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身边的“华侨兵”

2023-03-28 08:29林卫国
党史文汇 2023年2期
关键词:毛主席延安工作

林卫国

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广大海外华侨青年认定延安是革命圣地,是中国希望之所在。“到延安去!”“到抗日前线去!”成为海外赤子的共同心声。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一壶一钵去长征,不怕关山万里程,满腔热血去受训,不到延安誓不停!”为争取华侨支持和参加抗战,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主张,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洋华侨回国服务团延安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简称“延安侨联”)。1940年9月5日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成立大会,有170余名华侨代表参会。会议选举李介夫、谢生(钟庆发)、冯志坚、余震、杨诚为执委,马来亚华侨李介夫为主任。“延安侨联”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留延归侨抗日救亡工作的開展。留延归侨青年在学习、工作、劳动、战斗中都不甘落后,勇于拼搏,不怕吃苦和牺牲,在各个领域贡献突出。本文仅介绍几位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华侨兵”的简要事迹。

印尼归侨梁国栋:曾为毛主席开车8年

梁国栋,原名梁启钦,1906年出生于海南岛琼海九曲江乡书斋管区石头村。6岁时父母双亡,由伯伯和叔叔养大。10岁时,漂洋过海到印尼投靠亲友,在亲戚的小店里做帮工。1926年,加入中共地下党海外支部,走上革命道路。1930年回到海南,参加革命武装斗争。

1933年,27岁的他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上海,担任地下交通员。后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被捕。他只好让在印尼的亲人汇款来保释出狱,得以逃脱魔爪。1936年,他来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由于他有良好的驾驶技术,因此被分配到延安汽车学校,担任汽车驾驶教练。

从1937年到1945年,他奉命专职为毛泽东主席开车。车辆是由美国爱国华侨团体“纽约洗衣工人联合会”捐献的,总共有两大两小4辆福特车;其中两辆车经西安送到延安。毛泽东乘坐的那辆是福特小车,可以坐四五个人。此车也不是毛泽东一人专用,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也常乘坐,均由梁国栋驾驶。因当时延安没有正规的公路,汽车损耗较大,平时一有空他就会精心保养这辆车。

当年他给毛泽东开车,常需经过一条河。一到冬天河水就会结冰,冰若不够厚,司机就得下车把冰砸碎,然后再开车过河。久而久之,他患上关节炎必须住院治疗。毛泽东让秘书专门去医院探望他。作为党的领导人,毛泽东那么忙,还惦记着身边工作人员的病情,这让梁国栋非常感动。

由于他工作认真细心,从未发生过汽车抛锚或中途失灵的情况,深受毛泽东的好评和信任。

抗战胜利后,他被派往东北工作,历任绥化县、庆安县公安局副局长、局长等职。1948年后,作为南下干部跟随部队到广州,任广东省公安厅劳改局局长。

虽然他已离开毛泽东身边多年,但毛泽东一直没有忘记他。1956年的一天深夜,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和广东省公安厅同志到梁国栋家里,说毛主席到广州来考察,提出要见他一面。他和家人心情激动万分:“这么多年过去了,毛主席居然还记得给他开车的一名普通司机!”当晚,他就在交际处见到了毛泽东,毛主席亲切地和他握手并询问他的近况。时隔多年再次看到毛主席,内心感受无法形容!晚年的他常跟家人聊起战争年代的人和事,说起延安生活。每次说到毛主席,目光里总是充满亲切温馨和无限敬仰:“毛主席的记忆力惊人,几乎每个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员他都有印象,而且很关心下属。”

2003年,梁国栋因病去世,享年97岁。弥留之际嘴里还念道:“毛主席,毛主席……”

泰国归侨张声良:曾在毛主席身边从事机要工作

张声良,祖籍广东普宁,1919年3月出生于泰国罗勇府。先进入当地学校读泰文,后进入华侨创办的培华小学念中文。1935年秋,转到曼谷崇实学校。该校是一所进步的华侨学校,老师常给学生讲中国的情况,传播爱国思想。在此影响下,为追求革命真理,他在校加入当地华侨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并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

