而且,我们发现普通高校大学生在自我认同方向上呈现积极之态,并未展露出明显的身份认同危机迹象。所谓的大学生存在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危机[13],或者谓之自我意义缺乏、道德框架裂变、归属感迷茫、方向感丧失、理想信念虚化、角色混乱、责任感淡化等[14],似乎有点言过其实,缺乏经验性证据支撑。当然,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可能会呈现上述特征,但不可能占据主流,演变为普遍趋势的概率亦低。因此,我们应该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充满信心,并以积极态度回应他们的诉求和愿望,尊重和接纳他们多元化的生命姿态,即使他们选择做一名“寻常人”。不过,我们仍然疑惑为什么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会呈现差异性呢?

(二)形象认知与自我认同呈现弱关联

在研究设计中,我们假设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呈现差异性,并与他们对自我及周遭环境形象认知相关。为了研究更加深入,我们形象认知分解为自我形象、同学形象、高校形象、教师形象、大学生形象。自我形象的赋值为沉迷于游戏、无意识忙忙碌碌、功利式读书学习、纯情爱好读书、享受大学自由时光;同学形象的赋值与自我形象相同;高校形象赋值为大学生进入职场的训练营、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师生交流知识与思想的乐园、传递文明圣火的殿堂;教师形象的赋值为思想独特、知识渊博、技术娴熟、平淡无奇、混迹江湖;大学生形象的赋值为未来社会的从业者、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满腹经纶思想活跃的青年、人类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承者。

为了验证研究假设,我们对自我认同与形象认知进行相关分析。由于测量自我认同和形象认知的各变量均属于定类变量,样本观测值不是正态分布,我们计算的是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个体认同与高校形象、大学生形象、自我形象在0.01的显著性水平否定了二者不相关的零假设,即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193、0.226、0.121;个体认同与同学形象、教师形象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角色认同与高校形象、大学生形象、自我形象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同学形象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83,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教师形象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44。情感认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与同学形象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与教师形象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77、0.163,与高校形象、大学生形象及自我形象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阶层认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高校形象和大学生形象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偏低,仅为0.097和0.092,与同学形象、自我形象、教师形象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通过计算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我们发现不能笼统地接受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形象认知相关的研究假设,不同维度的自我认同只能在0.05或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部分形象认知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关系。而且,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普遍偏低,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形象认知之间的关联强度也偏低。况且,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在现实中真正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我们的结论是: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形象认知之间存在弱关联。

(三)大学生和高校形象认知影响个体认同

值得关注的是个体认同与大学生形象及高校形象认知的相关强度较高,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226和0.193,可以推测他们之间极有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为了验证这一推测,我们将个体认同设为因变量,大学生形象和高校形象设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经过SPSS运算,模型拟合信息显示,卡方值为77.315,自由度为18,显著性P<0.01,这表明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形象的卡方值为29.064,自由度为9,显著性P<0.01,高校形象的卡方值为31.342,自由度为9,显著性P<0.01。这说明大学生形象和高校形象作为自变量,对因变量个体认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为了探清大学生形象如何影响个体认同,我们将个体认同与大学生形象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见表6,认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从业者”,多数认同做一名“平凡快乐的人”;认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多数认同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认为大学生是“满腹经纶思想活跃的青年”,多数认同成为“事业有成的人”;认为大学生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承者”,多数也认同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大学生形象认知是调研对象基于对自身所属的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的看法。这种看法应是客观观察与主观理解的综合性感受。不过,主观理解的成分会多一些,它不是大学生言行举止在个体脑海的简单印象投影,而是个体对印象投影进行心理加工后的复杂印象显像,也因此才会形成大学生形象认知的差异性分布。交叉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形象认知趋于“中庸者”,个体认同也趋于“平凡者”;大学生形象认知趋于“积极入世者”,个体认同也趋于“志存高远者”。

将个体认同与高校形象进行交叉分析亦有类似发现。如表7所示,认为高校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训练营”,多数认同成为“平凡快乐的人”;认为高校是“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多数也认同成为“平凡快乐的人”,但比例明显低于前者;认为高校是“师生交流知识与思想的乐园”和“传递文明圣火的殿堂”,多数则一致认同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这意味着高校在调研对象心中显现的形象,无意间形塑着调研对象的个体认同。当高校形象在他们心中呈现的是“普通空间”时,他们的个体认同趋于“平凡者”;反之,当高校形象在他们心中呈现的是“高阶空间”时,他们的个体认同趋于“志存高远”。

高校是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学生是高校这一空间中的主要活动者,二者在时间与空间的互动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符号景观。这道符号景观投射在普通高校大学生脑海后,经过思维与情感的化合反应,形成了大学生与高校形象认知,进而作用于他们的个体认同。总体趋势呈现为:中庸式形象形塑平凡认同,高阶式形象形塑精英认同。

四、结论

身份认同是个体建构自我认知的心理与社会过程,它反映了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将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份认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我认同;二是形象认知。研究发现,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呈现明显差异性和多元化特征,虽然在个体、角色及阶层等维度偏好于认同寻常平凡,但整体上仍然以积极型身份认同为主流,尤其是在情感认同维度,大部分调研对象选择乐于与“积极进取型”同學成为朋友。因此,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存在身份认同危机问题,极有可能被高估或社会放大,事实上或许没有预想的那么严重。我们应该对此充满信心,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回应他们的诉求和愿望,尊重他们多元化的生命姿态。当然,这并不排除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存在身份焦虑和内卷化问题。在研究假设中,我们认为形象认知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认同相关联。然而,这种笼统的研究假设并未得到完全证实。运用SPSS对调研数据进行交叉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发现形象认知与自我认同整体上呈现弱关联性,唯有大学生和高校形象认知较多影响普通高校大学生个体认同。具体而言,中庸式形象认知形塑平凡认同,高阶形象认知形塑精英认同。因此,营造高校和大学生高阶形象是强化积极型身份认同的有效策略。上述发现是基于样本数据分析而得之,结论是在0.05或0.01的显著性水平上进行的统计推论。因此,我们须以谨慎的态度将发现和结论应用于整个普通高校大学生群体。

〔参 考 文 献〕

[1]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8(01):52.

[2]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0.

[3][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4]廖青,黃绮妮.阶层身份认同:理解我国农村籍大学生就读经验的新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06):75-82.

[5]肖桐,邬志辉.农村籍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与社会关系网络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09):78-85.

[6]韩芳.涵化理论视阈下自媒体对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04):190-193.

[7]刘伟杰,卢姿悦.大学生网络符号消费的表现形式、生成机理及教育引导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2,338(08):94-99.

[8]王勇.当代大学生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4,288(03):111-114.

[9]华桦.论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危机[J].当代青年研究,2008,271(10):45-46.

[10][英]安东尼·吉登斯,菲利普·萨顿.社会学基本概念[M].王修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96-197.

[11]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5.

[12]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陆洋,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341-342.

[13]梁玉晶,卢鑫.浅析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1):

104-105.

[14]李冰,刘桂云.论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教育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01):120-123.

〔责任编辑:丁 冬〕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
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对组织行为的作用
“有意义的他者”的产生根源与影响路径分析
国内针对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的认同研究综述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论夏宇爱情诗中的浪漫精神
两种认同机制与自发性工作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从自我认同角度对比《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女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