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热潮波及泰国,不愿在海外流亡的他毅然离校,与庄江生、苏青、唐民、马松等9人回国抗战。于1938年初到福建参加新四军,后转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他被派到中央军委二局担任报务员和机要员,与毛泽东接触较多。因工作需要工作地迁到偏僻的小山沟里,环境很艰苦,又不能随便行动,他们逐渐感到乏味,想要到前线去,认为只有和敌人真刀真枪厮杀才是为抗日工作。毛泽东知晓后就请他们去吃饭。饭前毛泽东先表扬他们工作很有成绩,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又说:“你们娃娃们,要懂得革命的需要。革命需要我们在哪里,就在哪里,要做‘无名英雄。你们这个工作就是不能出名,一出名就麻烦了。但你们可比我自由很多呢,你们看,我虽当主席,行动更不自由,说话也不自由,我无论到哪里后面总跟着几个人。这是革命的需要嘛。”说得大家都乐了。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和教育下,他们从此安心工作并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1949年10月1日,张声良应邀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这也是泰国归侨参加祖国独立解放斗争获得的殊荣。1951年9月至1954年3月,他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他十分珍惜学习时光,勤奋攻读,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思想觉悟都有了巨大提高。

1954年后,他转业到地方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跟随支援包钢的大军挺进内蒙古包头,被分配进包头市供电局工作,历任供电局科长、电力学校校长、二电厂党委副书记等职。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做到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1980年12月,他当选为包头市首届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在清理侨界档案、平反冤假错案、落实侨界知识分子政策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为包头市侨务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赢得了广大归侨、侨眷的赞誉。1982年全国侨务工作会上被评为“全国侨务工作先进个人”。

1983年,张声良离职休养。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86岁。

泰国归侨罗道让:为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搞好生活保障

罗道让,又名罗崇舜,1913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泗竹埔一家贫农家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过乡赤卫队员。1928年父亲去世后,随母逃荒到泰国,投奔其兄生活。他在曼谷当过工人,做过小贩,后跟哥哥开了一间小咖啡店。七七事变后,参加当地进步组织,积极从事抗日募捐等活动。

1939年,他和周介文等爱国华侨青年回国抗战。他先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陕西泾阳县安吴堡青训班学习,1940年转至陕北公学,被推选为延安华侨联合会陕公分会主席。他积极肯干,不怕吃苦,每逢劳动日上山砍柴时,总是勇挑重担,每次都能挑100多斤,还跑在前列。

1941年毕业后,他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文书、中央海外工作委员会训练班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供给处科长、军委办公廳行政处处长等职。

1944年,他在延安王家坪八路军总部担任伙食管理员。工作中,他看到干部和战士粮食不够吃,就向朱德总司令建议多养猪增加肉食。他的建议得到采纳。各伙食单位因肉食增加反而节省了粮食,且大大增强了大家的体质。同时,他还想方设法把一些同志吃不惯的猪血、猪肠、猪头、猪肝、猪肺等拿到小灶精心烹调,成为深受欢迎的美食佳肴,改善了领导同志的生活,也节省了开支。为此,他被评为模范管理员。朱德赞扬他是“懂得辩证法的好管家”。因工作成绩突出,他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办公厅行政处处长。

1946年,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为统一指挥全国解放战争,集中到王家坪居住。罗道让就在军委办公厅主任杨尚昆领导下负责中央首长的生活保障和安全工作。

1947年初,国民党军胡宗南部25万人向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中央机关于3月18日主动撤离,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不久,中央机关一分为三:由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到华北开展工作;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精干机关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叶剑英、杨尚昆主持的中央后方委员会则转移到晋西北统筹后方工作。罗道让奉命跟随中央后委转移到山西临县三交镇双塔村,在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担负中央领导同志的后勤工作。

1948年4月21日,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此前的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部分人员东渡黄河,辗转进驻河北西柏坡。不久,罗道让也跟随首长到达西柏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北京担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和代理局长。1962年跟随毛泽东出巡视察时响应中央号召,请求下放到地方工作,获得批准。

此后,他调任广东省湛江地委副书记。仍然保持着延安时期的革命精神,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经常给军烈属挑水。上山砍柴火时仍挑100多斤,和社员一样挥汗苦干。他平易近人,生活朴素,从不摆架子、争名争利。照集体相时总是往后站,还常说:“做工作时要往前上,照相时要往后站!”

1978年11月,罗道让因病去世,终年65岁。

新马归侨陈泊(布鲁):被毛主席誉为“延安的福尔摩斯”

陈泊,海南琼海人,1909年出生于一户渔民家庭。1926年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红军攻打博鳌的战斗,兵败后被迫流亡海外,投奔在印尼开餐馆的舅舅。次年与马来亚共产党取得联系,担任马来亚总工会纠察总队队长,以布鲁为别名,负责保卫、锄奸工作。

1931年在一次锄奸行动中,因在酒店自制炸弹意外爆炸,他的脸部和左眼严重受伤,左手手掌也被炸飞。他被闻讯而来的警察逮捕后,坚称自己是无辜受害的房客。警方因找不到证据,故在关押他一年后以危险分子之名将他驱逐出境。

1936年12月,担任上海码头赤色总工会负责人的陈泊被党组织派到延安学习。七七事变后他提前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被安排到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卫处担任侦查科科长。到任后,他满腔热情,大力施展才华特长,连续侦破几起大案。

大案之一:假扮中统特务,勇闯敌营,粉碎国民党当局破坏合作抗日的阴谋诡计。

一天,陈泊从特情渠道获悉,中统派一个特务以国民党《中央日报》记者身份进入延安,调查了解边区各县的国民党党部传达贯彻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溶共、防共、限共”方针的情况。这个特务一进入边区就被我抓获。经一夜审讯,特务将任务和联络方式全部坦白交代。为深入获取情报,陈泊大胆决定乔装打扮独闯虎穴。经上级同意后,翌日穿上“记者”衣服,手持《中央日报》记者证,大摇大摆地来到延长县国民党县党部,指名道姓要见书记长。书记长事前已接到上峰通知,一见来者身着皮夹克、呢子大衣,脚蹬黑皮鞋,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很快对上中统的联络暗号,自然不敢怀疑和怠慢,不仅好酒好茶招待,还组织官员们向这位“钦差大臣”汇报了收集到的中共情报。陈泊仔细翻阅了每项情报的内容,还特别关注情报的来源,包括每个秘密情报点的具体人员。发现对方答不上来或含糊其辞的,则大加训斥,使对方汗流浃背,只得根据命令限时作答;最后还恭恭敬敬聆听“上级调查员”对下一步工作的“指示”。

接着,陈泊又到延川、清涧等6个县的国民党党部“视察”,如法炮制,获得了详细材料。回来后立即向我保卫部门下达密令,各县公安局按图索骥一次就抓获敌特40多人,大大削弱了国民党在边区的特务力量。中共中央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还将国民党这些破坏合作抗日的阴谋勾当对外公布。

大案之二:利用投诚人员,指认敌特,使戴笠针对边区和延安精心布局的潜伏计划化为泡影。

1942年春节前夕,陈泊接到庆阳县特情密报:我秘密哨所抓获一个行动诡秘的男子。经初步审讯,此人交代是庆阳人,于1939年在汉中参加了国民党军统举办的训练班,毕业后留任教官。训练班从第一期至第九期,进行系统的反共教育和刺杀、爆破等技术训练,每结业一期便派来边区一批。为配合胡宗南部队进攻边区,上峰派他潜来延安联络前几批派来的学员,准备里应外合,给进攻部队发信号,轰炸我首脑机关和军工要地,并伺机暗杀我党、政、军领导人。陈泊向这名特务教官展开心理攻势,讲述革命道理和党的宽大政策。特务教官深受感动,表示愿意立功赎罪。但为难的是,他并不知道训练班派来边区的特务姓名(训练时都用代号),也不知他们潜入的地点、单位,只是见面才能认识。于是,陈泊把他带回延安,趁“五四”举行盛大集会、各单位游行队伍经彩门进入之机,令他在暗中观察,认出一个就指一下。结果,游行队伍刚过完,特务教官就指认出10多个潜伏的特务。集会后立即全部拘审。陈泊逐一谈话,各个击破,很快又扩大了线索,最后共搜出潜伏特务60多人!令中央社会部和中央军委保卫部震惊的是:这些特务的潜伏范围很大,潜伏程度很深,从中央党政机关到延安地方政权,从学校到群众团体乃至一些兵站,还有少量的已钻进高度机密的机要部门!

这起军统“汉中训练班”特务潜伏大案的破获,对防御和打击胡宗南部队的进攻、保卫延安起到重要作用。情况上报中共中央后,毛泽东赞叹说:“当为奇功!”又说:“这个布鲁(即陈泊),真是我们延安的‘福尔摩斯。可惜我们只有一个布鲁,要是再来十个布鲁就好了!”不久,陈泊被任命为边区政府保卫处处长。

大案之三:缜密侦查,识破军统高级特务冒充我方人员的真面目,保障了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的人身安全。

出于工作需要,陈泊每天都要认真阅看保卫处人员从中央军委和中央办公厅抄回的中央主要领导人日常活动计划表。这天,他从计划表中看到这样一条内容:1943年6月22日上午10时,毛泽东将接见新四军第三师八旅旅长田守尧。随后,他了解得知,田旅长于3月上旬从华中出发经渤海、冀东进入晋西北,再从那里进入延安。在抵临晋西北时,田守尧曾发电报报告中央军委,称所持的中共华中局的介绍信已在渡海战斗中丢失。思想高度警觉的陈泊了解到这些情况,立即派人发电报向晋西北的两个八路军兵站求证。结果得知:田旅长未从那里经过!

最终,陈泊等人将这个即将面见毛主席的冒充者审查清楚:此人竟是国民党军统派来刺杀毛主席的高级特务!原来,田旅长已在来延安途中遭敌偷袭英勇牺牲。军统派出一名高级特务冒充他来延安,企图在毛主席接见时用无声小手枪实施刺杀。特务绝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被陈泊的火眼金睛识破。

日本投降后,陈泊奉命奔赴东北,先后任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中共松江省委社会部部长、省政府公安处处长、解放军松江军区保卫部部长、中共长春市工作委员会保卫部部长等职。1949年初,陈泊奉命南下赴新区开辟工作。是年9月,被叶剑英点将从江西到广东,出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社会部部长兼广东省公安厅厅长、广州市委常委兼市公安局局长。

他胆大心细,有主见有魄力,经验丰富,每到一处都能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打开局面,迅速侦破各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影响社会安定的大案要案。1950年7月,华南分局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叶剑英在写给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一封信中特别提到:“广州市的潜伏敌特力量迅速得到肃清,社会治安的根本平定,与陈泊同志的领导努力是分不开的。”

1951年1月下旬,陈泊因“两陈案”遭受迫害,1972年2月离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昭雪。1982年5月23日,公安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陈泊举行了追悼会。

美国归侨余光生:曾被毛主席称为“老师”的总编辑

余光生,祖籍浙江省镇海县。1907年1月出生于日本东京,父母均是东京帝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6岁时随父母回国,在老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7岁离家赴上海求学,192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他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只身乘船赴美留学,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学习铁路运输和公路建筑,1930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做过测量员、绘图员、货运员等工作。

初到美国时,正值美国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之际,他目睹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加之参加工作后与工人阶层的密切接触,使他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在波士顿参加了美洲华侨反帝大同盟工作,任机关报《先锋报》编辑。1932年,在纽约加入共产国际领导下的美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美洲华侨反帝大同盟执行委员、书记,纽约《救国时报》编辑,美国共产党中国局书记。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得知大片国土沦丧、祖国人民在日军铁蹄下艰难求生和抗争,心急如焚,寝食难安。1939年末,忍痛与美國妻子分手,毅然踏上回国征途,直奔延安投身抗日救亡斗争。

到延安后,曾任张闻天的秘书兼管延安华侨事务。1941年5月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后,他历任该报副总编辑、国际版主编、代总编辑、副总编辑、总编辑,并任新华社代理社长兼总编辑。与在延安女子大学学习的新加坡归侨刘卓云结为伉俪。1945年4月至6月作为中直、军直代表团成员出席党的七大。

《解放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毛泽东对该报工作一直非常关心,不仅领导其创刊,指导办报,还动手写社论、改稿,亲自安排、指导了许多具体工作。毛泽东在1942年3月8日专门为该报题写“深入群众,不尚空谈”8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报纸工作的症结所在,又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党内外人士意见。社长秦邦宪高度重视毛泽东对该报改版的指示,认真开展自我批评,组织报社工作人员积极贯彻执行改版工作。作为副总编辑的余光生通过调查研究、精心策划,做了大量具体工作。1942年4月1日,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受到边区军民的好评。

毛泽东与余光生经常见面,除关心该报的编辑、出版外,接见一些重要外国友人时也会安排他做翻译;此外还让他做自己的兼职英语老师。因此,他有许多机会聆听毛泽东的教导,使他深受教育并终生难忘。

1946年8月6日下午,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接见美国记者斯特朗,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余光生是现场英语翻译。第二天在报社的全体会议上他指出:“毛主席的这个论断非常英明!”还介绍了一些具体细节:“毛主席的思路十分敏捷,机智过人。他在谈话中提到了‘纸老虎,但英语的习惯用法中没有这个组合词,因此我翻译时就用了英语中类似的习惯用语‘稻草人(Scarecrow)来代替。由于毛主席学过‘纸(Paper)和‘老虎(Tiger)单词,而在译文中没有听到,于是,他向我问清情况后说:‘稻草人不行,我的意思是纸糊的老虎,是Paper-Tiger。”就这样,Paper-Tiger这个组合词,随着毛泽东与斯特朗谈话的传播,在世界广泛流传开来。

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次毛泽东接见一个全国性工作会议的会议代表并与大家合影。那次余光生本应参加接见和合影,但正好有一项重要工作耽搁而到场晚了;看到与会代表已排好照相队伍,他便站在远处不好意思再入列。没想到毛泽东发现了他,热情地向他招手,示意他过来照相,还诙谐地对大家说:“我的老师来了!”顿时会场气氛轻松起来,代表们也纷纷跟余光生开起玩笑:“光生同志你可不简单啊,我们都是毛主席的学生,你却成了毛主席的老师啦!”

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为保证东北战场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加强对东北铁路的领导,考虑到余光生在美国学的是铁路运输专业,于是在1947年2月派他任东北铁路管理总局第二局局长,协助总局局长吕正操工作。从此他一直奋战在铁路运输战线上。1949年10月至1953年1月,任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驻东北特派员、中长铁路理事会主席。1950年12月至1953年2月,任东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政治委员。1953年5月至1954年11月,任中共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局长兼党组书记。1954年9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1955年1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副部长兼运输总局局长。

1978年6月29日,余光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据统计,从1937年1月至1945年9月,奔赴延安的海外爱国华侨有600余人。当年战斗和生活在延安各条战线上的“华侨兵”,在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和关爱下,参与培育并倾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他们奋力拼搏,建功立业,为中国现代史书写了光辉一页。今天,我们这些肩负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后来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些“华侨兵”,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感责任之重大,时光之紧迫!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毛主席延安工作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不工作,爽飞了?
走进延安
选工作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